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吧 关注:2,882,460贴子:81,831,126

回复:【有感而发】一些被大家误解的历史,欢迎拍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6楼2010-08-13 18:01
回复
    回复:69楼
    原著到楚军攻破咸阳就米有了~


    97楼2010-08-13 18:01
    回复
      2025-08-09 17:37: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据说烧了阿房宫的是沙客·阳吧?【喂..漫画看多了?!


      98楼2010-08-13 18:02
      回复
        抢100楼


        IP属地:江苏100楼2010-08-13 18:04
        回复
          回复:98楼
          阿房宫还没建好呢,只有一些土坯·····


          101楼2010-08-13 18:04
          回复
            回复:100楼
            你抢我楼~~~~~~~~


            102楼2010-08-13 18:04
            回复
              回复4楼,秦国灭亡的根源本身就在秦法治国的严苛性,而不是秦律本身。秦二世不过是推动式的人物,他的诞生不过是加速秦亡而已,西汉九章律和秦律还是有区别,萧何对于秦律部分条律有所修善,秦律很多条律很不适宜,西汉治国是外儒内法,恩威并使双管齐下。而秦国威重而少恩,严苛沉法好比医病的猛药对于一个已经民心行将朽木的帝国,这一剂药下去已经送上了西天。


              IP属地:广西103楼2010-08-13 18:06
              回复
                回复:104楼
                哦,愿闻其详
                回复:103楼
                话说,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鶭,便借酒浇愁,慷慨悲凉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罢飞身上马,带领八百骑突围南去。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只剩28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年仅31岁。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今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
                百度找的·····


                105楼2010-08-13 18:10
                回复
                  2025-08-09 17:31: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得我脑子都不够用了~~~


                  106楼2010-08-13 18:13
                  回复
                    回复:105楼
                    反了


                    107楼2010-08-13 18:15
                    回复
                      回复:106楼
                      全当补课外知识,能记住多少是多少,不必强求~~看过就忘都没关系


                      IP属地:江苏108楼2010-08-13 18:17
                      回复
                        LZ真有敬业精神~佩服~顶之


                        109楼2010-08-13 18:18
                        回复
                          回复:103楼
                          在云梦秦简出土前,秦律被描述为“繁似秋荼、密如凝脂”。司马迁记载荆轲刺秦王,荆轲手持匕首追着秦王在朝堂围着柱子跑,殿上的武士只能高声叫喊,却不敢上殿。因为秦律严格规定,没有秦王命令不准上殿。秦国制度的严苛,也由此可见。参与云梦秦简发掘和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陈抗生说,西汉初年的儒生们,以贾谊的《过秦论》为代表,对前朝全盘否定,这里边既有意识形态因素,也有感情因素。但是这些评论性的东西,遮蔽了史实本身。秦律的出土,让人感受到秦制度并不是后人所说的苛政,而是“秦代有法可依、执法甚严,秦法于吏于民都有绝对权威”。
                          秦王朝留下的“苛政”符号,随着秦简的发掘有了另一层解读——秦代法、律、令较完善,“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于是秦代官吏“慎遵职守”,凡事“细大尽力,莫敢怠荒”。
                          秦律调整的范围遍及国家、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可以说从生产到生活,从个人到牛马,从国家到家庭,基本实现了“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当然,严刑还是有的~~~~~~
                                
                          


                          110楼2010-08-13 18:19
                          回复
                            回复:109楼
                            谢谢


                            111楼2010-08-13 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