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记的备忘录吧 关注:14,934贴子:1,428,031

回复:宏观和大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蓝线是自2016年北向资金开口以来的走向,绿线是上证。北向一直是向上走,中间一些会跟着指数有些调整,但调整的速度远小于指数调整,也会马上创新高。
最新的一波北上调整是2023年8月,目前高点降低11%左右。调整了快4个多月了。去年8月也就是我开始买的时候,真是这么倒霉么。
看下历史记录2019.3降10%调整5个月,2020.3降10%调整7个月,2022.1降4%调整10个月。
目前还不确定外头资金是不是对中国投资趋势发生逆转,不过再等半年基本上就有数了,如果再流出半年时间和跌幅超以往,打破这个上升的平台,那基本上确定老外不是技术性调整而是放弃A股投资了。


IP属地:浙江21楼2024-01-05 08:38
回复
    对国外降息预期考虑买入A股还有一个基本面考虑。
    一般国外降息,他的经济就会强劲,那购买力就会上升,中国出口商品就会增加,那企业的盈利就会上升,利好上市企业的基本面,所以2016年前北上还没开口的时候中国股市也受美国加息和减息周期的影响。
    这个考虑是基于以前中国一直深度参与全球化,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成为慢慢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这几年发生的另一个反常的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CPI和世界的CPI严重背离,别人在通胀但我们在通缩。我查了这几年中美国CPI的变化
    2020年1月中国从最高的CPI同比5%降到当年12月的-0.3%,当时中国处于疫情刚开始封锁这个当特殊情况处理,也可以理解。
    然后从中国20年11月升到22年7月,CPI升回3%正常位置。当时中国疫情控制住了,出口很旺。
    美国CPI从2020年5月0.3%升到22年6月惊人的9%,美国为了刺激经济直接给老百姓发钱。CPI暴表
    这个时间段相对还是比较正常的,中美国物价走向还是同步的,只是涨的没有他们厉害。
    但是从22年8月以来就开始出问题了,我们的CPI从3%跌到现在23年11月的又到-0.5%的低点,美国加息控制通胀从9%降回3%正常范围,就是我前面说的别人通胀我们通缩。
    我发现中国物价趋势还是和美国那边相关的,他们升我们也升,他们降我们也降,但是我们的范围好像出问题了,他们升到很高的时候我们还只是在正常范围,他们降到正常的时候,我们已经降到很低了。
    如果到22的时候还可以说经历疫情的特殊时期,但是23年我们全世界都处于正常的情况,我们的CPI绝对值还比别人低一截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IP属地:浙江22楼2024-01-05 09:17
    收起回复
      不过要相信常识,树不会长到天上去,股票也不会跌到地里去,现在已经是历史低估的低点,再怎么多的利空都顶不上这一点常识,所以我还是会满仓持股。
      宏观信息变来变去太难把控,当其中一个参考看下就好了。看的太多还是会迷了眼睛。


      IP属地:浙江25楼2024-01-05 09:53
      回复
        我印象中以往过年前行情都不错,之前基金为了拉业绩狂拉几天,我以为这热度能维持几天,这星期连跌好几天
        昨天我看到网友热评科创50连跌10个月,我去关注了下诺安的蔡经理,我记的前几年半导体很火的时候他很有名。没想到已经跑路去搞私募了,想象下当年冲他买的基民心理阴影面积。
        北交所也有所降温,都在回调。
        在边上的一直都是负面情绪的情况下一直持股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判断这两年都会满仓持股。就像之前不看好股市空仓一样。我感觉在这市场知行合一还是挺重要的,可以参考别人逻辑但不能参考别人的结论,知行合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1-06 08:48
        回复
          之前提了科创板最近创出了,我出于好奇查了下科创板的一些基本情:
          科创板上市以来2019年下半年,共上市566只股票:
          2019年72只(才发行半年);2020年142只;2021年163只;2022年122只;2023年67只。
          前面三年发行的比较,这两年行情不好发行速度变慢。
          科创板我看了下解禁一般刚上市直接流通的才占20%-30%,余下的一年后解禁一部分,三年后再解禁一部分。
          2023年解禁的应该是2020年上市的142只,和2022年上市的这122只的一部分。
          2023年解禁了1.3万E,2019年和 2020年发行的股票已经大部分流通了。
          2024年会解禁的是2021年发行的163只的一部分,和2023年发行的67只的一部分。
          预期2024年解禁金额会小于2023年,0.9万E。
          这个金额和发行个数比例差不多,今年是166+67解禁,去年是142+122解禁。
          我的感觉:买不完完全买不完,今年如果外面没有发大水,科创表的表现应该也不怎么样。
          2023年9、10、11、12发行的数量是4、0、4、1.如果按这个节奏保持下去2024年少发行股票,那2025年应该这块压力会小点,2026年就压力会非常轻了。
          如果2024年科创板表现再不好的话,2025就非常值得投资了。


          IP属地:浙江27楼2024-01-07 11:38
          收起回复
            下午简单汇总了下最近10来年上市新股情况。这几年确实有点过份了,10年那会平均200来支,这几年都平均400来只了,直接翻倍,在18年熊市那会稍微消两年。
            上市了以后还有个定增,这个量可能比上市的量还大。


            IP属地:浙江28楼2024-01-07 17:10
            回复
              2024-1-8
              我之前发现我对大盘判断引用的对象是上证指数,上证50,中证500,包括中证1000,所以我感觉目前的市场比较低估。
              我的这些我习惯的指标慢慢要改了,最近每隔3年都会发行上千只新股。这些指数已经不能反映全市场水平了。
              就像2023年大家感觉跌成这样,我引用全市场的平均其实不要加权只算算术平均或中位数都还是上涨的。只是这些权重股的指标已经超跌了。
              下面几个颜色区域是全市场PE估值的分布,从下到上每个颜色分别代表,PE分别是0-10,10-30,30-50,50-100,100以上,亏损。左边和中间明显往下尖的两个点分别是2012年和2018年。最右边是现在算术平均估值不算低估。
              再加上今年还是新股解禁的高峰,我要修正下自己的判断,今年大概率还是比较难有全面的大的行情,那些盘子小的股票的估值还是太高了。解禁了卖的动力会比较强。


              IP属地:浙江29楼2024-01-08 14:58
              收起回复
                最近跌幅多慢慢从原先大盘变到中盘,最后1000多只40E以下的小盘股也还挺着,应该游资在里面。我估计慢慢跌到小盘股以后整个市场就慢慢触底了,现在还在慢慢找市场底。
                2024年开盘5天跌5天,这是神一样的开局。
                今天北交所也挺不住了,那些解开的大小非会教这些游资做人的。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永远买不完。


                IP属地:浙江30楼2024-01-08 18:00
                回复
                  2024-1-12
                  这几天的走势资金慢慢从北交所和小市值股票慢慢向中大盘股票挪动。小票和注意风险。


                  IP属地:浙江31楼2024-01-12 10:15
                  回复
                    2024-1-17
                    惨,虽然1月8号那天修正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没想到市场加速下跌。今天跌的太狠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1-17 15:13
                    回复
                      2024-2-22
                      数据观点来自长江证券吴一凡
                      日本经济周期,从增长率和美国贸易战来说,中国应该处于日本石油危机那段,估计会经历10来年增长率为5%左右发展。日本股市在这段时间急剧发展到89年的20年大顶

                      日本股市低迷近20年后在2012年央行资产快速扩张后加升,最近突破1989高点。中国央行资产表23年也在升高增速是近几年最高


                      居民资产日本1994年开始实物资产从55.8%降到37.3%,其中土地从41.3%降到23.1%。基本上都是土地在降。2019中国居民实物占79.6%,其中房地产占59.1%。
                      日本土地下降大部分进了存款21.7%升到34.5%,股票才从5.7%升到9.1%。
                      (个人想法)从日本经验上看我之前认为的房地产如果不行钱会进股市想法错误的,事实上这几年中国存款增加非常快,和日本相似。亚洲人的文化和观念接近,日本的变化很有借鉴意义


                      IP属地:浙江33楼2024-02-22 23:30
                      收起回复
                        2024-4-12
                        3月cpi0.1%,1月-0.8,2月0.7,前三个月白干了,年化目标是3%,后面9个月平均要4%,基本上不可能了。
                        上头在拼命印钱,下面在拼命存钱,真是离了大谱了。按MV=PQ这条公式的话,M涨了,这个V少了,当总量Q不怎么变好了,这个价格P怎么都起不来。
                        招商发公告说得钱存的太多了,利差又降了,他不发3年和5年大额存单了。之前招行年报显示存款太多了贷不出去他一般买债券规模上万亿亿,年化大概3%多点,如果钱存多了成本接近3%他就没赚头了,所以把这两关了。银行需要的是你存活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04-12 02:44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4-04-22 10:49
                          回复
                            2024-7-6
                            最近一直在看书。大盘其实也在思考。
                            以前考虑大盘习惯性的考虑那些宽基的PE和PB点位,这些宽基的历史分位也是有用的,如果跌的足够低买进去放足够久亏钱应该不会,但是分位就像价格,跌到底部到底会待多久呢,2014年那波牛市其实估值2012年就已经到底了,但是行情直到2014年才来。2018年好点跌到底部就反转了。所以我感觉光静态看估值还是有点问题。
                            这段时间有所改变,更多的是从供需角度思考大盘。其实在上面帖子1月我统计历年上市新股数据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了,但是这几个月看了点书,包括债务危机这些,感觉更清晰了点。
                            我把A股的历年的新股上市,包括一些老股的增发,当成股票的供给。中国这几年货币发行量里的M1当成需求,因为M1是活钱比M2好点。
                            复盘历年的情况后发现,
                            2012年10月新股开始降低发行(每月低于10只),2012年小盘股开始先触底,2014年大盘触底开始牛市。中间经历了1年半左右。期间M1平均同比增速在8%左右。
                            2018年2月新股开始降低发行(每月低于10只),2018年12月开始牛市。中间经历了10个月左右。期间M1平均同比增速在5%左右。
                            这两波行市供给发现接近牛市的时候M1增速都是下降的,说明供给降低对股市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新股发行解禁一般都是上市打新的这些直接解禁,1年后解禁小股东,3年后解禁大股东。所以不会在降低发行以后马上产生效果,1年前和3年前解禁的原始股东都在卖。
                            2024年2月新股开始降低发行(每月低于10只),到今已经有5个月左右。
                            我目前倾向于认为这波降低发行以后持续的时间应该是超过18年的10个月,最少也要等12个月以后当时发行量很大的新股小股东1年解禁期过了再看看盘面情况。3年前的大股东减持最近政策限制比较多,应该影响没那么大。
                            (可能变数)但是这里可能存在一个问题,今年以来M1的增速急速的下跌,4月-1%,5月是-4%。2012年M1同比8%,到2018年同比还有5%,但是如果目前下降的速度远超前两轮,中国从08年开始一直在不停的加杠杆,如果后面进入降杠杆周期的话对M1资金供给会产生什么影响。


                            IP属地:浙江40楼2024-07-06 06:59
                            回复
                              2024-9-27
                              这几天的大盘在我二十来年投资生涯记忆中按周算都是排名前几火爆的。在这样火爆市场中你没有持股见证是非常可惜的。
                              简单谈几点我投资生涯几条炒股的经验
                              1.你在市场明显低估的时候一定要在场,这个看宽基pb百分位就好了
                              2.忍住震荡,或者删除软件不管他
                              然后你就会成为股市七赔一平一赚里的那少的赚钱一员了。是不是很简单,如果你玩了十来年还亏钱,试试这个方法,努力朝这个方向慢慢努力。
                              至于我最近研究那些基本面只是属于术的部分,是我想让自己在那赚的一小部分里再增加成功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4-09-27 2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