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吧 关注:11,412贴子:54,422

回复:【荣格原著】《人及其表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象征的功能

当医学心理学家对于象征感兴趣时,他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的”象征,这种象征与“文化的”象征迥然不同。“自然的”象征起源于心灵的无意识内容,因此,它们代表着基本原始意象的无以数计的变化形态。在很多种情况下,人们皆可以回溯寻觅到它们的远古之根--我们在最为古老的记载中,在原始社会中发现的观念和意象。另一方面,文化象征则是人们用来表现“永恒真理”的象征,至今人们在为数众多的宗教中依然还在使用这种象征。这种象征经历过很多次转换变形,经历过程度不同的意识发展演化的漫长过程,并由此而成为文明社会悦纳的集体意象。
然而,这类文化象征依然保持着其本源的神秘性或曰“魔力”。人们认识到,在一些个体的内心中,这些象征能够唤起一种深刻的情绪反应,而且这种心灵负荷使得它们几乎是以种种偏见的形式发生作用。它们是心理学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一种因素;从理性的角度上看,这些象征仿佛是荒诞不经的,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关,但因此而对它们敷衍了事则是愚不可及的。这些象征是我们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人类社会的有生力量;消灭这些象征必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损失。无论这些象征在哪儿受到抑制,或者遭到忽视,它们的特定的能量都会消逝遁入无意识之中,带来无法解释的后果。以这种方式仿佛消逝隐遁的心灵能量事实上在无意识中发生着作用,复活并强化其中最主要的东西--心理倾向,也许是那些迄今没有机会表现自身的心理倾向,也许起码是那些在我们的意识之中至今未经允许留驻的心理倾向。
这类心理倾向构成了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的、具有潜在毁灭性力量的、我们意识心理的“阴影”。甚至在一些情境中能够产生有益影响的心理倾向,当受到压抑时,也会转化成为恶魔般的力量。很容易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抱有良好愿望的人害怕无意识,并且对于心理也感到恐惧的原因。


114楼2007-06-24 20:18
回复
    辛苦了..正在努力看中..


    115楼2007-06-25 14:58
    回复
      2025-10-23 11:4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辛苦了,正努力摆脱浮躁中. o.O


      116楼2007-06-25 15:53
      回复
        • 218.75.255.*
        非常敬佩您的努力.但吾还只看到24楼...


        118楼2007-06-28 08:53
        回复
          来了,前几天打雷,把俺的moden击坏,所以也没有上网。
          谢谢各位的关注,我很欣慰,也希望各位能够藉此了解一下分析心理学,再次感谢!
          今日可以告知各位,所有的资料将全部上传,敬请朋友们注意


          119楼2007-06-28 16:41
          回复
            我们的时代已经表明,地狱之门被打开意味着什么。没有人可以用我们这个世纪第一个十年田园诗般的无害形式想象其神秘性的事件发生了,他们把我们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从此之后,世人便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状态。不仅文明的德国释放其骇人的原始蛮力,而且苏联也被同样的东西所操纵控制,非洲战火此起彼伏,难怪西方世界感到忧心忡忡。
            现代人并没有弄明白他的“理性主义”(那业已破坏他对于神秘的象征和观念的反应能力的理性主义)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交给了心灵的“地狱”。他使自身摆脱了迷信的束缚(或者说如他所相信的那样),但在摆脱迷信的过程中,他却在一种极为危险惊人的程度上丧失了他的种种精神价值。他的道德和精神传统解体了,而现在他正在为全世界范围的混乱、分裂之中的这种解体付出代价。
            当原始社会的精神价值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时,人类学家常常去描绘原始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它的人民丧失了生活的意义,社会机构解体,他们自身变得腐化堕落。此时此刻,


            120楼2007-06-28 16:50
            回复
              我们正处在与之相同的境遇之中。然而,我们始终没有真正理解我们失去了什么,因为不幸的是,我们的精神领袖们更感兴趣的,并不是去理解诸象征所代表的神话,而是去保护他们的组织机构。在我看来,信仰并不排斥思想(思想是人的最有力武器),但遗憾的是,为数众多的笃信者却仿佛非常害怕科学(除此之外,还有心理学),以至于他们对始终操纵着人们命运的神秘心灵能量视而不见。我们将万物的神话和神秘性都剥夺掉了;从此不再有任何神圣的东西。
              在较早的时代,当种种本能的观念从人的内心深处涌现出来时,人的意识心理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它们统一整合入一个内聚的心灵模式。但是,“文明化的”人已不再具有这种本领。他的“发达的”意识业已剥夺了自身的本领――那种能够同化吸收本能和无意识的辅助性贡献的本领。这类同化吸收和统一整合的器官,是神秘的象征,世人公认的神圣象征。
              譬如,现在,我们谈论“物质”。我们描述它的物质属性,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用


              121楼2007-06-28 16:52
              回复
                概念。
                随着对科学理解能力的增强,我们的世界变得日趋非人化了。人类感到自己宇宙之中被隔离,因为他已不再融身于大自然之中,他丧失了自己与自然现象在情感上的“无意识一体感”。这些自然现象的象征性意蕴日渐殆尽。雷霆已不再是发怒的神明的声音,闪电也不复是神复仇用的投掷武器。河水之中不再蕴含精灵,树木不再是人的生命本原,蛇不再是智慧的体现、山洞不再是巨怪的巢穴。岩石、植物、动物不再向人类说话,人类也不再相信它们能够听到而向它们诉说,人类同大自然情同手足的联系已不复存在,而且随着这种联系的丧失,这种象征性联系所提供的强烈的情感能量业已消遁。
                我们的梦的种种象征性补偿了这种巨大的损失。它们培植我们的本原人性――它的种种本能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遗憾的是,它们用大自然的语言表述其内容,我们对于这种语言感到陌生怪异,感到无法理解。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把这种语言转换为当代语言的理性言语和概念,把它从其原始


                123楼2007-06-28 16:56
                回复
                  2025-10-23 11:4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的囹圄中解放出来――尤其是将其从它所描绘的与万物一同的神秘参与中解放出来。在今天,当我们谈论幽灵和其他神秘的生灵时,我们已经不再去构想它们的形象。这类曾经满蕴意象伟力的词汇中的威力和光辉已不复存在。我们已不再相信魔法;禁忌和与之相似的禁规所剩无几,我们的世界仿佛已不再受一切“迷信的”神秘生灵的袭扰影响,象是“魔法巫士、捣蛋精灵”,更不用说那些栖居于原始森林的狼人、吸血鬼、野生灵魂等诸如此类的所有其他的古怪生灵了。
                  从更为准确的意义上说,在我们世界的表层上,仿佛所有的迷信以及非理性因素已被清除干净。然而,真正的人类内心世界(不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圆满的虚构)是否已经摆脱了原始的蛮力,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对于为数众多的人来说,数目十三难道不仍然是禁忌吗?难道不是有很多的人依然受到非理性的偏见、投射、以及童年幻想的操纵控制吗?一幅真实的人类心灵的画面揭示出:很多诸如此类的原始特征和原始遗存物依然发生着作用,好象在过去的五百年间什么事


                  124楼2007-06-28 16:58
                  回复
                    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懂得这一点是关键。事实上,现代人是一种诸特性的稀奇古怪的混合物,这些特征是在他漫长的心理演化发展过程中习得来的。这种混合物是我们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人及其象征,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去详尽研究他的诸精神产品。在他的内心里,怀疑主义和科学信念与古老的偏见、陈腐的思维及情感习惯方式,顽固不化的伪释、狂妄自大的无知同时并存。
                    这便是我们心理学家所要研究的生产象征的现代人。为了解释象征及其意义,人们必须了解它们的表征是否与纯粹的个人经历相关,或者它们是否是梦为其自身的目的而从总体意识知识的智囊中挑选出来的表征。
                    譬如,以其中出现数字十三的梦为例。问题在于,做梦人本人是否习惯于相信这一数字具有不吉利的特性,亦或,梦仅仅只是向那些依旧深陷于这类迷信之中的人们暗示这种特性。为这种梦释义,前后两种情况的答案大相径庭。在前一种情况下,你必须慎重考虑这一事实,即:做梦的人依然还处在不吉利


                    125楼2007-06-28 16:59
                    回复
                      的数字十三的魔力的控制之下,因此,当他呆在旅馆的十三号房间里,或者坐在有十三个人的桌旁时,他就会感到极不舒服。在后一种情况下,数字十三可能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失礼的、或曰辱骂性的言语。“迷信的”做梦人依然感受到数字十三的“魔力”;而比较“理智的”做梦者则将数字十三的情绪意蕴剥蚀得一干二净。
                      这一论据具体地表明了诸原型在实际经历中的表现方式:它们同时既是意象,又是情感。只有当这两种特征同时表现出来时,人才能够说表现者是原型。当仅仅只有意象出现时,那么它不过只是几乎没有意义的言语图画。但是当负载着情感,意象获得神秘力量(或曰心灵能量)时,它就相当于某种重要意义必将从中流溢而出的原型。
                      我知道,把握这种观念并非易事,因为我所试图用语言描述的事物的本质不可能用精确的概念加以描述。但是,既然那么多人偏向于把原型看作是一部分、看作宛若机械系统的组成部分,靠死记硬背可以掌握的部分,因此,完全有必要强调指出,原型不仅仅只


                      126楼2007-06-28 17:01
                      回复
                        是些名字,甚至也不是哲学概念。它们是生命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情感为中介,将自身与生命个体连为一体的种种意象。这就是为什么不可能对于任何原型进行武断地(或者普遍地)释义的道理。人必须依据与之相关的具有个人的整个生命情境所标示出来的方式来为原型释义。
                        因此,在虔诚的基督教徒的例子中,人只能根据基督教的背景来为十字象征释义,当然,假如梦中显现出需要超出这一背景来解释十字象征的充足理由,那又另当别论。甚至即使这样,人仍应该将特定的基督教意义牢记在心。但是,人不能这样说,在所有的时代,在所有的情境中,十字象征始终具有同样的意义。如果真是这样说,那么人就剥夺掉了它的神秘性,它就会丧失其生命活力,蜕变
                        为纯粹的词语。
                        那些认识不到原型的情感基调的人最终得到的只能是一大堆混乱的神话概念,这些概念可以串成一串用以表明万物意味着万物――或者根本什么意味也没有。从化学的意义上看,所有的尸体都是相同的,但生命的个体


                        127楼2007-06-28 17:03
                        回复
                          则各不相同。只有当人孜孜不倦地努力去发现,对于生命的个体,原型为何具有意义,以何种方式具有意义时,原型才具有生命。
                          当你不知道词语所代表的意义时,简单地使用词语毫无效益。在心理学中情况尤为如此。我们在心理学里谈论诸如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智者、伟大母亲等等原型;你可以认识世界上所有的圣者、贤人、预言家、其他神一般的人,以及一切伟大的母亲;但是,假如他们只是意象,你对这些意象的神秘性从未体验过,那么当你在谈论他们时,你就好象是在说梦话,因为你不知道你是在说些什么。你所使用的纯粹的词语将空洞无物、毫无价值。只有当你试图思考它们的神秘特性时――即当你思考它们与生命个体的相互关系时,它们才获得了生命和意义。只有到了这时,你才会开始理解它们的名字几乎毫无意义,而它们与你相关的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梦的生产象征的机能是一种将人类的本原心灵带进“发达的”、或曰分化的意识之中的尝试,本原心灵以往从未


                          128楼2007-06-28 17:04
                          回复
                            到过意识的领域,因而它从不受批判性的自我反思的支配,因为,在远古的岁月之中,本原心灵是人的整体人格。随着他的意识的发展演化,他的意识心理便丧失了与某些原始心灵能量的联系。意识心理始终没有认识到本原心灵的存在;因为在那唯一能够认识它的存在的过程中,在高度分化的意识心理演化的过程中,本原心灵的存在遭到了忽视。
                            然而,事实仿佛是:我们称之为无意识的东西保持着构成本原心灵的组成部分的诸原始特征。梦的象征经常不断地关涉到的,正是这些特征。好象无意识竭力想从意识心理那里唤回在它演化的过程中它所摆脱的一切古老的东西――幻觉、幻想、远古思维形式、原始本能等等、等等。
                            这就是可以用来解释在接近无意识的事物时人们通常体验到的抗拒心理、乃至恐惧心理的道理。这些遗存下来的内容并非仅仅只是中性的、惰性的内容。相反,它们负荷量极大,因此常常令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它们能够引起真实的恐惧感。人们越是压抑它们,它们便越是以精神疾病的形式贯穿整个人


                            129楼2007-06-28 17:06
                            回复
                              2025-10-23 11:34: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格。
                              正是这种心灵能量使它们具有了如此重要的生命价值。一个人仿佛只是度过了一段时期的无意识生活之后才会突然意识到,在他的记忆里存在着某种间隙――他无法回想起那些仿佛业已发生的重要事件。只要他设想心灵完全是个体所属的东西(这是一种常见的设想),那么他就会竭力去追溯回那显然已失去的童年记忆。然而,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出现的这种间隙其实不过是更为巨大的损失的征象――原始心灵丧失的征象。
                              正如人体胚胎的演化发展重复其史前史一样,心理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一系列史前史阶段。梦的主要任务在于唤回童年的世界,唤回某种有关史前史时代的“记忆”,并把它们置于最为原始的本能层位上。正如弗洛伊德早就看到的一样,这类追忆在某些病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治愈疗效。这种观察结果证实了这样一种观点:童年记忆的间隙(一种所谓的记忆缺失)象征着一种积极的丧失,记忆的恢复可以使生命更富于积极意义,可以使生命得到健全发展。


                              130楼2007-06-28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