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9,827贴子:53,466,753

回复:【母亲节征文】李萍vs包惜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康母亲也住在破屋子里,但杨康由于从小在王府长大,还是不行。父母确实是第一导师,但也要和大的环境一同考虑。


51楼2011-05-08 17:39
回复
    李萍比耶律洪基他老妈还要猛


    IP属地:北京52楼2011-05-08 17:42
    回复
      2025-11-29 06:44: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位【没有依靠】,【容貌秀丽】,与【王爷有关系】的【宋人女子】靠自己能在大金国都好好的活下去? 而您也说了,她是为了“找依靠”。 那她是为了谁而找依靠呢? 是为她自己? 但显然她自己活下去的欲望并不大。
        包惜弱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无可耐何】的嫁出去。 这可能性有很多,我也有列出几个不同的。 这个可能性只是我个人倾向的而已。


      53楼2011-05-08 17:43
      回复
        杨康都不明白他老妈为毛老呆在破屋里,而他老妈也没讲明白为毛,当然当时的环境也不能讲。杨康的生活环境跟她老妈愿意呆在破屋也没关系,他跟金国其他王子生活没什么区别。


        IP属地:上海54楼2011-05-08 17:45
        回复

            当然我这里只是十分广泛的说,因为金庸并没有在此上面多加笔墨。 想来李萍也会有在寒冷的冬风中想起亡夫而流泪之时,包氏也有可能去见皇室时被欺负甚麼的。 但这些都是猜测,金庸给我们的只有李萍的辛劳与包氏的终夜哭泣,这是她们【主要】的付出与伟大之处。


          55楼2011-05-08 17:48
          回复
            嫁不出去是冲要条件吗?和美貌也没关系,和性格纤弱也没关系。
            我想换个人吧,她根本不会想这个问题,只会想如何把儿子抚养成人,中间辛苦就慢慢熬吧吧。少侠去过皖南的歙县吗?那里很多牌坊,就是那里的节妇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长大,供养他读书考得功名,后儿子为寡母求的诰命来的。比如有名的许国牌坊就是这样来的。


            IP属地:上海56楼2011-05-08 17:49
            回复
              其实李萍粗手粗脚的,没有包惜弱那么光彩耀人,大家自然而然的对包惜弱有些怜惜。坚强的女人,往往给人忽视了她们所受的苦


              IP属地:广东58楼2011-05-08 17:50
              收起回复

                  包惜弱自从认定杨铁心已死后,就十分的轻生。 如果没有完颜洪烈,她怕早就死了。
                  而李萍,完颜洪烈如果碰到怕就顺手斩了。 就算因为某种缘故带去了京都,一位没有依靠,还有一位婴儿的乡下农妇我很难想像要如何在大城市活下去。 运气好的话,她或许会被有钱人捡去当奴才,运气差或许只能乞讨过生,想要养大郭靖,怕比在蒙古还要困难。


                60楼2011-05-08 17:53
                收起回复
                  2025-11-29 06:38: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个人觉得倪匡对包惜弱的评价,如袭人和息妫一类的女人还是比较恰当的


                  IP属地:上海61楼2011-05-08 17:53
                  收起回复
                    我也不觉得改嫁就是冲要条件,我是说当时女人的想法。
                    哦,当时她也不知道完颜就是杀夫仇人。我对这两个女人是李萍可敬,我很佩服这样的单身妈妈。对包惜弱改嫁一事表示理解,所以认同倪匡评价她的话。但是她在杨康教育问题上的疏漏我不喜欢。包惜弱改嫁当然是为了儿子,难道儿子在王府饱享富贵就完啦?亏她自己还受过一定教育呢?


                    IP属地:上海62楼2011-05-08 17:57
                    回复

                        当时段天德已经受不了了,如果李萍为了孩子忍辱负重,脱离他未必会是难事。 而就算他依旧不愿让她走,当她们遇到金兵时也没有选择权了。
                      『这时李萍肚子越来越大,挑担跋涉,委实疲累欲死,【但她决意要手刃仇人】,【一路上竭力掩饰,不让金兵发现破绽】,好在她自幼务农,习于劳苦,身子又甚是壮健,豁出了性命,勉力支撑。数十日中,尽在沙漠苦寒之地行走。』
                        注意这里,她并不是因为要“活下去”或“为了孩子”而跟者金兵走,差点被累死。 她是为了要【手刃仇人】。


                      63楼2011-05-08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