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一点,主攻的得分率主要跟主攻的实力和心态有关,跟二传关系不大,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只是沿用所谓的“球迷专家”的思维方式,但是实际上在我的“卞雨茜比魏秋月传四号位更快更能下球?”这篇文章里就已经否定了这个说法。再看郎平回答马寅的话,你要接受这个观念,只要主攻有实力,心态也好,得分率就高,跟对手是否拦防关系不大,陈丽怡和惠若琪的差距就是实力之间的差距,就是身高臂长的差距,不仅是郎平,陈忠和也是这个观念,什么套路不是你想限制就限制的,对欧美球队尤其是简单打法的欧美球队,谁不知拦它的四号位,可是你的拦防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定的成功率,除非攻手心态失常,你是不可能限制对手的得分率的,惠若琪算是中国队主攻下球率比较高的了,她的实力和成功率也只能排第四,这就是实力和心态的关系,
让我们重温马寅转述的郎平的讲话
走下奥运冠军领奖台之后,在新的跋涉之路上,中国女排的技战术真的因为被对手摸透而过时了吗?我是外行,但是我请教过内行,比如郎导,肯定算是超级内行了吧?她说:大家都是在排球圈里拼了这么多年的人,主要强队的进攻线路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一年打好几十场比赛下来,哪儿有秘密可言?你感觉中国女排的技战术看起来不像以前那么奏效了,那不是技战术本身的问题,也不是因为被对手了解透了,而是你自己打得没有原来好了,不够快了,变化少了,问题的根本还是队员的状态问题,伤病和疲劳让她快不起来,变不起来。”
虽然她讲的是中国队的快变为什么不再奏效,但是她说的道理是对世界上主要强队都适用的,中国队也是有主攻的,中国队的主攻也是有自己的实力和心态,只要保持主攻自己的实力和心态,中国队的主攻也会有自己的下球率,在瑞士赛的排名就是惠若琪第四,陈丽怡第九,我好像记得是这个名次,这也是中国队比较好的排名。实际上跟二人传关系不大,我再强调一次,二传传四号位是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二传只要能传到四号位,主攻就应该拿到她应该拿到的下球率,真正看二传水平的是二传对2、3号位的副攻以及接应的传球水平,中国队最好的二传对2、3号位都必须拿下。每个合格的中国队二传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