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吧 关注:2,882,506贴子:81,832,257

【有感而发】一些被大家误解的历史,欢迎拍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看到一个“高月=虞姬”的帖子,我差点就要掀桌了==。那帖子是以古代女子命名规律来证明,结果被一些月饼大喷。其实那位lz用的古代女子命名规律是没错的,应此我找了一些容易被人误解的历史说明一下,内容大多源于史书及网络,并结合现代一些学者的研究整理而得,欢迎大家讨论或拍砖~~~~
如果亲们发现已近有这样的帖,请告诉我,我请猫叔删了我的~~~~~~~~



1楼2010-08-13 15:39回复
    项羽火烧阿房宫
    一说到这个,羽党就揪心吧,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即阿房宫没有建成。秦代阿房宫在修建过程中,因其工程规模过于庞大,施工过程中人力又不足,加之修建工期前后仅有3年左右时间,工期太短,所以导致秦始皇、秦二世两度修建阿房宫均以“未成”而告终。所以项羽没有烧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而没有提到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现在看来,因为阿房宫没有建成,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烧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所以传说认为项羽烧了阿房宫是错误的。
    


    2楼2010-08-13 15:39
    回复
      2025-08-09 21:00: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孟姜女哭长城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其实关于孟姜女传说不是起源于秦代,而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比秦始皇早约300年。据《左传》等史书记载,齐庄公四年秋,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不幸战亡。杞梁安葬后,其妻孟姜仍悲痛万分,一天,孟姜到杞梁墓“抚棺大恸,涕泪俱尽,继之以血。齐城忽然崩陷数尺……”(《东周列国志》载)后来孟姜赴淄水而死。经过几个朝代的补续和演义,尤其是从唐代开始,孟姜哭夫变成了哭长城,哭齐长城变成了哭秦长城,杞梁也由于口口相传演变成万喜良或是范喜良。这一传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但山东及河北仍是其流传的核心地区。
      


      3楼2010-08-13 15:39
      回复
        秦的严刑酷法
        现在咱们提倡法治社会,在秦朝时就出现很严谨的法律《秦律》,西汉宣传秦的法制严酷,我认为是一种歪曲。拿近年出土的汉初法律与秦律比较一下,就发现其实差不多,秦律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严酷,因此完全把秦律看成秦代社会稳定的对立物是不合适的。秦律当然是保护剥削阶级利益的法律(其实每个朝代也是如此),但秦律也体现了社会建设的思想,这一点值得研究,尤其要把二世时期的残暴行为与秦律区别开来。
        


        4楼2010-08-13 15:39
        回复
          坑儒
          这个跟楼上常常被人连起来说,大家知道,秦始皇很想长生不老,于是花大钱让人制作长生不老药,但是咱们知道那是骗人的,嬴政后来也发现了,就下令捉拿那些术士,所谓坑儒,本只是对良莠不齐的术士队伍的一次清理整顿而已。这被活埋的四百六十余人,乃是候星气、炼丹药的术士,就算有儒生,也是很少的。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也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没有提到儒生。
          自汉以来,儒家的地位迅速提高,到了东晋年间,梅颐献《古文尚书》,附有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其中有云:“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这时,坑术士第一次变为坑儒,随着《古文尚书》被定为官书,坑儒的说法于是沿袭下来,遂成定论。然对于梅颐所献的《古文尚书》及孔安国所作《尚书序》,前人多有辨疑,到了清代,其伪书的身份已成盖棺定论。
          时至今日,儒依然作为一个褒义词而存在。比如说儒商,虽实际是商,却也得把儒摆在商前面,以便附庸风雅。然而,儒商不两立,要么就儒,要么就商,焉能兼得?
          


          5楼2010-08-13 15:40
          回复
            有点我在书上看过。兰州有爱啊


            6楼2010-08-13 15:40
            回复
              古代女子的称呼(主要为先秦时期)
              回到开头说的,今天看西洋人的姓名,名在前,姓在后。中国古代女子的姓名也一样——比如:春秋时期的文姜、伯姬、王姚等等,后面的姜、姬、姚等都是姓氏。女子中还有很多叫王姬、伯姬之类的,这些都是公主。因为当时是周天子的天下。周天子姓姬,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还有许多封国也都是姬姓,比如,鲁国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的封国,自然也都姓姬。从鲁国嫁出去的公主也都叫“姬”。因为姬是大姓,到处都是这姬、那姬的,姬后来成为女子的美称或通称,如虞姬,歌姬、姬妾等。
              古时,女子的名字似乎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个称呼,越是平凡人家的女子越是如此,先秦时主要加前缀,后世则多加后缀。形式主要有:
              一, 用排行:伯、仲、叔、季。如嫁给秦穆公的晋国公主——伯姬,晋国国姓“姬”,那长公主可以称为“伯姬”,有二公主的话应该称为“仲姬”。
              二‘国名+父姓’也是对女子的一种称呼方式,对象是地位不太高的女子:周幽王王后褒姒,是生于褒国的姒姓女子;
              如晋公子重耳亡齐时娶的齐国公主齐姜,这位女子既然是齐国的宗室女,其父姓就是‘姜’,齐则是国名。因为她不是晋文公的正室所生,所以没资格使用晋文公的谥号‘文’,只能称为‘齐姜’
              三,‘夫谥+父姓’也是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称呼方式,称呼孀居的贵妇人:郑武公的王后、郑庄公的母亲武姜, 武姜是申侯的女儿,父姓是‘姜’, ‘武’,则是郑武公的谥号,郑庄公的母亲之所以被称为‘武姜’,是因为她是郑庄公父亲郑武公的正室夫人。
              晋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妹妹文赢,父姓‘嬴’夫谥号为‘文’故称“文嬴”;秦穆公的夫人穆姬,晋文公的妹妹,父姓‘姬’,夫谥号为‘穆’,故称“穆姬”。这里国君间互相换了妹妹作夫人——这就是著名的“秦晋之好”。
              


              7楼2010-08-13 15:40
              回复


                IP属地:上海8楼2010-08-13 15:41
                回复
                  2025-08-09 20:54: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焚书被审核·······


                  9楼2010-08-13 15:41
                  回复
                    LZ油菜啊~~~膜拜


                    10楼2010-08-13 15:44
                    回复
                      好多字


                      IP属地:重庆11楼2010-08-13 15:44
                      回复
                        百度你快把焚书吐出来吧····


                        12楼2010-08-13 15:47
                        回复
                          lz动画都需要改变历史的,我从不当真,我是历史课代表


                          13楼2010-08-13 15:47
                          回复


                            14楼2010-08-13 15:51
                            回复
                              2025-08-09 20:48: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13楼
                              我也没当真,只是有人当真了。
                              之前有看到有人大骂刘邦,说他杀死少羽;有人拼命地骂嬴政暴君······那时候我就有点郁闷了。
                              我也是想让大家分清现实和虚幻,就好比我喜欢少羽这个角色,但对历史上的项羽无爱一样。


                              15楼2010-08-13 15: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