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敏感的王子在年轻的朋友中第一个预感到“斯乐难常”,但他在当时依然抱有一种幻想:“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威胁虽然一定存在,但他们将互相扶持、一同面对,至少在一般的生命时长之内。而瘟疫打破了他的计划。到他三十一岁成为魏王世子时,青年时代的朋友已“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如此集中的死亡刺激了对生命意义的焦虑。显然曹丕认为这些逝者的生命意义是不够的,因此他将陈述阮瑀之死的“化为异物”加重为“化为粪壤”。为了补足缺损的生命意义,也为了拯救言之伤心的自己,曹丕开始了逝者文集的编撰工作。这封信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一一回忆、总结徐幹(伟长)、应玚(德琏)、陈琳(孔璋)、刘桢(公幹)、阮瑀(元瑜)、王粲(仲宣)六人的文学成就。”
摘录来自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黄晓丹
此材料受版权保护。
如此集中的死亡刺激了对生命意义的焦虑。显然曹丕认为这些逝者的生命意义是不够的,因此他将陈述阮瑀之死的“化为异物”加重为“化为粪壤”。为了补足缺损的生命意义,也为了拯救言之伤心的自己,曹丕开始了逝者文集的编撰工作。这封信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一一回忆、总结徐幹(伟长)、应玚(德琏)、陈琳(孔璋)、刘桢(公幹)、阮瑀(元瑜)、王粲(仲宣)六人的文学成就。”
摘录来自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黄晓丹
此材料受版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