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去年一整年的项目进展,本来是不太想发新帖的,因为城区项目真的没什么大进展,也没达成什么目标,看到种种的种种,本来想着在老帖更新一下就算了,但是想想一年没更过了,万一2023年有新希望呢?所以发个新帖吧,新年有新气象。
好在城区还有条南深高铁可以更一下,所以这楼就给南深高铁了。
南深高铁容县段目前我看来进度是分为两段的,以景观大道为分界线,景观大道东边是已经开始土建桩基的建设,但是景观大道西边直至容县容西镇二局标段止,则是仍处于施工场地临时设施布置的阶段,好在跨景观大道特大桥是横跨景观大道东西两侧的,目前旋挖机完成了景观大道东侧的大部分桩基,然后现在开始进入景观大道西侧的桩基施工了,但是跨景观大道特大桥在合柳处需要拆迁比较多房子,不知道节后能否开展拆迁。
目前旋挖机是停在跨景观大道特大桥63号墩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完成了桩基建设,62号墩好像桩基已经完成。

平立面图,之前发过就不再具体描述了,主跨这几个墩的承台高度达到了3.5米,有一层楼高,是个很巨无霸的体量,未来高铁桥底距离景观大道路面的高度大概接近9米。

路中间蓝色围挡说明已经在做中间那个64号墩的桩基了,东边容县段第一个桥墩已经立起来了,看其它段的简介应该是混凝土实心墩,和一些自媒体所宣传的我国高铁桥墩都是空心墩的说法不同,南深高铁只有部分桥台是空心桥台。

64号桥墩,设置在景观大道中央分隔带的桥墩,看地上的洞就可以知道桩基已经打完,一共10根1.25米直径的灌注桩已经打好,下一步就是下挖约4米深做承台的浇筑,再后面是桥墩墩身的浇筑。


靠近桥的两杆路灯被拆了扔在路边了,按照现在这个建设进度,桥墩都没几个成形的,架梁日期还早得很,为什么那么早就拆掉了?

扔在路边了,除了用作照明的那两个灯头被拆走估计另外保管了,剩下的中国结柚子全都不要了,已经有几个碎在地上了,上面的小零件估计也被贪小便宜的人偷走了吧,其实灯杆比较重要的,这种奇怪造型丢了都不好找,应该好好保管的,这么随意丢在路边,就算等过两年梁架完了,装回去估计都变形了吧。

65号墩,已经完成承台浇筑,进行了基坑回填,实际上泥土下面是高达3.5米的混凝土承台。完成了结合面混凝土的凿毛,年后估计就开始上部桥墩的建设了。
65号墩到下一个已经浇筑的桥墩之间应该还有一个66号墩。

66号墩的位置,暂时还没有打桩的迹象,可能坑太深要换更小型的冲击钻来做桩基。

67号桥墩,容县段第一个完工的桥墩,之前说过上面压着的是两个水桶,估计是防止那个养护薄膜吹飞的,清水混凝土工艺精致,表面光滑细腻,高铁的标准确实不一样。

我觉得这种带凹槽的桥墩算最目前好看的高铁桥墩了,中间的凹槽是排水管的预留槽,墩顶下部缘一圈预埋了未来安装检修平台的螺栓。

继续往东,这里原本是教育城容县高中第二校区的用地,右边的水塘是计划保留用作校园景观的,可惜南深高铁的搅局,让这里的用途不得不改变。
目前水塘水已经基本干了,不知道是准备这里的桩基建设还是什么,这里应该要换冲击钻用泥浆护壁成孔的工艺了,所以那台旋挖机就跑西边干活去了,旋挖机目前看来是用作干作业成孔。

下图左边才是高铁主线,右边的道路是通往他们项目部和弃方场的路。

结合平面线路图来看,前面没挖那一点土包是一段路基段,然后再是一条跨大田水库的中桥。然后再是一段几十米的路基后面就进大坪隧道了。

这条路通往的是他们的项目部和弃方场

左边是他们的项目部

这个台阶应该就是他们景观大道特大桥的桥台位置,也就是这条特大桥终点,下面那些圆饼形的东西就是旋挖机挖到了中风化岩挖上来的岩层,所以据此判断这里的桩基应该是打完了的。

往西边看67号墩,虽然是桥,但是落脚点的高度以后也会不一致。

看了下卫星地图,这里的路是不通大坪隧道工区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去施工的,所以虽然近在咫尺,大坪隧道我就没有去看。

还有一个影响城区规划的问题不得不说一下,结合最新的高铁新城规划和17年版本容县总体规划,南深高铁的建设将影响容县绕城公路南段走线,原本是主线顺接进港大道,形成容县的绕城公路闭环的,因为南深高铁的原因,只能绕从景观大道特大桥底下空间钻过,顺接35米的万丈路了,这是有点离谱的。
第一张图是现在高铁新城规划图修改的绕城公路南段走线,借用景观大道特大桥下穿,顺接万丈路,然后主干道进港大道变成了T字路口,形成了断头路,一个用于疏导交通的公路,顺接一条城市次干道,从功能到交通量设计本身就是不匹配的,但是奇怪就奇怪在真的这么设计了。而且最奇怪的是,现场工地里景观大道特大桥并没有介绍有跨越这一条路,因此在设计上是没有预留的,所以如果要借用桥下空间穿越,参考绕城公路北段,找铁总先审批几年再说吧。

这是原本17年版本规划的绕城公路南段,是顺接进港大道的,然后和绕城公路南段连接线形成容县绕城公路闭环,目前来看刚好是南深高铁大坪隧道前的路基段占用了原本的道路空间,既然占用了,就想办法和铁路设计单位争取预留下穿通道呀,预留一个箱涵是很常见也很容易的事,为什么非要拐一个不好看的弯顺接一条等级不符的路呢

就很简单的在路基段下方挖一个箱涵嘛,刚好是在这段路基段,非常完美的位置,40-45米预留宽度足够了,双向六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宽度,很简单的解决方案非要用最复杂的改线路来完成,虽然我不懂其中的奥秘,但是我觉得绕城公路对接城市次干路就是不对的。

大概就是这么一种东西,甚至可以做成四洞,中间两洞走机动车,侧边两洞走非机动车和行人

好在城区还有条南深高铁可以更一下,所以这楼就给南深高铁了。
南深高铁容县段目前我看来进度是分为两段的,以景观大道为分界线,景观大道东边是已经开始土建桩基的建设,但是景观大道西边直至容县容西镇二局标段止,则是仍处于施工场地临时设施布置的阶段,好在跨景观大道特大桥是横跨景观大道东西两侧的,目前旋挖机完成了景观大道东侧的大部分桩基,然后现在开始进入景观大道西侧的桩基施工了,但是跨景观大道特大桥在合柳处需要拆迁比较多房子,不知道节后能否开展拆迁。
目前旋挖机是停在跨景观大道特大桥63号墩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完成了桩基建设,62号墩好像桩基已经完成。

平立面图,之前发过就不再具体描述了,主跨这几个墩的承台高度达到了3.5米,有一层楼高,是个很巨无霸的体量,未来高铁桥底距离景观大道路面的高度大概接近9米。

路中间蓝色围挡说明已经在做中间那个64号墩的桩基了,东边容县段第一个桥墩已经立起来了,看其它段的简介应该是混凝土实心墩,和一些自媒体所宣传的我国高铁桥墩都是空心墩的说法不同,南深高铁只有部分桥台是空心桥台。

64号桥墩,设置在景观大道中央分隔带的桥墩,看地上的洞就可以知道桩基已经打完,一共10根1.25米直径的灌注桩已经打好,下一步就是下挖约4米深做承台的浇筑,再后面是桥墩墩身的浇筑。


靠近桥的两杆路灯被拆了扔在路边了,按照现在这个建设进度,桥墩都没几个成形的,架梁日期还早得很,为什么那么早就拆掉了?

扔在路边了,除了用作照明的那两个灯头被拆走估计另外保管了,剩下的中国结柚子全都不要了,已经有几个碎在地上了,上面的小零件估计也被贪小便宜的人偷走了吧,其实灯杆比较重要的,这种奇怪造型丢了都不好找,应该好好保管的,这么随意丢在路边,就算等过两年梁架完了,装回去估计都变形了吧。

65号墩,已经完成承台浇筑,进行了基坑回填,实际上泥土下面是高达3.5米的混凝土承台。完成了结合面混凝土的凿毛,年后估计就开始上部桥墩的建设了。
65号墩到下一个已经浇筑的桥墩之间应该还有一个66号墩。

66号墩的位置,暂时还没有打桩的迹象,可能坑太深要换更小型的冲击钻来做桩基。

67号桥墩,容县段第一个完工的桥墩,之前说过上面压着的是两个水桶,估计是防止那个养护薄膜吹飞的,清水混凝土工艺精致,表面光滑细腻,高铁的标准确实不一样。

我觉得这种带凹槽的桥墩算最目前好看的高铁桥墩了,中间的凹槽是排水管的预留槽,墩顶下部缘一圈预埋了未来安装检修平台的螺栓。

继续往东,这里原本是教育城容县高中第二校区的用地,右边的水塘是计划保留用作校园景观的,可惜南深高铁的搅局,让这里的用途不得不改变。
目前水塘水已经基本干了,不知道是准备这里的桩基建设还是什么,这里应该要换冲击钻用泥浆护壁成孔的工艺了,所以那台旋挖机就跑西边干活去了,旋挖机目前看来是用作干作业成孔。

下图左边才是高铁主线,右边的道路是通往他们项目部和弃方场的路。

结合平面线路图来看,前面没挖那一点土包是一段路基段,然后再是一条跨大田水库的中桥。然后再是一段几十米的路基后面就进大坪隧道了。

这条路通往的是他们的项目部和弃方场

左边是他们的项目部

这个台阶应该就是他们景观大道特大桥的桥台位置,也就是这条特大桥终点,下面那些圆饼形的东西就是旋挖机挖到了中风化岩挖上来的岩层,所以据此判断这里的桩基应该是打完了的。

往西边看67号墩,虽然是桥,但是落脚点的高度以后也会不一致。

看了下卫星地图,这里的路是不通大坪隧道工区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去施工的,所以虽然近在咫尺,大坪隧道我就没有去看。

还有一个影响城区规划的问题不得不说一下,结合最新的高铁新城规划和17年版本容县总体规划,南深高铁的建设将影响容县绕城公路南段走线,原本是主线顺接进港大道,形成容县的绕城公路闭环的,因为南深高铁的原因,只能绕从景观大道特大桥底下空间钻过,顺接35米的万丈路了,这是有点离谱的。
第一张图是现在高铁新城规划图修改的绕城公路南段走线,借用景观大道特大桥下穿,顺接万丈路,然后主干道进港大道变成了T字路口,形成了断头路,一个用于疏导交通的公路,顺接一条城市次干道,从功能到交通量设计本身就是不匹配的,但是奇怪就奇怪在真的这么设计了。而且最奇怪的是,现场工地里景观大道特大桥并没有介绍有跨越这一条路,因此在设计上是没有预留的,所以如果要借用桥下空间穿越,参考绕城公路北段,找铁总先审批几年再说吧。

这是原本17年版本规划的绕城公路南段,是顺接进港大道的,然后和绕城公路南段连接线形成容县绕城公路闭环,目前来看刚好是南深高铁大坪隧道前的路基段占用了原本的道路空间,既然占用了,就想办法和铁路设计单位争取预留下穿通道呀,预留一个箱涵是很常见也很容易的事,为什么非要拐一个不好看的弯顺接一条等级不符的路呢

就很简单的在路基段下方挖一个箱涵嘛,刚好是在这段路基段,非常完美的位置,40-45米预留宽度足够了,双向六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宽度,很简单的解决方案非要用最复杂的改线路来完成,虽然我不懂其中的奥秘,但是我觉得绕城公路对接城市次干路就是不对的。

大概就是这么一种东西,甚至可以做成四洞,中间两洞走机动车,侧边两洞走非机动车和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