绣江防洪堤又要继续往上游建了,这次算是之前那个工程的延续吧,继续把绣江的防洪工程往上游延长,把杨湾河的防洪工程也往上游延长。
但是之前的工程也是半拉子工程,绣江防洪工程有部分防洪道路只做了路基还没做路面,电站下游北岸护岸没开工,杨湾河防洪堤烂尾,还差步道和防洪道路没做。然后护岸设计得太矮了,电站下游栏杆被洪水冲过几次之后损毁严重;上游虽然没有被冲毁,但是也被泡过几回,现在有好多路段都还有很多冲上来的泥。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视为完工,因为这个项目已经不在广西重大项目库了
想想如果是之前那种设计标准,好像有没有都无所谓,因为这么多年了,没有好像也没什么影响,有了反而还要去维护,铲铲冲上来的泥,修补一下被冲毁的护坡,护坡日常除草,有种没事找事的感觉,按照它里面描述,同古段的设计还是护脚挡墙+护坡网垫的形式,有点像北流段的格宾石笼那种意思,差不多比现在那些新建的河堤还低档次点,我觉得可能是上头又有专款专用资金了,才有这种工程的诞生。
像现在唯一可能会对容县市民有点帮助的杨湾河防洪工程,建好了之后有个地方散散步,现在也烂尾了,像南宁河那种防洪工程,聊胜于无,完全看电站下游水位的,就一条臭水沟,也没几个人去散步的反而完工了
我不说要多高标准吧,至少得像现在城区段的这种河堤吧,比常水位高2米左右,防洪工程首先目的不是为了防止被泡吗?上面有没有步道有没有栏杆都不是很重要,毕竟像同古这种地方,甚少会有人去散步,把步道栏杆的钱,用在加高护岸上,还有意义一点。

以后这些低标准的防洪工程,会不会到时候又要多花钱去改造去加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