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吧 关注:872,273贴子:13,316,814

回复:西游记里的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悟空在失去袈裟之后到处寻访,听到有人议论,找寻声音,看到一个黑汉、一个道士,一个秀士(书生)在谈论举办佛衣会的事情。孙悟空冲上去,一棒子把背靠着自己的秀士打死,此怪就是白花蛇精。道士和黑汉立刻向两处遁走。
  虽然说那花蛇精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却只能说比较弱,不能说明人家非常弱。放眼西游世界,有几个人敢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挨孙悟空一棒呢?绝大多数神仙可都没有修成金刚不坏之身!
  后来,孙悟空和观音一起去抓黑熊精,半路上与一个道士撞个满怀。孙悟空二话不说,抡起金箍棒就打,把道士打了个脑浆迸裂。
  并非道士没用。当时道士双手端着一个玻璃盘,上面放着两颗珍贵的仙丹。人家低头走路,准备把仙丹送给黑熊精当贺礼,措不及防下,才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以苍狼精(此妖还有一个潇洒的名字,叫凌虚子)与黑熊精平辈相交的身份,和孙悟空走上三五个回合,乃至几十个回合,那都是可能的事情。
  于是我们说,花蛇精和苍狼精堪称西游记死得最冤枉的妖怪,而不是最弱的妖怪。
  白骨精是弱,弱到面对孙悟空毫无反抗之力,但是,白骨精精通变化之术。大多数妖怪只能将自己修成人形,这个幻化之后的形态是固定的。可是,白骨精可以任意变化,这可是不小的神通。另外,白骨精在敏捷性英雄孙悟空飞速进攻下,依然能够两次逃遁,可见,还有一种特别的以命换命神通。若非白骨精一根筋(也可以理解为艺高人胆大),非要吃到唐僧肉不可,那白骨精完全可以不死。
  牛魔王的小情人玉面狐狸主攻的是魅惑之术,战斗力确实低下。按照常理,猪八戒最容易被女色迷惑,可当时老猪正在狂暴状态下,一路砍杀,打死许多小妖。玉面狐狸还没来得及施展魅惑之术,就被老猪给打死了。此女死得也挺冤。
  至于七绝山那不会说话的蛇精,可绝对不弱。那妖怪可是和孙悟空斗了半天,虽然只有招架之力,并无还手之功,可毕竟打了好几个小时呢。若等到此妖修行大成,至少也是黑熊精一流的妖怪,战斗力当更强。
  回到前文。既然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战斗力如此低下,为何还一直存活,最终也没有被灭杀呢?
  因为他们懂得分寸。
  唐僧一行人落入妖怪手中,那马吓得屎尿齐流,随从也哭哭啼啼。唐僧稍好一些,虽然恶吓得半死,但总算是没丢了大唐御弟的脸面。书中这么写,那黑汉道:“此三者何来?”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处士笑云:“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熊山君意思,若三人有背景,那就不要招惹了。寅将军表态,不是我惹的他们,是他们自寻死路,撞到我的陷阱里,那就怪不得我们了。特处士馋了,询问寅将军能否贡献几个,大家一起开开荤。寅将军答应。熊山君表示,不能三人都杀掉,还是留下一个吧。结果,三怪毫无争议地吃掉了两个随从,而把地位最高贵的唐僧留了下来。
  那唐僧为何能从三怪手中逃脱呢?
  书中说:“正怆慌之间,渐渐的东方发白,那二怪至天晓方散,俱道:‘今日厚扰,容日竭诚奉酬。’方一拥而退。”
  三怪吃吃喝喝许久,渐渐的天有点亮了——唐僧凌晨两点来钟出发,到此刻也不过四五点。熊山君与特处士告辞,一拥而退是很多妖怪一起退下。明明要离开的只是熊山君和特处士两妖,为何说“一拥而退”?因为,在二妖撤退的同时,寅将军也带着群妖撤退了。
  很快,红日高升,唐僧在昏昏沉沉中睡去。等到醒来时,发现有一个老头笑嘻嘻地看着他。这个神秘老头是谁?他为何会在此处出现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6-01-20 20:33
回复
    道派太白金星为何多次帮助唐僧取经?完全颠覆西游仙界佛道秘闻
    此前,我们曾在番外篇(二)中,介绍了托塔天王李靖,今天来说说太白金星李长庚。
      太白金星在全书中,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此老大力主张招安,两次劝阻玉皇大帝以武力剿灭孙悟空。孙悟空一度对太白金星很厌恶,觉得是此老把自己骗上了天,到许多年之后,孙悟空才明白,太白金星一直在保护他。
      取经路上,太白金星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双叉岭上从寅将军的陷阱中救了唐僧。第二次,在黄风岭中指点迷津,让孙悟空前往寻找灵吉菩萨讨要定风珠。第三次,车迟国僧人备受欺凌,太白金星托梦诸僧,告诉他们等待孙悟空前来,求齐天大圣帮忙。第四次,在狮驼岭前,化身老者告诉孙悟空等人狮驼岭如何凶险。
      翻遍《西游记》像太白金星这样,热心关注取经,三番四次主动前来帮忙的仙人绝无仅有,仅此一人。即便是佛教那些菩萨与佛,对于取经,也大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见得有多热心。反倒是孙悟空一上天庭求救,玉帝就派这个派那个神仙相助。
      这是为何?
      在绝大多数网友的印象中,西游世界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玉帝为首的道教,一派是如来为首的佛教。两派之间斗法不断。唐僧取经,就是佛教东扩,道教受挫。
      既然取经灭妖,是佛道相争的缩影,为何三界仙人(多数是道派神仙)都有求必应呢?
      因为《西游记》说的,并不是简单的佛道之争的故事。
      此前,我在前几章中说过西游世界的神仙格局。整个三界最早的仙人是太上老君,此老先天地而生。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玉帝成就大道,成为三界之主。当时天地间仙人的修行功法,唯有道法一途。不知道多少万年前,太上老君化胡为佛,秘密创立了佛派。佛派的第一任掌门是燃灯,现任的掌门是如来。
      如来在三界的地位挺高,但仅仅是三清、四帝之下的五老。五老中,如来是西方之尊,而观音是南方之尊。
      如来的取经行动,虽然是在唐太宗时期施行,但是,方案早在孙悟空大闹天空前后就已经启动。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去了。如来的取经行动,是得到玉帝批准的。玉帝之所以大力抬高如来的地位,是因为经历大闹天宫后,玉帝明明白白的知道,天庭众仙中,有不少人是老君一派的势力。他必须借重如来的佛派势力,来制衡老君为首的道派势力。
      但是道派不仅仅是老君一家势力,玉帝作为现任三界之主,势力自然是更强。因为,他的背后有三清之二——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
      以上种种观点,在我此前的文章中都有所阐述。大家可以在阅读后批判。
      绝大多数仙佛都是在孙悟空求上门之后才出手,甚至个别仙人,孙悟空求上门也找借口不出手。为何太白金星对唐僧取经如此热心呢?
      我曾经提出,菩提就是老君。孙悟空能够化石为猴,修成仙身,都是老君在暗中推动。他知道孙悟空桀骜不驯的脾气,必然惹出大祸。没有兵器,就去抢;遭遇鬼差,就大闹冥界;授予官职后也不能安分,大闹天宫乃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只是老君计划的第一步。
      玉帝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的势力过于强大,老君所要做的,是先夺取——或者说夺回佛派的控制权。老君化胡为佛,他本就是佛派的开派之祖。但是,如今如来联手弥勒架空燃灯,佛派的主要职位,都被如来嫡系控制。
      于是,老君利用观音与如来的矛盾,扶持观音,打压如来,最后实现燃灯复位或者观音上位,完成对佛派的重新掌控,就成了老君第二次反天计划的重要内容。
      孙悟空大闹天宫,老君交代心腹放水。结果九曜群战孙悟空不下。王灵官与孙悟空战个平手,佑圣真君却把王灵官调走,派没用的三十六雷将与孙悟空厮杀。玉帝无奈,终于邀请如来到来。安天大会上,如来大显威风。会后,观音适时提出东扩传经计划。如来因自己降伏了老君都降伏不住的妖猴而洋洋得意,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然后,观音主动接手取经行动,亲自挑选取经人。其中,有两位太上老君的门徒、一位玉帝的心腹。
      回到前文,太上老君为何会在双叉岭上出现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6-01-20 20:45
    回复
      2025-11-26 12:06: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西游记人类第一好汉是谁?逍遥自在,傲视三界仙佛!
      修仙者看人类犹如蝼蚁,因为人类撑破天,也只能活区区百岁。可是,即便是仙人中最低等的鬼仙、人仙,那也可以搬山填海,呼风唤雨,有莫大神通。虽然终究难免一死,活个三五百年却不在话下。更不要说神仙、地仙、乃至天仙,这些仙人少的有几千年的寿命,长的则寿与天齐——虽然西游世界的天地,也是有寿命的,《西游记》开篇第一章、正文第一句就点明,天地的寿命,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相比人类,仙人可谓高矣,可谓能矣!
        可是,在《西游记》中有那么一个人,虽然寿命不长,可是,活得坦坦荡荡,活得逍遥自在,活得豪气迸发!他的一生,即便与三界仙佛相比,也当毫无愧色。
        此人,便是可称西游世界人类第一好汉的刘伯钦。刘伯钦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其一,刘伯钦威猛无敌,绰号镇山太保,乃是实打实的传奇兽王!
        唐僧在金星援救下,脱离寅将军的陷阱,孤孤单单、凄凄惨惨而行。书中这么写刘伯钦的出场:
        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毒虫奔走,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迹。三藏抬头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那山坡前转出,果然是一条好汉。
        单看前句,写得排场极大,也不知道是那个妖王魔头出现,谁料后面出场的却是一个人类。这人手上拿着钢叉,腰上挂着弓箭,头上戴着花豹皮做的帽子,身上穿着羊绒编织的衣服,腰间束着是狮蛮带,脚下穿着麂皮靴,简直就是山神转世,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唐僧一看到此人前来,立刻下跪,高喊:“大王救命,大王救命!”那大汉很是热心,主动上前搀扶起唐僧,告诉唐僧自己的身份。
        刘伯钦很谦虚,他只说自己是山中的猎户,出来是为了打点山虫当饭吃。其实,刘伯钦乃是这附近一带赫赫有名的兽王,双叉岭到两界山所有毒虫猛兽,即便是通灵的妖兽,那都臣服于刘伯钦的脚下。他外号“镇山太保”,绝对不是吹的。
        刘伯钦虽然武艺高强,胆壮如牛,可对孱弱的唐僧非常恭敬。身在下位,对人谦和很容易;身在上位,依然能平视他人者,寥寥无几。
        刘伯钦主动提出,请唐僧到他家歇息,明早送唐僧出行。唐僧大喜。
        正在赶路时,刘伯钦听到了远处传来呼呼地风声,好像有个大东西来了。唐僧吓得躲在马后不敢走。刘伯钦大踏步冲上前。草丛中赫然便是一只斑斓猛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大老虎一见是刘伯钦,掉头就走。刘伯钦大喝一声,跃向前去。大老虎无奈,只能转身轮爪扫过来。刘伯钦与大老虎战在一处。
        一人一虎就这样你来我往,足足打了两个小时,最终,老虎先累了,挥爪转身的动作稍慢,在老虎扑过来的瞬间,被刘伯钦抬手一叉,刺入胸脯,直中心脏!刘伯钦一抬手,就把数百斤的大老虎扛了起来!
        这老虎很厉害,远非寻常老虎。极有可能是昨晚上用陷阱抓到唐僧的寅将军(虎精)。他因太白金星来临而匆匆躲避,本想追上来咬死唐僧,谁曾想遇上了镇山太岁刘伯钦。算它倒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6-01-20 20:48
      回复
        第五高手:东极青华帝君(太乙救苦天尊)
          三清之下是玉帝,玉帝之下是四帝,四帝之首,是东极青华帝君。多人网友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我换个说法,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九头狮子精“九灵元圣”的主人!
          有人会说,九头狮子不是太乙真人的坐骑吗?有什么了不起?在《西游记》中没有太乙真人,九头狮子的主人法号叫做太乙救苦天尊,也就是东极青华帝君。
          九头狮子精超级厉害。大家不要觉得他只是一个坐骑就看不起人家。在仙界,坐骑往往拥有仅次于主人的莫大神通。何况,在书中,九头狮子精是取经路上唯一一个秒杀孙悟空的妖魔。即便是大鹏鸟,也不过是速度超过孙悟空,若是斗体术,两人其实差不多。可九灵元圣根本不打斗,他已经达到了法力通玄的地步。
          既然九灵元圣如此厉害,那他的主人实力也可见一斑。
          第六高手:北极紫微大帝
          第七高手:南极长生大帝
          第八高手: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此三人都是四帝之一,每人手下仙人无数。
          第九高手:如来
          如来是五老之首,这点在书中有明确交待。如来有正面斗法描述,即与孙悟空斗法。虽然说,孙悟空没跳出如来的手掌,如来有欺骗之嫌。经过五六百年的思考,孙悟空一语道破天机:如来哄了我!但是,如来翻手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既不能在翻手瞬间施展筋斗云逃遁,也无法在五行山压下后挣脱如来的法帖。在真假美猴王时,如来扔出一个钵盂(必定是通天法宝)将六耳猕猴罩住。在斗大鹏鸟时,如来幻化出一块肉,大鹏鸟就不得不被吸引。此类种种,足见如来法力无边,实力强劲。
          在西游世界,打斗用武器,两人近身格斗者为下流;有灵宝或法宝相助,体术卓越者为中流;使用法力,拥有必杀技或强大法宝者为上流。如来本领面对大天尊还有差距,但已经进入了天尊级别。
          第十高手:弥勒佛
          天地群仙以三清为尊,而佛派也有三大高手,分别是如来、弥勒、燃灯。燃灯虽然是公开的佛派祖师,但已经沦为二线。如来是一把手,弥勒是二把手,弥勒的实力应该仅次于如来一丝。
          弥勒也没有直接出手,但是,他的弟子黄眉体术和孙悟空不相上下——人界还没有一个妖怪,一个仙人能够在体术格斗上战胜孙悟空,他被封为斗战佛,那确实是有惊人实力。黄眉大败群仙,依仗的是弥勒的独门法宝——后天人种袋。
          孙悟空请来了二十八宿、小张太子等仙人相助,都被后天袋吸收。后天袋中自有天地,乃是一个强大的空间法宝。不过,既名后天,那对付先天之物必然有所欠缺。而孙悟空请来的仙人,也只是天界寻常人物,连个地仙级别的都没有。
          《西游记》中自然还有其他高手,比如第十一名的燃灯、十二名的观音(五老中排名第二,仅次如来),十三、十四、十五应该是五老中剩下三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6-01-20 20:54
        回复
          我看到有版本把镇元子排名第一,或前三。我笑了。镇元子对付孙悟空可以用一招擒拿描述,那乾坤袖确实妙用无穷。但是,镇元子可以拿住孙悟空,可能奈何孙悟空吗?不能。孙悟空几次三番用地煞变逃脱,镇元子到事后才发觉。可见镇元子仅仅是有个超强必杀技,综合实力还威胁不到孙悟空。
            孙悟空拜访仙人时,观音批评猴子说:“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什么叫做我也让他三分?是观音打不过镇元子吗?不是。仔细品味这句话,观音明摆着是高高在上,觉得自己必然赢过镇元子。只是镇元子也略有手段,可能会威胁到自己而已。镇元子看到观音到来,是怎样一个态度?“慌得那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这一个“慌”把两人的实力差距显现出来。
            前十之后的其他高手,我以后撰文论述。等品西游写完,我会写一个三界所有仙人的排行榜,期待到时候关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6-01-20 20:55
          回复
            番外篇:我对西游记的五点看法
              吴闲云老师的品西游系列,在网友中流传很广。他有很多首创性的观点,比如菩提老祖是如来,《西游记》写的其实是佛道相争的故事;比如仙人一般的寿命是五百年,要想长生,就必须吃蟠桃,玉帝就是通过蟠桃当上三界之主的;比如佛教也有长生秘药,那就是唐僧(金蝉子),金蝉子之所以能成佛,不是因为取经,是因为此前十次转世,没有成年就舍身喂佛,让佛派仙人吃一块自己的肉以延寿五百年;比如唐僧的生父并非陈光蕊,而是水贼刘洪,非如此,不能解释唐僧母亲殷温娇,陪绑杀夫仇人十八年而不复仇……
              我对《西游记》的看法和吴老师有很多不同。有的观点,我参考了吴老师或者其他作者的观点,但也不少独属于我个人的观点。我笔下的品西游,展示发表的,有这样几个观点算是首倡:
              1、整部《西游记》的最终大BOSS是太上老君。他制造了孙悟空,他就是菩提,训练了孙悟空,策划了大闹天宫,暗中促成了佛派的取经计划。
              2、《西游记》中佛道两派并非并列,天下一统于道,佛派仅仅是道派衍生出来的分子,但独立性正逐步变大。西游故事,不是讲佛道之争,而是玉帝管理下的三界仙神围绕权力而展开的一次次争夺。其间有英雄,有奸雄,有奸贼……有行为卑劣的仙人,有是非不分的天尊,有幸存善念的妖怪……总之,西游世界归根到底,写的是人,展现的是人性。
              3、仙人等级的划分。虽然书中明明白白写有仙人有“天地人神鬼”不同类别,但在民间,这种仙人等级的划分很模糊。昨天还有一个朋友问我:土地是不是鬼仙?这也是吴闲云老师的观点。他认为,仙人可以统称为神仙,按照居住地不同,可以分为多种。比如,住在天上,就叫天仙;住在地上,就叫地仙;住在地下,就叫鬼仙。依照这种划分,土地就是鬼仙。不过这种划分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十殿阎罗住在地下,是鬼仙吗?
              我的理解,天仙最高,地仙次之,神仙第三,人仙第四,鬼仙第五。划分的标准是修行功法+达到水平。具体划分,等几天后写到观音禅院再讲。
              4、仙人实力的划分。
              多数人受到影视剧的误导,觉得玉帝没用,只知道躲在桌子下面高喊:“快请西天请如来佛祖!”其实玉帝很牛叉好不好。如来只是玉帝的手下。书中明明白白写着仙界实力排名:三清、玉帝、四帝(也叫四御、四辅)、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当然,排行榜是无数年前定下的,不能完全概括取经时代三界仙人的实力。比如孙悟空,虽然没有进入这高手榜,但实力应该再九曜(单独一人)之上,堪比八极。(参见拙作十五章)
              5、强调观音堪比如来的仙界地位,点明观音与如来的矛盾
              大多数人都凭印象,觉得观音只是如来手下,是佛派一个重要的菩萨而已。但在原著中,明明白白写着南海观音是五老第二名,仅次于西天佛老。
              观音在仙界的地位很高,可是在佛派的地位很低,她上面竟然有46位佛!原著中可以找到许多观音和如来不和的证据。而取经,更是观音和老君联手,最终达到架空甚至取代如来。
              我对《西游记》还有其他观点,因为相关文章还没有发表,请允许我买个关子,等以后再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6-01-20 20:58
            回复
              上仙你看到唐僧了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68楼2016-01-20 21:00
              收起回复
                书中写得明明白白,猪八戒请来孙悟空,孙悟空与黄袍怪大战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孙悟空卖个破绽,黄袍怪中计,被孙悟空当头一棒,打得没了影子。
                  孙悟空四处寻找都找不到,只能上天询问。
                  书中说,那黄袍怪本就是大闹天宫时被孙悟空打怕了的神将。他施展了某种逃遁秘术后,躲在溪涧之下,用水气遮盖了妖气。
                  也就是说,黄袍怪根本不是孙悟空的对手。
                  那么,白龙马为何只能和黄袍怪打八九个回合呢?因为在鹰愁涧化为白马时,观音菩萨把他项下的明珠给摘走了。没有明珠灵气的补充,白龙马的实力大打折扣。
                  还有,猪八戒、沙僧曾经和二三十个护法神群战黄袍怪,打了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败。后来两兄弟双战黄袍怪,打了八九个回合,猪八戒就逃了。虽然猪八戒和沙僧都喜欢藏拙耍滑,但也足见黄袍怪实力强劲。
                  综合来看,白龙马在取经团队中实力最弱,但是,放眼三界龙族,白龙马绝对是强者中的强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6-01-20 21:09
                回复
                  2025-11-26 12:0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34章、镇元大仙区区地仙为何秒杀天仙孙悟空,神通堪比如来佛?
                  第34章、再探西游世界的神仙等级
                    西游世界有很多仙人,也有不少妖怪。
                    仙和妖怎么区别?
                    有一种观点认为,有天庭编制的,就是仙;没有天庭编制的,就是妖。这个归纳有点简单化。
                    我的理解是,人若得道,则为仙;兽若得道,则为妖。妖怪道行高深,也常被称为妖仙或者魔王。
                    无论是仙还是妖,都有可能被天庭收编,拥有仙篆。人类乃万物之灵,修行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有很高成就。因此天庭仙人以人族为多,但也有兽族(包括禽类,虫类等非人类)。比如老君的青牛,观音的金毛犼,文殊的狮子,普贤的大象,虽然只是坐骑,但已经得了正果,有了天庭的编制。孔雀大明王更了不得,被尊为西方佛母,享受菩萨级别待遇。
                    有不少仙人或者妖兽,法力无边,神通光大,但是不愿意受约束,没有天庭正式编制。比如地仙之祖镇元大仙,比如大力牛魔王。
                    在第三章我们说了,西游世界的仙人,可以分为——天地神人鬼——五个等级。那么,具体划分标准是什么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仙,都叫神仙。根据住的地方不同,可以不同归类。住在天上的叫天仙,住在地上的叫地仙,住在地下的叫鬼仙。这种划分方法有许多漏洞。比如,原著中明确提到的人仙,属于哪一类?还有如来佛、观音菩萨都是住在地上,他们也是地仙?冥王、地藏王菩萨住在地下,他们都是鬼仙?镇元子号称地仙之祖,莫非还是如来、观音的祖师?
                    这个观点,乍一看好理解,仔细一想,划分太粗糙。
                    还有一种观点,是把仙人分成五个等级——天神地人鬼。这种说法在传统道教中影响极大,且有理论支持。观点最早出自宋代的道学著作《钟吕传道集》。
                    书中说,仙有五等。
                    最低一等叫鬼仙。鬼仙追求心如死灰,神识内守,暂时不入轮回。但因为没有参悟大道,却有难达长生。
                    第二等叫做人仙。人仙在万法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或苦心修炼,或采阴补阳,使得形体强健,最终多安少病,延年益寿。但人仙依然没有参悟大道,最终还是会堕入轮回。
                    第三等叫地仙。地仙虽然没有参透大道,但已经有小成。可以长生于世,成为人间不死之仙。
                    第四等叫神仙。修仙者在成为地仙后,继续用功,达到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得地步,然后脱去凡胎,成就仙身。
                    最高一等叫天仙。修仙者在成为地仙后,得到天书册封,成为仙官,即是天仙。
                    《西游记》是一本明朝的小说书,作者应当参考了《钟吕传道集》这本著名道学作品。不过,《西游记》原著明明白白写着仙人等级是“天地神人鬼”,而不是“天神地人鬼”。那么,西游记中的仙人等级,与传统道学有何不同呢?
                    西游世界划分仙人等级,有两个重要标准:一个是功法神通,一个是寿命。
                    在五庄观偷人参果时,孙悟空和土地有一番对话。土地明确说道:“大圣,错怪了小神也。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土地自当是鬼仙无疑。
                    西游记中的土地,几乎都是白胡子老头。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参悟大道,只能住在地下阴暗之处。寿命也不长,当在三五百年之间。
                    取经路上,那个贪图唐僧袈裟的老院主,活了270岁,虽然老迈,但无病无灾。若不是因为大火中丢了袈裟,害怕孙悟空追讨,自己撞墙而死,这老院主再活一两百年,不成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6-01-20 21:10
                  回复
                    大火后,孙悟空讨要袈裟不得,被唐僧埋怨。孙悟空大怒,就对和尚们撒气。和尚们都埋怨老院主多事,害人害己。于是,没人叫他师公,都叫触死鬼,不识人的老剥皮!
                      广智、广谋两个帮凶呢?他们可没死。看到事情不成,他们藏身在众人背后,孙悟空也没有追究参与者责任。以两人的狠辣,假以时日,这两人当能获得院主欢心,再度掌权。
                      观音菩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孙悟空因黑熊精找观音帮忙,观音埋怨说:“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
                      观音一番话很偏心。虽然孙悟空有卖弄之嫌,但导致纵火的并非孙悟空。孙悟空不过是防守反击。并且,大火中,没有一个和尚被烧死。老院主也是在大火停歇后,自己撞墙而死的。
                      观音当然会生气。所谓观音禅院,其实就是观音菩萨在当地的办事处,是观音菩萨享受供奉,得到香火的地方。孙悟空一把火烧光了禅院,难免会让人怀疑观音的能力。若观音有灵,为何不庇护观音禅院僧人呢?
                      还有,观音既然知道老院主、广智、广谋一般人是小人,为何不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好和尚掌权呢?估计和如来佛祖当初的选拔标准一样: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只要能够办成事,就算是妖魔,就算是小人也无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6-01-20 21:12
                    回复
                      第37章、猪八戒发妻卵二姐身份揭秘
                        许多朋友都知道猪八戒调戏嫦娥,也知道取经路上八戒对高老庄的高翠兰念念不忘,唯独对猪八戒的结发妻子卵二姐知之甚少。
                        猪八戒在成仙之前立志求仙,一直保持元阳之身。虽然调戏嫦娥,但并没有得手。他第一个女人,叫做卵二姐。
                        卵二姐在书中是个流星般的人物,仅仅是在观音寻访取经人时,遇上八戒,在八戒对往事的叙述中提到一笔。此后许多年,猪八戒再也没有提起卵二姐,就仿佛这个人从来不曾出现一般。
                        为何呢?因为这个卵二姐身份不同一般,不可以随便透露。既然不能随便透露,为何又说给观音听呢?因观音神通广大,若丝毫不提,必然引人怀疑,只有半真半假,七分真三分假,才最能骗人。
                        我们先看猪八戒本人是怎么介绍的。
                        猪八戒说,当年喝醉了酒调戏嫦娥,玉帝打了他两千锤,差点把他打死。之后,他以灵魂状态被贬下界,投胎转世——从此也可以看出,沙僧所谓受刑乃是假话。没有任何人看到沙僧飞剑穿胸,沙僧也没有投胎转世,而是真身下凡。
                        本来,猪八戒投胎后应当是人身,是他自己不小心“错投了猪胎”,八戒恼恨,一口气吧母猪与众小猪全部咬死。然后猪八戒就进山做了妖怪。
                        猪八戒虽然神通广大,可是天性好吃。那福陵山中人迹罕至,虽然八戒四处搜罗吃人,也总是半饥半饱。正在此时,一个叫做卵二姐的人(妖)凭空出现。据八戒自己说,因八戒武艺高强,卵二姐招了他当倒插门女婿,并且请他做家长。卵二姐颇有家财,猪八戒生活无忧,很是快活。可惜,不到一年功夫,卵二姐竟然死了。全部的家产就落到了猪八戒身上。猪八戒坐吃山空没几年,家当败光,只能又出来吃人。
                        听完八戒这番话,观音菩萨点点头,告诉八戒:“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言下之意,只要八戒肯加入佛门,加入取经队伍,她管饱!
                        八戒大喜。
                        此后,猪八戒就不吃人了。为了活命,不得不变化成黑胖汉子,跑到高老庄当女婿去了。
                        以上,就是猪八戒被贬下凡后到遭遇观音之间数百年的经过。但是,猪八戒只是说了表面,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出来。
                        我们知道,猪八戒再天庭可是担任天蓬元帅(海军总司令),乃是天庭高层人员。他能够担任这个职务许多年,不但是有过人的神通,更有过人的心机。我们看取经路上,猪八戒经常偷懒,可唐僧从不怪罪就明白,猪八戒是深通为官之道的。
                        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猪八戒,他说出来的真相,不过是冰山一角。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这个神秘的卵二姐究竟是谁呢?
                        我们回顾从前,曾经提到猪八戒乃是太上老君的弟子,下凡乃是太上老君反天计划的重要步骤。老君交给猪八戒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监视孙悟空,二是观察取经行动的进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6-01-20 21:47
                      回复
                        第40章、乌巢禅师之迷
                          在收服猪八戒后,唐僧师徒来到了浮屠山,遇到了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在整部《西游记》中其身份比菩提祖师还要神秘。关于他身份的猜测,也有许多。
                          在揭秘乌巢身份之前,我们先看看他做了哪些事情。
                          1、欲收猪八戒为徒。
                          进山之前,唐僧山高,以为有妖怪,让孙悟空、猪八戒小心些。八戒说,没事。这山上有个乌巢禅师,自己以前会过他。唐僧问乌巢本领如何。八戒说:““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从八戒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乌巢禅师法力高强,远在猪八戒之上。正因如此,乌巢提出收徒,猪八戒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答应拜师。
                          2、认识猪八戒,不认识孙悟空。
                          乌巢禅师住在树上,见到三人经过,跳下来相见。唐僧行礼,乌巢搀扶说:“圣僧请起,失迎,失迎。”从称呼唐僧为”圣僧“可知,乌巢知道唐僧来历,甚至知道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八戒上前行礼,乌巢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乌巢不但认识猪八戒,并且知道加入取经队伍乃是天大的缘法。取经,乃是玉帝批准,如来主导,观音负责的一项大工程。有这么深的背景,几乎不可能不成功。那所谓正果金身,几乎就是唾手可得!
                          乌巢此话,是呼应此前收徒之邀。八戒听明白了,解释说:“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八戒的意思,自己选择唐僧,不是觉得唐僧比乌巢强,是观音面子太大。
                          轮到孙悟空,乌巢却说:“此人是谁?”孙悟空有点奇怪,就说:“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八戒),倒不认得我?”乌巢说:“因少识耳!”真的是这样吗?
                          3、传授唐僧佛门顶级功法《多心经》。
                          唐僧打圆场,介绍孙悟空身份,然后询问前程。乌巢禅师提出,路途遥远,妖魔众多,但不要紧,只要诵念《多心经》,任凭妖魔鬼鬼众多,也不能伤害半分。
                          唐僧大喜,拜伏在地恳求相授。乌巢禅师就传授二百七十字《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中说“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原来,这《多心经》竟然是修习佛门功法的总纲,是万法中最顶阶的功法。
                          《多心经》是否真的有效呢?很有效!
                          唐僧此前虽然博览经书,熟知小乘佛法,但是,并没有领悟到修仙的真谛。可自从得道了《多心经》,唐僧犹如打开了一扇大门,从此“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唐僧也开始踏上修仙之途了。
                          取经路上,唐僧屡次被妖怪擒拿,可一次也没死,《多心经》的护持很重要。
                          纵观《西游记》可以发现,唐僧到西天取经,取回的经书他没有看一页,全部留在了唐朝。为何唐僧到了后来,就能霞举飞升?正是因为沿途修习《多心经》的缘故!
                          4、预言前途灾难,有未卜先知大神通。
                          唐僧学了《多心经》,对乌巢禅师佩服极了,见人家要走,就扯住询问前程。乌巢禅师笑着说了几句话: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或许有人会说,乌巢禅师哪里会什么未卜先知,只要熟悉西方路况,不都能知道西行会遇上什么妖怪吗?不是这样的,我们看诗句,里面提到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比如奎木狼已经在黑松林为妖,寿星的梅花鹿(精灵)要一百个小儿心肝,狮驼岭有狮子精、大象精。眼下是猪八戒挑担,未来会遇到沙僧(水怪)等等,但是诗句里还提到了没有发生的事情——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这明明白白是说,宝象国唐僧被化为老虎,奎木狼坐在大殿饮酒作乐。从此看,乌巢禅师真的是能未卜先知。
                          5、乌巢神通广大,孙悟空不能伤其分毫。
                          孙悟空听完乌巢之言,很生气。唐僧上前拜谢,孙悟空竟然大怒,冲上去挥铁棒就打,没想到“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从被打出现莲花万朵,祥云千层,可以看出,乌巢禅师的的确确就是一位佛门高人。孙悟空使劲力气,不但不能伤到乌巢禅师分毫,连人家的房子——乌巢,都伤害不了一分。
                          从此可见,乌巢禅师的法力高过孙悟空太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6-01-20 21:49
                        回复
                          有空看看煮酒探西游~比楼主分析的经典~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6-01-20 21: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