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老子说:因为人类的直观感受,往往与事物的真实状况正好相反,所以如果据此来进行判断,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大错特错了。
人们直观上觉得“有”、“多”比较好,可能觉得“无”、“空”代表着没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车轮中间是空的,才能转得动;房子中间是空的,才能放东西。在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往往要“有”和“无”结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说:从直观上来说,人们会觉得踮起脚跟站得比较高,但其实这样你连站都站不稳;如果从直观上来看,人们会觉得大跨步走得更快,其实这样没走多久你就累了,反而走不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从直观上来看,人们会觉得弯曲的、低洼的、破旧的东西不好,东西少当然不如多。但实际上弯曲的东西容易保全,比如弯的树比较没用,不会被人砍伐,低调做人不容易惹来是非;低洼的地方,水就会往那里流,谦虚的人,别人会比较喜欢他;东西破旧了,容易换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少的事物,说明它的成长空间大;东西多了,有时候反而会让你无所适从,比如你手上只有一个时钟的时候,你很清楚现在是几点,而如果有了两个,你反而不知道哪个时间是对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说:因为人类的直观感受,往往与事物的真实状况正好相反,所以如果据此来进行判断,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大错特错了。
人们直观上觉得“有”、“多”比较好,可能觉得“无”、“空”代表着没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车轮中间是空的,才能转得动;房子中间是空的,才能放东西。在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往往要“有”和“无”结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说:从直观上来说,人们会觉得踮起脚跟站得比较高,但其实这样你连站都站不稳;如果从直观上来看,人们会觉得大跨步走得更快,其实这样没走多久你就累了,反而走不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从直观上来看,人们会觉得弯曲的、低洼的、破旧的东西不好,东西少当然不如多。但实际上弯曲的东西容易保全,比如弯的树比较没用,不会被人砍伐,低调做人不容易惹来是非;低洼的地方,水就会往那里流,谦虚的人,别人会比较喜欢他;东西破旧了,容易换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少的事物,说明它的成长空间大;东西多了,有时候反而会让你无所适从,比如你手上只有一个时钟的时候,你很清楚现在是几点,而如果有了两个,你反而不知道哪个时间是对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