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和史今是《士兵突击》中最为我喜欢的两个。总觉得,从本质上看,他们才是真正最相像的。
曾经一直在想,袁朗身上最难复制的优点是什么?
为了寻找答案,我又一次翻开了《士兵突击》的小说,仔细地重看了有关袁朗的所有描写。当那些熟悉的场面又一次在眼前一一掠过时,我明白了,原来做为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军人形象的这个人,他最出色的,不是那手出神入化的枪技,不是高超的军事技能,不是翻云覆雨的变化多端,不是莫测深浅的深刻睿智,甚至不是潇洒不羁的气质,不是谈笑用兵的从容,而是他历经生死始终未改的善良和对人性、对生命的敬重。这是本质。
因为自己的善良,所以容易对他人的善良产生共鸣,因为敬重生命、敬重人性,所以在面对他人时,能够给予对方一种平等的尊重与理解。而这份尊重与理解在袁朗与人交往时,直接表现为一种对对方心理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我认为,这正是袁朗身上最难以复制的一面。
这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敬重成才身上没有。
成才问过袁朗,杀人的感觉是什么样?袁朗回答:“千万别向往这个。即使杀敌也是在杀人,我希望全世界都是没杀过人的军人。可惜。”
而成才曾经对许三多这样描述过,他在演习时狙杀对手时的感觉:“你不知道我的枪套住目标时的感觉,整个世界就剩下我和他两个人了,而且这个世界由我来控制,只要我手指头一动……”
在面对生命时,成才和袁朗的态度截然不同。
袁朗说,他年青时最像成才,比吴哲更专心,比许三多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比他们都要理智……成才无疑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先天的聪明加上对所追求目标的明确性,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有了这些,假以时日,我毫不怀疑,他可以复制袁朗的枪法,可以复制袁朗的指挥能力,但是,他无法复制袁朗那种对别人心理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尤其无法复制洞察之后的那种深刻的理解。因为他缺乏对生命、对人性的敬重。没有这份敬重,在与人,尤其在与比自己弱的人交往时,他就不会认真地去了解对方的心理,更不用说理解。
没有真正用心地去理解对方,智商再高的人也不可能具备袁朗那种直透人心的洞察力。
许三多是唯一被成才始终放在心上的人,可是,成才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许三多。
他不理解初到钢七连时许三多的眼泪,他说:这里烦这个,我也烦。
他不理解许三多的333个腹部绕杠,他说:疯了,值吗?
他不理解在选拔赛中许三多对伍六一的不放弃,他说: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跟你一样!因为你就是个傻子。
他不理解许三多在临去老A前说:“可以不去吗”时心里的牵挂,不理解许三多在面对袁朗时的沉默。他甚至不理解许三多的善良,在他眼里,那是傻。
不是成才不够聪明,无法洞察许三多的心理,而是他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许三多的心理活动。
袁朗理解许三多,理解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沉默,每一个牵挂。
从一句“狙击手叫成才”,袁朗理解了许三多无私的善良。
从一句“我不知道”和一个看看周围的动作,袁朗理解了许三多对钢七连挥之不去的眷恋,所以他说:这里有些东西,进了你的心里。你怕到了别的环境,它们也就没了?
从许三多的沉默中,袁朗理解了由于伍六一受伤而导致许三多对他产生的心里距离,所以他直截了当地问:让你讨厌我的那个人,他叫什么?
……
这份善良和对人性、对生命的敬重史今身上有。这种与人交往时,基于用心去理解,而产生的对他人心理的深刻洞察力史今身上也有。
史今也理解许三多,理解他的善良,他的无助,他的痛苦,他的茫然。
从一句“我不是不敢看杀猪,我是……那是……”史今理解了许三多的善良。他说:就是不忍心看,你心善,看不得人受苦,看不得猪受苦。
从演习前,许三多叫他吃饭的举动中,他理解了许三多的无助,所以他说:如果你天天被全连当透明的,是不是也会出点动静让人注意到你?
从许三多做梦一样的笑容中,他看到了许三多的伤心,所以他说:他们说什么,你别信,把手上事做好。
从许三多一句没头没脑的“班长,你很重要”中,他知道了自己在许三多心中的地位,所以他笑着说:明白,你也很重要,我是说你对我也很重要。
……
电视剧中,袁朗与史今没有任何交集,但书中有,只是一句话,却意味深长。
那场决定史今和钢七连命运的演习结束后,三班的战车上,当伍六一用钢七连的荣誉感、责任感来替许三多回答袁朗的问题后,袁朗说:“明白了,我很抱歉。”并且有些过于郑重地向全车人欠了欠身子,说:“对不起。”
一车的人都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歉意,这时一直僵坐的史今却忽然向袁朗点了点头,说出他被击毙后的第一句话:“没关系,首长。”
袁朗为什么说对不起?通过对抗,找到参战常规重装部队的缺陷与差距,这本身就是演习的目的。对不起不是为了行为本身,而是为了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对战士们自尊的伤害。是因为他深深地理解并且敬重眼前这些战士对自己部队的骄傲与自豪!所以他才郑重地道歉。
史今因为听懂了袁朗在“对不起”三个字里包含着的,对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敬重,所以同样郑重地回应:没关系。
这一刻,他们明白彼此的心。
理智、枪法、指挥能力、明确的追求目标,这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与努力去获取,唯独一颗善良且懂得敬重人性,敬重生命的心,是与生俱来,不可以从后天的教育与努力中得到。
成才有袁朗的理智,有他追求目标时的坚定,但没有一颗袁朗的心,他与袁朗形似而神不似。
史今没有袁朗的意气飞扬,没有他的深刻睿智,但有一颗同样善良和懂得理解的心,他与袁朗形不似而神似。
所以真正像袁朗的人不是成才,是史今!
如果年轻时的史今能够得遇袁朗,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精彩?
曾经一直在想,袁朗身上最难复制的优点是什么?
为了寻找答案,我又一次翻开了《士兵突击》的小说,仔细地重看了有关袁朗的所有描写。当那些熟悉的场面又一次在眼前一一掠过时,我明白了,原来做为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军人形象的这个人,他最出色的,不是那手出神入化的枪技,不是高超的军事技能,不是翻云覆雨的变化多端,不是莫测深浅的深刻睿智,甚至不是潇洒不羁的气质,不是谈笑用兵的从容,而是他历经生死始终未改的善良和对人性、对生命的敬重。这是本质。
因为自己的善良,所以容易对他人的善良产生共鸣,因为敬重生命、敬重人性,所以在面对他人时,能够给予对方一种平等的尊重与理解。而这份尊重与理解在袁朗与人交往时,直接表现为一种对对方心理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我认为,这正是袁朗身上最难以复制的一面。
这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敬重成才身上没有。
成才问过袁朗,杀人的感觉是什么样?袁朗回答:“千万别向往这个。即使杀敌也是在杀人,我希望全世界都是没杀过人的军人。可惜。”
而成才曾经对许三多这样描述过,他在演习时狙杀对手时的感觉:“你不知道我的枪套住目标时的感觉,整个世界就剩下我和他两个人了,而且这个世界由我来控制,只要我手指头一动……”
在面对生命时,成才和袁朗的态度截然不同。
袁朗说,他年青时最像成才,比吴哲更专心,比许三多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比他们都要理智……成才无疑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先天的聪明加上对所追求目标的明确性,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有了这些,假以时日,我毫不怀疑,他可以复制袁朗的枪法,可以复制袁朗的指挥能力,但是,他无法复制袁朗那种对别人心理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尤其无法复制洞察之后的那种深刻的理解。因为他缺乏对生命、对人性的敬重。没有这份敬重,在与人,尤其在与比自己弱的人交往时,他就不会认真地去了解对方的心理,更不用说理解。
没有真正用心地去理解对方,智商再高的人也不可能具备袁朗那种直透人心的洞察力。
许三多是唯一被成才始终放在心上的人,可是,成才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许三多。
他不理解初到钢七连时许三多的眼泪,他说:这里烦这个,我也烦。
他不理解许三多的333个腹部绕杠,他说:疯了,值吗?
他不理解在选拔赛中许三多对伍六一的不放弃,他说: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跟你一样!因为你就是个傻子。
他不理解许三多在临去老A前说:“可以不去吗”时心里的牵挂,不理解许三多在面对袁朗时的沉默。他甚至不理解许三多的善良,在他眼里,那是傻。
不是成才不够聪明,无法洞察许三多的心理,而是他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许三多的心理活动。
袁朗理解许三多,理解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沉默,每一个牵挂。
从一句“狙击手叫成才”,袁朗理解了许三多无私的善良。
从一句“我不知道”和一个看看周围的动作,袁朗理解了许三多对钢七连挥之不去的眷恋,所以他说:这里有些东西,进了你的心里。你怕到了别的环境,它们也就没了?
从许三多的沉默中,袁朗理解了由于伍六一受伤而导致许三多对他产生的心里距离,所以他直截了当地问:让你讨厌我的那个人,他叫什么?
……
这份善良和对人性、对生命的敬重史今身上有。这种与人交往时,基于用心去理解,而产生的对他人心理的深刻洞察力史今身上也有。
史今也理解许三多,理解他的善良,他的无助,他的痛苦,他的茫然。
从一句“我不是不敢看杀猪,我是……那是……”史今理解了许三多的善良。他说:就是不忍心看,你心善,看不得人受苦,看不得猪受苦。
从演习前,许三多叫他吃饭的举动中,他理解了许三多的无助,所以他说:如果你天天被全连当透明的,是不是也会出点动静让人注意到你?
从许三多做梦一样的笑容中,他看到了许三多的伤心,所以他说:他们说什么,你别信,把手上事做好。
从许三多一句没头没脑的“班长,你很重要”中,他知道了自己在许三多心中的地位,所以他笑着说:明白,你也很重要,我是说你对我也很重要。
……
电视剧中,袁朗与史今没有任何交集,但书中有,只是一句话,却意味深长。
那场决定史今和钢七连命运的演习结束后,三班的战车上,当伍六一用钢七连的荣誉感、责任感来替许三多回答袁朗的问题后,袁朗说:“明白了,我很抱歉。”并且有些过于郑重地向全车人欠了欠身子,说:“对不起。”
一车的人都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歉意,这时一直僵坐的史今却忽然向袁朗点了点头,说出他被击毙后的第一句话:“没关系,首长。”
袁朗为什么说对不起?通过对抗,找到参战常规重装部队的缺陷与差距,这本身就是演习的目的。对不起不是为了行为本身,而是为了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对战士们自尊的伤害。是因为他深深地理解并且敬重眼前这些战士对自己部队的骄傲与自豪!所以他才郑重地道歉。
史今因为听懂了袁朗在“对不起”三个字里包含着的,对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敬重,所以同样郑重地回应:没关系。
这一刻,他们明白彼此的心。
理智、枪法、指挥能力、明确的追求目标,这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与努力去获取,唯独一颗善良且懂得敬重人性,敬重生命的心,是与生俱来,不可以从后天的教育与努力中得到。
成才有袁朗的理智,有他追求目标时的坚定,但没有一颗袁朗的心,他与袁朗形似而神不似。
史今没有袁朗的意气飞扬,没有他的深刻睿智,但有一颗同样善良和懂得理解的心,他与袁朗形不似而神似。
所以真正像袁朗的人不是成才,是史今!
如果年轻时的史今能够得遇袁朗,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