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第三个预言:姓吞天下,名涉君王。
‘’名涉君王‘’咱就不谈了,因为哥若不说破没人能猜到,更不要说是如何‘’涉‘’的君王了。
那么‘’姓吞天下‘’该如何解读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汉字‘’祭‘’和‘’奠‘’的区别。在现代汉语中这俩字常常连用组成一个词,但在古汉语中这俩字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祭——通常是指祭祀已死的人,如祖先、部族首领等等;奠——是专门用来奠‘’天‘’的(必须得用酒),而‘’天‘’则是中国人所认知的宇宙最高主宰者;所以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对人,一个是对天(神),哪怕的地上的君王也不能享受‘’奠‘’礼遇!但‘’祭‘’和‘’奠‘’又不是没有联系的,两者常会一同出现在部族(国家)的重要大典上。
有了以上的铺垫,我们就容易理解‘’姓吞天下‘’的意思了:‘’奠‘’是在奠‘’天‘’;试问天底下有谁比‘’天‘’更大?而天下所有人的归宿都是死(秦始皇也不例外)并最终被‘’天‘’吞走,这岂不是‘’姓吞天下‘’么?中国可有何姓能与‘’奠‘’(鄭)相比?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鄭姓本身就自带庄严神圣的属性,比如人们常说的‘’郑重……‘’等等,为何不说李重?王重?张重?或秦重?刘重?朱重?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