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吧 关注:10,360,685贴子:54,011,729

【《第十放映室》2011—2010年电影回顾--辛辣点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向来喜欢第十,尤其年末电影回顾。
本以为09年龙斌大神的点评过于犀利,2010年该会和谐很多。。。
没想依旧委婉辛辣,和谐毒舌~~。。很对味很下饭。。。
下面为大家转来点评~~


1楼2011-01-08 17:17回复


    2楼2011-01-08 17:18
    回复
      2025-08-07 23:17: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咳咳 那啥 。。目前只出了《春季篇》...
      夏秋冬的本人会及时补上。。。


      3楼2011-01-08 17:18
      回复
        《阿凡达》
        这是一部在全球都掀起了观影热潮的影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通过IMAX+3D格式的《阿凡达》,重新把世界电影带回了3D时代。而《阿凡达》不仅改变了3D,它也彻底改变了电影特效行业,说不定还会彻底改变电影已经延续了一百年的生态环境。从2011年开始,好莱坞生产的主流商业影片基本都将以3D版本进行放映,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由此而来的变革将会波及到融资、制作、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电影环节,从而彻底改变电影行业本身。
        本片最后全球票房达到27亿美元以上,而在内地则创下了史无前例的14.5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这个约合2亿美元的成绩,仅次于《阿凡达》在北美地区的票房,位列全球第二位。这个票房成绩恐怕在短期内无人能及,能再次打破这个成绩的导演,很可能还是詹姆斯•卡梅隆自己。
        《阿凡达》给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全面冲击。有很多中国电影人看完《阿凡达》之后未免会觉得很沮丧,觉得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会让未来的中国电影在市场上“完败”。只是,虽然我们要承认这种电影技术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市场上就没有机会了。
             
        让电影摆脱杂耍层面进入艺术范畴的诸多因素中,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关于如何讲故事的艺术。无论多么眩目的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作为本体,它都不能被称为是一部“好电影”。而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我们虽然和好莱坞也有技术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还没有大到不可追赶的地步。
             
        何况《阿凡达》虽然在视觉效果方面很震撼,但它从市场行为上来说还是一个特例。这部电影制作成本3亿美元,算上宣发费用成本高达5亿美元,如此昂贵的电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而且,《阿凡达》这种电影从故事本质上来说,还是欧美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和美国同种同源的欧洲电影都尚且可以在市场上和美国电影一较高下,作为和欧美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一定还有机会去争夺市场。观众去看电影,并不都是冲着视觉奇观和感官刺激去的,他们更多的是想让自己从电影中得到感动。只要中国电影能够认真地讲故事,认真地研究观众需求,认真地表达中国人自己的情感,中国电影一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机会。或许,这才是《阿凡达》带给中国电影最大的启示。
        


        5楼2011-01-08 17:19
        回复
          《孔子》
          本片导演胡玫曾说过,“拍《孔子》是需要勇气的”。评论《孔子》这部电影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国内有一部分电影创作者和评论者会有一种很奇怪的观点,就是他们认为评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其实就是在评论这个人物本身。如果按照这种思路,鉴于孔子的身份,我们恐怕无法也不敢对这部电影妄加非议。
          但是,它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如果只从电影本身来看,虽然《孔子》在单独的每个画面上都显得非常夸张和奢华,但实际上这还是一部缺乏视觉感的电影,以至于这部电影整体都感觉比较沉闷。说白了,就是它看起来不像是一部电影。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本片的镜头语言和故事结构都有问题,有佳句无佳章,虽然单独的场景都很好看,但凑到一起以后,这个电影从故事结构角度来说就只能用“散乱”来形容,再加上画面缺乏表现力,直接导致整部电影看起来都比较沉闷,缺乏视觉感。
               
          好的故事结构需要有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而对于《孔子》这部电影来说,因为其题材的敏感性,恰恰导致这种“价值观”是不被编剧和导演所把控的。所以整个故事的叙事重点一直在飘忽不定,形不成能够统领整个影片故事的核心线索。
               
          在有明确诉求目地的前半段,因为有“堕(hui 一声)三都”的故事主线支持,所以虽然有很多室内对话场景,但整体故事仍然保持了紧凑的节奏。而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后半截,因为缺乏一个强大、明确的故事主线,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就无法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
               
             另外,《孔子》略显沉闷的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它人为设置的文化壁垒太高了。 这部电影在大量的对白、人名、地名等故事细节上非常尊重史实,但这等于对当下的许多观众设置了文化壁垒。虽然这个现实值得我们哀叹和反思,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是,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缺点,因为如果连这些历史细节都回避了,那拍这个故事的意义又何在呢?
               
          俗话说“深入浅出”,但《孔子》一方面在影片对白和背景介绍上“入的太深”,另一方面却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上“出的太浅”,整部影片缺乏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故事,这个缺陷就直接把“入的太深”的问题给凸显并放大了。观众既看不懂影片的人物和背景,又不耐烦看影片的故事,自然会觉得影片整体显得沉闷。
               
          虽然本片引发了许多纷争,但对于一部以孔子为主角的影片,它恰恰需要更多角度的观众解读,才能映射出我们当下的主流文化方向,才能让大家都去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7楼2011-01-08 17:20
          回复
            对于一批为数不少的女性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以说引发了她们强烈的兴趣和关注。


            10楼2011-01-08 17:27
            回复
              我也很喜欢第十放映室,像黑客帝国系列,楚门的世界,等等很多我都是看了第十放映室以后才看的


              IP属地:江苏11楼2011-01-08 17:27
              回复
                哎 终于知道问题在哪了。。。OK。。为了不影响大家的阅读,重发下。。。
                《大侦探福尔摩斯》
                本片虽然名为《福尔摩斯》,但它实际上却是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并非是从柯南道尔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正是因为如此,这部电影的故事和人物,实际上仅仅只是借用了原著的概念,而电影中出现的福尔摩斯和华生,恐怕已经和大家传统概念中的那个神探和他的助手大相径庭了。
                对于一批为数不少的女性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以说引发了她们强烈的兴趣和关注。电影对于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男xing友谊进行了一种刻意模糊的描述,使得他们在虚拟文学世界中已经持续了百年的友谊,在新世纪变成了一种颇为尴尬的关系。
                


                14楼2011-01-08 17:32
                回复
                  2025-08-07 23:11: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兵小将》
                  作为一部成龙和王力宏主演的贺岁电影,《大兵小将》实际上是第一部在内地票房过亿的成龙电影。本片导演丁晟是内地青年导演,他之前在国内公映的影片是由刘烨主演的《硬汉》,最后市场反响一般。但是在《大兵小将》一片中,丁晟导演成功地将个人风格和成龙电影结合在了一起,最后本片成为春节档最耀眼的票房明星。
                  《大兵小将》这部电影融合了之前成龙电影一贯的喜剧动作风格,同时又在故事层面做了细致的编排,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以及各自最后命运,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因此本片最后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认可,可以说是内地青年导演在向主流商业市场进军的一次成功尝试。
                  作为内地青年导演向主流商业类型片进军的尝试,导演丁晟成功地打响了头炮。伴随中国电影市场的急剧扩张,对商业类型片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影在叙事类型和模式上一直缺乏类型片的训练,因此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而以丁晟为代表的内地年轻导演,可能正是未来中国商业类型片的希望所在。
                  


                  15楼2011-01-08 17:33
                  回复
                    《全城热恋》
                    是一部背景复杂的贺岁片,它折射出了中国电影在未来市场上所可能出现的一种局面。本片出品公司除了内地的华谊公司外,美国20世纪福斯公司也是本片出品公司之一。而本片导演夏永康和陈国辉来自台湾,主演则来自两岸三地。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形态的资金和主创,最后共同构成了这部温馨甜腻的爱情小品,并成功地在2009年《非常完美》开创的都市浪漫爱情喜剧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跻身“亿元票房俱乐部”。
                    本片是非常经典的多线索拼盘式爱情喜剧.....作为一部批发式组合明星阵容的爱情小品,这部电影虽然在艺术上并无值得称道之处,但在商业模式上却为中国都市爱情片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狂飙突进的2010年,刚刚形成概念的“亿元俱乐部”已经迅速贬值,亿元票房已经成为主流商业类型片的及格线,但凡自称大片的电影,没个两亿票房就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但对于《全城热恋》这样的都市爱情喜剧来说,能够获得过亿票房仍然是内地电影市场对商业类型片尝试的一次肯定。
                    作为一部商业成功的影片,它的续集自然提上议事日程。在2011年的春节档,内地观众很快就能看到本片的续集《全球热恋》(个人一直觉得...囧里个囧...)。作为商业类型片市场潜力的试金石,如果这次的续集《全球热恋》也能如愿成功,中国电影在类型化探索的道路上将会留下一个值得铭记的标志。
                    


                    16楼2011-01-08 17:36
                    回复
                      《苏乞儿》
                      《苏乞儿》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一个独特的影片类型:“精分片”,其全称是“精神分裂型叙事影片”。作为长期以来一直隐藏在中国电影中的一个独特类型,《苏乞儿》终于让“精分片”正式成为中国类型片中的一支奇葩(又见奇葩...- -!)
                           
                      如果有观众曾经看过《霍元甲》这部电影,他们也会惊讶地发现,《苏乞儿》几乎是照着《霍元甲》的剧本重新拍了一次,几乎所有的故事桥段都似曾相识,而各种故事逻辑上的不合理只有放大没有改善。
                           
                      作为以拳脚格斗为主打风格的类型片,功夫片一向在叙事层面是略显薄弱的。不过,对于功夫片的目标观众来说,电影故事层面的薄弱并不是一个致命问题。因为对于这些目标观众来说,他们消费的主体还是那些精彩的格斗场景,只要有一个基本合格的故事作为这些格斗场景的载体,大部分功夫片影迷是不会对于功夫片的故事性做过于苛刻的要求。但是一部功夫片在故事层面能够惨烈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本片几乎沦为打斗场面串联,《苏乞儿》也算是开创了近年来功夫片的一个先河。
                      在《苏乞儿》中,本片故事更是罕见地采取了一种前后断裂的叙事方式,前后两段故事完全互不搭界。这种古怪的叙事手法,要么是在挑战观众的智商,要么干脆是无视观众的智商。作为一部功夫片,观众或许可以对故事性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不能低到如此程度——否则我们还来电影院看电影干什么?
                           
                      为了弥补这种剧情上的薄弱,或者说是为了适应其独特的“精分”叙事类型,本片在所有动作场面上都有比较夸张的处理,基本上就是照死里打的意思(o(╯□╰)o...),其中几场打斗戏处理的相当血腥暴力。这种暴力并不是因为动作打斗的激烈而带来的,完全是一种毫无节制的暴力展示和感官刺激,真正是鼻血四溅,牙齿横飞,一直看到你牙疼为止(格洛:额...蛋也疼...如果我有的话...),然后电影再次提醒你这是一部“精分片”就结束了。
                      作为华语功夫片的一次创新和尝试,《苏乞儿》在片中放入了20分钟的3D场景。将3D技术融合进功夫片的打斗场景,本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创新,但因为受到国内3D技术的制约,《苏乞儿》中的这20分钟3D场景是依靠后期技术将2D画面上的前后景人工分层,然后经过调整透视关系后重新合成为3D画面。这种3D技术的实际效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画面透视关系如同几层玻璃片叠放在银幕前,各个画面层次之间完全没有画面景深的自然过度,前后景的透视关系也基本没有立体效果。而且在这20分钟3D场景中,电影还不断地在2D和3D画面之间来回切换,迫使观众不得不频繁摘下和戴上立体眼镜,其效果之古怪,对于刚刚经受过美国3D大片《阿凡达》洗礼的内地观众来说,只能以摇头精分表示惋惜。
                      作为华语奇葩片的杰出代言人,周杰伦在本片中以一个天雷滚滚的华丽造型完成了他的告别演出。估计短期内他的影迷是无法在大银幕上再次一睹他的风采了。(格洛:龙斌大神。。您太犀利了。。。让杰伦迷们情何以堪。。。。咳咳 还好我不是。。。)
                      


                      17楼2011-01-08 17:41
                      回复
                        《未来**》
                        作为一部所谓的“科幻片”,《未来**》即使放到国产奇葩片中都算是独俏枝头。
                        本片导演王晶在本月还有一部电影《美丽密令》同时公映,从这种左右互博的姿态里,我们就能看出这种电影摆明了就是冲着钱来的。
                        作为中国电影“淘金时代”的畸形产物,《未来**》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漫不经心的陈腐之气,虽然借用了许多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经典元素,最后却把毕加索给临摹成了学龄前儿童的涂鸦之作。
                        


                        19楼2011-01-08 17:44
                        回复
                          什么时候**大哥也这么敏感了?
                          《未来警cha》
                          作为一部所谓的“科幻片”,《未来警cha》即使放到国产奇葩片中都算是独俏枝头。
                          本片导演王晶在本月还有一部电影《美丽密令》同时公映,从这种左右互博的姿态里,我们就能看出这种电影摆明了就是冲着钱来的。
                          作为中国电影“淘金时代”的畸形产物,《未来**》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漫不经心的陈腐之气,虽然借用了许多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经典元素,最后却把毕加索给临摹成了学龄前儿童的涂鸦之作。
                          


                          20楼2011-01-08 17:46
                          回复
                            《越光宝盒》
                            导演刘镇伟可能对多年之前《大话西游》在内地的火爆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这场热闹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时隔多年之后,刘镇伟决心让当年的影迷弥补对他的亏欠,因此拍出了《越光宝盒》这样一部电影。对这样一个没有一点创意和诚意在里面的东西,它实在都不能被称为一部“电影”。但是,凭借翻炒多年之前的隔夜饭,本片最后还是在内地市场票房过亿。这反应出一个令人沮丧的市场现状:我们的观众就是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如果说存在即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坦然面对这种市场现实。因为这并不意味着观众对烂片(此处三字删除)【这是删了哪三个字呢?...我觉着估计是TMD】太宽容,而是市场上没有更多更好的影片让观众去选择。观众只有在拥有用钱包去投票的可能性后,他们才能真正用自己的态度去影响市场的趋势。
                            


                            21楼2011-01-08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