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吧大部分吧友都不是教师,但教育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这个话题并不仅仅限于教师和教育系统,而是每一个舒城人都应该有权利当然也更有责任关注一下。
在国家大力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时候,舒城县却每年要从农村抽取若干数额的优秀教师进城,这是否有悖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一再努力实施的公平教育?择优取士,这本是选取人才的最佳方法,但从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抽取优秀教育去城区工作,这无异于从叫花碗里抓饭了。
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农村软硬件的落后,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是把优秀教育资源更加倾向于农村才对,而不是相反。教育不同于企业和其他事业部门,虽然它也讲究效果,但这种效果很难用量化去衡量,对于教育我们更应该讲究耐心和良心。我们不能放弃一个孩子,更不能放弃了整片的农村教育。
虽然每年国家财政每年也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相比于城区不但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是拉大了,这自有各方面原因,一时难以解决。但每年都要抽调一部分农村的优秀教师进城,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农村落后,农村孩子特别是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硬件差也就算了,但同为教育主要资源的教师,如果再差,那政府的教育部门还对得起农村,对得起农村的那些孩子吗?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区缺教师更将进一步显现,但我们在想着城区教育的时候,绝不能以放弃或者减弱农村教育为代价。如果真是这样,那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将是农村的罪人。
欢迎各位吧友发表下自己的观点。
在国家大力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时候,舒城县却每年要从农村抽取若干数额的优秀教师进城,这是否有悖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一再努力实施的公平教育?择优取士,这本是选取人才的最佳方法,但从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抽取优秀教育去城区工作,这无异于从叫花碗里抓饭了。
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农村软硬件的落后,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是把优秀教育资源更加倾向于农村才对,而不是相反。教育不同于企业和其他事业部门,虽然它也讲究效果,但这种效果很难用量化去衡量,对于教育我们更应该讲究耐心和良心。我们不能放弃一个孩子,更不能放弃了整片的农村教育。
虽然每年国家财政每年也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相比于城区不但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是拉大了,这自有各方面原因,一时难以解决。但每年都要抽调一部分农村的优秀教师进城,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农村落后,农村孩子特别是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硬件差也就算了,但同为教育主要资源的教师,如果再差,那政府的教育部门还对得起农村,对得起农村的那些孩子吗?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区缺教师更将进一步显现,但我们在想着城区教育的时候,绝不能以放弃或者减弱农村教育为代价。如果真是这样,那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将是农村的罪人。
欢迎各位吧友发表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