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89,441贴子:9,159,267

智永千字文墨本与拓本何为善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内貌似写智永的人不多,估计这帖子也要沉了,提前默哀一下
回归主题,目前写智永的朋友大部分是学墨迹本,但本人觉得拓本更为善本,理由如下:
一、拓本更接近王字,请看下面几个字:






黑底是王字,绿底是拓本,黄底是墨迹,与王字的相似程度一目了然。
二、墨本很多字的勾法是颜体的写法,下面是成熟颜体的勾法:


再看墨迹本的一些勾法:




再看王字的勾法:


很明显,智永作为王家书法的推广者,而且作为隋朝先人如何会写出与祖法风格迥异的唐人勾法,这一点值得深思。
三、书风的传承。大家都知道,智永作为隋朝的大书家,对当时以及后世的书风是很有影响力的,其弟子虞世南便是初唐大家。如果肥厚的墨迹本是智永真迹,初唐书风应该不会一边倒地以瘦劲为主,至少虞世南多少会受智永肥厚的影响。但反观虞世南的字,与拓本如出一辙,请看个别字对比:






绿底的是智永拓本,黑底的是虞世南的字,同样的瘦劲,同样的平和简静,传承关系一目了然。
结论:以上论证并不是否定墨迹本,只是对墨迹本提出质疑,很有可能是唐人临作(墨迹本出自日本,日本人也这样说)。墨迹本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笔法丰富,缺点是过于肥厚、圆熟,偏锋过多,格调不高。如何选择还看大家的喜好,个人主张选择拓本,虽然有些细节难以捕捉,但有助于锻炼笔力,且在格调上不落俗套,更易形成雅致的风格。


1楼2016-01-20 22:27回复
    我顶


    2楼2016-01-20 22:33
    回复
      2025-11-16 04:5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顶


      3楼2016-01-20 22:42
      回复
        不错,分析在理


        4楼2016-01-20 22:55
        收起回复
          分析的好,这才叫书法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20 23:04
          回复
            有个人见解,有理论水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20 23:05
            回复
              我感觉这样的帖子最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20 23:05
              收起回复
                再补充一个理由,从古人评价中可以大致得知智永的书风,苏东坡说智永“返造疏淡”,“疏淡”两字更加符合拓本的风格。


                9楼2016-01-20 23:08
                回复
                  2025-11-16 04:49: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肯定是墨迹本更好了。它是写成后的本来面貌,没有经过二传手。而且笔法交待得更清楚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6-01-21 00:38
                  收起回复
                    我买有一本《真草千字文》,前言介绍说“笔笔藏头护尾”,看后完全颠覆了我对“笔笔藏头护尾”的理解。虽然对他的字顶尖的好无疑,但我还是因此不敢动笔。


                    IP属地:广西11楼2016-01-21 04:00
                    收起回复
                      个人还是认为关中本最佳,顶级法书,无可挑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21 06:57
                      收起回复
                        受教了
                        鋤禾日當午,練字真辛苦。沒有看字帖,白練一上午。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21 07:58
                        回复
                          分析很到位,这样的帖子要多点!


                          16楼2016-01-21 11:36
                          回复
                            楼主的研究态度很值得赞扬,说的也是有理有据。但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以学墨迹为主。如果觉得该墨迹本过肥,可以取其笔法,再加以拓本的瘦硬。
                            真正的笔法可能就存在于起笔收笔的那一点微妙变化当中,拓本无疑是缺少这一方面的,拿拓本和拓本比较也有失偏颇。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即便是王羲之的拓本也与其真迹相差不少,已经是“下真迹两等”了,学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需要去学“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而不是拓本。
                            智永当时写了近千本千字文,每一本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拓本不一定是出自哪一本墨迹。隋与唐相隔不过百年,该墨迹本即使是唐人所临,相必也是临的真迹,也最大化地保留了智永笔法,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IP属地:山东17楼2016-01-21 13: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