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吧 关注:85,311贴子:1,188,913

回复:[杂谈]质疑与反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庄思想的一部分含有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它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当然,在这个理性的杂乱无章的灵感火花的思想海洋中,却是没有条理,没有逻辑的,无法把它们联结为一个系统思想。
凭着天生的直觉提出来的,而无逻辑可言,所以,每一个人的思想体系内容都是多方面的,都显得杂乱无章,并且有些观点看起来还是相互矛盾的。
按某些学者的观点,这是缺乏几何素养到导致天生的逻辑缺陷,但其实还有另一个深刻的原因,那就是占主流的一批无知者在引导着这个思想世界的前进方向。



34楼2010-01-22 15:42
回复
    例如物理系,我主张的必修课就是普通物理,四大力学及实验,其它的包括数学都定为选修课。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多学点数学或少学点数学,你只要物理及格我就承认你是物理系毕业。
    选修部分,可以给定总学分,其它不做要求。


    35楼2010-01-23 08:34
    回复
      2025-11-10 03:0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多时候管得太多不见得是好事。
      有一段时间我所在的系开始了一门大学生品质修养课,据说还是必修课。按照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讲这门课的老师人品应该十分好,思想十分先进。
      在公共媒体上我常看到下面类似的报道:XXX舍己救人,YYY大公无私等。媒体报道的X,Y应该是真实的,他们的先进事迹确实值得学习。
      仔细阅读后我反思:怎么做出这类好事的都是大学生,没有一个是讲品质修养课的老师?(也许有,但是我没看到)百思不得其解。


      36楼2010-01-23 08:47
      回复
        回复36楼,我何尝不知。
        但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这样的性格,是没法改变的,如果改变的话,也就不是他自己了。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矛盾体,积极的一面越突出,阴暗的一面同样越沉重。这大约就是人生的痛苦吧。
        为何要提出这个质疑与反思这个问题,现在找到了一个自以为比较合理的解释。
        根据认识的不确定性,所有的逻辑结论不一定符合客观存在,更不要说一些口号与标了,那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质疑与反思。
        比如,佛正是因为认识到世界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讲法时,并不道明佛的准绳与规则,而希望世人去悟,即使一个悟字,也道不尽世界的法则。但悟却只能是最好的途径了。
        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世界,故大千世界之浩瀚,也无法描述芸芸众生所看到的花花世界。
        面对这个世界,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世界是随着认识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样子。
        


        38楼2010-01-25 19:55
        回复
          做好事其实是人的本性使然,尤其是初涉人世的年青人或舍身热情还没有泯灭的人,做出这样的义举很正常的,也不仅仅是大学生,其它行业的人同样也存在,也许因为媒体的有意无意忽略,还有很多同样的事情并不为世人所知罢了。
          以前上学时,也曾有过上进心,看到许多劳动模范,助人为乐的人因为义举有可能会身受一生的创伤,也有极个别人在享受短暂的鲜花和掌声,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时,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们几乎都沉寂了。
          有时也偶尔感觉,为什么他们的人生的发展是那么短暂呢?而平时默默无闻的人却往往脱颖而出,但他们曾经似乎并没有为社会为人民做出那怕一点点贡献呢?直到后来,我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大约会引起思考者们内心的隐痛或悲哀。所以,古人讲了一句,难得糊涂。其实难得糊涂可源于老子的一些观点。
          


          39楼2010-01-25 20:09
          回复
            老子的世界观很不错,他的思想基本上是后来思想发展的源流。
            他提出了“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世界观。
            然他的观点也有阴阳五行的观点,如“道生一,。。。。,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不管是社会方面,还是物质世界方面,还是易学方面,或者说是修身养性方面,老子的思想都曾深深影响过它们,在这里面,无不看到了老子观点的影子。
            


            40楼2010-01-25 20:15
            回复
              老子书中的观点差不多是一个大杂烩,虽然没有什么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却是真知灼见,很有生命力,这足以证明老子思想的伟大。


              41楼2010-01-25 20:17
              回复
                在质疑别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质疑自己,或者说欢迎别人质疑自己?
                为什么自己的看法就一定是对的,自己的想法能否经得起别人同样的质疑?可能这更为关键。


                43楼2010-01-26 07:21
                回复
                  2025-11-10 02:5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媒体报道的X,Y应该是真实的,他们的先进事迹确实值得学习。
                  ==========================================================
                  其实媒体报道的有些先进事迹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而是伪造出来的,或者说是理想者构思出来的。
                  比如影响了几代人的那个英模,后来根据我的观点并且分析后,觉得这是一个伪造的英模。因为根据常规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他根本不可能做出这么多事情来。在“英雄”辈出的那个年代里,也有一些我身边的人,因为好奇心和对英雄的向往,后来经过向其身边的人了解,才发现,这一切的事迹都是伪造出来的。
                  其目的无非就是大话西游唐僧所说:送死你去,黑锅我来背。当了解背后的事实后,心里有种上当的感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以高尚的言论陶冶人,但关键这是构思出来的,所以,因为社会的现实,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状态,对此也就能平淡地看待了。
                  


                  45楼2010-01-26 12:24
                  回复
                    回复43楼,当然,非常欢迎,质疑是非常在利的,只有在相互质疑中才能使思想方法更加合理,一切思想感情都在质疑与反思中得到发展。
                    就如,只有矛盾的存在,社会才能进步一样。
                    对于个人也是一样的,只有在别人对自己或自己对自己的质疑与反思中,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才能得到提高。闭门是造不出车来的,在外看来,只能增加神秘感罢了,真正在实际中,反而会害了自己。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对于国人来说,因为习惯使然,接受它还是有些困难。
                    想树立权威那不过是虚荣心的表现。
                    


                    46楼2010-01-26 12:32
                    回复
                      在西方的哲学中,有一个“万物有灵”的观点,其实在东方也有此类观点的存在,并且这是东方的观点更悠久些。
                      如佛学里:众生有佛性,因为佛性的存在,故佛才能普渡众生。这里,佛性也就是灵性,众生指一切存在的事物。
                      比如,道生万物,万物的存在是有灵性的,但万物从道中生来,道是什么呢?按现在的说法,道可理解为哲学中物质存在。也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那么,因为物质的存在,而物质的变化才表现出生灵来,则,生物的灵性必然蕴含于物质实在之中。
                      故万物有灵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哲学观点。
                      在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基础上,才能去讨论以人为本的人的哲学思想。
                      因为万物有灵,但人的灵性要高级些,人也是属于万物的一种,才能有我思故我在的人性哲学观。
                      


                      47楼2010-01-26 12:40
                      回复
                        因为各生物之间生存的动态平衡,既不能完全任其消亡,也不能完全任其无限制的生长,故才能有平等,博爱,自由的观点,这是老庄与佛家的观点,后来,这些都引用到人类社会之中了,反而变得狭义起来了。


                        48楼2010-01-26 12:43
                        回复
                          因为所接触知识的局限性,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对,希望大家见谅和提出意见。
                          我只能让我这有限的知识在反思中使其更加合理些罢了。


                          49楼2010-01-26 12:45
                          回复
                            再谈一点风水的感悟,这次我回家,利用空闲时间再次翻山越岭,考证一些流传的风水吉地。突然发现,其实风水的点穴之法最妙。我以前在写风水概论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一点,但观点很模糊,没有信心肯定它。这一次更加肯定了。
                            风水的点穴之法也不是古书上所说的很难,其实不过是在风水吉地上,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吉凶感应罢了。并且在同一位置因不同的人居此,也有大小之分而已。
                            这样来理解,就不再为学点穴之法而烦恼了。
                            古籍云:三年才学得寻龙法,十年也难学点穴之术。
                            一旦悟此,才知点穴之法的确是妙不可言了。
                            


                            52楼2010-01-26 14:22
                            回复
                              2025-11-10 02:49: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贫穷与富有,这不但指物质上,也指心灵上的。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希望自己富有,但富有是需要努力奋斗才能到达的。只有富有的人生,才能过得开心和快乐。
                              也有些人在物质上的富有时,在精神上却并不富有,反之的情况也有。或者两者都有,两者都无。
                              但也有一些人,不需要经过努力奋斗,就能享受富有的生活,从物质上来说,这部分人是有福的,从精神上来说,这部分人是天才。但无疑,他们都是上帝所安排的幸运儿。
                              而有些人,不论他们如何努力奋斗,始终也不能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这部分人是不幸的。
                              大部分人是可以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富有的人生。
                              我们应该喜欢和祝福富有的人,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付出得来的。但在现实中,却恰恰相反,很多人都喜欢诅咒富有的人,或仇富的心理非常严重,而喜欢贫穷。
                              如果是通过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得来的,必然会引起他人的仇视。所谓为富不仁,显贵不义,持才傲物等。因为不公平的存在,所以,我们仇富的心里很严重,理由也很正当。
                              而嫉妒也是人的天性,如要抚平那颗不平的心,富有的人应该拥有谦虚,仁爱的美德才行。
                              贫穷可以引起人类内心许多的阴暗面的弱点。但也有一些高尚的人存在,富有也可唤醒良知,但也有卑鄙无耻的人出现,当此类人居多时,富有的人往往是被仇视的。
                              当然,生存,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不公平的状态下,为了生存,任何不当的行为都可以成为理由。
                              贫穷,真的不好,如果是上天的安排,只能认命,如果是人为的原因,必将是邪恶的轮回。
                              


                              53楼2010-01-27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