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172贴子:783,833

回复:【推书】死者的书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506楼2015-10-29 18:52
回复
    求更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7楼2015-12-03 21:13
    收起回复
      2025-09-10 19:3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收藏1,2年了,被你深深折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8楼2016-01-06 17:56
      收起回复
        辛苦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9楼2016-01-15 18:19
        回复
          这叫纯懂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511楼2016-01-19 21:26
          收起回复
            于是再次回到非洲,于是继续推书。


            IP属地:辽宁513楼2016-05-12 21:22
            回复
              楼主在我初一的时候开始更贴,初二的时候发现这篇炒鸡赞的推书楼,也看了一下楼主推荐的书,虽然依旧没有跟上楼主的脚步现在我都高一啦,这个暑假再来跟着楼主好好看看书。谢谢楼主一直以来的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7楼2016-05-14 23:52
              收起回复
                599.《国王的人马,海顿斯坦诗选》【瑞典】魏尔纳·冯·海顿斯坦
                内容简介: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事生涯为主题,用若干人物剧情各不相同的短篇拼凑的长篇小说。
                引文:我的脑海中响起一阵嗡嗡声,我跪在干草上,支支吾吾喃喃地说:“帝王殿下!说实话总比说谎安全,而且上帝对摩西说:‘你不要学习那些邪恶伟人的言行。’因此我请求您,让我尽情地喝,因我的戏就要结束了,我高贵的主人——和你相像又不尽相像的——使我在过去一年之内只得喝沼泽滤出的水。”
                  沙皇的右边面颊眼睛部分开始扭曲和颤抖。
                  “可以,以圣安德鲁斯(Saint Andreas)的名!”他说。“我和我的兄弟查理士绝不相像,因他恨女人像女人,和恨女人一样恨酒,像一个女人花光丈夫的财产一样花光他人民的财产,把我当女人一样糟蹋。但是我像尊敬一个男子汉一样,敬祝他的健康。木腿,喝!喝!”(这恐怕是对查理十二最合适的评价——来自其敌人彼得大帝)
                吐槽:这本书带着史诗的色彩,却因前后各故事缺乏呼应而显得支离破碎。若不对十七世纪时瑞典有一定的了解,看此书会有困难。
                捎带说下,此书亦为炸药奖获奖作品,在当时是典型的“西方人的眼中只有西方”的代表之一。


                IP属地:辽宁518楼2016-05-16 21:49
                回复
                  2025-09-10 19:33: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600.《土地的成果》【挪】克努特·哈谟生
                  内容简介:以一个平凡的农民艾萨克在荒地上耕种、生活的经历,赞颂了劳动者的伟大的朴实。
                  引文:“把它们再买回来——没错。上一次,我任我的儿子去安排还笔买卖,他把它们卖了。像你这年纪的年轻人,如此而已。他是我们家里的闪电,我不过是一团雾。知道什么该做,但就是不做。但他却是闪电——他目前暂时在工业界服务。上次是他代我卖的。我还是点东西,他却什么也不是;他只是闪电,行动快,现代化的。但闪电本身却是荒瘠的东西。现在看看你们在塞兰拉的人,你们每天都看着蓝色的山峰,这不是什么新鲜的发明,但高原与岩石的山峰,却深深地扎根过去——但你们却有它们为伴。对的,你们的生活跟天与地相接触,跟它们合而为一,跟所有这些广阔的、深远的东西为一。你们的手上不用刀剑,你们用赤裸的手,无遮的自然中生活,生活在伟大的仁慈之中。看吧,这就是大自然,给你们去领有去享受的。人跟自然不互相攻击杀伐,而互相和谐;他们不竞争,不比赛,而一同前进。你们塞兰拉的人就是这样过着。高原与森林。沼泽与草地,天空与星辰——噢,这绝不是贫乏的,而是富裕的,超乎衡量的。听我说,西维特,知足吧!一切赖以为生的,一切为了它而生活的,一切可以信仰的你都有了;你被生下来,被养大,土地需要你。并不是人人如此的,但你是如此的;土地需要你。是你,在使生命活下去。一代接一代,生命总是新的,而当你死了,新的人继续走下去。这就是永恒生命的意义。你从这里面得到什么呢?得到纯正的生活,对得起一切人的生活。你从这里面得到什么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你们塞兰拉的人置于它的命令之下,主使你们,你们有和平,有权威,有伟大的仁慈。这就是你们得到的。你们躺在母亲的怀里,吸吮母奶,玩着母亲温柔的手。看你的父亲,他是三万两千人里的一个。别的人又怎么说呢?我算得是点什么东西了,我是雾,可以说,在这里那里飘散着,有时候像雨一样降到干旱的地上。但其他的人呢?看我的儿子,他是闪电,本身什么也不是的闪电,荒瘠的闪光;他能够行动,我的儿子,哎,他是现代化的人,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他老老实实地相信这个时代所教给他的一切,所有犹太人和扬基人教给他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全让我摇头。但我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是在家庭里,可以这样说,我才想像一团雾,坐在那里摇我的头。说真的——我没有那种做了事不后悔的能力。如果我有,我自己就可以是闪电了。而现在,我是雾。”(这段文字自然不是由木讷的主角说的,但确实是对这些劳动者最好的写照)
                  吐槽:很平凡的作品,风格类似澳大利亚的作品《人树》,同样的垦荒主题,没多少激情,没多少绚丽,甚至没多少剧情。只是不平凡的作家,讲平凡人的故事。
                  另,此书亦为炸药奖获奖作品,不过作者极力推崇类似文中的这般简朴,保守的社会风气,乃至他甚至憎恨英美的先进而同情纳粹——幸好此书得奖时二战并无苗头。


                  IP属地:辽宁520楼2016-05-16 22:01
                  回复
                    601.偷书贼【澳】马克斯·苏萨克
                    内容简介:9岁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在战乱中被迫送到寄养家庭,莉赛尔在弟弟不幸死去后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册,从此开始忍不住开始偷书,进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我是照抄百度君)
                    引文:移交者
                    是的,我目睹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我总是伴随着最不幸的灾难,我总是为最坏的罪犯工作。
                    不过,还有别的时候。
                    有许多故事(我前面只提过一小部分),我允许它们在我工作时成为我的消遣,就像我喜欢天空的色彩一样。我在最不幸、最不讨人喜欢的地方拾起它们,我要确信当我去干活的时候不会忘记它们。
                    《偷书贼》就是这样一本书。
                    当我来到悉尼,带走莉赛尔的时候,我终于能够完成期待已久的一件事情了。我把她放下来,我们一起沿着安扎克大道走着,就在靠近足球场的那个地方,我从口袋里掏出满是灰尘的一个黑色本子 。
                    这个老妇人惊呆了,把它拿在手里,问我:“真的是它吗?
                    我点点头。
                    她惶恐不安地打开书,翻看着里面的内容。
                    “我不敢相信。” 尽管里面的文字已经褪色,她依然能辨认她写下的文字。她的灵魂的手指抚摸着这个很久以前在汉密尔街的地下室里写的故事。
                    她坐在路边,我坐在她身旁。
                    “你读了这本书吗?”她问我,但没有看我。她的双眼紧紧盯着里面的文字。
                    我点点头。“读了多次。
                    “你读懂了吗?
                    回答是长久的沉默。
                    几辆车朝着不同的方向开了过去。车上的司机可能是希特勒们、休伯曼们,还有马克斯们、杀人者们、迪勒们和斯丹纳们……
                    我想告诉偷书贼许多事情,关于美好和残暴的事,但是对于她不知道的那些事,我能告诉她什么?我想说的是,我不断地高估人类,也不停地低估他们——我几乎没有对他们有过正确的评价。我想问她,同样的一件事,怎么会如此丑恶又如此美好,有关于此的文字和故事怎么可以这么具有毁灭性,又同时这么熠熠生辉
                    然而,我没有把这些话说出口。
                    我能做的只有面对莉赛尔•梅明格,告诉她我唯一知道的真相。我对偷书贼说的这句话,现在也要对你们说
                    本书讲述者的最后一句。
                    人类真让我捉摸不透。
                    吐槽:一个自开始便已告知读者结局的故事,因为讲述者是所谓的死神。而在死神的故事里,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结局。
                    但是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打开这本书,读完它,因为无聊,因为矫情,因为对纳粹德国感兴趣,因为是萝莉控,等等等等。
                    故事的过程仍然是有悲伤,有欢乐;有悲伤,有希望;有悲伤,有绝望,等等等等。
                    而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个很值得吐槽的对象,死神。
                    这个死神,他本人虽因见过太多的死亡而冷漠,厌倦,但是还忍不住为人性所感动。这不奇怪,这毕竟也是现在流行的“造神”流派之一。但值得吐槽的,是“死神”存在的设定。
                    人最大的恐惧,便是对死亡的恐惧,为了消除这恐惧,人类发明了宗教来麻醉自己。但若宗教的描述真为现实,恐惧则无存在的意义,生命亦如是。偌大的死亡冷冰冰横在那里,提醒我们生命的珍贵。
                    最后,活着真好。
                    最后的最后,死神也略矫情了。


                    IP属地:辽宁521楼2016-05-21 00:07
                    回复
                      这次回到非洲,为个人计划中的最后一年。相对来说事情更多些,更杂些。不过推书还是磕磕绊绊的走到了600的数目。
                      回头看看也蛮感慨的,最感慨的是——花这么多时间来推书,我到底有没干正经工作……
                      生活在继续,推书也在继续,一起努力吧,诸位。


                      IP属地:辽宁522楼2016-05-21 00:11
                      回复
                        603.少年迈尔斯的海【美】吉姆·林奇
                        内容简介:一个十三岁少年迈尔斯在夏日海边的荒诞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海洋的热爱和崇敬。
                        引文:之后没多久,关于这个夏天所发现的各种奇怪的海洋生物和垃圾,也陆续出现了种种复杂的科学解释。厄尔尼诺让太平洋暖化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促使黑海豚、翻车鱼和其他生物转移到更北的区域。我们也得知,北太平洋有巨大的旋涡,各种垃圾经常会被卷入其中达数十年之久,直到适时的一阵西风将旋涡扯出裂口,它们才会得到解放。那些玻璃浮标、日本路标、一整箱的曲棍球手套,或许再加上一只受伤的褴鱼和一只巨鱿,恐怕就是被一阵恰到好处的凛冽北风,以及这一年中最强劲的洋流,拉出了旋涡,吸进狭窄的海峡通道,带入我们浅浅的港湾中。
                          剩下的责任可能就必须由人类来承担了。海草杀手可能是被某个粗心的鱼缸主人随意倾倒进了海湾,至于澳洲水母和中国螃蟹,极可能是通过一些韩国货轮在某个外国港口吸进,又在南湾吐出的“压舱水”,搭便船偷渡而来的。
                        吐槽:自然总喜欢和人类开点玩笑,不过这次的玩笑确实让一个少年成长了起来。


                        IP属地:辽宁524楼2016-05-26 15:26
                        回复
                          604.秘密花园【美】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内容简介;一个大自然如何治愈人们身心的故事。
                          引文:“那么我来吟颂。”他说。然后他开始了,看上去像一个奇怪的男孩灵魂。“太阳照耀——太阳照耀。那是魔法。花朵生长——根儿活动。那是魔法。活着是魔法——强壮是魔法。魔法在我身上——魔法在我身上。在我身上——在我身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季元本的背上。魔法!魔法!快来帮忙!”(翻译的好烂)
                          吐槽:首先,自然不止会让病人痊愈,还会让健康的人生病。其次,英国食物怎么可能有美味呢。最后,如果文中几个孩子的心灵也会像身体一样健康就更好了。


                          IP属地:辽宁525楼2016-05-29 14:47
                          回复
                            607.《霍桑短篇作品选》【美】
                            内容简介:美国著名作家纳萨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选集。
                            引文: 1.蝴蝶犹豫一下,发出颤抖的光,挣扎一番,似要飞向孩子,落到他手指上,却又在空中盘旋不下。而那个力气十足,一脸外祖父精明神气的小娃娃,伸手猛一下,就把它紧紧抓在手中了。安妮一声尖叫,老彼得·霍文顿爆发出一阵冷酷讥讽的大笑,同时铁匠用力掰开孩子的小手,只见掌心只剩下一小堆闪闪发光的碎片,美的神秘已从中永远消失。至于欧文·沃兰,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自己一生心血的毁灭。然而这不是毁灭,因为他早已捕捉到了比这蝴蝶更崇高的东西。一旦艺术家奋勇登攀,达到了美的崇高境界,他所创造的凡人肉眼能看到的那个美之象征,在他自己眼中便失去价值,而艺术家的精神,则在现实的欢乐中泰然自若。《美之艺术家》(那个时代,“美”的价值不如“实用”)
                            2.“我情愿被人爱,不愿让人怕,”比阿特丽丝喃喃地道,慢慢瘫软在地,“但现在没关系了,我要死了。父亲,您千方百计混入我生命的邪恶梦一般飞走了——像这些毒花的香气一样。在伊甸园的花丛中,它们休想再污染我的呼吸。别了,乔万尼!你仇恨的话语铅一般沉甸甸压在我心头,但我飞升时它们也会坠落的。哦,是否从一开始,你的天性就比我的更狠毒?”
                            对比阿特丽丝来说——她的机体已被拉帕其尼超凡的技术彻底改变——毒药就是生命,所以烈性解毒药就是死亡。于是这个人类独创性与扭曲天性的可怜牺牲品,这个被邪恶智慧的种种尝试注定了厄运的少女,就这样倒在她父亲和乔万尼的脚下死去。这时,巴格里奥尼教授从楼上的窗户往下看,大声呼唤着那位如雷轰顶的科学家,得胜的口气中透着恐怖——“拉帕其尼!拉帕其尼!这就是你实验的结局!”《拉帕其尼的女儿》(霍桑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悲剧,此文则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代表)
                            3.唉!可悲的真实哟!那只倒霉的小手牢牢攫住了生命的秘密,纽带般将天使的精神与凡人的躯体联结在一起。随着那块胎记最后一点绯红的色彩——那人类缺陷的唯一标志——完全从她脸上消失,如今完美无瑕的女子向空中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她的芳魂在丈夫身旁流连片刻,便向天国飞去。这时,又听到了那刺耳的吃吃笑声!凡间世俗的死亡,就这样压垮了不朽的精神(这精神在尚待开发的混沌领域中,需求更高层次的完美),为自己一成不变的胜利洋洋得意。不过,倘若阿尔默拥有更深刻的智慧,就无须这样抛弃自己的幸福,这幸福本可以将他性质完全相同的尘世生活与天国的生活交织融汇。他受不了短暂的尘世,他的目光本能地超越时间阴影的局限,而且,由于只能在永恒中活上一次,他也未能在眼前的生活中发现完美的未来。《胎记》
                            吐槽:作为《红字》的作者,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如果仔细看看他这些短篇,便会发现他本质上实际是个悲观者。其选集中,凡是牵扯到“完美”“超越”“治愈”一类的故事,俱都以悲剧收场。
                            可能他是想强调人的本身一定固有缺憾,而擅自去弥补那缺憾却会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IP属地:辽宁528楼2016-06-04 21:54
                            回复
                              2025-09-10 19:2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像去非洲,来顶一下


                              IP属地:浙江529楼2016-06-05 17: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