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504贴子:89,864,899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go on~


IP属地:上海1670楼2012-11-13 22:56
回复
    ——汉嘉太守黄元在听说刘备重病后起兵叛乱。
    黄元这人,品行不端,凶残暴力,所以诸葛亮对他看法很大。如果诸葛亮上台,他就肯定没活路了,于是他想到了
    反叛
    当他听说刘备病危,而诸葛亮又离开成都去永安探病的事儿时,就果断选择了举兵反叛,火烧临邛城。
    成都陷入危机,而刘备却只能躺在病床上,无能为力。他的一声声哀叹,
    必定充满了无尽的落寞,与悲伤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1楼2012-11-13 22:56
    回复
      2025-11-15 11:27: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诸葛亮是公元233年来到永安的,比李严迟来几个月。
      而李严,则将成为刘备制衡诸葛亮的一个关键,这个以后再说。
      诸葛亮来到永安后,每天都入宫看望刘备,还亲自伺候刘备吃药,前后达两三个月之久。
      已然完全尽到了一个臣子与朋友的责任。
      如此情义,刘备自然也铭记在心,最后也将自己的江山,交给了他。
      永安托孤,这一曲无尽悲凉的挽歌,
      即将唱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2楼2012-11-13 22:58
      回复
        想当初离开成都时,刘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扬言要击败东吴,夺回荆州,没想到,
        最终却落到了这个下场。
        以前我也提过,其实战前就有很多人反对刘备,可他一定要一意孤行,最终却被打得大败而归。我想,当他面对诸葛亮的时候,肯定是无尽的惭愧与悔恨吧。
        听到刘备惨败的消息后,诸葛亮也是大为痛心,并且感叹道:“要是法正在就好了啊!他定能阻止主公伐吴,就算真得要伐,也不至于会有如此惨败啊!”
        这与赤壁后曹操的感慨如出一辙。
        不过听到此也许有很多人会问了,为什么诸葛亮自己不去阻止刘备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3楼2012-11-13 22:59
        回复
          关于这个问题,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争论。不过我个人认为诸葛亮其实是不赞同东征的,但又不方便明说,主要就是因为以下两点:
          (1).失去荆州后,自己的“隆中对”战略就不能实现了,而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尽快夺回荆州的,所以他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或许存有一丝刘备可以获胜的侥幸心理吧。
          (2)据守荆州的不是别人,而恰好是他的哥哥诸葛瑾,所以,为了避嫌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眼看着自己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计划遭遇挫败,想必诸葛亮也是与刘备一样的痛彻心扉吧。此二人的相见,必是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造化弄人吧。
          原本他们的相见可能是在夺回荆州的庆祝宴上,而现实,
          却是在一个破旧的小地方的一场生离死别
          这一年的春天,躺在床上的刘备,感受到的不是明媚的春光,
          而是无尽的愁苦与黑暗。
          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四月二十四日,将是,
          他的忌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4楼2012-11-13 23:00
          回复
            mmm。。没时间了貌似,今天就发到这儿了哈 明天肯定会有时间更的


            1675楼2012-11-13 23:01
            回复
              强帖留名


              1676楼2012-11-14 00:46
              回复
                不得不说,我一直都认为贝贝是个枭雄


                1677楼2012-11-14 00:48
                回复
                  2025-11-15 11:21: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OK,今天的已经完成,现在发上来哈


                  1678楼2012-11-14 14:43
                  回复
                    弥留之际的刘备,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宝贝儿子
                    ——阿斗。
                    刘备不像曹操,他只有三个儿子(活着的),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还有太子刘禅。而这三个儿子以后所走的路也是大不相同
                    一个做了皇帝,一个早早死去,一个跑到魏国做了个小官,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这时候的他们仨,两个在刘备面前送终,一个在成都留守监国。很遗憾,
                    那个留守成都的就是刘禅。也就是说,刘备注定在死前的一刻见不到他了。
                    为了把身后事安排得妥妥帖帖,为了可怜的阿斗不被人欺负,为了自己的江山不从此毁灭,刘备必须采取措施让局势尽快稳定下来,让自己的权力顺利交接。
                    于是他找了一个代理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79楼2012-11-14 14:44
                    回复
                      这个代理人,就是诸葛亮。
                      刘备正式下诏,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为副,并勉励他们共同辅佐太子刘禅,兴复汉室。
                      为了稳妥,他先是对诸葛亮进行了一番肯定:“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够安定国家,完成我未完成的统一的大业。”
                      而后,刘备若有所思地顿了顿,又道:“要是我儿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不能辅佐,你就取而代之!”
                      虽然刘备以前并非百分百信任诸葛亮,
                      虽然刘备也找了副手李严来限制诸葛亮,
                      虽然各种虽然……
                      但在此刻,除了信任,我真得听不出别的情感了。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或许自己都不是非常清楚,却能无意识地流露出来,
                      这才叫做真诚。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80楼2012-11-14 14:46
                      收起回复
                        诸葛亮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地跪倒在地,悲泣道:“臣定当尽全力辅佐太子,忠贞不二为国效力,至死不渝!”
                        面对诸葛亮的保证,刘备安心地露出慈祥的微笑,紧接着又再次下诏给阿斗,交代他以后要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对待丞相。
                        他命人宣读遗诏,谈了自己对死亡的看法,说人活了五十就够了,而自己都活六十岁了,还有什么遗憾呢?
                        对于生死,坦然视之。
                        说起来,在这封遗诏里还有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总之这些都是告诫阿斗的,要他做个好皇帝。
                        之后,刘备又交代儿子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要他们也同样视丞相诸葛亮为父。等诸事皆毕,
                        他便闭上了双眼。
                        一代枭雄,就这样,永远地退出了三国的舞台。
                        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死于永安宫,终年六十三岁。
                        一个时代的传奇,从此消逝,一位绝代枭雄,
                        从此成为历史。
                        ——————————————————————————————————
                        “大哥,你来了啊!”

                        “大哥,我们好想你啊,哈哈……”

                        “二弟,三弟,这就是桃园嘛……”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三兄弟仍会书写一段,

                        属于他们的传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82楼2012-11-14 14:51
                        收起回复
                          好了,刘备已然成为历史,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生前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其中自古以来讨论最多的,就是让李严做诸葛亮副手的这个安排。不难发现,其实这个措施,名为协助,实为牵制。大家如果注意到李严的官职是什么,就会感叹刘备的良苦用心了。
                          李严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职位很像另一个人?
                          当初孙策临死前,也是任命了一个人,他的职务是中护军。是的,
                          那个人就是周瑜。
                          周瑜为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其实就是为孙权配备了一文一武两位托孤大臣,刘备的安排与之如出一辙。
                          诸葛亮就是刘禅的张昭,李严就是刘禅的周瑜。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之后事情的发展恐怕会完全出乎刘备的意料,这个以后再说。
                          然而之前我也有说过,托孤这一幕,也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让人不由心生感慨。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后世有很多的议论和猜测。
                          有人说刘备是至诚之言,有人说刘备是故意耍诈,还有人说刘备是无奈之举,那么,
                          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83楼2012-11-14 14:53
                          回复
                            在我看来,刘备的确对诸葛亮有些防范,然而那是因为刘备这人还是有点疑心的,毕竟他是个帝王。
                            是帝王,都会有疑心,猜忌、疑虑、不自信,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但对于刘备来说,他与诸葛亮的感情依旧是最深的。
                            从十六年前,刘备三顾茅庐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与诸葛亮是一种“相溶”的关系。正所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如鱼得水一般的深厚情感,旁人是很难以理解的。不夸张的说,
                            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反之亦然。
                            他们是好同事,更是好兄弟,虽然总是有很多人去怀疑、去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利益和算计,
                            还有真情。
                            或许有人会说,诸葛亮并不被刘备重用,比如去打益州,不带他,而是带法正和庞统;去打汉中,又不带他,而是带法正等等…这些统统都是事实,但举例的朋友或许忽视掉了另一个,
                            最为重要的事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84楼2012-11-14 14:55
                            回复
                              2025-11-15 11:15: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本营谁来守?

                              必定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
                              因为他不但要给你提供粮草,还要帮你稳固后方,让你专心前线战事,而且万一你自己有个闪失,你的家人他也可以帮你保护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刘备攻蜀伐吴的时候让诸葛亮来守大后方的原因。
                              曹操失去郭嘉,仍旧可能完成一统;但他从失去荀彧的那一刻起,
                              就注定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了。
                              诸葛亮对于刘备,也是同样的重要。
                              所以,我认为那是刘备的至诚之言,完全是他的真情流露。而且刘备也会考虑到,如果刘禅不适合当皇帝,那必定会家破国亡,与其弄到这个地步,还不如让诸葛亮来做皇帝,至少也能保儿子的太平。当然诸葛亮也不会真地要这么做,所以他才说一定要竭尽全力辅佐阿斗
                              ——————————————————
                              那一刻,这两个人的谈话,
                              只能用真诚来形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85楼2012-11-14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