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84,183贴子:4,947,248

证明直线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从此推翻数学大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直线是无限长的,射线也是无限长的,那么,直线比射线长吗?还是二者是一样长的?
关于这个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二者都是无限,没有长度的概念,所以无法比较长短。第二种观点是,按照集合论中“一一映射”的方法可以证明二者一样长(对比于全体正整数与全体偶数相等)。
但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第一种观点认为二者无法比较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比较的方法,至于第二种观点认为直线与射线一样长更是十足的谬论。
下面给出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证明直线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
设一条原点为0的数轴横轴X,正半轴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负半轴也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正半轴与负半轴合起来便是一条直线。
设另一条与数轴横轴Ⅹ平行的数轴横轴X′,Ⅹ′的原点为0′,现在用一种“等比缩放投影”的方法将正半轴射线整体投影到数轴Ⅹ′上,将正半轴射线从原点起始分成每段1米的无穷多段,设为L1,L2,L3,L4……Ln……然后,将L1按1:2的比例投影到Ⅹ′轴,设为L1′,L1′=1/2米;将L2按1:4的比例投影到Ⅹ′轴上,设为L2′,L2′=1/4米;将L3按1:8的比例投影到Ⅹ′轴上,设为L3′,L3′=1/8米……
按这种方法,正半轴射线的任何一段都能投影到Ⅹ′轴上,计算投影的长度,便是1/2+1/4+1/8+1/16……=1米。
如果觉得“投影”的概念难以理解,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正半轴射线的L1段由1米缩短为1/2米,L2段由1米缩短为1/4米,L3段由1米缩短为1/8米……则收缩后的射线长度为1/2+1/4+1/8+1/16……=1米。
用同样的方法,Ⅹ轴的负半轴也投影到Ⅹ′轴上,投影之后的长度也是1米。
经过这种投影变换后便可以直观的看到:射线的投影长度为1米,而直线的投影长度为2米,所以直线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
最后说明:为什么要用“投影”的方法来比较直线和射线长度大小?因为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无法直接比较,而通过“等比缩放投影”的方法,将无限长的直线和射线投影到有限长的线段上,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直线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04 22:07回复
    其實這個方法只能證明直線、射線、線段的點的數量一樣多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05 00:35
    回复
      2025-07-30 15:00: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点归哪条射线?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05 00:38
      收起回复
        直线是原本定义的一个意
        射线是时间与现象结合的一个理
        单一的直线比喻无限长意境,无法与有限的认知作为参照,强行参照,认知看不到直线,只能犹如盲人摸象般,另立直线以做参照,得知原本直线的每次不同的可知角,以认知而言,也就是斜线与产生交集的角,因为交集角的唯一性,直线也会因为认知上限,得出不同的认知直线,因此直线只存在于认知中,并不出存在于现实中,现实中只存在认知直线,
        理论中的无限直线,因为认知的局限性,在参考中思维一直跟着直线跑,所以直线始终以认知直线成为主观参考,换句话说,现实中与幻想中的直线本质没什么区别,在你没打破固有常规之前,以原本的定义,重新书写意义,还要用原本的定义,老一套的新意,意义不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05 03:55
        收起回复
          我跟你讲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就去找书读。1 无穷大是不能比长度概念的,可以比势,射线和直线的势都是相同的 2 如果一定要找个办法比,那就是做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因为直线是抽线的数学概念,是最简单的一维流形,射线是带有边界点的一维流形,你想要比长度?那数学上就是给流形加上一个度规,这个度规是可以随意加的,且不说即便加上了度规,由于这两个流形都不是紧的,全局的测度就没有意义,就算你强行要比,度规也是可以随意加的,那么仍然比不出大小,你非要比,那就是都嵌入到同一个二维欧氏平面,但仍然,还是无穷大和无穷大相比,没啥意思。如果实在要比,有一种无穷大比无穷大是可以表示出来的,就是比如构造两个线段序列,这两个序列都趋向无穷大,但是线段的比值是趋向于有限数的,那这个无穷大还算有点意义,你两个光秃秃的射线和直线,没有任何结构是没有比的价值的,如果你想要比的价值,一定是加上了结构。如果想要走出这种对抽象数学的迷惑,更好的办法是接受虽然抽象但是合逻辑的推理,而不是强行给自己并不可靠的直观感受找理由,3 塔斯基悖论你可以查查,一个球,凭空造出两个与原来相同的两个球,那么这事你更理解不了了,问题出在哪呢?出在测度论上,操作的过程涉及不可测集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05 06:16
          收起回复
            讲个冷知识
            [0,1]和[0,2]也是等势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05 07:02
            收起回复
              你这样做相当于在射线上沿着射线看,然后告诉我们你看到了射线的另外一个端点,在哪里不知道,反正它投影在你眼睛上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05 07:19
              收起回复
                你这个投影法对于任何无穷长都可以投射为1米。
                给一条直线也是投成一米。
                你是刻意把射线投成1米,直线投成2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05 07:22
                收起回复
                  2025-07-30 14:54: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用这个方法 可以成功证明直线是直线长度的根号2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05 07:23
                  收起回复
                    你只是证明了你所谓的投影的关系,跟直线和射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要证明直线和射线的长度关系,请先给出直线长度和射线长度的数学定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05 09:05
                    收起回复
                      不愧是民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05 09:36
                      回复
                        不愧是民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05 09:42
                        回复
                          来,我教你怎样将直线和射线在同一函数中映射到任意你想要的比例。取函数y=arctan(a*e^x),其中a>0,
                          那么对于x∈(-∞,﹢∞),y∈(0,π/2)
                          对于x∈[0,﹢∞),y∈[arctan(a),π/2)
                          arctan(a)可取(0,π/2)中的任意值,所以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把你所谓的长度比取为任意大于1的值,还不用像你那样分段构造,连个函数都写不出来。


                          IP属地:云南13楼2025-02-05 13:19
                          收起回复
                            直线是两边,射线只有一边,这不就两倍嘛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05 16:16
                            收起回复
                              2025-07-30 14:48: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天推大厦,这大厦真厉害。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05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