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吧 关注:499,354贴子:52,787,842

回复:闲话主教练的意志对球队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管她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还是下意识的感觉,她通过跟陈忠和的交流跟郎平的交流(见《中国女排凭什么再拿奥运冠军》),并且亲眼见证黄金一代在2005年2006年的惨败,不得不做好面对即便是冯坤伤愈复出,也状态不再的现实,果真如此,谁来顶替冯坤?正如今天所说,谁来顶替魏秋月?
请记住,2007年新的一届国家队名单公布的时候,陈忠和心态是平和的,并没有过高的希望的要求,就像我在上面提醒大家注意陈忠和对选秀结果的表态一样,他觉得没有惊喜,在马寅的下一篇博客里http://amymayin.blog.sohu.com/36900659.html写到“几天前,自以为了解陈导的我在博客中说自己甚至可以想象出他面对这张新名单时的心情,现在看来,他还是比我想象得更加坚强,更难以打败。因为问陈导对这张新名单有没有同样的失望时,他居然说没有,原因是——这是目前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最合适的一份名单了,所以必须面对现实,准备战斗!”我们可以看到陈忠和心态确实很好,这是一个准备战斗的主教练必须具有的素质,可是他最终没能保持这种心态。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奥运会而准备的,既然在2007年确定重新开始,是否做好了遇到困难的准备?大奖赛亚锦赛的成绩能不能应该不应该动摇自己的决心?或者是2007年开始得太过成功,导致自己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谁能真正知道陈忠和最后半年玩命的贬低魏秋月是什么原因?这已经超越了对一个队员的失望的程度,不信任魏秋月,不用他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在媒体面前拼命地贬低魏秋月?黄金一代从来没有任何人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即便是跟黄金一代一波但是被退回的队员都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为什么魏秋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重新回顾当时的报道真有些陈忠和在为不用魏秋月像大家解释的意味?他需要这样做吗?这些谈话是他主动谈的,还是记者们主动问的,从大奖赛以后,尤其是大奖赛分站赛,陈忠和非常密集的谈论魏秋月和冯坤,我只能根据当时的背景来猜测:媒体已经开始质疑冯坤了。等我慢慢的说。


16楼2010-06-18 18:20
回复
    还在期待中,


    17楼2010-06-18 19:16
    回复
      2025-11-18 12:47: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平淡中突然发现了惊喜。2007年4月16号的博客《中国女排在路上》http://amymayin.blog.sohu.com/42197897.html,陈忠和突然觉得看到了亮光“细一问,希望首先来源于新二传魏秋月的进步,自从今年年初决定由这姑娘担当新中国女排的主二传,她的身上就承载起了中国女排新复兴的梦想,毕竟二传是场上灵魂,中国女排想要做出令人惊喜的改变,魏秋月的崛起是必要条件。
           可是“崛起”二字怎么可能如说说这样容易,没有条件或是缺少机遇的人,崛起无从谈起,而有条件也有机会的人,如果没有历经艰苦磨练,也不可能崛起。魏秋月今年还没到中国女排报到的时候,就做好了吃得苦中苦的心理准备,不过即使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实的残酷也远超她的想象。其实陈指导心里也肯定清楚,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将魏秋月练出来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是在冯坤伤停的绝境中,他们要通过努力让不可能尽量接近可能。就像雅典奥运会的绝地反击一样,中国女排在新奥运周期走了两年的弯路之后,正在进行一场更艰难的绝地反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原来不抱希望的谁来代替魏秋月,突然找到了答案。即便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时看来也似乎有了可能,王宝泉什么时候能看到这种“亮光”?
      另外马寅用词很准确,她说“中国女排想要做出令人惊喜的改变,魏秋月的崛起是必要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魏秋月崛起是必要条件,为什么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只有魏秋月是不够的。正因为魏秋月这个必要条件的出现,陈忠和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其他成功的条件他已经准备了王一梅,准备了薛明马韵文等,甚至包括李娟。但是只有魏秋月才是必要条件,没别的如果王一梅等人是武器,魏秋月就是使用武器的人。没有这样合适的人,再好的武器也难发挥作用,冯坤的一切还是未知,但是魏秋月让陈忠和看到了希望。为什么写这么多魏秋月,这是因为魏秋月的成败实际上决定了陈忠和变阵的成败,这在我们后面看得很清楚。不把魏秋月的情况说清楚,就没办法说清楚陈忠和的意志对队伍的改造的影响,实际上陈忠和最后否定了自己的变阵,
      在另一个博客2007年4月28号《陈忠和对年轻球员成长的感悟》http://amymayin.blog.sohu.com/43950525.html中,王一梅张娜都在养伤,可是陈忠和并不急,他的关注点全在魏秋月身上:““一个年轻运动员,她成长的过程,除了在技术上不断提高,还要在思想上完成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说起魏秋月的成长,陈导这样有感而发,当然这个过程其实并不仅仅属于魏秋月,也是今年注入更多新鲜血液的中国女排整体必须经历的阶段。
           应该说魏秋月正在用她的坚强和刻苦赢得陈忠和的信任和喜爱。说起魏秋月在过去一个月的表现,陈导特别强调了“坚强”二字:“任务这么紧迫,我把她逼得很苦,她从不说苦,就是咬牙坚持。这一个多月,她是在进步当中,但是现在还看得不很明显,但是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的。想想她的年龄、球龄还有她所承受的压力,真的感觉她很不容易,所以我说,她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思想也在完成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很多时候,陈忠和忍不住会把今天的魏秋月和六年前初出茅庐的冯坤相比,“其实冯坤在第一年时基本上都不能打满一场完整的比赛,发挥得不稳定,经常让我半路就把她换下来。所以说现在也不可以要求魏秋月一步登天。她的手上功夫不错,就是脚下比较慢,她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看来总要给她一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
      我不禁感叹,这个时候的陈忠和是多么的完美,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是多么的平和客观,也明确说了要给魏秋月一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也说了冯坤第一年时候也不稳定,基本上不能打满一场完整的比赛,如果这样,对魏秋月的使用,对魏秋月的发挥,陈忠和能给她喝冯坤一样的耐心和鼓励吗?对球队可能出现的成绩波动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他的表态来讲是这样,但是从实际面对上,陈忠和完全没有做到,我觉得很大的可能是2007年的开局太完美了,导致陈忠和在队伍出现波动后完全不能接受,完全忘记了最初的目标-奥运会,完全忘记了新人更需要鼓励,完全忘了教练在队伍出现问题时更需要耐心这些都是一个新队伍形成战斗力的最大障碍。对任何一个团队来说都是这样。没有一个成功的团队采用陈忠和最后的措施能成功。
      谈到这里谈一个题外话,陈忠和与王宝泉都是特别重视队员的战斗精神的,很多球迷对王宝泉退回杨捷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其实王宝泉说得很明白,“王宝泉称杨婕是一名发展中的队员,他说:“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杨婕在各方面都有有很大提高。现在她年龄小,心理方面需要锻炼,争强好胜的霸气需要增强。”王宝泉称,离开中国女排后杨婕还可以参加女排国青队的训练和比赛。王宝泉相信,杨婕今后会有发展。”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心理方面需要锻炼,争强好胜的霸气需要增强。”这就是她被淘汰的原因,魏秋月的不服输的性格得到了王宝泉和陈忠和的认可,这就是不同之处。
      


      18楼2010-06-18 19:28
      回复
        先吃饭。


        19楼2010-06-18 19:33
        回复
          太多了,没看完,袁志的贴就顶


          IP属地:浙江20楼2010-06-18 19:35
          回复
            • 221.198.67.*
            有希望给精吗


            21楼2010-06-18 19:41
            回复
              支持,好文


              22楼2010-06-18 19:44
              回复
                • 211.137.170.*
                和谏言堂的有一拚。顶一个。


                23楼2010-06-18 20:39
                回复
                  2025-11-18 12:41: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11.137.170.*
                  这么好的文别沉了。


                  24楼2010-06-18 21:23
                  回复
                    • 125.36.216.*
                    期待楼主下文。


                    26楼2010-06-18 21:46
                    回复
                      〕碌几蚁晗傅胤治隽吮热诱笕莸陌才诺蕉釉钡姆⒒樱档揭话胨盘隼矗诓⒚挥兄辈フ獬【鋈 “啊?没有直播啊?不是要直播的嘛!可惜了,这场球打得不错!”陈导很有意思,总是实话实说,这场中国女排自雅典奥运会以来打出的少有的漂亮球,国内没有直播,如果我是主教练,肯定也觉得遗憾。
                           “这是我第七次带队来瑞士参加精英赛了,这次是第二次拿到冠军!”陈导回顾起参加瑞士精英赛的历史时,我发现一个巧合:上次陈导带队拿到瑞士精英赛冠军是在2003年,那一年的下半年,中国女排时隔十七年重新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第二年又一举拼下雅典奥运会冠军!
                           听得出来,陈导也想到了这样的巧合,难怪会在赢球的喜悦中多多少少增加了一分喜悦。我对陈导说,这是好兆头啊!他也很开心:“对!好兆头!好兆头!”
                         
                      听听,不说一般般,说是从雅典奥运以来打得少有的漂亮球,七次参赛第二次拿到冠军(不好意思这也是陈忠和最后一次得冠)这是陈忠和调教魏秋月时说的进步不大,配合不如以前,还要一年的成长需要的小二传吗?陈忠和没有道理不喜悦,在这喜悦下,陈忠和的心态和期望值是否发生了变化?他的平常心还在吗?祸兮福所致。接下来就要考验陈忠和的耐心了。


                      28楼2010-06-18 22:01
                      回复
                        薛明在魏秋月出来后到奥运前两个月都是铁定的主力,她攻击上的快速在魏秋月的调度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人称“明月组合”,这还是薛明到天津队之前。反而是冯坤的传球总跟薛明配不上,薛明的快是没有问题的,王宝泉总结三个副攻,薛明的快也得到了认可,很多所谓的“球迷专家”总认为魏秋月没有冯坤的传球快,其实不然,魏秋月的二号位三号位的球非常快,甚至没有人比她快,与巅峰时期的冯坤比不知怎样,但是奥运前冯坤肯定比不上魏秋月,证明就是用了冯坤,连带着废了薛明,还没比赛,就自废一员大将,而且是费了无数心血培养的一员大将,为了保证薛明的进攻甚至把薛明送到天津打一个赛季,这是在04那批队员中都没有过的,可是就在奥运前两个月,薛明也被拿下了,赵蕊蕊有过无比的辉煌,跟冯坤一样,可是在奥运会攻击软,拦网无,实在是难以与巅峰状况时相比。另外马韵文的二号位即便比不上刘亚男也相差不远,即便是鼎盛时期的刘亚男。
                        魏秋月魏秋月,两个人的评论中我都谈到了魏秋月,因为我首先认为魏秋月确实是是陈中和和菜斌时期最被冤枉和低估的人,尤其是球迷和媒体对她的低估和冤屈,陈中和有过大概不到一年的冤屈,可是后来他终于明白过来了,却最终没了机会,陈中和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坚持使用魏秋月,尤其是在冯坤精彩亮相后整个球队状态一路下滑的情况下仍然迷恋冯坤,导致了他自己的最终失败和排球界对他的不信任,从而也彻底失去了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29楼2010-06-18 22:17
                        回复
                          • 211.137.170.*
                          今晚还更新吗


                          30楼2010-06-18 22:39
                          回复
                            试着再写一段,不想停下来,难得有兴致写。看的各位请先休息吧,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发上来。反正还有很多。


                            32楼2010-06-18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