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西哲——鞋匠!牛啊!佩服!
在17世纪上半叶,当弗朗西斯·培根在英国用经验知识来批判“不生育的”经院哲学和种种妨碍科学进步的“假相”、笛卡尔在荷兰用反思理性来进行哲学的沉思时,这位神秘的鞋匠哲学家却在德国发展了一种思辨理性的神智学。他把深涩的概念表述在粗陋的行业术语(如硝石、水银、酒精、酸等)里,把上帝称为“伟大的硝”或“永恒太一”(后一概念显然是来自普洛提诺)。这“伟大的硝”是原初的圣父或统一,它包含一切尚未分化的矛盾于自身之中,然后通过“圣言”、“痛苦”或“分离”而产生出圣子、宇宙、“某物”(Ichts),并在对某物的知识中直观到自身。从圣父到“某物”产生的过程被粗野地描述为神的震怒,酸、辣、刺、猛的变化过程,收敛的作用和电光一闪。“这个根源可以被伟大的叱责和踊跃所点燃。通过收敛,就形成了被创造的东西。”酸“为踊跃所点燃(这件事只有那些用硝造成的创造物才能作),那它就是神的震怒的燃烧本源了。”由燃烧迸发出闪电,“闪电是光明之母,因为闪电诞育出光明;闪电也是凶猛之父,因为凶猛存留在闪电中,有如父亲身上的一颗精子。这闪电又诞育出声音或音响。”而声音则构成了万物的性质,并最终产生出“某物”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