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908贴子:10,083,008

回复:红楼补天------通篇解读红楼梦真事隐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7楼2011-12-07 17:36
回复

    第二件:英莲隐指《石头记》。因弘皙著写这谜碍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被密吿朝廷,朝廷派锦衣卫来乐亭及石臼坨抄检查禁“反书”。在所谓“严老爷来拜!”处,作者批注:“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因而引起葫芦庙着火,殃及周边接二连三、牵五挂四。这是在映射乾隆二十四年朝廷得到密报,查禁《石头记》的同时,还对与弘皙交往密切的许多宗室官员进行了处理。当然,归乡的亲友们也一并被抄检,弘皙隐身修书的石臼坨更成为抄检对象。由于当时朝中及州府县官员多为弘皙旧属,来执行抄检任务的官员应是为弘皙打了掩护。因而使弘皙再次金蝉脱壳,免遭劫难。


    78楼2011-12-07 19:43
    回复
      2025-11-03 16:4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79楼2011-12-08 08:38
      回复

        怎样理解“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呢?先是“通灵”,又来一“闺秀”,看这开篇一回人物出场真叫人眼花缭乱。明明甄家有那小姐英莲,怎么就偏偏看上这丫鬟娇杏呢?荒唐!这就对了,要不荒唐,怎么敢称“满纸荒唐言”?可那“辛酸泪”又是什么?脂批给了答案:“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好像是有点儿明白了:英莲有幻身通灵宝玉的一面(副册之首),娇杏作为“神瑛”的侍者,又可视作那下凡来人间的神瑛侍者宝玉,看来这娇杏是书中主人公宝玉的一个替身。


        80楼2011-12-08 16:00
        回复


          81楼2011-12-08 18:24
          回复
            这个“侍者”会是谁呢?因江南甄家即是江宁织造曹家替身,可见这侍者娇杏便是江南曹寅嫡孙女。江南曹寅生母孙氏曾为爱新觉罗.玄烨教养嬷嬷,以仁孝治天下的康熙帝,对这位有养育之恩的“吾家老人”也就可想而知了。曹寅与康熙帝为发小,曾为贴身侍卫。后来康熙让曹寅任江宁织造。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康熙又让曹寅儿子曹颙继任;康熙五十四年二月,继任江宁织造曹颙病逝进京途中,康熙又让曹寅侄儿曹頫过继到曹家,并且继续接任江宁织造。就在康熙五十四年四月,曹颙之妻马氏生下遗腹女,即曹寅嫡孙女。


            82楼2011-12-08 20:22
            回复


              83楼2011-12-09 08:54
              回复


                85楼2011-12-09 16:20
                回复
                  2025-11-03 16:37: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书中史湘云生活原型是江南曹家过继子曹頫次子曹雪芹。因史太君是康熙老太妃曹氏替身,故史湘云称史太君为姑祖母。这老太君是谁也属著书人补记消亡家史的重要一环。
                  雍正六年初,江宁织造曹府被查抄后,曹家老幼回京居住。一年以后,曹家便得以复苏。曹家遭此巨变,为何还能够东山再起呢?其实,江南曹家一次被抄正是这未来的女婿弘皙的主意(可叹停机德)。有老祖宗在宫中掌舵,还有这位储君撑腰,如此曹家复苏才理所当然。不过,讲到“英莲”丢失,应该是在映射查抄曹家时将康熙御笔诏书一类东西抄走了。这也没办法,因为“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吗!


                  86楼2011-12-09 20:04
                  回复


                    87楼2011-12-10 09:17
                    回复

                      弘皙与曹寅嫡孙女在雍正五年“奉旨”正式订婚,到雍正八年间依“天命”与曹氏正式结婚。自然,这应是因康熙传位诏书引起的一段“金玉良缘”。弘皙在雍正朝一直作为秘密储君,从开始“小惠全大体”,到后来“待选”成为首辅军机大臣。正可谓“双悬日月照乾坤”。眼见就要江山易主了,这还了得!一惯被冷落的弘历母子动了杀机,趁弘皙为新生儿过百岁儿的机会,“赵姨娘问计马道婆”,弘历母子与弘历媳妇子联手,给雍正在“省亲别墅”中设下了鸿门宴,经过一番重写传位诏书的较量后杀掉雍正。


                      88楼2011-12-10 11:47
                      回复


                        89楼2011-12-10 15:36
                        回复

                          《好了歌》一段记述,映射弘皙归乡后又遭朝廷诏回。然此诏回京并非升官进爵,故弘皙进京途中诈死埋名:“走罢!”此有脂批:“如见如闻。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书中还有一处与此相仿的描述:“冷二郎一冷入空门”。都在映射弘皙远离尘世:“士隐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可见当时弘皙之“死”引起烘动。


                          90楼2011-12-10 17:21
                          回复


                            91楼2011-12-10 19:50
                            回复
                              2025-11-03 16:31: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分析回目隐含,这“贾夫人仙逝”一说,应是隐指弘皙生母早逝。回前墨有“开笔即写贾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荣之速也”。黛玉在书中正是弘皙逆境时期的替身。试想,弘皙十五岁与十八岁两次经历胤礽被废黜太子,从被捧上天到被弃于地,也就难怪“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了。其实,弘皙幼时本就是宫中养育。正因太子被废了,康熙才将无依靠的皇嫡孙弘皙视养在雍亲王府。为什么要将弘皙“过继”在胤稹府中呢?据说胤礽与胤稹兄弟二人曾同时在孝懿皇后处视养。那么,孝懿在康熙二十八年去世后,这两位皇子就该视养在曹贵妃处。应该说,这兄弟二人关系应该是很亲近的。再说二人后来还成了连襟(苏州织造李煦两个女儿),康熙还是对胤稹挺放心的。


                              92楼2011-12-11 1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