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吧 关注:872,273贴子:13,316,814

回复:西游记里的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人只是交战三十个回合,若久战,比如说生死搏斗三天三夜、三百回合等等,黄风怪必然气力不济。整部《西游记》能够在耐力和爆发力上和孙悟空相当的,唯有大力牛魔王。
  若是比斗神通,孙悟空至少是力于不败之地。神风吹出,黄风怪本人也不敢身涉其中,这也是黄风怪没有冲入分钟,追杀孙悟空的原因。且黄风怪神通单一。虽然说,一招鲜,吃遍天,但法术单一很容易被克制。比如灵吉菩萨,根本就没有展示出什么特别的神通,只是凭借一个降龙宝杖,就一招擒拿黄风怪。而一旦有定风珠护身,黄风怪的神风就失灵了。
  而孙悟空呢?身外化身是一种,变虫子是另一种,其他还有什么三头六臂,法天象地等等,各种神通变化无穷,且很难有专门的法宝克制。
  这就是博与专的区别。
  黄风怪本是灵吉菩萨看管的假释犯。灵吉菩萨本当把黄风怪就近看管,可自己的道场远在两千里外,对黄风怪,有明显的纵容嫌疑。且灵吉菩萨在《西游记》取经行动中一共出场两次,可是,在最后五圣成真,念诵佛派诸菩萨时,却没灵吉菩萨名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6-01-21 00:24
回复
    书中如何写抓黄风怪?灵吉菩萨告诉孙悟空,把妖怪引出洞来交战。然后,“灵吉菩萨将飞龙宝杖丢将下来,不知念了些什么咒语,却是一条八爪金龙,拨喇的轮开两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头,两三捽,捽在山石崖边,现了本相,却是一个黄毛貂鼠。”
      这飞龙杖超级厉害,趁人不注意,就可以轻易将其锁拿(应当有封锁神通、变化的功效)。在不能施展神通的情况下,妖怪只能现出本相。
      定风丹在后文也曾出场。因要穿越火焰山,孙悟空找铁扇公主借扇子。铁扇公主不借,还扇了孙悟空一扇。孙悟空飞到了小须弥山,见到了灵吉菩萨。灵吉菩萨说:“我当年受如来教旨,赐我一粒定风丹,一柄飞龙杖。飞龙杖已降了风魔,这定风丹尚未曾见用,如今送了大圣,管教那厮扇你不动。”
      定风丹果然奇效,铁扇公主再扇,孙悟空丝毫不动。
      既然灵吉菩萨本身神通不强,两度相助取经,靠的都是如来法宝。那么,如来凭什么要扶持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菩萨上位呢?
      这就要说到佛派内部的斗争了。
      在如来传经和观音反击的几个章节中,我和大家聊了下佛派内部斗争的事情。如来对待观音,就如同玉帝对待老君,采取的是既打压,又借重的态度。观音既然是佛派的第一菩萨,许多的工作没有观音的支持和参与,无法正常开展。观音又与如来同为仙界五老,如来若不适当打压,观音势必做大,形成尾大不掉局面。如来可不希望观音真的成为老君第二。
      在佛派,已经有46位佛。这些顶层领导中,有如来的嫡系,也有燃灯的元老派,还有弥勒的少壮派。高层有四大菩萨。四大菩萨里面观音与文殊、普贤关系都很亲密。大势至相对独立,估计还在观望中。在《四圣试禅心》、乌鸡国、狮驼岭中,文殊、普贤菩萨都派处坐骑下凡,看起来是抓唐僧,为难取经行动,其实是支持观音完成如来定下的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
      观音上天下地,找了无数仙佛,请他们派出弟子、门人、坐骑、宠物下界。唐僧取经行动,看似是孙悟空一行人在降妖捉怪,其实是观音导演的一场实力秀。
      观音在像如来证明自己的能量,也在向老君表明自己的立场。可是,她忽略了——或许是不在乎如来的感受。观音表现得越是能耐大,人脉广,如来越是忌惮。如来本希望通过取经,将一些亲附自己的、名位比较低下的菩萨、罗汉升迁一下,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正因为灵吉菩萨神通不够,如来才要扶持他上位,既可以遏制观音势力,也便于自己操控。
      最终,取经团队成员获得了提拔,唐僧和孙悟空竟然越过观音当了佛。而辛辛苦苦操办取经的观音菩萨,却寸步不前。面对这种情况,观音会怎么想?
      累死累活为了谁?不就是为了满足如来定下的八十一难吗?既然如来不提拔观音,观音也就不同意其他佛派人员得到提拔。结果,灵吉菩萨继续默默无闻,观音也继续做那当了无数万年的菩萨。
      当然,大家都明白,表面一切照旧,其实已然起了变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16-01-21 00:26
    回复
      2025-11-26 12:06: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44章、流沙河大战,沙僧八戒悟空斗智斗勇,为何他才是智勇双全第一人?
      唐僧师徒四人,一个是饱读经书的高僧,一个是纵横三界的大圣,一个是八万水军的大帅,一个是长期追随高层的禁卫大将。说起人,个个都是人精。可真玩起心眼,三人都不是沙僧的对手。
        沙和尚流沙河前第一次出场,就是他精心策划的一场出场秀。在这场秀中,沙和尚闪亮登场,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取经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有证据吗?我们细看此回,沙和尚的每一步行动。
        第一步,跳出流沙河,擒拿唐僧。
        话说唐僧师徒三人离开了黄风岭,走啊走,看到前方一条大河。唐僧看到河面宽广,一望无涯,吓了一条。孙悟空跳上空中观看,之后告诉唐僧,这河少说也有八百里宽,至于长度,没有八千,也有一万。总之,只能渡河,无法绕道。见河边有一石碑,三人都跑去看。石碑上写着:八百流沙河,三千弱水深。鹅毛票不起,芦花定沉底。
        唐僧一看,心灰意冷。正在叹息间,忽然河面浪涌如山,波翻若岭。在滔天巨浪中,一个凶狠的妖精跳了出来。
        这个妖精好丑:一头红发新潮另类,两颗怪眼又大又圆。一张脸蛋黑中带绿,脖子上还挂着九颗骷髅头做成的项链。时尚中掺杂着浓浓的恐怖气息,好一个非主流妖精!
        这个从水中跳出的妖精,自然就是卷帘大将军,后来的沙和尚。他显然在暗处觊觎已久,出现后直奔唐僧,伸手就要来抓。
        早在多年前,观音菩萨就交待沙和尚,以后不要在杀生害命,在此流沙河好好等待取经人。沙和尚答应地很好,以后多年也就没有再吃人。可是,眼下为何要吃唐僧?难道他看不出来,唐僧三人都是和尚打扮?明摆着人家三人就是取经小组,为何沙僧还要抓唐僧呢?
        沙僧嘴馋了?当然不是。
        沙僧以前干什么出身?人家当了许多年(可能是几千几万年)的卷帘大将军,干的就是保护玉皇大帝的活。做这个工作,首要的,就是严禁,就是守规矩,就是一切听领导的。就算观音不在,沙僧也绝不会再吃人。他此次下界,身上还背负了玉帝的神秘嘱托——打探一切有关取经团队信息。
        否则,沙和尚为何不像虎先锋一样,等孙悟空追到河边,想二打一时,不选择偷袭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而是选择干脆逃离呢?
        因为他真正的目标根本不是抓唐僧,而是要找个理由和取经团队打一仗。
        只有打一仗,才能让唐僧,让孙悟空、猪八戒知道自己的真本事,以后才不会被小瞧。
        第二步,与猪八戒陆战,平手。
        孙悟空带着唐僧撤退,猪八戒上前与沙和尚战在一处。两个人一句废话也没说,一打就是二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就在此时,孙悟空抛下唐僧赶了过来,挥起金箍棒就打。沙和尚一见孙悟空,掉头就跑,钻入流沙河深处不出来了。
        猪八戒和沙和尚虽然没有说话,但彼此是知道对方身份的。为什么这么讲?
        沙和尚是卷帘大将军,猪八戒是天蓬大元帅,两人虽然不是一个系统,但彼此肯定见过面。就算猪八戒投了猪胎,改换了容貌;沙和尚被飞剑穿胸,憋青了面皮,但是,两人的武器没变!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是天庭第一神兵。沙和尚的降魔宝杖也是凌霄殿镇殿之宝。他们对彼此的兵器不可能没见过,没听过。
        可为什么他们一见面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开战呢?
        前面说了,沙和尚想通过一战,证明自己的实力。猪八戒呢,也急需打一场抬高自己的地位。
        猪八戒加入取经队伍后,只是打了一个虎先锋。那还是孙悟空把虎先锋打败了,一路赶过去,送给猪八戒打的。孙悟空当时说:“兄弟,这个功劳算你的!”当时猪八戒很高兴,可事后想想,肯定不是滋味。什么叫做算你的?孙悟空明明摆着是说,功劳其实是我的,我不屑和你争罢了。此后,孙悟空独战黄风怪,打了个大败仗,猪八戒更不敢出头了。
        一路走来,猪八戒没少被孙悟空奚落。眼下,有个水怪出场,猪八戒当然要重塑雄风,建立威信。
        就算这个水怪,是老相识卷帘大将,那也先打一场再说。
        因为这一场战斗,是师兄弟排名战。
        师兄弟排名,自然是谁先跟着师傅谁是师兄。从唐僧这里论起,自然是孙悟空。可若从观音那里论起,第一个收的,可是沙和尚。
        沙和尚为何不与孙悟空打?只因当年他亲眼目睹孙悟空大败天将。虽然有人放水,可是,沙僧明白,自己一人单挑猪八戒、孙悟空两人是没有胜算的。
        既然无法取胜,那就不要丢脸。学会藏拙,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加入队伍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至少,也该是平局!第三步,与猪八戒水战,依然平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16-01-21 00:28
      回复
        取经路上,猪八戒和沙和尚经常隐藏实力,但是,在孙悟空战猪八戒,猪八戒战沙和尚这两次,他们三人是出了全力的。
          他们没有加入取经队伍之前,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打架自然也卖命。等时间一久,他们就会发现,取经只是一场戏。来抓唐僧的妖怪,几乎都是观音安排的,吓唬吓唬,意思意思也就算了,绝对不会真的为难取经团队。除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还有什么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十八护驾珈蓝一大波道佛两排仙人都在保护。万一打不赢,还可以上天请神仙,南海请观音。
          既然如此,谁还会卖力呢?
          陆战,沙和尚与猪八戒打了个平手。水战,二人又打了个平手。
          打斗之前,沙和尚说了自己的来历,点明自己就是卷帘大将。猪八戒没有停下钉耙,上前相认,而是挥舞钉耙就打。两人一打就是四个小时,还是不分胜败。孙悟空又跑过来。这回还没等到孙悟空动手,沙和尚就钻入水中。
          之后,猪八戒在水下和沙和尚大战。猪八戒嘲笑沙和尚用的是哭丧杖,沙僧大怒,介绍自己宝杖的来历。猪八戒还是没有相认,继续嘲笑。两人打了三十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败。猪八戒诈败往水面上撤,沙和尚却不来追。人家早就知道,孙悟空就在岸上等着呢。
          沙和尚为何要这么做?他就是要用实力证明,你们打不过我!没有我,你们过不了流沙河。
          第四步,等候观音(木叉)前来,立刻归顺。
          之后,任凭孙悟空和八戒如何挑逗,沙僧就是不出来。实力已经展示,就不要再把矛盾激化了。孙悟空也很聪明,想起从五行山一路走来的情况。但凡遇上强大妖怪,八成就和观音菩萨有关系。
          孙悟空说走就走,来到南海。观音训斥说:你若早说出取经人的事情,他必定早早来投。孙悟空笑一笑。
          不单单是猪八戒认出了沙和尚,连孙悟空也是认出了的。毕竟他在天宫,也呆了小半年(人间的一百六七十年)的哦。并且,那半年,孙悟空可没闲着,普天仙佛,几乎都成了孙悟空的朋友。孙悟空还会不知道拥有降魔宝杖的卷帘大将?
          孙悟空也是想用武艺证明自己!大哥的江湖地位,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既然人家不上来陆战,水战又打不赢,局面陷入了僵局,游戏玩不下去,那就不玩了吧。
          观音估计也猜出了三位师兄弟心中的小九九,有点生气,自己就没来,派徒弟木叉(木吒)拿着葫芦去了。木吒站在空中一喊:“悟净,悟净!取经人在此久矣,你怎么还不归顺!”沙僧一听大喜,原文说“他笑盈盈,上前作礼道:‘尊者失迎,菩萨今在何处?’”沙僧的本意,是想让观音菩萨来当介绍人。
          我们联想下现实,一个新人来到新单位,如果是组织部长亲自带来,那多有面子。总不能自己就直接跑到新单位,说:我是新来的保安,请多关照。
          大家看看猪八戒经常被孙悟空嘲讽,就应该明白其中的区别了吧。
          只是,沙僧没有想到,人家观音也精明着呢。你想狐假虎威,人家偏不借给你威。派个木叉,算看得起你了。沙僧也没有多计较,组织部长不能来,人事科长也行。他叩拜了师傅,然后拿出九个骷髅头,放在葫芦上,师徒四人渡过流沙河,西行去也。
          说到这里,略微提下沙和尚脖子上的九颗骷髅头。西游记中这流沙河乃是一条怪河,浮力极小。所谓“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沙和尚吃的无数人头都沉落水底,“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有人说,沙和尚吃的九个取经人,就是唐僧金蝉子的九次转世。这说法不对。首先,如来策划取经很早,但真正开始实施,书中有明确的时间。如来说:“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也就是说,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五百年后,才开始取经行动的。既然如此,金蝉子的前世怎么可能取经呢?
          并且,若金蝉子接连九次都被沙和尚吃,如来佛祖为何不早早派人灭了沙和尚呢?接连九次被吃,金蝉子和如来佛,不都显得好傻吗?
          正确的理解,应当是沙和尚吃了九个和尚。这些和尚因为修行佛法,都有了点佛力,因此,头骨不沉。这也为后文,唐僧师徒借助九个骷髅头,顺利渡过浮力超小的流沙河,埋下了伏笔。


        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16-01-21 00:29
        回复
          第45章、谁才是西游记中第一吹牛大王
            吹牛,是人的天性。没有阔过的渴望阔,曾经阔了的怀念阔,正在阔着的希望更阔。人是如此,仙也如此。
            在西游世界,不少仙妖都爱吹牛。
            多数仙人妖怪在出场的时候,都要介绍下自己。这个介绍的诗句,基本都是在吹牛。《西游记》中吹牛次数最多的,当然是孙悟空。孙悟空几乎每逢遇上妖怪,都要把当年大闹天宫的事情拿出来提一下。虽然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虽然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立下不少功劳,可是,在他心中,一生最辉煌的时代,依然还是当齐天大圣的时候,尤其是在玉皇大帝亲口敕封其为齐天大圣的日子。
            可惜,孙悟空的牛皮,总是被许多妖怪仙佛无情的戳破。
            孙悟空在叙述大闹天宫时,动辄喜欢说大败十万天兵,横扫天庭神将,甚至说什么老君都害怕,玉帝也畏惧。最终总结:俺老孙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可是,大半妖怪仙佛听到此话,都哈哈大笑说:“原来你就是当年那个闹天宫的弼马温啊!”
            孙悟空的心情从巅峰落到谷底,于是暴走……
            其实,孙悟空当年,仅仅是和几个中层神将交手而已(参见十五章,孙悟空的真正实力),他的本领当在九曜之上,堪比八极。
            孙悟空真正的厉害处,是托师父(菩提,即老君)的福,传授他独门飞行术筋斗云,打不赢可以跑,三界几乎没仙可以追上;又让他顺利偷到金丹,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天庭第一神兵九齿钉耙也不能伤其分毫。也就是说,孙悟空属于打不死,跑得快那种。拥有这种本领的孙悟空,最适合捣蛋——大闹天宫(偷吃蟠桃、破坏宴会,偷吃仙丹)不就像是一个孩子在搞恶作剧吗?
            不过,孙悟空还不是西游世界最能吹牛的人。头号吹牛大王的桂冠,当属所谓“地仙之祖”镇元大仙。
            我看到网友评论说,镇元子多么多么厉害,和老君、元始天尊都是平辈,又是什么陆压化身……既然镇元子是西游人物,那么我们就看《西游记》原著是怎么说的。
            先看“地仙之祖”的外号是怎么来的。搜索“地仙之祖”,《西游记》中一共有三处。
            第一处。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后,前往海外三岛找寻治疗仙树的药方,蓬莱仙岛山上福禄寿三星说的:“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
            第二处。方丈仙山东华帝君听了悟空叙述说:“那五庄观镇元子,圣号与世同君,乃地仙之祖。你怎么就冲撞出他?”
            第三处。南海观音说:“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你怎么就打伤他树!”
            镇元大仙真的很牛吗?地仙之祖的名头竟然是这么得来的!
            我们细品五个人对“地仙之祖”镇元子的评价。福禄寿三星乃是仙界长辈,对孙悟空并不客气。在他们口中,镇元子比孙悟空牛多了。即便孙悟空是天仙,级别比镇元子的地仙高一级。牛叉的地仙之祖,打你一个天仙末流,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东华帝君对孙悟空很畏惧,听说孙悟空来了主动迎接,连连说:“大圣,失迎,失迎!请荒居奉茶。”对镇元子也很恭敬,评价两人的矛盾,叫“你怎么冲撞了他——言下之意,镇元子还是要比孙悟空厉害的。
            观音菩萨虽然也称镇元子为地仙之祖,但是,并不畏惧镇元子。观音乃五方五老之一,天尊级别高手,神通、法力远在镇元子之上。她对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不过是“让他三分”。我们评价另一个人,即便用“我也怕他三分”,其实,心中还是没有把对方平等相待。“怕”是如此,更不要说“让”。
            观音的“让”,只是因为镇元子比观音年纪大了无数万岁,尊老敬贤而已!
            能得到海外三岛仙人称呼一声“地仙之祖”也很不错啊。毕竟寿星那可是玉帝都尊敬的老人家呢。
            我们细品原文,就可以发现,海外三岛的仙人之所以尊敬镇元子,另有原因!
            原著中孙悟空问沙和尚有没有吃过人参果。沙和尚说:“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这海外诸仙是谁呢?《西游记》中的人界有五方五老,割据一方,还有海外三岛仙人,即蓬莱、方丈、瀛洲。福禄寿三星和东华帝君等人,就是这海外诸仙。
            他们的人参果哪来的?人界唯有一棵人参果树,他们的人参果,自然是镇元大仙给的。人参果珍贵无比,五庄观四十八位仙人,包括镇元子自己,也不过分吃了两个。两个人参果怎么分给四十八个人吃?切片,还是榨汁?总之,很珍贵。
            拿如此珍贵的东西当礼物,自然是有所图谋。孙悟空提到和唐僧只是约定了三天期限,过期就念紧箍咒。福禄寿主动说,自己愿意去说情。其实,他们根本不认识唐僧,去的目的就是一个,蹭吃。最后,他们果然分到了一颗人参果。寿命又延长了四万七千年。
            镇元子听闻三星到来,主动出门迎接。八戒看到福禄寿三星对镇元大仙的谄媚样子,很不高兴,就上前拉扯寿星,还把自己的帽子套到寿星头上。寿星骂八戒是夯货(又蠢又笨),八戒说:“我不是夯货,你等真是奴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16-01-21 00:30
          收起回复
            明摆着就是镇元子分出人参果,让海外仙人为其制造舆论,抬高在仙界的地位。所谓拿人钱财,为人消灾。三星的宣传工作还是很卖力。
              或许有人会说,扯淡,镇元大仙那么牛,五庄观中只是供奉“天地”二字。这样的人,还需要制造舆论,抬高地位?
              我问大家,在西游神仙世界,主流的仙人排行中,有镇元子吗?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没有一个里面有镇元子!
              西游神仙世界中,最高规格的盛会是蟠桃会,三界之中有头有脸的神仙都会被邀请。孙悟空为何没有被邀请呢?书中其实说得明白,他有官无禄,即空有个编制,不发工资的。玉皇大帝开蟠桃会,官阶高的送蟠桃,官阶低的送仙酒,可不就是给三界仙官们开工资,发奖金吗。
              仙人们神通广大,吃穿不愁,最愁的就是会死!前文我们说了,鬼仙、人仙不过三五百年寿命,神仙几千年,地仙几万年,天仙最长,与天地同寿,可还是还会死。因为西游世界的天地是有寿命的,每隔十二万九千年就会崩溃、重生。多数仙人都会死!
              可是,这蟠桃会名单上,没有镇元子。
              有人说,镇元大仙有人参果,不吃蟠桃也行。话是这么说,理不是这个理。得到邀请吃蟠桃、品仙酒,不但是经济,可以延寿,而且是政治,彰显在仙界的身份!有没有被邀请是一回事,需不需吃是另一回事。比如,太上老君,这个三界第一仙,还要靠蟠桃延寿?当然不用。可是,每次开蟠桃会,人家都做首席。
              孙悟空对镇元子的底牌看得很清楚。孙悟空在天界那也混了一百多年,和三界无数神仙称兄道弟——西游原著确实如此!虽然有的神仙不买孙悟空的账,但是孙悟空没听过的大牌神仙,还真是没有。镇元大仙真的很牛吗?地仙之祖的名头竟然是这么得来的!孙悟空自然是听过镇元子的。可是,在他印象中,镇元子并没有多牛逼。
              走到五庄观门前,见到门前一副对联,上书: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加。
              这个五个字很大气,可是大气过头了。孙悟空笑:”这道士拿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面前,也不曾见有此。“三界之中,谁最有资格挂这个对联呢?自然是先天地而生的太上老君。人家道祖大人都谦恭低调,一个地仙口气竟然如此大!
              进入五庄观,大殿上供奉着”天地“二字。唐僧询问为何不供奉三清、四帝等仙人。镇元子徒弟清风、明月说:“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喜欢镇元子的人,喜欢拿这句话说事。其实,大家不要被清风、明月骗了。他们作为镇元子的徒弟,在外人面前,当然要往自己师父脸上贴金。事实是什么呢?在书中镇元子亲口说:“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
              镇元子称呼元始天尊为“大天尊”,又说“不可违了法旨”,明摆着镇元子的身份地位是远不如元始天尊的。人家元始天尊是命令镇元子前去天宫。
              当初如来佛祖面对玉皇大帝时,也是说,奉大天尊法旨前来。只有三清、四帝以上级别的人,才能够称为大天尊。
              由此可知,清风明月说镇元子和三清、四帝都是朋友,明摆着是吹牛。至于太白金星、太阴星君等九曜、十二元辰,可能在寿命上不如镇元子——毕竟镇元子凭借人参果,存活了无数个大天劫——但是,在仙界的地位上,比镇元子只会高,而不会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6-01-21 00:30
            回复
              第49章、孙悟空仙人级别这么牛!从镇元子到天庭上课,说太乙仙与大罗仙
                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孙悟空。看了电视,觉得孙悟空很厉害;看了原著后,又觉得孙悟空怎么变的这么渣。其实孙悟空很牛,很牛。
                以前,我曾写过一篇谈仙人等级的文,说孙悟空的仙人等级和如来佛一样,引来不少朋友喷。今天,我再写一篇,谈谈什么叫做太乙仙与大罗仙,再次强调下,孙悟空是何等的牛叉!
                在三界之中,孙悟空绝对是个异数,他的真正实力,是远非二郎神,猪八戒,沙和尚,乃至取经路上所有妖怪不能相比的,即便是大鹏鸟,九灵元圣!
                在五庄观一回中,唐僧询问镇元大仙去哪儿了。清风明月吹牛说:““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首先,有朋友提出,镇元子到底是去弥罗宫听课还是讲课呢?我们看孙悟空回答:“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很明显,清风明月所谓的“听讲”,是讲课的意思。
                喜欢镇元子的朋友会说了,昨天你的文章还说镇元大仙的地仙之祖是吹出来的,看看吧,元始天尊都请人家去讲课!
                事实是这样吗?不是的。元始天尊根本没有邀请镇元子去讲课。孙悟空的回答证明了这点——“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
                品味孙悟空这句话,明明白白是说清风明月一点行情不知就吹牛,弥罗宫中没有谁是太乙天仙!镇元子根本没有资格去讲课!
                弥罗宫中的仙人是什么仙人呢?从孙悟空的谈话可知,元始天尊的弥罗宫门下,都不是太乙仙,而都是大罗仙。
                我们细看《西游记》发现里面的仙人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叫做太乙仙,一个叫做大罗仙。
                书中明确点出,孙悟空和镇元子都是太乙仙,只是,一个是天仙,一个是地仙。
                书中明确点出,赤脚大仙和猪八戒是大罗仙。赤脚大仙是天仙,猪八戒没有指明,但依照他的官阶、实力,应当是地仙。
                也就是说,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是仙人实力划分的五个等级。而太乙仙和大罗仙的区别,和实力无关。
                那么,太乙仙和大罗仙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在道统不同,功法不同。
                出自三清门下,传承三清道统,修习三清功法者,成仙后即为大罗仙。修下外门功法,继承其道统,成仙后即为太乙仙。
                太上老君化身菩提,传给孙悟空上品天仙诀。虽然这个功法成效极快,但并不是三清主流功法。按照功法看,孙悟空绝非三清门下,这是菩提祖师隐藏其真实身份(太上老君)的重要手段。至于地煞变、筋斗云,那是神通,并非修仙功法。
                猪八戒是得到正统三清传承,且服用了九转大还丹,才成就仙人,自然是大罗仙。
                我们以一句话总结太乙仙与大罗仙的不同——太乙非正门,三清称大罗!
                那么,孙悟空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呢?前文我们写了孙悟空对战情况,本文单说他的修仙成就。先看《西游记》是如何介绍孙悟空的:
                第一处:福禄寿三星道:“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
                第二处:我当年在东洋海内,曾闻得老龙王说他的名誉,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齐天大圣。
                第三处:真假美猴王大战,作者评价“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6-01-21 00:36
              回复
                后来,孙悟空把柳树幻化,一行人连夜出逃。第二天,镇元大仙说:“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镇元大仙对孙悟空神通颇有欣赏之意。且说,“走了便罢了”,已经有何孙悟空好好结交的意思。
                  镇元大仙要油炸孙悟空,孙悟空把石狮子变成自己,砸了人家的油锅。镇元子大怒,要油炸唐僧,孙悟空无奈,现身为师父说情。镇元大仙说:“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此时的镇元大仙,已经完全没有一点火气,夸奖起孙悟空来。当初的责备,也变成了现在的恳求。孙悟空毕竟有错在先,见了如来,也是理亏。此时的镇元大仙,已经被孙悟空折腾的一点脾气也无。
                  后来,镇元大仙亲眼见到孙悟空请来海外三星,请来南海观音。三界对孙悟空的许多传言,一点一点被证实了。孙悟空神通广大是一方面,孙悟空人脉宽广是另一方面。当初,人家是齐天大圣,和满天仙官都是朋友。如今又加入佛门,执行的是如来亲定,观音负责的特大项目。一旦成功,孙悟空必定成为佛派要人。在三界之间,道佛两派间吃的如此开的人,除了孙悟空,还有极少数人——比如观音,就是佛道通吃——可是,镇元大仙攀附不起观音,只能通过结交孙悟空,来打通与三界道佛高层的通道。
                刚好今天央视播放了这一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16-01-21 00:41
                回复
                  2025-11-26 12:0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53章、谁是西游世界第一美女妖怪:妩媚到了极致,却为何愚蠢透顶?
                    《西游记》第27回出现的白骨精,是西游世界当之无愧的一号美女妖怪。
                    整部《西游记》出场的女妖怪不少,比如卵二姐、蝎子精、铁扇公主、万圣公主、玉面狐狸、蜘蛛精、老鼠精、玉兔精等等。这些人虽然各有特色,但影响力都局限在《西游记》。唯独三戏唐僧的白骨精,走出了《西游记》,成为当下时尚女性的代名词。
                    白骨精,所谓白领,骨干,精英是也。
                    白骨精一词之所以走红,有很多原因。白骨精的形象,是其中关键。
                    白骨精第一次变化的是一个超级美女,书中这么写: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可以说,在传统小说中,想上面这种描写,几乎到了写美女的极致。
                    作者更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八戒、唐僧的反应,来烘托白骨精的美。
                    八戒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前去搭讪:“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什么东西?”白骨精说要斋僧,八戒高兴,“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就连一贯沉稳的唐僧也跳起身来,合掌行礼说:“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确认美女是要斋僧,唐僧批评说:“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
                    很多时候,说话内容仅仅是表达含义的一方面,当时的情境,说话者的语气、神情,都会影响到话语真正的含义。在《四圣试禅心》一回中,唐僧两句话“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把中年美妇说得大怒。只因唐僧表面上在说出家修行好处多,其实在嘲讽中年美妇只剩下臭皮囊,却还想着嫁他一个小鲜肉。
                    唐僧说白骨精不守妇道,看似批评,但话语中满是关切。因此,白骨精听了没有一点火气,反倒笑盈盈的继续和唐僧聊天。
                    后来,孙悟空回来要打杀白骨精,唐僧强力阻止。孙悟空不肯,还放了一句狠话:“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若唐僧毫无色心,必定是勃然大怒,纯粹的大怒,可是,唐僧是什么反应呢,原文说“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只因,悟空一言说中唐僧心事也!
                    能让唐僧都动心的,必然是超级大美女了。
                    如此美丽的白骨精,为何会被打死,并且是第一个被打死呢?有人会说,孙悟空不好色,白骨精色诱无效,自然会死。
                    其实,关键的问题,还在白骨精自己身上。
                    首先,白骨精的战斗实力实在太弱。
                    取经路上的大妖怪,一般都有自己的地盘,小的有方圆五六百里,大的八百里,甚至几千里,麾下更有小妖无数。可是,白骨精的领地超小,只有一个方圆三五十里的白虎岭,手下一个小妖也没有,甚至自己连个兵器也没有。
                    白骨精三次遭遇孙悟空,都是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前两次,她用“解尸法”,将灵魂逃逸。可第三次,孙悟空早有防备,让土地、山神、揭帝守住四方,不准白骨精灵魂逃逸。结果,白骨精就被一棒子打死了。
                    纵观三次交战,白骨精除了会变化之术,会解尸法这两种幻化之术,缺乏最基本的对战技能。其战斗能力,估计只能比靠陷阱抓人的寅将军略高一些。
                    其次,白骨精太执着,执着到愚蠢。
                    白骨精擅长的是变化之术,在打斗方面本领低微。像她这样的妖怪,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本应该远远逃遁。可是,白骨精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抓唐僧。
                    若她能稍稍变通,在孙悟空走开后再来,也还有获胜机会。可在第一次离开摘桃子后,孙悟空一直就在取经队伍中。此时,白骨精还去冒险,就不是勇敢,而是愚蠢了。
                    许多时候,要懂得放弃。尤其是当目标过于遥远的时候,更要懂得放弃。所谓“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白骨精完全可以等以后下手,或者把消息卖给别人,以求分一杯羹。最不济也可以远远躲开,保全一条性命。
                    可是,白骨精没有,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抓唐僧,飞蛾扑火般地去抓唐僧。这是为什么?莫非白骨精脑子烧坏了吗?
                    不是的,因为白骨精等不了!作者借孙悟空之口,点明白骨精的修仙等级,“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原来,白骨精并非是白骨成妖,而只是一句僵尸,一具拥有一缕残魂的僵尸。从仙人五个等级来看,属于最末等的“鬼仙”。
                    鬼仙寿命很短,不过三五百年。白骨夫人在此处已经耗费了许多年,单靠她本身的力量,已经无法完成等级的突破。等待她的终究是一死。
                    可是,几年前,她家人告诉她一个秘密,正是这个秘密让她本已经绝望的心,开始激动。原文说:
                    “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吃了唐僧肉,就可以躲开眼前寿命将尽的劫难。为了长生,白骨精拼了!那么,究竟是谁把这个消息告诉白骨夫人的呢?她的家人究竟是谁?


                  114楼2016-01-21 10:02
                  回复
                     第62章、第一个把孙悟空弄七窍流血、泪如雨下的强大妖怪是谁?
                      取经路上,孙悟空遇上了许多强大的对手。比如三界最强风魔黄风怪,地仙之祖镇元大仙,号称祖师爷爷的九灵元圣,一圈套尽天下兵器的青牛精,一袋装入三界仙佛的黄眉怪,还有如来的便宜娘舅大鹏鸟等等。可是,这些仙人妖怪尽管强大,但没有一人能对孙悟空造成实质性伤害!
                      黄风怪一口三昧神风,吹得天昏地暗,也把孙悟空吹得眼睛酸痛,但黄风怪本人也不敢深入神风追杀。镇元大仙的袖里乾坤很牛逼,可是,除了能装孙悟空,还能把孙悟空如何吗?九灵元圣是一口吞掉,青牛精是收掉金箍棒,黄眉怪也是用人种袋装,大鹏鸟是靠着飞行速度擒拿,但是,这些人只能困住孙悟空,如一人能奈何孙悟空。
                      可以说,孙悟空之所以强大,并非倚仗什么上品天仙诀,也不是地煞七十二变。他真正能纵横三界,靠的是两样大神通:
                      一是有三界第三的飞行速度——第一当然是顺手就创造出筋斗云的菩提老祖,即道祖老君。第二是金翅大鹏鸟。
                      二是铜头铁脑,任凭天雷劈,神火烧,神兵砍都毫发无伤的金刚不坏之体。
                      也就是说,逃得快,打不死,才是孙悟空最牛的资本。
                      在整部《西游记》中,孙悟空面临死亡的威胁,仅仅有一处,即平顶山遭遇金角、银角大王。
                      在很多人心目中,金角、银角大王乃是个小角色,不就是太上老君身边烧火的童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对,金角、银角确实只是太上老君身边的烧火童子,可就是这区区童子,就把孙悟空弄得七窍流血,差点一命呜呼。孙悟空百般挣扎,都无法脱困,从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破天荒地泪如雨下,哭鼻子了!
                      让我们结合原著,来看看金角、银角到底有多牛。之前我们讲过,评价一个仙人有多强,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武艺、神通、法宝、法力。
                      多数的妖怪因为修仙的等级不够,没有领悟法力,孙悟空如此,金角、银角也如此。
                      那我们就比较前三项。
                      第一项,武艺。
                      猪八戒第二次巡山,正巧撞到了银角大王。猪八戒拿九齿钉耙,银角大王拿七星剑,两人大战二十回合,八戒落于下风。后来,猪八戒发狠,拼了老命来打。见到猪八戒不断吆喝,口水喷溅的可怕模样,银角不愿意打了,一挥手,让群妖上前缠斗。书中说八戒奋起神威,怎奈那些小妖本领都不弱。八戒只能逃跑,不料被一小妖绊倒,摔了个狗啃屎。
                      银角大王轻松将猪八戒擒获。
                      不过,结合前面猪八戒、沙僧双战黄袍怪,八九回合一逃跑、一被抓的丢脸战绩看,猪八戒实力不咋地,至少是不拼命的时候,猪八戒很逊。
                      因此,与八戒大战二十回合,处于上风,或许有朋友会认为,还不能体现银角大王如何强大。
                      在擒获猪八戒后,银角大王再度出手,擒拿唐僧。在困住孙悟空后,银角大王与沙僧大战。沙僧拿降妖宝杖拼命拦挡,结果八九回合实在抵挡不过,被银角大王打翻在地,顺手夹在胳肢窝下带回洞府。
                      若说赢得沙僧也算不得本事,我们再看银角大王与孙悟空交手情况如何。
                      后来,孙悟空变成压龙洞的九尾妖狐,骗走了几件宝贝,又来门口叫战。银角大王披挂整齐,和孙悟空正面交手。
                      银角大王出场时,原著中有诗歌一首:
                      头戴凤盔欺腊雪,身披战甲幌镔铁。腰间带是蟒龙筋,粉皮靴厮梅花摺。
                      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七星宝剑手中擎,怒气冲霄威烈烈。
                      我们看作者对银角大王的描绘。银角大王看样貌就如灌口二郎显圣真君,又如李天王帐下先锋巨灵神,模样威武,根本就没有一点妖魔气。他与孙悟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
                      书中写孙悟空心中暗喜道:“这泼怪倒也架得住老孙的铁棒!我已得了他三件宝贝,却这般苦苦的与他厮杀,可不误了我的工夫?不若拿葫芦或净瓶装他去,多少是好。不好,不好!常言道:物随主便。倘若我叫他不答应,却又不误了事业?且使幌金绳扣头罢。”
                      从孙悟空的内心独白可知,银角大王与孙悟空的三十回合大战,丝毫不落下风。正因为在武艺方面赢不了银角大王,孙悟空才会想用法宝。没想到孙悟空机关算尽,用出幌金绳,依然被银角念个《松绳咒》,反被人家擒拿,法宝全部被取回。
                      后来,银角被孙悟空用计装入红葫芦中,金角大王出战。
                      金角大王与孙悟空一共交战两次。第一次,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败。第二次,孙悟空与金角大王大战三四十个回合,金角大王落败。
                      不过,是金角大王真的打不过孙悟空吗?不是的。
                      当时,金角大王乍听到银角大王被孙悟空装进了红葫芦,已经有死无生,心中大痛,泪如雨下。出战后,二十回合不分胜败。孙悟空使出分身法,召唤出千百孙行者,金角大王使出芭蕉扇,一把火差点把孙悟空毫毛烧光。孙悟空收回毫毛,念动避火诀,飞入莲花洞中,把洞中的一两百小妖,杀了个干干净净。
                      金角大王得胜回洞,发现尸横遍野,大怒之下大悲。他借酒浇愁,喝得大醉,然后呼呼睡去。
                      此时,孙悟空变身小妖来到洞中,把金角大王身边的几样宝贝都偷走。因偷芭蕉扇时,扇柄弄到了金角头发。金角惊醒,与孙悟空大战。
                      当时,金角手中的五件法宝,只剩下手中的兵器七星剑,惊慌悲痛之下,金角大王能和孙悟空再斗上三四十回合,已经相当了得。他败走,也是因为天色已晚,他逃亡别处搬救兵去了。
                      总之,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就武艺来说,当在八戒、沙僧之上,不在孙悟空之下。


                    123楼2016-01-21 14:47
                    回复
                      快更


                      来自iPhone客户端125楼2016-01-23 21:40
                      收起回复
                        孙悟空叫出八戒,让他做一道单选题。两个选项,A看师父,B巡山。八戒很精明,没有直接选,而是细细询问,看师父是怎的,巡山又是怎么的。做事情之前,先把后路想好,这就是八戒的小聪明处。
                          按照常理,自然是看师父轻松。可是,孙悟空说:”看师父啊,师父去出恭,你伺候;师父要走路,你扶持;师父要吃斋,你化斋。若他饿了些儿,你该打;黄了些儿脸皮,你该打;瘦了些儿形骸,你该打。”八戒一听,连忙摆手。他不说自己怕麻烦,不说自己不愿意伺候师父,而说“假若教我去乡下化斋,他这西方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不知道大家看这番话是什么情形,我是每次看到这段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这猪八戒,你说是聪明呢,还是傻呢?
                          只要面对一丁点的苦难,猪八戒就会想方设法逃避。只是,他说得也太夸张了,以他天蓬元帅的神通,又怎么会被几个凡人抓了,腌着过年?
                          唐僧听了,沉默,心中想必对猪八戒也有点不满吧。
                          孙悟空却不说破,他本就是要让八戒巡山。他告诉八戒,巡山很简单,只要打听这山是什么山,山上又什么洞,洞中有多少妖怪就行。猪八戒大喜,雄赳赳气昂昂踏上大道,进入深山。
                          见猪八戒走了,孙悟空嘻嘻冷笑。没想到激怒了一旁的唐僧。唐僧大骂说:“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什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
                          唐僧骂得很重,说孙悟空一点不关心师弟性命安危,就知道耍心眼玩手段。
                          可是,我们看了前后文就可以明白,孙悟空是耍了心眼,可猪八戒不也偷奸耍滑吗?顶多不过是半斤八两。何况,以往每一次遭遇危险,不都是孙悟空巡山,如今,孙悟空让八戒巡一次山,唐僧为何如此生气?
                          只因,唐僧身在局外,对孙悟空为猪八戒设套看得一清二楚。从前面的装哭,到后面的做选择题,那都是孙悟空在耍手段。而当初,孙悟空明知观音、文殊等菩萨变身四大美女,以色诱考验唐僧,孙悟空就是不提醒,不说破,差点把唐僧坑死。事情虽然过去了一段日子,可是,以唐僧的小肚鸡肠,怎么可能忘记!
                          还有,黄风岭前被抓,五庄观中被抓,乃至孙悟空降伏黄袍怪后,故意拖延不救唐僧,这些事情点点滴滴,唐僧可都记得清除。即便当初一时没有想明白,时间一久,也琢磨清楚了。
                          正因看清了孙悟空想通过打压八戒来操控自己,唐僧才会暴怒。
                          孙悟空看师父生气,只好解释说,并非嘲笑师弟,而是料定八戒巡山必定偷懒。唐僧不信,孙悟空就变成一个小虫,跟随八戒而去。
                          孙悟空果然还是最了解猪八戒的,正如猪八戒最了解孙悟空。猪八戒走了没多远,就钻到草丛中睡觉。孙悟空变个啄木鸟去啄八戒。孙悟空够狠,一啄八戒嘴上就一个血窟窿。八戒摸一把,手上都是血。猪八戒无奈,只能走路。闲走了一段路,猪八戒开始想回去怎么交差。他瞎编说,此山叫做石头山,山里有个石头洞,门内有三层,若问门上钉子有多少,就说心忙记不得了。
                          孙悟空听得发笑,提前走了。他把一切告诉唐僧,唐僧依然不信。等到猪八戒一一说出,全如孙悟空所言,唐僧才不得不信。
                          孙悟空借机发难说:“我把你个馕糠的夯货!这般要紧的所在,教你去巡山,你却去睡觉!不是啄木虫叮你醒来,你还在那里睡哩。及叮醒,又编这样大谎,可不误了大事?你快伸过孤拐来,打五棍记心!”
                          孙悟空强调,此次巡山任务重大,可是,猪八戒玩忽职守,有辱师命。为此,要打五棍子以示惩罚。
                          猪八戒也知道自己犯错,不敢争辩,只是一味讨饶:“那个哭丧棒重,擦一擦儿皮塌,挽一挽儿筋伤,若打五下,就是死了!”孙悟空最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听八戒服软,就说:““一遭便打三棍罢。”猪八戒却一棍子也不想挨,他知道向孙悟空告饶没用,就一把拉扯住唐僧,请师父为自己求情。
                          唐僧听了说:“悟空说你编谎,我还不信。今果如此,其实该打。但如今过山少人使唤,悟空,你且饶他,待过了山再打罢。”
                          唐僧这话也说得高明,先肯定八戒罪名,撒谎怠工,确实该打。但是,如今妖魔厉害,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万一三棍子下去打残了呢?唐僧端出师父的架子,宣布审判最终结果:暂且饶他,过了山再打。
                          唐僧没说不打,是过了山再打。既然如此,孙悟空当然不要再追究。至于过了山之后,时过境迁,不需要孙悟空降妖除怪了,自然,唐僧也就不需要怕孙悟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16-01-23 22:11
                        回复
                          可是,书中还有更多的地方明白告诉我们,菩提祖师门下,全是道士打扮。
                            出来迎接孙悟空的小童是这般模样:
                            骛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头上有发髻,身上宽袍大袖,这自然不会是和尚。
                            而在讲学时,菩提祖师既讲道学,又讲佛学。他说道学中有三百六十个旁门,连旁门都可以修成正果。他也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原著说,菩提祖师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这位老人家,乃是兼通道佛儒的圣人!
                            既然菩提祖师是和尚打扮,住在西天,可又兼通佛道,随便自创都是莫大神通,这种人,称之为佛祖,有何不可?
                            并且,我们不要忘记了,菩提祖师在临别时反复强调,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一旦说出,就要惩罚孙悟空。正因为如此,孙悟空才用佛祖二字,代替菩提祖师的名讳。
                            既然西天拜佛祖,指的就是菩提祖师,那么,孙悟空初次见到如来,询问是谁,初次来到灵山,走迷了路,就很好理解了。
                            因为,他到的灵台方寸山,不是灵山,他拜的佛祖,不是如来。
                            而兼通佛道儒的圣人,三界之中,自然唯有先天地而生的道祖李老君。我的主要论据,参见神秘高手菩提祖师他是谁?绝非准提、须菩提、如来,只能是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0楼2016-01-23 22:13
                          回复
                            第67章、孙悟空自创的超级大神通,连玉帝也自叹不如!
                               叶之秋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经历无数磨难、挫折之后,人总该学会成长。孙悟空也如是。
                              从离开菩提祖师之日起,孙悟空的本领并非一成不变。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菩提祖师只是传给了他三篇口诀,究竟能够参悟到何种地步,要看孙悟空的缘法。
                              菩提祖师是没有教孙悟空武艺(棍法)的,也没有教孙悟空撒豆成兵,扎草成龙的本领,可是,孙悟空在见过混世魔王的刀法后,听说扎草成龙的名目后,立刻就领悟了其中奥妙。用孙悟空自己的话来说,叫做“我如今一窍通,百窍通,我也会弄”。
                              孙悟空的武艺还不错,打遍三界,仅仅在镇元大仙手中落败。
                              孙悟空的神通,也有不少是自己领悟,比如赫赫有名的身外化身,原文说:“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孙悟空身外化身极为强大,不但可以变出八万四千猴子,并且“那些小猴,眼乖会跳,刀来砍不着,枪去不能伤“,分身的神通虽然比不上孙悟空本人,但也有一定的防御力、杀伤力。
                              在经过平顶山时,孙悟空更是发挥奇思妙想,开创了一项超级大神通,“威力”之大,连玉皇大帝也瞠目结舌,自叹不如。
                              这项大神通,叫做装天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银角大王把孙悟空压在三座大山下面后,得意洋洋,抓了唐僧和沙僧回到洞府。之后,银角派出两个小妖,拿着两件宝贝——红葫芦和玉净瓶去装孙悟空。
                              红葫芦和玉净瓶,一个是老君装仙丹的,一个是老君装水的,都是声控型法宝。只要将口对准来人,高喊其名,无论对方说什么,只要答应,那就会被吸入法宝中,不消一时三刻,就被法宝融化成一滩血水。
                              两个小妖的名气很奇葩,一个叫精细鬼,一个叫伶俐虫,是莲花洞中数一数二的聪明妖怪。结果,愣是被孙悟空一通忽悠,乖乖把手中法宝送上。
                              孙悟空在山神的救助下,移走了三座大山,却看见不远处有宝光闪动,便化成一个道士,前去观看。
                              金角银角本都是道童,手下小妖对道士也非常信任,孙悟空一询问,小妖就把来意告知。孙悟空大喜,以他的本领可以打死小妖,抢走宝贝。可是,孙悟空一向爱面子,觉得以大欺小,坏了自己的名头,就换了个方法。
                              小妖自豪地说:“我这两件宝贝,每一个可装千人哩。”孙悟空立刻说:“你这装人的,何足稀罕?我这葫芦,连天都装在里面哩!”两个小妖不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求孙悟空示范一下。
                              孙悟空怎么装天呢?
                              他低头念咒,招来护驾诸仙,让他们禀告玉帝。玉帝让哪吒借来真武大帝的黑旗,把日月星辰遮蔽一个小时。结果,精细鬼伶俐虫大惊,一路求着孙悟空把装天的葫芦和他们交换。孙悟空假装不肯,二妖着急忙慌,提出二换一,孙悟空才不情不愿的将法宝送上。
                              这就是孙悟空的装天术。
                            朋友们或许会说,这不就是一骗术吗?哪里是什么大神通,还让玉帝都自叹不如?
                              对,这是一个骗术,可绝非简单的骗术。孙悟空能创出“装天术”,对于他自身来说,是一个绝大的进步!
                              首先,我们要明白,西游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那些站在三界最顶层的天尊们,统领三界,称霸一方,靠得并不完全是法力、神通。权谋心机,乃至人脉圈子,都很重要,甚至比神通法术还要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1楼2016-01-23 22:15
                            回复
                              2025-11-26 11:5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番外篇:假如老君反天计划成功,如来倒台了,谁来当佛祖呢?
                              叶之秋
                                今天和网友妖聊天,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按照叶兄的想法,老君反天成功,如来倒台了,那么谁来当佛祖呢?
                                这个问题是个绝妙的问题。因为有无限的可能,却又仿佛只有一种可能。
                                1、燃灯复位
                                如来若是倒台了,最兴奋的估计是燃灯一派。作为曾经的掌权人,享受过无尽的风光。在位的时候,或许还难以发觉其可贵。可是,等到失去之后,就会觉得往昔实在太美。因此,如来倒台后,燃灯必定四处活动——最主要的,自然是讨好老师太上老君。
                                若是老君点头,燃灯自然大有可能复位。
                                只是,老君会选择让燃灯复位吗?
                                绝对不会。
                                一个曾经的失败者,一旦失败,就被打上了失败者的标签。燃灯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其心性、权谋、力量的综合落败。明争暗斗都不如如来,这才被如来夺了位。
                                若老君重新扶燃灯上位,以后就要无穷无尽地帮燃灯擦屁股。因为,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一旦有事,就跑到老君这里求帮助。
                                缺乏王霸之气的燃灯,注定只能做一个看客。
                                2、佛派三祖中,最有王霸之气的,自然是弥勒。
                                如来也有霸气,但如来的霸气是内敛的。在玉帝面前,如来总是低下高贵的头颅。他当着天庭众仙的面,告诉孙悟空,玉帝是如何如何了不起,才坐上天庭之主的宝座。这么做,并非谄媚,也并非懦弱,而是智慧。所谓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也。
                                故如来成了佛祖,坐上高位无数万年。
                                弥勒则不同。他的王霸之气过于外露。
                                小雷音寺一段,弥勒佛主动来找孙悟空,劈面就问:“悟空,认得我么?”
                                这句话很简单,细细品味,却是霸气十足。
                                此前,孙悟空从未见过弥勒。可是,弥勒佛却有百分百的信心,相信孙悟空必定认得自己。原因只有一个——我,是弥勒!
                                果然,号称三界之间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号称向来只拜菩提、拜观音、拜唐僧、拜如来的孙悟空,连忙起身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
                                看孙悟空的语气,哪里有一丝一毫的傲气。其卑躬屈膝,简直比拜见如来还要过分。
                                因为如来不会拘泥小节,可弥勒却是个小肚鸡肠,手段狠辣之辈。
                                孙悟空是万万不敢得罪弥勒的。
                                弥勒的弟子黄眉老怪,也是取经路上,孙悟空遭遇诸多妖魔中口气最大的一个——比镇元大仙还牛,比大鹏鸟还狂。
                                黄眉怪呆的地方叫小西天,住的寺叫小雷音寺,自称为黄眉老佛,其宫殿乃是上天(玉帝)所赐。和孙悟空打赌,若是自己输了,就饶了孙悟空;若是自己赢了,就把孙悟空等人打杀,自己去取经。
                                黄眉处处把自己和如来相比,口气之大,三界无二。看黄眉而知弥勒。黄眉的心思,正是弥勒的写照。
                                应该说,如来死后,弥勒佛必然兴风作浪,抢夺佛祖之位。
                                可是,最终弥勒必然落败。以弥勒之张扬跋扈,在三界很难找到什么盟友。所谓物过刚则易折!
                                何况,在取经行动中,弥勒的势力没有得到一丝一毫地增长。若是要斗,不用老君出手,观音就可以灭了他!
                                3、观音
                                首先,取经时,观音和三界各派大势力往来密切,出镜机会比如来还多。在很多人看来,观音已经成为佛派的代表。
                                何况,他本就是五方五老之一,和如来在仙界的地位相等,由她接替如来,估计是玉帝最愿意见到的选择。
                                观音和玉帝的关系很不错。孙悟空大闹天宫,她到来后立刻推荐二郎神擒拿妖猴。虽然降妖出力的是二郎神,可是,在玉帝心中,估计更感谢观音。因为二郎神和玉帝颇有嫌隙,不是第三者开口,玉帝是不好拉下脸来请外甥帮忙的。
                                观音的推荐,使得玉帝和外甥冰冷的关系得到了缓和,玉帝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提拔二郎神,以补偿对外甥的歉疚心理。
                                此后,观音隔三差五的就到玉帝面前请示汇报取经行动的经过。五方揭谛、六丁六甲,就是玉帝应观音的邀请,派给保护取经团队的。
                                并且,玉帝也答应观音,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也就是说,取经行动的成功,也有玉帝的一份功劳。
                                玉帝为何要卖给观音这么一个天大的人情?可不是为了报答观音举荐之功,而是抬高观音,挟制如来。
                                如来倒台后,玉帝最担心的,就是看到佛派完全倒向老君。若是燃灯当上佛祖,老君就可以完全掌控佛派。因此,玉帝必然重用观音,让观音意识到,投靠自己,才是最佳选择。
                                老君和观音的关系也不错。我之前不少文章都说了,老君给了观音许多好处,让他把猪八戒放入取经队伍(送出紫金铃),并且应该许诺给她力量,登上高位。
                                可是,一旦如来倒台,老君会支持观音吗?
                                不会。因为观音就是第二个如来。
                                西游记中的观音,无论是心机还是力量,都不在如来之下。观音若成为佛祖,必然会脱离老君的掌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观音很可能和玉帝联手,甚至和弥勒联手,共同对付老君、燃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6-01-23 2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