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记的备忘录吧 关注:14,934贴子:1,427,767

回复:宏观和大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4-9-30
今天这么涨有点离谱了,后面真的没必要追了,我是没卖,因为我做长线。
就算有牛市。后面也要振荡下消化下获得盘和套牢盘。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4-09-30 14:28
收起回复
    2024.9.30 两市成交量:2.6万亿,5336家上涨,8家跌。
    这完全不是市场行为,是ZF变相拉升股市行为。这几天看了很多人解读,股市为何会如此疯狂。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
    首先,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逻辑性的,ZF也是一样,特别是这么大阵仗的拉升股市,应该是要和某力量进行对冲或者,我们如此的上涨可以让对手爆仓。
    这波就是先通过权重股拉大盘,五粮液居然涨停,宁王居然涨8%,明显是我们涨的多疯狂,对手盘就有多惨烈。
    至于,对手盘是什么,我不知道,毕竟市场经历尚浅。。。
    期待采莲江上 回来指导知道我们啊。。
    @小陀螺


    IP属地:河南43楼2024-09-30 15:14
    收起回复
      2024-10-2
      国庆我简单看下户头,今年是赚钱的,不过也赚的不多,主要是前几个月那些猪肉股有一波快速的下跌,然后海南橡胶上车的仓位价格也稍高了点。
      其实我随便买个宽基可能收益率也会超过目前的情况,所以说目前我赚的钱还是靠老本,也就是对市场情绪和估值的判断,简单说就是对牛市熊市的判断。牛市不贪心不让埋,熊市能狠下心躺在那。
      这两年研究的基本面没对收益率发挥正向作用。这个其实我之前帖子里强调了很多次了,这个领域还是新手,判断出错是很正常的。“不要怕,也不要悔”,当犯错了以后不要怕,相信以后会慢慢变好了。当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的时候也不要后悔,永远相信这就是自己成长的一部分。
      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花全部时间干一些消遣的事情,我们会去偶尔看看行业研报,公司财报。随着研究时间的变长,我们熟悉的行业和公司变多,我们这块慢慢也会有正向作用出来了。轮动的时机越来越多,我们慢慢会发现有好几个行业同时会出现机会,我们慢慢会学会在不同行业分仓。
      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好在我们已经有了方向,我们要相信3年后、5年后、10年后的自己会和现在不一样。


      IP属地:浙江44楼2024-10-02 12:43
      回复
        2024-10-3
        行情走到这种程度基本上是资金面和情绪的影响了,我翻下历史K线复盘下这种急涨或急跌历史走势
        我回想了下最近十来年这么急的涨没想到,这么急的跌的我倒有记忆,就是2015年那波牛市结束了以后的下跌,当时大盘用17个交易日从5178跌到3400多点,跌了1700来点,各种熔断和跌停,日均跌100点。
        这波交易目前是从2700点涨到3350点,涨了650个点,用时9个交易日,日均80个占左右,因为现在起涨的点位比较低,所以从百分比来看的话不比那波小。从港股走势和国庆节的渲染来看大概率节后第一天也是要涨的。
        2015年那时候17个交易日急跌以后急剧反弹上涨了13个交易日,反弹了800点左右,反弹到下跌第9个交易日的点位。反弹了一半不到点的位置。
        (我)个人感受之前15年急跌后面有急涨,现在这么急涨后面也肯定有会有急跌,具体后面还会涨多少天无法把握,但是如果市场真的国庆回来继续涨1个星期左右我可能会考虑在股指期货上开空单。如果国庆回来那周就开始振荡我就随他去不管他。


        IP属地:浙江45楼2024-10-03 16:01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24-10-03 18:00
          回复
            2024-10-9
            对很多昨天开盘买的人来说昨天高开低走和今天低开低走够他喝一壶了。之前复盘2015年下跌走势的时候估计回调会到一半空间,可惜我胆子还是小了,昨天开盘高开不足以让我清仓加开空,我更怕踏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4-10-09 11:04
            收起回复
              2024-12-14
              下面这张图是猫笔刀的公众号里看到的摩根报告资产分析,纵坐标是波动率横坐标是长期平均收益率。a股太惨了,波动率最大,收益率却很低。
              我之前考虑自己炒股分格往行业分析转型的不是很顺利,重仓的猪肉和橡胶都跑输大盘。今年的收益率都低于大盘。反思了下还是太激进了,完全放弃这么多年etf风格,直接全部搞个股。应该先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试试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4-12-14 07:46
              回复
                以后关于出口宏观信息全放在这楼的副楼版面清爽点
                2025-1-14
                数据观点来自广发证券郭磊
                2024年四个季度出口同比1.4%,5.6%,6%,10%上,全年5.9%,拉美出口增速同比为13.0%;对东盟出口同比为12.0%
                出口份额东盟占 16.4%; 欧洲和英国 16.6%; 美国 14.7%; 中国香港和台湾 10.2%; 拉 美 7.7%和 非洲 5.0%; 日本、韩国占比分别为4.3%、4.1%; 印度、俄罗斯占比分别为3.4%、3.2%。
                分行业汽车,家电,造船,芯片出口增长比较快。
                (个人看法 )24年经济全靠出口和中央基建在拉,不知道消费什么时候能起来,出口顺差太大别人也会和你贸易战的,人家也要保护自己本土企业。就像中国提出自主可控那样。国家层面政策也有影响,出口太重要了就会想办法和别人打好关系,感觉今年上头对外口气变化比较明显。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5-01-14 06:52
                收起回复
                  2025-1-22
                  这是之前几十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也就是说今年的5%左右GDP增长,消费到底占了多少比例。从99年到2003年从90%左右下降到30%出头。然后2003年到2019年一直是一个上升趋势,维持在60%左右。
                  2024年发生了很大的下滑到45%,所以今年的体感很差,尤其是开店的生意很难做。


                  IP属地:浙江50楼2025-01-22 09:52
                  收起回复
                    2024-2-8
                    最近这一个月看周金涛的涛动周期录,收获很多,也产生了对宏观经济的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一下。
                    中国目前CPI和ppi处于低位影响内需及经济增长和消费股的股价。那这种局面会维持多久?按美联储操作就业率和劳动者的工资应该是推动通用的一个比较重要因素
                    包括房价因为购房人口未来长期下降趋势,及中国居民负债率到达近60%的高点,唯一可能稳住房价的就是居民收入上升带动购房能力上升及化解债务。
                    因此工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是这几年经常刷到裁员和就业难以及大学生工资低的水平,那这几年工资水平应该是变差的。
                    我这几年思考问题都尝试用供需这两方面考虑。影响工资水平也一样。
                    需求就直接挂钩GDP,应该是每年还有少量的增加的。
                    供给考虑两个因素:1是社会生产效率,就是单位劳动力的产出量,2是劳动者数量
                    1。是社会生产效率。这个这几年应该是提高的。目前我们的自动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已经大幅提高。寒假去广州看了下无人驾驶的地铁和小车非常震撼。这个因素会压制劳动者工资水平,因为产生一样的生产力需要的劳动者的数量少了。我感觉这几年我们的产能过剩以及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下降应该和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有很大关系。
                    2。当然是劳动者的数量。 男的60退休,女的55左右有些可能早点50退休,女的可能没有完全参加就业有些在家全职,我们以60岁为参考退休是1964年出生的老人,有2700万人。后面每年几乎都是这个数量。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不管是16岁-22岁哪个口径,那几年出生人口每年都在1600万左右相差不大。也就是劳动力每年会减少1000万人。结论:随着1962-1975年那批建国后第一批婴儿潮退出劳动力市场,每年劳动力人口会减少1000万左右。
                    劳动者数量*社会生产效率=劳动需求
                    劳动者数量是不可逆每年1000万左右下降。需求只是这几年因为产能过剩出现短暂的停滞,长期应该还是一个上涨趋势。劳动者效率这个变量我目前没有明确数据只是感觉这几年应该有个比较明显的提升,这个数据的天花板应该是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具体中国到什么程度了未来还有多少提升空间,我还没有量概念,但对比目前一些新闻包括自动化一些信息,包括中国现在一些机械类产品已经开始出海和德国日本韩国竞争了。中国技术水平应该已经提升到一定程度了。中国未来效率提升空速度应该没有劳动力下降的速度快。
                    所以我感觉未来5年内中国应该会马上面临劳动力缺乏工资上升的情况了。想想也可以理解中国基本上都在走韩国日本发展方向,既然他们目前工资水平远高于中国,中国未来必然也会碰到工资上升的情况。
                    结论:所以我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必然面临劳动者工资快速上升的阶段(具体哪年因为我对生产率这个量没有数据无法推断,预估五年内),推动CPI上升,然后推动内需上升,扩大第三产业,消化房地产这个雷。


                    IP属地:浙江51楼2025-02-08 10:06
                    收起回复
                      其实去年的时候我有点迷茫,当然是因为投资不顺利,更因为看不到前面路在哪,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这个寒假看了会书以后感觉自己又行了,哈哈!
                      所以如果能看到远方的路在哪,虽然现在摔个更头也会爬起来让自己跑快点。2025年回过头看周天王这本书里汇集2005-2016年他写的一些研报,有种翻历史书的感觉,尤其是事情都是身边已经发生的事情,他研报预测的结果我们身边都已经发生过了。他判断的准还是不准马上脑子里有反馈。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有种高考完拿着答案回去估分的感觉。重要的是他书里的一些研究方法,以及对比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尤其日韩发展经验的一些判断很有启发。
                      所以我才会有了前面那个对劳动力工资的一些判断。
                      我感觉已经达到我当年回贴吧更贴的目的了,和自己对话,不害怕失败,不后悔操作,一切往前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
                      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年放弃K线分析回归基本面,之前K分析更偏重博弈,基本面有点像研究,后者除了让我更了解股票,更让我了解这个世界和社会。
                      未来我可能会把那些知名卖方分析师出的那些书都会看一遍,像荀玉根还有其他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的更高和更远!
                      2025年要加油研究市场看书,我感觉我已经从小学一年级升到小学二年级了。


                      IP属地:浙江52楼2025-02-08 10:25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3楼2025-02-09 00:02
                        回复
                          2025-2-11
                          看了温铁军对2025年分析,产生些想法记录下
                          温铁军说这两年国内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和消费透支。外部是欧美的逆回全化(典型是特朗普加关税),
                          温教授还讲了97年和15年那两波中国产能过剩处理方式,97年是政府基建铁工基,15年是房地产拉动。这一波产能过剩解决他提了新质生产力和国内大循环为主,这两个一个是技术升级,一个是消费拉去我感觉都挺难一下见效,不像前面那两波铁公鸡和房地产来的这么立杆见影,而且虽然我前面提到未来可能劳动力进一小缺乏会提高蓝领工资可能会拉动消费,但是这个过程会比较慢。
                          我查了下居民负债率(和GDP比值)从2010年20%多点上升到2015年30%多点,然后2015年到2022年暴增到60%左右,也就是说这7年居民拼命在加杠杆。我查了下亚洲这些发达经济体(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的居民的负债率基本上都是60%-80%左右,韩国稍高点到了100%左右。
                          我又查了下居民负债率里三部分:房贷从2010年到2022年从6万亿升到34万亿大概5倍左右,中国居民消费贷到了24万亿,消费贷到20万亿。消费贷和经营贷涨的幅度比房贷还大。
                          感觉居民这加杠杆空间不大了,地方政府明面上40多万亿的债加上城投的估计也快100万亿了,这几年地不好卖公务员也在降薪减少支出。地方政府债务估计也到顶了。
                          只有中央政府负债才30多万亿,这块看怎么加点杠杆出点力拉下。
                          按现在中国gdp135万亿体量你加个几万亿的杠杆一点感觉都没有,要几十万亿的体量才有戏。
                          温铁军的产能过剩,消费透支现状太难了。看不到短期解决迹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5-02-11 23:41
                          回复
                            2024-2-15
                            老特和老普打完电话可能停火,俄的股市就涨疯了,政治对股市影响还是很大的。
                            不过我感觉这个对中国可能不是很有利,因为这几年中国对俄贸易顺差呈倍速增长,欧美退出的市场还有俄本土集中精力搞军工一些民用市场也让出来这两块基本中国企业占了。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俄停火以后老普不会让你中国在俄市场这么一家独大。
                            然后俄停火以后美国更多精力放到亚太主要针对中国。外部环境会更恶化。
                            中国主要还是要慢慢靠内需,求人不如求已,国内为主国外为辅。以前主要精力搞一带一路搞外贸,后面可能要转向国内了。消费股低迷了这么多年应该年有空要好好看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5-02-15 08:06
                            收起回复
                              2024-2-25
                              刚好在有在周金涛的书里看到对朝日美的行业gdp占比的统计,我感觉韩日尤其是日本更的借鉴意义,因为日本80年代面临美国打压和贸易战的强度和我们现在接近。
                              出乎我意料的是食品饮料占比竟然会下降,我印象中巴非特还有中国明星基金经理很喜欢投这一块。
                              如果对行业和个股没有那么大的把握选那些未来占比会提升的行业肯定胜率会高点,这个图有空要深入再看看,今天先记录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5-02-15 08: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