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311贴子:89,843,542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虎豹骑!
有关虎豹骑的构成,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句十分抢眼的话。
“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百人将,就是队率,也就是少校一级的干部。
换句话说,进了虎豹骑的,一个小兵,至少也是少校了。
这支部队的战绩相当彪悍,以后还会有它发挥的空间,这里先说说这支部队的构成。
这支部队,第一任统领是曹纯。
曹纯,字子和,曹仁的弟弟。他的特点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由是为远近所称”,是一个相当有管理才能、又十分有文化和人格魅力的将军。
他的地位,十分特殊。


642楼2012-09-21 17:33
回复
    虎豹骑登场无误


    IP属地:广东643楼2012-09-21 17:33
    回复
      2025-11-10 11:3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表面看,曹纯的官位并不高,只是个少将级干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曹魏权力金字塔中的地位低。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最近谍战片的盛行,大家都对国m党的军统有了很多了解。就算是国m党内部,对这个特殊编制也是闻风色变。
      但他的最高长官戴笠,也不过是个少将。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一门权力构成的学问。
      在中国长期的政权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权力构成科学。简单些来说,它从来都是由两种权力结构构成的。一种是显性,一种是隐性。
      显性,就是人所共知的,军长比师长大,丞相比六部长官大。
      这是常规的体系,正规体系上确是如此。然而,真正的权力,却往往由隐性的决定。


      644楼2012-09-21 17:39
      回复
        就像汉武时期,显性的高官,什么三公之类,那就统统是个摆设,真正掌握权力的,是汉武的内廷,而这些人,显性官位都不高。
        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君主和下臣之间的一场权力分配,君主经常会用高官虚权,和实权低官的办法,来限制臣下的权力。
        因为一旦高官高权之后,君主就容易陷入危险。
        曹纯,虎豹骑,就是这样一种编制。当然,他没有武帝内廷那么拉风,但他在曹魏军队中的地位,却非常高。
        原因就是,他直接受曹操领导。
        他独立于显性正规编制之外。正规编制中,一个大将,训一个少将很正常。
        但你让那个大将去训训曹纯试试?
        曹纯,虎豹骑,不听命于曹操以外的任何人,他是曹操手中的一张王牌。
        王牌到什么程度呢?
        王牌到曹纯死后,曹操思考他的最新统领人,左思右想,前思后想,大头朝下倒过来想,最后想出结论--------我自已来当吧。(“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遂不选)
        官渡之战中,虎豹骑首次亮像,“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杀了袁谭。
        北征乌丸中,它再次亮像,“北征三郡,纯部骑获单于蹹顿”,搞到了敌人老大。
        而如今,就在刘备疯跑的时候,这张王牌再次出动了。


        645楼2012-09-21 17:43
        回复
          “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
          五千虎豹骑,三百里追敌,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
          而刘备这时,显出了和他名义上老祖宗刘邦非常相似的一面。
          “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
          当年刘邦被项羽追,急了,就把两个孩子推到车下去,夏侯婴过来,再把他们收上去
          刘备也学会了这一手,虎豹骑一到,刘备马上丢下老婆孩子开溜(先主弃妻子)。
          那谁去帮刘备收呢?
          


          646楼2012-09-21 17:45
          回复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而关于诸葛氏的来历,还有点小故事。
            诸葛亮祖先姓葛,本是琅邪诸县人,后来搬家到阳都,因为那里早就有姓葛的,又来一家,故而大家称之为诸葛,于是改为双姓,以诸葛示人。
            诸葛亮的老爸,做过泰山郡丞,只是不幸的是,在他幼年时,去世了,留下还未成年的诸葛亮。幼小的他,只好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是袁术所署的豫章太守,带着诸葛亮和他弟弟诸葛均,在南昌(豫章治所)为官。
            自此以后,诸葛亮与大哥诸葛瑾分开了,因为大哥要照顾继母,为躲避战火,后前往江东避难,从此,兄弟俩天各一方。
            诸葛亮好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生活又突遭变故。
            


            648楼2012-09-21 17:54
            收起回复
              农民也玩小资?
              其实诸葛亮哪里是真正的农民,他不过是以退为进,躲在这个小山村里参加一下义务劳动而已。
              诸葛因为出身士大夫家庭,从小就读了不少书,是个文人,在隆中的日子,他除了下地劳动,就是广交朋友,尤其是一些社会名流,更是倾心交结。
              他们时常在一起钻研学问、吟诗作赋,好不逍遥自在,他自己也爱好广泛,尤其喜爱唱歌,一曲慷慨悲凉的《梁父吟》,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因为战乱,当时荆州交通便利,从北方赶来众多避难的人,光关中地区就流入十多万家,其中不乏一些非同凡响的人物,称为海内俊杰。而这些人,也渐渐形成一些小圈子,最为著名的,就是诸葛亮的这个“青年才俊圈”。
              这里边,有太尉崔烈之子,冀州博陵的崔州平;有豫州颍川的徐庶(字元直)、石韬(字广元);有汝南的孟建(字公威)等人,他们都是名士,经常在一块议论时事,抒怀抱负。
              学而优则仕,他们志向远大,有志于为官一任,造福八方,可是怀才不遇,只好天天在一起聚会。
              他们为什么不去投奔刘表呢?


              650楼2012-09-21 18:01
              回复
                = =好饿。。先去吃饭了 吃完紧接着上晚上的课 先闪咯


                651楼2012-09-21 18:03
                回复
                  2025-11-10 11:2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652楼2012-09-21 18:04
                  回复
                    很想问一下步骘的问题,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过他曾经用投石机在某处击败了个谁,所以在三国志11里才有了射程的特技,但是后来在哪儿都找不到了,不知道楼主知道否


                    IP属地:山东653楼2012-09-21 18:56
                    收起回复
                      陆一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4楼2012-09-21 19:16
                      回复
                        @tajh201 不知为毛我手机不能直接在你那楼回你-.-…《三国志·张昭传》:“昭弟子奋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车,为步骘所荐。昭不原曰:‘汝年尚少,何为自委於军旅乎?’奋对曰:‘昔童汪死难,子奇治阿,奋实不才耳,於年不为少也。’遂领兵为将军,连有功效,至(平州)〔半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车是张奋造的吧,我觉得相比〔射程〕来说,还是给步骘〔眼力〕更合适。


                        来自手机贴吧655楼2012-09-21 20:01
                        收起回复
                          这里面的原因就很复杂,说简单点,他们看不起刘表
                          当然也看不上刘备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着正统,因此他们还是希望去找曹操,可曹操手下人才如云,也不差你一个,所以一直没多大出息,不过侍机而动的想法,还是有的。
                          不是不愿为官,而是时机未到
                          诸葛亮心怀大志,常自比管仲、乐毅,别人都认为他说大话,只有徐庶和崔州平相信。除了狂,他还有个嗜好——喜欢抱膝长啸,要是在现在,肯定被认为脑子有问题,可那时候,人们觉得,这是孤傲清高的表现。以至于后来的魏晋风度,一些名士除了吃药、饮酒和清谈,也学诸葛亮的样子,时不时长啸一下。
                          当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宣泄,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呐喊,一种率性而为的悲悯情怀
                          这个世界上,怀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当诸葛亮遭遇到这个心境时,也只能长啸,只能忧郁,但他不是满腹牢骚,坐等伯乐上门,而是想着怎么去寻找机会。


                          656楼2012-09-21 22:24
                          回复
                            诸葛亮的这帮朋友,都想去找曹操,他却不看好。
                            他很明白,去曹操那里,大不了做个小市长,而他自己,要做宰相。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很多人郁闷的理由,我想这时的诸葛亮,也是郁闷的。
                            郁闷归郁闷,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还帮人“算命”。
                            一天,他对徐庶、石韬、孟建三人说:
                            “你们三人做官,可做到刺史和郡守。”
                            三人好奇,问诸葛亮自己能做什么,他笑而不答。
                            其实不是不答,而是怕打击好友自尊。
                            孟建要回中原,他提醒说,荆州很好,何必回去?最后没劝住,孟建最终北归,做了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后来石韬也回去了,历任典农校尉、郡守等职;徐庶也因为母亲被抓,跑去给曹操效力,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还有开始那个崔州平,史书无载,但他哥哥崔钧是西河太守,想必也没做成什么
                            而诸葛亮,就实在与众不同,他独辟蹊径,找到了并不被人看好的刘备,两人的相遇,彼此改变了一生。


                            657楼2012-09-21 22:27
                            回复
                              2025-11-10 11:2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只能去请?
                              有这种人?莫非是世外高人?
                              一下子刘备的胃口就被吊得老高,他或许又想起了不久前见司马徽的情景。
                              当时的社会,很重视名士清谈,而清谈的一个保留节目,就是品评人才。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质量认证”,顷刻间身价倍增,不但被人尊重,还可以做官。
                              所以说,那时候的“时事评论员”很牛,能左右社会舆论,非常受人尊敬,以至于他的一句话
                              就能改变你的一生。


                              659楼2012-09-21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