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吧 关注:1,291,948贴子:6,708,830

回复:【倾诉】如果你有社交恐惧,害怕交流 这里可以帮助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接上上楼
以上4点是神经症中社恐的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在心理问题中,社恐并不算是非常严重的,相对于严重精神病,社恐的问题实在是小儿科。问题用精神分析的说法,神经症是患者在俄狄浦斯(4-6岁)产生了冲突,我们称之为“俄狄浦斯期”。而俄狄浦斯期是人格成长的最高阶段,也就是神经症的人就是正常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社恐的问题是最接近健康人的心理问题,所以你并不需要害怕,但是也要予以重视。
基本的判断有了,那么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神经症是最接近健康人的,那么为什么我花10年的时间还走不出来呢?甚至有人花了20年还走不出来?其实根本原因是社恐有一套稳定的运行系统,这套稳定的运行系统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对着这种训练有素的军队我们很难直接把它打败。面对社恐的症状,我提炼出了它的三大法宝,如果说它们有兵法,那么以下三点就是它们的孙子兵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1楼2017-08-27 18:23
回复
    3082887157,希望好好聊聊,最近打算初三努力冲刺考上高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7-08-28 12:18
    收起回复
      2025-08-16 04:1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接楼上
      第一,它抓住我们内心本能的自我保护来让我们去给它供给生存的能量。当症状产生,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理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个时候本能的自我保护让你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抵抗、排斥,导致我们对症状的身体以及心理反应加强,达到强化症状的目的。而症状一旦强化就等于给真正提供持续运作的能量,而我们却陷入这种死循环。
      第二,当我们处于症状之中,我们会陷入一种骗局,几倍地放大外界对自己的反应,导致不断地去思考,让我们陷入症状的框架中去思考。这种思考会在生活中持续,可能这个时候你没有受到巨大的刺激,但是你还是会持续地去想这个事情。这个时候我们的想是在社恐思维里面的,一旦陷入社恐思维,那么你怎么都想不通,而且这个过程也是源源不断的给症状提供持续下去的能量。这里的社恐思维区别于一般思维,社恐思维是在思考症状发生之后别人对你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些是在症状之中思考的,思考别人对你的评价,不管你怎么样自我安慰都没用,因为你在负面思维之中去思考,再怎么思考都不能思考出正面来。对未来的担忧也是,都是在负面情绪中去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强化。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3楼2017-08-28 14:06
      收起回复
        面对难以相处的人,佛陀有个智慧的建议。他要信徒想象这人襁褓时期所曾遭遇的挑战,接着用片刻时间想象他们怀抱着这个婴儿,仿佛这就是他们自己的宝贝孩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4楼2017-08-29 13:28
        回复
          第三,除了我们不断地恐惧社交以外,我们容易因为很多细节而陷入症状,一个念头都会成为我们陷入症状的陷阱。比如,你听到有人说,最近办公室有一个人很讨厌,那么你就会本能地想到自己,然后就不断地自我否定,接着陷入症状。再比如说,即将开始的公司会议,也会让你产生严重的预期。这些都是导火索,在生活中让你防不胜防。我们无法离开人群,一旦离开我们会有巨大的负罪感,觉得自己在逃避,但不离开我们又无法面对,所以我们非常痛苦,这种状态也是给社恐症状提供能量的一个途径。
          以上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走出社恐困难的地方。那么面对社恐的症状,我们又是采用什么手段来对付呢?


          IP属地:广东75楼2017-08-30 17:58
          回复
            接楼上
            相对于社恐的训练有素,我们就相当于临时入伍的书生扛枪上阵,连枪都那不知道怎么使用,手无缚鸡之力,被社恐三下五除二就打得溃不成军。我们常见的采取的基本手段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自信,告诉自己要面对,用各种心灵鸡汤,各种成功励志来自我催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我曾经面对症状的时候,我曾是不断地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每天早上醒来,拿着镜子对自己说,我很自信,我很帅气,现在想的都觉得好笑。
            第二,想用思考的方式让症状消失,就是企图用思考的方式把症状想通。比如,你产生对视恐惧,然后你让自己投入那个场景,不断地想自己该怎么自信,该怎么面对,不断地自我安慰别人并没有注意到,但是结果也是功败垂成。这就相当于想用想的方式让自己变得自信,那么抱歉,自信一定是通过实践获得,而不是简单地思考就可以了。如果可以,那么自信的人通过想的方式也可以变得自卑,你愿意吗?好不容易获得的自信,通过想想就自卑了,多冤枉啊?
            第三,让自己去面对恐惧,当我们能够顺利地面对还好,但是一旦受挫就呵呵了。至少有一小段时间你再也不敢让自己面对了,而是处于逃避的状态。
            第四,就是逃避,无尽的逃避。这个结果可想而知,你越逃避内心就越难受,越逃避,就越不敢去面对,本来稍微努力可以面对的场合,因为你的逃避你变得不敢再去面对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6楼2017-08-31 10:04
            回复
              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因为爱的匮乏。虽然条件不好也可以导致一定的自卑,但这远不如爱的匮乏作用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17-09-01 11:17
              收起回复
                楼主说的,我全中了,怎么办,以前我是真的很开朗,朋友很多,现在朋友越来越少了,很痛苦
                ✄┈┈┈┈┈┈┈┈┈┈┈┈┈┈┈
                 ------来自全球高端手机XP系统的客户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7-09-01 11:28
                收起回复
                  2025-08-16 04:10: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当问题出现时,强迫自己想出三个这情况可能会对你有益的理由,将困境当成是一种磨砺心志的祝福。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9楼2017-09-02 17:26
                  回复
                    提升你幸福指数的惯性应为,包括:
                    宣告你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设定幸福的目标,衡量你的进展。
                    隔离你的负面自我,给它独特的声音,并且经常地沉思冥想。
                    把挑衅的人当成"神圣小丑",他们之所以外你生命中,是为了要协助你找出潜在的幸福。
                    保持积极乐观的言语,练习以正面的态度对待一切。
                    只摄取正面的心灵养分。
                    列出感谢表,不断提醒自己该感谢的事物。
                    计划为别人做好事,并且践行。
                    经常以生动的细节,憧憬在你更幸福之后,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模样。
                    肯定其他人的幸福权利,尤其是你觉得伤害了你的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0楼2017-09-03 13:25
                    回复
                      你好楼主,能帮帮我吗,QQ :2296794447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7-09-03 14:07
                      收起回复
                        很多成年人感觉到,若对方没有回应或不及时回应,自己的情绪会产生巨大波动。幼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弗洛伊德的著作 性学三论 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3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没有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不仅要回应,而且回应要及时。最新研究发现,若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7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折感。若超过7秒,就会生出受挫感。若总是受挫感,甚至总是彻底受挫------妈妈基本不回应,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呼叫。严重的宅,极可能都有这样的背景。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2楼2017-09-04 16:01
                        回复
                          接楼上
                          一个网友讲到她的故事: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我说: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


                          IP属地:广东83楼2017-09-05 11:34
                          回复
                            注意什么样的提示会降低你的幸福指数,培养新的诱发点。
                            想想过去在你幸福指数较低时,怎么才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奖励?注意自己何时会因为某些提示而响应惯性行为,保持幸福指数。
                            每当有事物提示你,造成你不幸福之时,练习abcd的诀窍。每一次当你感受到负面情绪时,都做这样的练习,直到它变成自动反应。
                            每天花二十分钟写"未来日记",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清晰场景。
                            培养队幸福的渴望。读本书前文所述做更幸福的人有什么样额外的益处----每天数次。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4楼2017-09-06 11:42
                            回复
                              2025-08-16 04:04: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累的人,是什么都不做的人。
                              一些人,他们很少工作,也没什么交际,但他们任何时候都累得不行。旁观者很难理解,他们累什么。他们也不知,为什么自己这么累。
                              深入谈下去会发现,这种累,是源自内在的交战。他们一方面无比渴望和人或事链接---这一点并不容易觉知到,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恐惧建立任何链接,所以要压制着链接的渴望。
                              链接的渴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渴求,要压制它,那将耗掉的能量,所以累由此而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5楼2017-09-07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