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子午谷奇谋”,说的就是魏延想要模仿韩信,来一把“暗渡陈仓”。
他想要带领一万军队走子午谷,五千精兵负责作战,五千负责运粮,然后出其不意偷袭长安城。如果长安被攻下,那么西凉和中原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而后诸葛亮就能乘机打下整个雍凉地区,而后再以长安为根据地,那么蜀国的状况就会大为好转,统一天下也不再是梦想了。
这个计谋是不是听起来很热血很犀利?是,我也这么觉得,光想想就很兴奋。但客观的来说,我只想对魏延说三个字:
不可行
虽然自古以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都是一个争论的焦点,但我并没觉得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就是不可行。当然啦,这么说肯定没说服力,所以我将从以下几点分析这个计谋,为什么不可行:
(1).地形过于险恶子午谷是个什么地方?“长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南至石泉县;悬崖绝壁,栈道无数,极为险要。”换句话说,走过去的几率≈0
知道闯王高迎祥是怎么死的吗?或许有人会反驳,他是死在黑水域里的,不是子午谷。那我可以告诉你,黑水域离子午谷并不远,是同一个山脉,不是一条路,而且相比之下,黑水域要比子午谷更好走一点。
所以,光是能不能走过去,就很成问题了,还谈什么奇袭长安?
(2).攻城难度太大
各种史料表示,蜀军向来不擅长攻城,虽然当时长安的统帅夏侯茂(第三个字我打不出来)不怎么会打仗,但内政还行,让他以多于敌人的兵力守城,还是可以完成的。即便完成不了,也还有副将。
总之,魏延想以几千轻兵在短时间内攻下长安城,难度颇大。
(3).守城难度太大
我就算你魏延天生奇才,把长安给攻下来了,你拿什么坚守?用那五千不擅防守的轻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客场大城市长安城,防守四面八方赶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己的敌人?
或许有人会说了,在当地征兵就是了。那我送你两个字
——白搭。
长安被曹魏经营那么些年可不是白经营的,说句实话,百姓能吃饱穿暖,谁愿意去推翻曹魏呢?
再进一步假设魏延魅力四射,招到人了,那军队总得训练吧?拿上一刀两剑的就是士兵了?现实要远比游戏困难得多!战争稍微惨烈些就得防备逃兵,还得防备奸细,所以只有四个字
此路不通
(4).违背诸葛亮的整体战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术可以用两个词形容:稳重、大气。其实街亭不失守的话将会是一场很漂亮的战争。而魏延的提议显然是剑走偏锋,与诸葛亮背道而驰。
蜀国本来就弱小,赔不起精兵更赔不起大将,诸葛亮必然不会采纳,再加之你魏延真地成功打下长安并且能够坚守,那诸葛亮必然要被迫加快进攻速度,力求速战速决,这样的话,又没有足够时间去做安抚降地的工作了,况且要蜀国步兵速推魏国骑兵,是不是太为难诸葛亮了呢?
综上,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原因,但都是指向同一点
——“子午谷奇谋”,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