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7天了,感冒咳嗽。吐出来的是芝麻糊样的黑色痰液。但是,我感觉比抽烟的时候要清醒。有的时候,我会突然进入的正在抽烟的幻觉之中,但存在时间极短。
半年之前,我就想戒烟,但一直烟不离手。这次戒烟之前,故意买了几包价格低的烟,抽起来没有味道。
就这样半个月后,我戒烟了。
这几天,我并没有烟瘾发作。可能,我是心理成瘾。生理依赖,很少。
我是从2013年开始抽烟的。
希望大家戒烟成功!~
烟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生理表现
耐受性增加:随着吸烟时间的增长,身体对烟草中的尼古丁产生耐受性。吸烟者会发现需要吸更多的烟才能获得和以前相同的满足感。比如最初一天吸 5 支烟就感觉可以了,后来可能需要 10 支甚至更多才能达到之前的舒适状态。这是因为尼古丁刺激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长期刺激后,受体变得不那么敏感,身体就会 “要求” 更多的尼古丁来产生相同的反应。
戒断反应:当吸烟者试图戒烟或者长时间没有吸烟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常见的有头痛、焦虑、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增加等。这是因为身体已经习惯了烟草中的尼古丁,突然缺失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会出现紊乱。例如,有烟瘾的人在长途飞行或者进入禁烟场所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烦躁和焦虑,脑袋昏沉,做事情难以集中精力。
行为表现
频繁吸烟:烟瘾者吸烟的频率较高。例如,有的吸烟者可能每隔半小时左右就会想吸烟,在工作间隙、饭后、社交场合等都会习惯性地拿出香烟点燃。他们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固定的节奏吸烟,而且很难长时间不吸烟。
不顾场合吸烟:有烟瘾的人可能会不顾禁烟标识或者他人的感受而吸烟。比如在一些有明确禁烟规定的医院、商场等场所,烟瘾较大的人可能会偷偷找角落吸烟,或者在和不吸烟的人共处一室时也会忍不住吸烟。
将吸烟作为优先行为:在活动安排上,吸烟成为一种优先考虑的事情。比如,即使正在做重要的工作或者参与有趣的活动,一旦烟瘾发作,他们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先去吸烟。而且,他们会提前规划好如何获取香烟,确保自己不会断烟,像总是随身携带香烟和打火机,出门前会检查香烟的储备量等。
心理表现
心理依赖:吸烟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习惯。在压力大、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时候,吸烟者会本能地想到通过吸烟来缓解情绪。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者和家人发生矛盾后,会第一时间点上一支烟,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们把吸烟当作一种应对负面情绪的工具,并且深信吸烟能够帮助自己放松或者集中注意力。
对香烟的渴望:心里总是惦记着香烟。无论是看到别人吸烟,还是看到与吸烟有关的场景(如香烟广告、烟灰缸等),都会引发内心对吸烟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有时会非常强烈,甚至会占据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难以思考其他事情,一心只想尽快吸上一口烟。
戒除烟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非常值得努力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认知和心理调节
明确戒烟动机
吸烟者需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戒烟,这是戒烟成功的关键一步。例如,为了自身的健康,吸烟会增加患癌症(如肺癌、胃癌、膀胱癌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等)的风险;也可以是为了家人的健康,二手烟会对家人尤其是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还可以是为了经济原因,长期吸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把这些动机写下来,当烟瘾来袭时,看看这些理由来强化自己戒烟的决心。
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
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经常告诉自己 “我可以戒烟成功”“我能控制自己不吸烟”。可以制作一些激励自己的标语,贴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如床头、书桌、电脑屏幕等。同时,每当成功抵制一次烟瘾,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看一场喜欢的电影、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小物品等。这种奖励机制有助于强化戒烟行为。
改变对吸烟的认知
纠正吸烟是一种享受或者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这种错误观念。了解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后的种种好处,如味觉和嗅觉会逐渐恢复敏锐,呼吸会变得更加顺畅等。可以阅读一些戒烟成功案例或者科普文章,参加戒烟讲座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吸烟是有害无益的。
二、行为改变策略
制定戒烟计划
设定一个具体的戒烟日期,最好是在自己相对压力较小的时间段。例如,选择在假期开始戒烟,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戒断反应。在戒烟日期到来之前,逐步减少吸烟量,比如每天减少 1 - 2 支烟,使身体和心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规划好戒烟后的日常生活安排,增加一些健康的活动来替代吸烟,如散步、瑜伽等。
避免触发因素
识别那些容易引发烟瘾的场景并尽量避免。比如,如果在饭后总是想吸烟,那么饭后可以立刻离开餐桌,去刷牙或者散步,改变习惯动作。避免去酒吧、吸烟室等吸烟环境浓厚的场所。如果身边有吸烟的朋友,可以和他们商量,在自己戒烟期间尽量不在自己面前吸烟。
培养新的习惯和爱好
当烟瘾发作时,用新的行为来代替吸烟。例如,学习编织、书法等手工或艺术活动,让手和大脑都有事情做。也可以通过嚼口香糖、吃薄荷糖来模拟吸烟时口腔的动作,同时清新的味道也有助于缓解烟瘾。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很好的选择,像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减少对香烟的渴望。
三、辅助戒烟手段
使用戒烟产品
尼古丁替代疗法(NRT):包括尼古丁贴片、口香糖、含片、鼻喷雾剂和吸入器等。这些产品可以提供较低剂量的尼古丁,缓解戒断症状,帮助吸烟者逐渐减少对尼古丁的依赖。例如,尼古丁贴片可以通过皮肤缓慢释放尼古丁,使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减轻烟瘾发作时的不适感。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药物治疗:有一些处方药可以帮助戒烟,如伐尼克兰和安非他酮。伐尼克兰可以阻断尼古丁与大脑中的受体结合,减轻尼古丁的成瘾性,同时部分地刺激尼古丁受体,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减少吸烟欲望。安非他酮主要是通过影响大脑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来降低吸烟者对烟草的渴望。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参加戒烟门诊,医生和专业的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吸烟情况、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他们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定期随访,监测戒烟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另外,也可以加入戒烟互助小组,和其他戒烟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监督,共同度过戒烟的难关。
半年之前,我就想戒烟,但一直烟不离手。这次戒烟之前,故意买了几包价格低的烟,抽起来没有味道。
就这样半个月后,我戒烟了。
这几天,我并没有烟瘾发作。可能,我是心理成瘾。生理依赖,很少。
我是从2013年开始抽烟的。
希望大家戒烟成功!~
烟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生理表现
耐受性增加:随着吸烟时间的增长,身体对烟草中的尼古丁产生耐受性。吸烟者会发现需要吸更多的烟才能获得和以前相同的满足感。比如最初一天吸 5 支烟就感觉可以了,后来可能需要 10 支甚至更多才能达到之前的舒适状态。这是因为尼古丁刺激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长期刺激后,受体变得不那么敏感,身体就会 “要求” 更多的尼古丁来产生相同的反应。
戒断反应:当吸烟者试图戒烟或者长时间没有吸烟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常见的有头痛、焦虑、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增加等。这是因为身体已经习惯了烟草中的尼古丁,突然缺失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会出现紊乱。例如,有烟瘾的人在长途飞行或者进入禁烟场所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烦躁和焦虑,脑袋昏沉,做事情难以集中精力。
行为表现
频繁吸烟:烟瘾者吸烟的频率较高。例如,有的吸烟者可能每隔半小时左右就会想吸烟,在工作间隙、饭后、社交场合等都会习惯性地拿出香烟点燃。他们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固定的节奏吸烟,而且很难长时间不吸烟。
不顾场合吸烟:有烟瘾的人可能会不顾禁烟标识或者他人的感受而吸烟。比如在一些有明确禁烟规定的医院、商场等场所,烟瘾较大的人可能会偷偷找角落吸烟,或者在和不吸烟的人共处一室时也会忍不住吸烟。
将吸烟作为优先行为:在活动安排上,吸烟成为一种优先考虑的事情。比如,即使正在做重要的工作或者参与有趣的活动,一旦烟瘾发作,他们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先去吸烟。而且,他们会提前规划好如何获取香烟,确保自己不会断烟,像总是随身携带香烟和打火机,出门前会检查香烟的储备量等。
心理表现
心理依赖:吸烟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习惯。在压力大、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时候,吸烟者会本能地想到通过吸烟来缓解情绪。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者和家人发生矛盾后,会第一时间点上一支烟,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们把吸烟当作一种应对负面情绪的工具,并且深信吸烟能够帮助自己放松或者集中注意力。
对香烟的渴望:心里总是惦记着香烟。无论是看到别人吸烟,还是看到与吸烟有关的场景(如香烟广告、烟灰缸等),都会引发内心对吸烟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有时会非常强烈,甚至会占据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难以思考其他事情,一心只想尽快吸上一口烟。
戒除烟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非常值得努力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认知和心理调节
明确戒烟动机
吸烟者需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戒烟,这是戒烟成功的关键一步。例如,为了自身的健康,吸烟会增加患癌症(如肺癌、胃癌、膀胱癌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等)的风险;也可以是为了家人的健康,二手烟会对家人尤其是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还可以是为了经济原因,长期吸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把这些动机写下来,当烟瘾来袭时,看看这些理由来强化自己戒烟的决心。
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
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经常告诉自己 “我可以戒烟成功”“我能控制自己不吸烟”。可以制作一些激励自己的标语,贴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如床头、书桌、电脑屏幕等。同时,每当成功抵制一次烟瘾,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看一场喜欢的电影、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小物品等。这种奖励机制有助于强化戒烟行为。
改变对吸烟的认知
纠正吸烟是一种享受或者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这种错误观念。了解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后的种种好处,如味觉和嗅觉会逐渐恢复敏锐,呼吸会变得更加顺畅等。可以阅读一些戒烟成功案例或者科普文章,参加戒烟讲座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吸烟是有害无益的。
二、行为改变策略
制定戒烟计划
设定一个具体的戒烟日期,最好是在自己相对压力较小的时间段。例如,选择在假期开始戒烟,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戒断反应。在戒烟日期到来之前,逐步减少吸烟量,比如每天减少 1 - 2 支烟,使身体和心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规划好戒烟后的日常生活安排,增加一些健康的活动来替代吸烟,如散步、瑜伽等。
避免触发因素
识别那些容易引发烟瘾的场景并尽量避免。比如,如果在饭后总是想吸烟,那么饭后可以立刻离开餐桌,去刷牙或者散步,改变习惯动作。避免去酒吧、吸烟室等吸烟环境浓厚的场所。如果身边有吸烟的朋友,可以和他们商量,在自己戒烟期间尽量不在自己面前吸烟。
培养新的习惯和爱好
当烟瘾发作时,用新的行为来代替吸烟。例如,学习编织、书法等手工或艺术活动,让手和大脑都有事情做。也可以通过嚼口香糖、吃薄荷糖来模拟吸烟时口腔的动作,同时清新的味道也有助于缓解烟瘾。进行体育锻炼也是很好的选择,像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减少对香烟的渴望。
三、辅助戒烟手段
使用戒烟产品
尼古丁替代疗法(NRT):包括尼古丁贴片、口香糖、含片、鼻喷雾剂和吸入器等。这些产品可以提供较低剂量的尼古丁,缓解戒断症状,帮助吸烟者逐渐减少对尼古丁的依赖。例如,尼古丁贴片可以通过皮肤缓慢释放尼古丁,使血液中的尼古丁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减轻烟瘾发作时的不适感。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药物治疗:有一些处方药可以帮助戒烟,如伐尼克兰和安非他酮。伐尼克兰可以阻断尼古丁与大脑中的受体结合,减轻尼古丁的成瘾性,同时部分地刺激尼古丁受体,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减少吸烟欲望。安非他酮主要是通过影响大脑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来降低吸烟者对烟草的渴望。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参加戒烟门诊,医生和专业的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吸烟情况、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他们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定期随访,监测戒烟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另外,也可以加入戒烟互助小组,和其他戒烟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监督,共同度过戒烟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