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5日漏签0天
小太爷吧 关注:2,598贴子:238,58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67回复贴,共5页
  • ,跳到 页  
<<返回小太爷吧
>0< 加载中...

回复:三联生活周刊 2009年第12期 总第522期&#x00A0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锅小盖
  • 油条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期三联有一个很特别的封面~


  • 锅小盖
  • 油条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稍大版。。。


2025-05-25 19:08:00
广告
  • _蓝小白_
  • 馒头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咦~盖~哪儿有这么大的啊?~


  • 锅小盖
  • 油条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咦~盖~哪儿有这么大的啊?~ 
 
 
 作者:_蓝小白_ 2009-4-3 10:24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http://www.wangxiaofeng.net/?p=2765


  • 61.189.110.*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写的真是好,剥析深刻。所以说团长绝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而是唯一能引人深度思考的文艺作品。其实士兵时已有思考,但只存在于表面,团长让我们思考的更深的多的多。


  • 58.246.10.*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虞啸卿那篇也写得真好!
虞啸卿的字典里并没有“生死”二字,只有“贪生”与“成仁”。 虞不敬畏死,在他的世界里军人的荣誉与责任高于一切,故此“仗打成这样所有中国军人都该死”,而龙文章却回答——“我不认识该死的人”。说得多好!任何答案都不值得付出人命的代价。马革裹尸不是大豪情,而是大悲情。


  • Lucy369xcf
  • 馒头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6号出?我今天就买到了……


  • 小太爷不住的笑
  • 窝头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月4日下午2点做客三联生活周刊活动--追问我的团长我的团 
 追问《我的团长我的团》——远征·亲历·记忆 
  《三联生活周刊》就刚出版的第12期封面专题《炮灰团,极端主义》邀请《我的团长我的团》导演康洪雷,并当年中国远征军的老兵尤广才等,组织专题论坛进一步深入探讨该剧内涵。欢迎广大读者及《我的团长我的团》粉丝团参与。完全免费,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与康洪雷等主创人员近距离接触与交流。
  时间:2009年4月4日(周六)下午2点
  地点: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一层君悦大宴会厅II
 人数:300人左右
  《三联生活周刊》将向参与者赠送杂志或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http://tieba.baidu.com/f?kz=559785851


2025-05-25 19:02:00
广告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联生活周刊》:回忆我的远征军历程(附图)
2009年04月02日15:20 三联生活周刊
http://ent.sina.com.cn/v/m/2009-04-02/ba2452575.shtml
尤广才,正是数十万中国远征军里最普通的一员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也不知道这里边是葬了谁?为的是这沉静的坟前,只有一块无字的墓碑。……这墓碑正和坟旁的白杨一样,是凄冷的受着雨打风吹。他,一定是生之苦痛的斗士,不信,你看那白杨还正两泪双垂……”这首《无字的墓碑》,是1945年《腾越日报》发表的一首小诗。无字的墓碑下,是“二战”期间长眠于此的中国远征军那些不屈的英灵。
  口述◎尤广才 主笔◎李菁
尤广才,正是数十万中国远征军里最普通的一员。当年他躲过了枪林弹雨,从残酷的战场上幸运归来,却又身不由己被裹挟进大时代,身世浮沉、颠沛流离。无论在多艰苦的岁月里,这位倔强的山东汉子坚信自己做了一件“最光荣的事”。也许正是这个信念,支撑他走过那些艰难屈辱的日子,而他在晚年所迸发出的顽强的生命力,更让人感佩不已。90岁的尤广才现在每天要看一份英文《中国日报》,更多时间,则是在那一沓厚厚的稿纸上用钢笔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着他所经历的战争以及他理解的“二战”的文稿,那些也许永远发表不了的文字,是他对自己、也是对一段历史最深刻的纪念。
飞越驼峰
1944年4月的某一天,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马上飞赴缅甸前线,参加对日作战。当时,我在54军50师师部任特务连连长,54军军长是黄维,下辖第14师、第50师和第198师3个师,其中第14师和第50师被调到缅甸战场,能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深感自豪。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坐的这架飞机是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好奇多于紧张。飞机越爬越高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冷,冷得我直打哆嗦,听说有的身体虚弱的中国兵,在飞机上就已经瘫下去了;然后感觉呼吸困难,两个耳朵也被震得受不得了,直到下飞机时也没缓过来。
那时的感觉,就是现在所说的“踌躇满志”吧。我记得到了营地驻扎好以后,还填了一首词:
  《念奴娇·飞越驼峰》
  穿越云海,战心切,大军远征印缅。
  驼峰横亘,听说是,海拔万仞险关。
  敌炮轰隆,高寒抖颤,胸中烈火燃。
  遥想当年英武,觅敌求歼,敢骑虎登山。
  万里擒贼囊物探,国威军威赫显。
  战地神游,JI情油然,重现当年。
  疾风劲草,无愧吾生人间。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44年6月19日,中美部队通过缅甸孟拱河上的一座浮桥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44年4月 一个炮兵上尉正在营地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刻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丛林生活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后,我们的部队安全地降落到了印度的汀江(Dinjin)机场。汀江是离利多很近的一个机场,滇缅公路被切断后,美国援华物资从美国海运到加尔各答,再由铁路运到利多。因此,利多既是向国内空运的基地,也是反攻缅北的兵站基地。
  我没有想到,到达印度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机场搭建了一个临时浴池,一位美军军官把我们带过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脱掉军装,卸掉背包,于是大家都赤身裸体地走进浴池。20分钟后,一声命令,我们全体出浴,再排队等医生打防疫针——我后来才知道这个防疫针的作用,在后来奇袭密支那的战斗中,K分队指挥官尼森上校在行军途中死于斑疹伤寒,而中国官兵全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们在机场都注射了传染病疫苗。
  洗澡消毒后,我们每人换上了新军服。新军服是米黄色的,与英军一样。又发给我们每人一床毛毯、一顶蚊帐、一个防蚊面罩、一瓶防蚊油、一盒防蚂蟥666粉等;然后更换美式武器,因为之前在云南已经有美军军官教过我们,所以对这些武器并不陌生。
  拿完这些东西后,我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里面烧着的,正是我们浴前脱掉的那些军服和背包——虽然我们在国内的装备很差,但出国前还是给我们每个人换了一身崭新的军装,毕竟我们出去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所以我看到刚发的这些军服就被烧掉了,很是心疼了一阵。当然后来才理解这是为了防疫而必须的措施。
  由于战争形势紧迫,我们在汀江没有停留,马上换乘另一架运输机直飞孟关。孟关是缅甸北部的另一个重要基地,不久前被新38师和新22师攻下。这里也饱受战火摧残,刚下飞机,就看到机场附近到处是遗弃的弹壳和烧焦的树木。
  来机场接我们的是一辆十轮大卡车,很快把我们拉进一大片密不见日的大森林里,大约半个小时后,汽车停下来,有人告诉我们营地到了。我下车一看,除了参天大树,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我们的饮水问题就靠它来解决了。
  饭后,每个班都领到刀、斧、锯,这是在丛林里作战、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于是在树林里开辟一片空地,搭起简易帐篷。营地周围一片寂静,除了我们彼此的说话声外,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树上群猴的吼叫声,一直叫个不停。
  丛林生活对我们是完全陌生的,空旷的热带丛林什么也看不到,多少都有些寂寞、恐惧感。有时夜里睡觉,某个士兵会突然在梦中大叫起来,其他人被惊醒之后,也都跟着叫起来,在深更半夜的丛林里听着更恐怖。现在想起来,那是不适应丛林生活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但我们当时也不懂那么多,称之为“闹营”,不过闹一阵子也就好了。
  雨季来临的时候,天天下雨,眼看着一朵云飘过来就会下一阵子雨,有时感觉似乎是一天有无数朵云飘过来,一天要下无数次的雨。记得我们攻下密支那时,正赶上雨季,伊洛瓦底江的水便漫了上来,地面不能睡了,我们就睡在吊床上,行军打仗就是这样。
  到了缅甸,生活改善了许多,我们终于可以吃饱,而且可以天天吃到肉了。主要是美军的牛肉罐头,但时间长了,又觉得很腻,长期吃不到青菜,我们有时出去挖野菜吃,但能找到的野菜也有限。美军会定期用直升机空投物资,空投前我们先找个空场,在上面摆个布板,布板颜色不一样,表明空投的东西不一样:我记得空投食品时用的是白色的布板,而投弹药和武器时则是其他颜色。因为一切物资都是由美国空投过来的,所以在印缅战场,我们结束了埋锅造饭的历史。


2025-05-25 18:56:00
广告
  • 乔锐不烦了
  • 汤圆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45年7月2日 中美两国军车司机正在听美军上尉的简单讲解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67回复贴,共5页
  • ,跳到 页  
<<返回小太爷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