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貌似同样的感觉~~~参考我今天写的一篇文章中的片断。
道就是儒的麦当劳化。
道说要合乎天理,儒就寻求一个平衡点叫作中庸,所谓不偏不倚、刚刚好。
道说要适应,儒就分析绝大多数人和社会的需求,提出“仁”的思想。
大凡各种,就是儒将道家学说假想在社会绝大多数人身上,得出一个相对单一稳定的结论,然后称之为儒,当然儒是绝大多数人的规律,所以我们不能否认它存在的价值。
但是,绝大多数并不能代表全部,走出了国门儒还需要再从道学之中吸取精粹,而不是游说,像孔子一样。
散写至此似乎也没写明白到底儒怎么就成为道的麦当劳化,意会。
就像光速不能被超越,其实不是光速本身不能被超越,而是在我们这个由爱因斯坦假设的满足相对论条件的“小宇宙”中光速不能被超越,就好比一个非零N维向量空间的基一样,这个基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向量,但任何一个与这个基非线性相关的向量,都不可能表示这个基。哦,NO,乱了。其实说白了光速就像这个基一样,不可被分解为,而一旦分解那么这个“小宇宙”也罢向量空间也罢,都将成为另一个东西。如果照这个思路,至少能散想到以下几点:
时间不重要,空间不重要,重要的是速度,或许时间空间都只是速度的一定平衡状态,或者是极端状态;
物质不重要,能量不重要,重要的是速度,与上类同,且时间与能量在某种运算下等同,而空间与物质在某种运算下也可以等同;
我们所认为的四维空间只有二维,即空间与时间,或者说物质与能量,因为前三维其实表现的是一个东西,是出于形象化和运算的需要我们才将它们分割开;
不管是时间和空间还是物质与能量,其核心都是速度;
光速就是宇宙的基,也可以理解为单位,不同于数学上的单位的是,单位是运算需要而进行的定量极端化,而光速本身是不受人控制的小宇宙性态的一种极端化;
在不能超越光速的这个小宇宙之外,必然存在着以另外一个速度为基的小宇宙2号、3号等等,它们都有其固定基;
道家研究的就是这些小宇宙们的特性,而儒家研究的只是我们这个小宇宙的特性,因为范围的区别而产生了结论的不同,但是从根本上讲,儒家是道家的一个特定形态;
以上内容纯属猜想,我从没想过要去论证,因为以我的智商,我觉得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好了,基本结束,很飘移,我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等我想清楚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