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吧 关注:500,208贴子:52,804,422

回复:闲话主教练的意志对球队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25.38.182.*
从对中国女排的热情关注度和不辞辛苦的作文看,应该加精!


80楼2010-06-19 23:21
回复
    LZ很辛苦,分析的很透彻从技术角度我很佩服,但我要表达一下我对你的看法,你说马寅是伪球迷,请问什么是伪球迷?你从始至终都是以马寅的博客作为论证,伪球迷能写出这些博客吗?关心女排,支持女排就是真球迷。他如果算是伪球迷那真球迷有几个呢?你一边说人家不好一边用人家的东西,用两句成语叫做:言行不一,口是心非。


    81楼2010-06-20 00:16
    回复
      2025-11-26 11:11: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每个人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你说我“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我不知从何而来。
      我开篇就说了,我马寅的文是要获得相应的背景资料,这是因为她跟陈忠和是联系最紧密的记者,她的资料很多来自陈忠和本人,同时她本身属于媒体的一部分,她对陈忠和和女排也代表了媒体的一部分态度。一句话我用马寅的文只是要获得相关的背景资料,难道这就能阻止我对她的评价吗?
      其次我早在我的文章中指出了什么是伪球迷,只是你没有注意而已,那么我再把相关内容再贴一遍。
      “马寅这个人其实对排球并不关心,她关心的其实是中国女排或者更确切的说是陈忠和黄金一代的中国女排,她绝对不是排球迷,她迷得是陈忠和和她的黄金一代,以后的关心只是连带下来的。在2007年女排新名单出来后,其实她只关心老队员是否能回来,没有回来说明老队员还不能回复状态,这是她失望的根本,新的女排队员中她只认可了王一梅,其他的人只是因为陈忠和选的所以她有一些信心,她会为了这些人为陈忠和说话。”
      首先她和中国女排发生关系只是因为这是体坛周报对她的职业要求,再这之前她没有任何主动和中国女排发生关系,她没有因为中国女排过去的辉煌,和陈忠和以及以前各位教练运动员早期的艰苦而关心中国女排,只是因为职业她才和中国女排和陈忠和挂上关心。当然这不是她的错,就像我不喜欢足球,各人爱好不同嘛
      跟中国女排发生关系以后又怎样呢,正如我说的,她关心的只是陈忠和跟陈忠和有关的黄金一代,连带的她关心陈忠和后面提拔的王一梅薛明马韵文等人,其实我说白了,这种关心跟排球无关,她是陈忠和和黄金一代的fans而已,她关心的是这些人而不是排球,我有没有证据?
      当然有,在《王一梅千万不能掉链子》这篇文章她自己说得很明白,体坛周报不报道排球联赛,所以她基本上不看联赛,更不关心联赛的队员。
      请问,一个真球迷,不管这个球迷水平高还是低,她可能不关心联赛吗?国内的大奖赛锦标赛呢?可能不关心联赛或者其他比赛中出现的新人新变化吗?她对中国女排掺和的很起劲,跟教练和队员关系密切,无条件的支持教练和队员,看上去好像真的是一个球迷,其实不是,让我再说一遍:她只是陈忠和和黄金一代的fans,跟排球无关。
      也许她根本也没有认为她就是一个球迷,那我就说的更对了,况且说她是伪球迷并不涉及其他,尤其不涉及她个人的品德的好坏,只是为了更清楚地看清她的中国女排评论的出发点。


      82楼2010-06-20 06:28
      回复
        为什么陈忠和在最后一堂训练课后选择留下薛明和魏秋月?为什么不留王一梅?为什么不留马韵文?马韵文王一梅在奥运上打得很不错啊,反倒是薛明没有在奥运上有什么表现吧。
        魏秋月是肯定是要留的,就像陈忠和在09-10赛季联赛天津队夺冠时说的那样,是现在国内最好的二传,没有之一,就是最好的。《来年要看魏秋月(多图)》http://amymayin.blog.sohu.com/101007164.html,马寅就是跟着陈忠和转的,陈忠和怎么想她基本上就怎么想。这篇文章极力夸赞了魏秋月甚至单独给了送给魏秋月的一本书的镜头,想起08年大奖赛逆转巴西的那场比赛,魏秋月自己连一个镜头都没有。
        


        83楼2010-06-20 09:19
        回复
          可是她却忽视了薛明,但是为什么要留下薛明呢?因为薛明这个副攻特点特别鲜明,一个是三号位,一个是特别快,一个是身高拦网都好。其他像打二号位的副攻以及主攻,都有很多人可以竞争,但是薛明这个位置特点如此鲜明的副攻只此一个。中国队快变的战术是每一个主教练都不可能放弃的,快变的基础必须要有多点进攻的能力,因此三号位的薛明是不可替代的,陈忠和对自己是否能继续当主教练并没有底,如果他能确定他能继续主教练的位置,他可能会留马韵文王一梅和魏秋月薛明一起,但是如果真的都留也就没有必要留了,直接跟大家一起说就是了。单独留下魏秋月和薛明会说些什么事呢?叮嘱她们回地方后要注意的事项?会不会对奥运期间对她们的态度有所表示或者缓和?不知道。但是从他告诉马寅的话可以知道,魏秋月薛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而且即便不是他做主教练,他也确信这两个人是将来女排的中坚。
          


          84楼2010-06-20 09:20
          回复
            正是因为陈忠和不知他是否能继续当主教练,所以他并不能肯定王一梅和马韵文是不是还能回到国家队,但是他心里肯定有把握魏秋月和薛明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
            实话讲我这样猜测心里还有一点疑问的,不留王一梅可能因为后任教练因为风格不一样不选王一梅这样有明显缺点的人,但是为什么对马韵文作为下一任女排中坚没有信心?不应该啊。
            


            85楼2010-06-20 09:20
            回复
              陈忠和不做主教练,其实我以为会是王宝泉,没想到是蔡斌。
              奥运会以后我基本上确定陈忠和不会当主教练了,事实上有很多球迷也这样认为如果不是多数球迷的话。不像很多球迷看不到陈忠和作为主教练在奥运备战中犯下的严重错误那样,我相信有很多搞排球的都会发现陈忠和的问题,这当然会引发很多质疑。奥运第三好像很不错,但是奥运会的比赛打得也非常难看,真正能沉下心来思考排球比赛问题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的,事实上在冯坤复出后状态中国队状态一路下滑的过程中,我相信很多搞排球的人都能感觉到事情不妙,可是陈忠和是中国第二个奥运冠军教练,他没有真正失败的时候是不可能替换他的,但是奥运打完了,质疑必然出现,尤其是管排球的。很多人包括王宝泉认为只要陈忠和想干帅位就是他的,但是陈忠和却心里并不那么肯定,《再见!黄金一代!》http://amymayin.blog.sohu.com/101988260.html中他这么表态:“也许我想干,但是组织上不一定让我干,比如说认为我没有带队圆满完成奥运会比赛任务,或是认为我年龄大了,也有可能组织上想让我留任,但是我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能否承受继续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压力,所以说这还是个未知数,从我个人而言,我会服从安排。”结果我们都知道,陈忠和觉得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放弃了。
              


              86楼2010-06-20 09:20
              回复
                换人选很多人都会选王宝泉,尤其是王宝泉在联赛决赛中先输一场下从极度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三比一战胜上海再夺联赛冠军,王宝泉的声望真的达到了顶点,媒体舆论我的感觉好像就是在陈忠和和王宝泉之间选,没想到会半路杀出一个蔡斌。
                有人说是王宝泉拒绝了所以才选了蔡斌,更大的可能还是考虑到所谓的国际型教练吧,蔡斌说到自己的优势时也提到这一点,说他对国际排坛比较了解。连马寅都说中国女排需要一个国际型的教练,当然她说的这种国际型主教练是指郎平和陈忠和这样的。
                


                87楼2010-06-20 09:21
                回复
                  2025-11-26 11:05: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对蔡斌没什么了解,不知道他带队的方式也不知道他的执教水平,可是我还是耐心看他会是怎么样,我轻易不愿意对一个人和一个事物下结论,除非我能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
                  蔡斌上任的同时发表了他改造中国队的思路,其他的我不记得了,映像很深的是模糊主攻和接应的区别,王一梅改接应。王一梅改接应是模糊主攻和接应的基础,我其实很喜欢这种安排,我一直期望中国队有一个强力接应,我也认为中国队应该可以有一个强力接应。其他什么两边拉开中间施压,什么压低弧度,其实都不是重点,这只是战术选择的问题,而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人决定了一个球队的风格这是最关键的,战术可以选择,人不能乱换,如果主要的位置换人,那么就证明教练无法贯彻自己赋予球队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应该是教练考虑成熟也最熟悉的风格,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教练和这支球队就危险了。
                  可是我还是觉得很不安,我对蔡斌的执教能力指挥韬略用人艺术都一无所知,但是对他的看人眼光,从他公布集训队员的同时我就开始怀疑,其实我对赵燕妮、尹萌并不了解,但是我了解楚金玲。这是我质疑蔡斌的看人眼光的开始。
                  当然既然蔡斌愿意用楚金玲我也想看看他是不是正确的。
                  


                  88楼2010-06-20 09:23
                  回复
                    再提一下为什么陈忠和和王宝泉都特别强调了队员争强好胜的性格的重要性?为什么楚金玲这样有严重性格缺陷的人会入选国家队?
                    另外一个比较失望的是李娟,李娟确实全面,但是在天津的时候我就发现她的问题,状态起伏太大,状态好的时候什么都有,还记得王丽这个天津队的最佳替补吗?往往是李娟突然没了状态成就了王丽的威名,王丽比李娟稳得多。蔡斌的这个阵容必须有人做保姆,可是李娟做保姆却是一个定时炸弹,当然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受。用李娟我虽然失望但并不会怀疑教练的眼光,但是用楚金玲我就怀疑蔡斌的眼光。
                    能不能看准一个人,对一个主教练至关重要,只看准一个人的技术而不能对这个队员在赛场上的发挥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正确认识的教练不是合格的教练,终究会在这个队员身上吃苦头的。蔡斌的看人眼光有问题还将在后面继续表现。我们以后分析。
                    正如我所说,其他很多新人我不了解,但是魏秋月薛明王一梅马韵文顺利入选我还是很满意而且觉得理所当然。
                    整个队伍就我知道的主力队员伤病并不严重,我说的是魏秋月、薛明、马韵文、王一梅,而且她们的状态正好,奥运会其实没怎么发挥就败下阵来其实我觉得她们都憋着一股劲,一心想证明自己,所以心气也高,甚至包括李娟,我觉得她也一定想证明自己。一句话,队员们状态不错,人心可用。甚至媒体对这新一届的国家队也寄予很高的期望。
                    这个时候,实话讲我根本没注意惠若琪。
                    


                    89楼2010-06-20 09:52
                    回复
                      魏秋月作队长在我看来理所当然,虽然她年纪小,但是薛明马韵文都是在她当队伍灵魂的时候打出来的,她们会对她有深刻的信任,王一梅跟魏秋月配合得也好甚至比跟冯坤配合得还好,李娟跟魏秋月的配合更没问题。
                      蔡斌的另一个说法,没有主力和替补之分,开始我以为他是套话,每个新教练上台总会说这么句话,为的就是让队员们相互竞争,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教练敢真的不确定主力阵容。
                      蔡斌的几个主要的缺点:1)看人不准,用人不当;2)不及时确定主力阵容,导致队伍始终处在变化中,核心无法形成;3)对队员的技术战术发挥限制太死,导致队员无所是从;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是每个目标都没能实现,形成恶性循环;5)不懂运动员的心理,不懂得给运动员减压。
                      最终我们看到一个原本充满信心的队伍崩溃了,陈忠和那时主要是教练和二传崩溃,而蔡斌这支队伍则是教练员和整个队伍的崩溃,仅仅半年。
                      


                      90楼2010-06-20 10:54
                      回复

                        但是我没料到这是蔡斌失败的开始。
                        蔡斌这个人至少在中国女排主教练位置上确实给我的感觉是不合格的,他招入的新人除了惠若琪,其他楚金玲、尹萌、赵燕妮、都是不合格的。而且他的比赛观念或者建队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比如说不设主力,只有首发,什么每个人都是主力,我开始以为他只是说说,没想到他当真了。
                        瑞士赛最后一场对荷兰换首发以后,几乎每场比赛都换首发,这和以前每次比赛首发都不变相比完全不一样了。
                        意大利杯,上来就输日本,首发改尹萌,当时我并不知道马韵文受伤,以为蔡斌不信任马韵文,但是确实来讲,从中国精英赛第一场后其实中国队的状态在逐步下滑,到换殷娜首发后刚刚恢复一点信心,即便要换首发也应该用有经验的徐云丽来首发,像尹萌这样的小将不应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作为首发上场,尤其证明她的实力根本没有国家队的水平。上海队主教练张立明也熬夜看了比赛直播,他表示:“看得出来,蔡指导主要是想通过这场比赛给新队员锻炼机会,但副攻尹萌此前就表现一般,应该让她逐渐适应比赛气氛,让她首发显然实力有一些差距。后来场上队员陷入茫然,导致整体发挥失常。”"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比赛,我发现教练已经垮了,已经出现了陈忠和露出败像时的表现,开始指责二传。
                        如果教练指责某个不是二传的队员,那么讲这个队员影响的不过是这个队伍的局部,但是教练如果指责二传,那么情况就非同小可乐了。
                        这种指责二传的情况的发生一般来说整个球队已经不让教练信任了,就像我在本文开始的时候的说法,上下同欲者胜,没有了对自己队伍的信任,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92楼2010-06-20 11:27
                        回复
                          输给日本后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我发了一篇文章《还缺什么(续)-蔡斌真的可以无主力吗?》http://forum.sports.sina.com.cn/thread-367377-1-1.html,现在再来看这篇文章,我仍然认为我的看法非常正确,我愿意把这篇文章贴出来给大家品评。


                          93楼2010-06-20 11:34
                          回复
                            还缺什么(续)-蔡斌真的可以无主力吗?
                                 作为蔡斌来讲,全新组队没有经过比赛的检验完全可以说“有首发无主力”,但是经过漯河和昆山后,其实我觉得就不再应该这样了。
                                 作为全新组队的主教练,你设计一个队伍的体系,并且依照这个体系选择队员,应该是建立在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对队员比较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的,不是主教练没想好队伍的体系而且对队员的了解不够的情况下空想得来的。比如以副攻和王一梅为主要攻击点,主攻和自由人接一传,那么副攻人选当然要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主力副攻也心里大致有数。攻击点选好了,一传、防守的人选也应该心里有数,这个时候说有“首发无主力”应该是说给队员们听的,主教练自己是应该心里有主力阵容的,不确定下来是要把心里的主力通过比赛来确立下来的,通过比赛发现主力阵容在实战中会有什么问题,漏洞,再经过调整,使自己心中的主力阵容和实战中经过检验的主力阵容相吻合,然后下大力气进行培养。事实上首发就应该是主力阵容,首发阵容必须稳定可靠漏洞最小最少,在减少自己漏洞的基础上提高自己主力阵容的水平。
                                 经过漯河和昆山的比赛,对于首发阵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一个什么结论吗?最明显的事实上首发阵容几乎没有一次能打完全场的,这样的首发肯定是有问题的,固定被替换的是楚金玲,那么我们不能肯定楚金玲这个位置出了问题吗?我相信蔡斌也可以承认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位置确实存在问题,那么我觉得,在漯河和昆山后就应该调整首发阵容了,弱的楚金玲这一点应该采取断然措施,如果要让楚金玲上场就改变她的位置和作用(我得承认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能让这个位置的漏洞一再的出现,否则就应该坚决使用殷娜,在稳固后防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他攻手的作用。
                                 但是我们却很遗憾的发现主教练并没有对首发做任何调整。
                                 如果把瑞士精英赛当作一次中考,为什么不把发现的问题解决掉再进行中考呢?为什么要带着一个漏洞去参加有巴西、意大利这样的强队的比赛呢?其实我看到对波兰时还是用原来的首发时我是非常诧异的。一个新的队伍,信心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信心的树立是建立在不断弥补自己漏洞的基础上的,就是说要打一场进一步。对于发现漏洞的首发不进行调整,这样的做法只能认为主教练对首发是满意的,包括主二传、副攻、王一梅、主攻的李娟和楚金玲,至少主教练认为没有变的必要,认为即便楚金玲这一点是个漏洞,他也可以通过换人来夺回主动。
                                 蔡斌这样做我只能认为蔡斌是真的认为“有首发无主力”,并打算贯彻到底,他真的认为首发有问题没有关系,出问题的话他换一个人上去顶上就行,每个人都是主力。如果不是真的这样想,他绝对不会让带着漏洞的首发继续上场的,首发有问题没关系换一个替补就行?有首发没主力,这个问题说说可以,可以给替补们鼓鼓劲,真要这么干,我认为真是大错特错。如果主教练能把首发当主力,看重首发主力的作用,必然会想办法弥合队伍中出现的漏洞。可是在昆山后主教练真的不对队伍首发进行调整,这说明他真的随时打算更换场上队员,如果队伍发挥不好,人人都可能被调整下场,主攻副攻接应甚至自由人,首发人人可能失去主力位置,这对场上首发的心理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首先,场上的队员也是人啊,她们不可能跟主教练一样无所谓啊,不管教练怎么讲,首发在队员们心中就相当于主力了,没有一个站在场下的队员会认为自己是主力的,自己能不能站在场上,有没有机会站在场上,首发很重要啊,这一次站在场上了,下一次能不能再站上场啊?她们知不知道这样的首发有问题?我相信只要不是自己骗自己,每个队员心里都有数,没有任何一个上场的队员知道自己的队伍有漏洞还会心安理得。如果有明显的漏洞,场上的队伍的发挥会有问题的啊,自己也可能受影响啊,这样的话,整个队伍比赛的时候心态会好吗?会有战斗的意志吗?
                            


                            94楼2010-06-20 11:35
                            回复
                              2025-11-26 10:59: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主教练充分信任,从体系上进行弥补,从言谈中肯定,从行动上支持,让队员们觉得我就是主力,我必须负起得分的责任,除非我发挥失常,否则哪怕我受到对方的一定限制,我的扣球成功率没那么高、拦网成功率没那么高,也给我一定的调整时间,这个球没打好下个球我怎么打,我是主力这个关键球我就要打,就该我打。如果你主教练都不认可主力,你怎么让队员在关键的时候担当起负责的作用?谁都不是主力也就是谁都是主力,谁都是主力也就是谁都可以担当责任,当然谁都可以担当责任也就谁也可以不担当责任了。这样的心态能迎接中考了吗?心不定之一;
                                   心不定之二:主教练心不定了。由于漯河和昆山后没有确立主力阵容,导致队员们的心态不稳,非常想打好,非常怕打不好。对德国晃晃悠悠过关了,对巴西意大利队员们是拼了命想打好,事实上队员们也是真拼了,对巴西每一局都有追分的情况,对意大利也是这样,失败是技不如人,心态有些紧,相比之下,荷兰对中国就是第一局拼输了,第二三局就垮了,中国队的这些首发真的是不错了。对巴西对意大利队员们并没有垮,但是教练垮了。
                                   说教练垮了当然是说他的心理,我主要从教练的言行来看待教练的心理,
                                   教练垮了表现:在打巴西和意大利之前很自信,认为自己的队伍人人是主力,个个上场能顶用,首发有漏洞也不换;输球了则认为失败是缺乏一种精神,队员不敢担责任,对自己一手建立的队伍开始产生怀疑;
                                   我在想没有主力却要有核心(瑞士赛前我并没有当真,以为蔡斌的话是一种姿态),没有核心却要队员担当夺取关键分的责任,这难道不是矛盾吗?这种矛盾体现了教练心理的变化。以前认为有首发无主力,模糊主攻接应的位置,这是建立在一种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都可以发挥作用的观念上的,这种观念体现了教练的自信。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建立在不要核心的基础上的,很简单,既然没有主力,首发队员人人位置不稳,核心怎么可能建立起来?一个队伍不仅仅是二传一个(组织)核心,当时建队的时候说任命薛明李娟是为了建立副攻(进攻)和主攻(防守)的核心,虽然也用了她们作为首发,可是当防守出现漏洞的时候主教练却不采取措施,防守环节老出问题,防守核心怎么形成?防守核心不能形成,那么一传、防反就没有保证,二传、一攻以及球队的胜利也就没了保证。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由于漯河昆山后没有及时调整首发,解决体系中防守的问题,导致到了瑞士赛中队伍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漯河和昆山站,其实也是队员们认识自己和认识自己的队伍和体系的两站比赛,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敢于发挥。后来到了昆山,对多米尼加实际上就有了败相:首发的一传防守一攻就垮,漯河时换殷娜还有用,副攻还可以出色的发挥,保证场上的攻击力,而到了昆山换殷娜已经不太管用了,首发副攻已经有了不稳的迹象,必须换替补副攻,甚至将全部的首发主攻换下依靠惠若其的攻击力来补充副攻。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换殷娜时实际上队伍已经落于下风,在漯河时可以凭首发的拼劲赶回来,到了昆山,由于在换殷娜前主攻、副攻和二传已经进行了相当大的努力来改变场上局势,到殷娜上场时,拼劲已经不足了,即便殷娜上场一传有了一定的保证,副攻们的自信心也已经不足了。就是说漯河的副攻是一鼓作气,昆山的副攻就有点再而衰了。
                                   这样的变化虽然说明了替补副攻和惠若其的攻击力有一定的证明,但是整个队伍的信心应该说是下降的,因为通过两站的比赛队员们都可以看到自己队伍漏洞的存在,事实上体系上出现的漏洞是不可能总是依靠队员们的拼劲弥补的,蔡斌认为可以依靠“有首发无主力”东方不亮西方亮来解决问题,即便真的能够做到,这也是对于整个队伍而言,对于单个的队员来说,这样的漏洞的存在将直接影响自己在比赛中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自己在队伍中的地位,所以队员们只好拼命要打好,这样的心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想赢怕输,瑞士赛对德国巴西意大利都存在这个问题。顺风球好打,逆风球就难以翻身,体系上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心态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95楼2010-06-20 1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