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吧 关注:64,150贴子:423,119

回复:记录当下看的番剧,电影,以及一些所想所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坐我对面的小伙子告诉我,他下定决心辞职了。
“这么仓促?之前没有听你提过啊。”
“分手了,没有后顾之忧了,想去闯闯。”
我印象中很多男生有“闯荡”想法,都或多或少和情场失意有关。
偶尔会和他聊聊感情状况,从他口中大致得到的信息:他女朋友经济背景很好,家里的政治关系也很强,且其本人极有政治欲望。
好像他们每一次约会,最低消费都是四五千,都是这一个小伙子独自承担。单位里头有几个玩得比较好的,所以会几个人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当初听到这个小伙子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当中情感最丰富的“大哥”发话了:“你最好和你女朋友商量一下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你按照这个情况下去的话你顶不住的。如果沟通不下来的话,我觉得你们没有继续的必要。因为哪一天你维持不了这个成本了,你们的爱意就荡然无存了。说一句不好听的,她也会转向那一个出得起价钱的人。”
我其实想附和,但最终默不作声,因为我知道他听不进去,也就没必要说。
“接下来什么打算?”
“先回家好好休整,然后可能去上海。”
现在这个班真的很磨人,工资勉强够一个人吃喝。他比我更惨,因为他被针对的最多。有时候我看出他也非常生气,但还是没敢辞职。因为苟延残喘的,起码还有工资供养着,可以减缓他各种花销的一点点压力。我太懂他的感受了。其实这也算是每一个有家庭的男人,又或者说是每一个有孩子的成人都有的感受吧。
“天涯何处无芳草,上海好看的女孩子可多了……”
“好看又有什么用,搞钱要紧,没钱啥都白搭。”
“你还好吧?”
“还挺好的。刚分的时候挺难受,但是经济这块确实松了一大口气,可以去做点自己想做的而不用担心做了之后没钱一起去玩了。”
我内心疯狂点头,当我要维持表面“老大哥”的风度,所以我说:“你也总不能这么偏激呀,我们喜欢年轻貌美的,那女孩子追求更好的生活,更优渥的条件,也没什么不对的。只能说不是彼此合适的罢了。”
“刚去留学的时候,老爸给我说,有钱以后会发现世界上最廉价的就是爱情了。我现在觉得这句还挺对的。”
一下子想到刚下地广州,司机师傅带我夜游广州时,说了一句:“以前,我不相信遇不到比她更好的。但后来发现,确实没那么爱了。”
今晚打开了小视频看见了骑车环游中国的90后,看过一部电影《摩托日记》,一辆摩托环游了整个南美。
纯爱战神也好,理智权衡也好,物质至上也罢。世界太宽广了,人的想法时刻在变,其实当我们说出那一句,我将永远爱你,说的只不过是在当下,我对你的爱意,足以让我有勇气说出我永远爱你这一句话。
最近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不断的错过,最终才能剩下一些东西来。可能是一个更清晰的方向,可能是一个更喜欢的人,可能是一份更真挚的情感。
而在这之前我们能够做的,是挺住。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无法避免的失去,无法终止的痛苦,熬过去就好。时间,真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5楼2023-03-13 22:24
收起回复
    我司西语同事最新高光表现:
    B2B阿里国际站直播接客,我找来一个CL的(智利)。因为后台我没权限,所以是我对面那个小伙子处理。(提成也与我无关,我在这平台上纯属打杂磨刀练技能之类的存在。)
    当西语同事得知后,跟对面那小伙子说好好跟进,签下来了就前途大好一片。(就是西语和小伙子说:你联系的就你跟进呗。)
    结果,这个智利客户跟小伙子说:“我现在正和你司的Dxxxx洽谈中。我直接跟他联系就好了。”
    就是说这个小样,表面上说不接触这个客,但是背地里偷偷联系了。只是没想到客户“出卖”了他。
    和欧美文化圈客户打交道最满意的一点就是,绝不藏着掖着,谁和他接头了他会说明白。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23-03-16 08:34
    回复
      2025-11-27 07:01: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从虚空中来,每个人都抱着善与恶,有人升入天堂,有人堕入地狱,在无边的业火中,我想起你,想起从前,我们曾经离得那么近。
      ——《摆渡人》
      L是我儿时的朋友
      《相亲》
      L相亲的对象要带个女伴儿,于是我也成为L的“僚机”。
      我有将近六年在广东以外的城市奔波,这也是我与L久别后的“重逢”。
      L要和我互换交通工具——我开他的捷豹,他开我的小踏板。
      女主170出头,高挑,面容娇好。
      “蔡姨说你从欧洲回来,我这个朋友也从英国回来的,你现在做什么工作,让她有个参考。”
      L:"我目前做车载配件等的营运和进出口。"
      “哦,那对汽车应该挺有研究的吧。今天开什么车过来呢?”
      L指了指窗外我那小破车。
      “就那辆?”
      “家里还有辆普通的代步车。”
      俩女士对视了一眼。
      “但我看你家那边车库挺大的呀。”
      L先是喝了口茶。
      “我很少开车,骑车多一些,健康嘛,努力响应低碳生活嘛。”
      又有一搭没一搭聊了一会儿,“僚机”就说家中有急事,要拉着女主走。
      “这钱我们结了,以后有机会再聚。”
      我的“僚机”时刻也就此打住。
      《胖子的过往》
      “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
      用“肥头大耳”来形容L从前模样,恐怕再确切不过。体重最巅峰的时候可以去到240斤。
      那时他有个外号叫“卡牌大师”——表白必爆“好人卡”的人。
      他家买了三套房,没过几年翻了四五倍,一下子成为了“暴发户”。
      好事成双,不久后,他赶上了“早恋末班车”,谈了个对象。俩人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庞然大物”和“小家碧玉”。可能也就是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那时还没有“舔狗”这个词。早上带早餐,刮风添衣下雨送伞,为了一句“我想吃xx家的糖水”硬是冒着雨冲了过去,回来时变了落汤鸡但糖水却安然无恙。各种礼物曾是层出不穷,节日一个不落,如此种种也让我差点为我的贫穷而暗自哭泣。
      大学各奔东西,据说第一个学期他就给一个篮球专业的学长给种了满头青草。
      那时候处于健身房热潮,他也跑到健身房去了。也蛮佩服他,硬是减了下来,高高壮壮的,不算帅,看着还顺眼,也算时下“有安全感”的类型。而后他便出国了。
      “丑”的人也有青春,但这个青春更多的可能是“伤痛文学”。人活着就会失去。你失去的不会再来,你争取的可能永远都会失去。
      《小聚》
      当我们说重头开始时,其实是不对的。
      应当说:这一次,我们从经验开始。
      送走这俩姑娘后继续聚餐。
      “咋?有戏不?”
      “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你们都没聊几句你就知道人家总体不错?你就是看上人家脸了。”
      “我来之前要是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我敢来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们在考察我们,但在见面前,她早已被筛选了一遍。
      “她在你面前算是半透明的,而却对她隐瞒你的真实,人家看不上你,你这个门当户对就变成白日做梦自作多情了。”
      “我隐瞒什么了?”
      “别说这车(我的小踏板)不是你的,你家也不止一辆车啊(他家最少四辆,其中俩SUV)。把自己讲的那么寒酸,有必要吗?”
      “我就单纯想看看她的态度而已,大致什么类型,我心里好有个数。”
      “但人性本就经不起考验的呀,你怎么收场?”
      他神秘一笑。讳莫如深,这倒勾起了我的好奇。
      “介绍我俩认识的蔡姨和我很熟,我让她去透露一下我家的经济情况,这件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我一脸诧异地看着他。
      “这就是你所谓的强强联合对吗?”
      他笑的很开心。
      “这个词听着还蛮精准的。是啊,我们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可以算是等价互换各取所需了。我是,她也是。”
      我渐渐明白了以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话语。明白了Eason的“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表达者注定要被误解,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只是平静地叙事,但会有人抨击我“仇视女性”。而男同胞也不待见我,因为觉得我“不能深刻体会男性的压力和苦处”。但凡男女都能转换角度设身处替对方想一想,对我的这些“抨击”,很多是“莫须有”。
      很喜欢罗老师这句话: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拥有莫名奇怪的自信,因为他不曾听过与之相对的观点。
      张嘉佳写过一句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呆在你的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到哪里都是鲜花开放。
      我们都是摆渡人,都会在他人的生活中至少扮演一回“摆渡人”,连接两头,注定与船这头的人偃旗息鼓无疾而终。有些疤痕长在心上,结了痂。“老鹿蹒跚”,年纪越大,越难以纯粹的悸动。年轻时所需顾虑的不多,只管爱不爱啊开不开心啊就够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23-03-17 18:22
      收起回复
        他是公司里拿着三千底薪,而带着大学文凭的唯一的人。他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口袋里一部用了五年的iPhone8plus。虽然是大学文凭,可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不知是哪个双非的。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五险一金,叫人半懂不懂的。他一到公司里,所有上班的人便都看他笑。有的叫到:你单休又被安排工作了!他不回答,点起外卖。疯狂星期四原味鸡,不要带翅膀的,便排出五十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到:你一定又想挑工作了!他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昨天亲眼见到你面试了一下午,非要双休,税后8000还不加班,一个都没过。他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那是毕业大学生整顿职场,改善就业环境…接连就是难懂的话,什么莫欺少年穷,什么劳动法之类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公司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8楼2023-03-19 00:19
        回复
          罗老师曾问:“如果你看到别人通过偷奸耍滑获得成功,你会不会也想这样做?反正我是会想的。但你还是要坚持底线,你还是应该遵从你的善良。”
          公司西语同事的骚操作经常让我想到罗老师的这段话。
          果然,成熟的麦穗都是低着头,只有腹中空无一物的东西头昂的老高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23-03-22 10:35
          回复
            他是公司里拿着三千底薪,而带着大学文凭的唯一的人。他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口袋里一部用了五年的iPhone8plus。虽然是大学文凭,可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不知是哪个双非的。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五险一金,叫人半懂不懂的。他一到公司里,所有上班的人便都看他笑。有的叫到:你单休又被安排工作了!他不回答,点起外卖。疯狂星期四原味鸡,不要带翅膀的,便排出五十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到:你一定又想挑工作了!他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昨天亲眼见到你面试了一下午,非要双休,税后8000还不加班,一个都没过。他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那是毕业大学生整顿职场,改善就业环境…接连就是难懂的话,什么莫欺少年穷,什么劳动法之类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公司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0楼2023-03-22 10:36
            收起回复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鲁思·贝本梅尔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23-03-28 09:58
              回复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鲁思·贝本梅尔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23-03-28 11:41
                回复
                  2025-11-27 06:55: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个月市场部大佬加压,要每一个部门都要搞一个抖音运营号做广告宣传。对面的小伙子被指派了这个任务。他没给公司手机卡充值,所以无法接受短信注册。我看他太惨,用了朋友的一个空余号码让他注册了。这两天做离职交接,问他打算如何转接这个账号(因为我是没有公司手机卡的,并且我要将该账号归还朋友)。
                  他并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然后说:那你在离职交接上写明这个事情吧,不然他要叼我。
                  然后他跑去摸鱼去了。
                  我当时就被他气笑了。
                  因为他被知道公司手机卡没缴费肯定要被喷(因为每月有一百话费补助)。我只是出于善意拉他一把,他却将这个当成了我的责任,完全撒手不管了——他的意思很明确,你不弄好这个问题,你离职交接就没弄好,那你就走不了。
                  我心想:这个人真不靠谱呀。
                  你和我玩,你看看你玩不玩得过我?
                  于是我也给他埋了个雷:我在北京的手机号即将注销掉,我将这个用以宣传公司的抖音手机改绑为这个手机——等到他离职交接时,他只能选择将现在他手上那个公司手机卡作为转接工具——他必须一次充值大概400。
                  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懂得利用别人的痛点,在你不仗义的时候,寒了别人的心,就要小心别人暗地里坑你一把。
                  同时我又忍不住想:是啊,现在有多少人把别人的善意当做是理所当然的呢?
                  被人贴上“不靠谱”的标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两次还可以谅解,一而再再而三,人们就会在内心提防你,他们不会再信任你,那你的前景,其实岌岌可危。而这些人,我也见到不少,许诺时气吞山河甚至恨不得歃血为盟不负相约那种,事到临头了不是忘了就各种“有理有据”的托词。其实,别人只是没和计较罢了。
                  想起刚毕业是Nita姐跟我说:职场里,别人没张嘴叫你帮,你别去,干好了不欠你人情,干砸了你里外不是人。张嘴叫你去了,你最好留下证据,免得事后扯皮。
                  确实很有道理。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3-03-30 13:59
                  收起回复
                    西语同事(D)将对面小伙子(W)的客人抢了以后签了CNY 15w的订单。新客提成有3.5k,这个绝对增长额会让他成为月度销冠——奖金3k,加上月度销冠部门会拨款500,D这次抢客行为可以直接获利7k,他将这个成交金额截图给W嘚瑟。
                    W很不满,因为这本是属于他的钱。W跟我说了这件事。
                    “***,明明就是我的客,我美国客人怎么就变哥斯达黎加的下线了,**玩意儿。然后还给我嘚瑟,还威胁我说什么让我别再碰这个客人否则后果自负。就是这件事让我对他非常不满,他过来跟我说话我都不想理他。”
                    你看,利益永远会引发人性中的斗争点。
                    但我比较稚嫩,我喜恶大都形于色,所以D基本上不找我。前不久,我和W都没有开车上班。我比W远一些,打车回去要四十多一些。其时公司剩下D,D载W回去,邀请我同行,我拒绝了——因为我宁愿多花五十也不想和这种人同行,我觉得恶心。
                    我也对D不满已久。
                    想起市场部另一下属部门同事存了不少订单是用以冲下一个月销冠的(目的就是冲奖金提成)。我就让W给这个同事透一下底——这样方便业务控制下单金额压他的金额防止D夺冠。
                    W欣然同意,同事知道以后就调了一下订单的先后顺序,确保可以绝对增长额在20w左右——D只能得到新客户提成。
                    不要太狂,人在嘚瑟的时候,全身上下充满了弱点,树敌太多了,总有人会想着连手弄死你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23-03-31 10:40
                    收起回复
                      《自求》
                      无意中发现对面那一个小伙子,问我的问题,我所给出的对策,那些纸,被他束之高阁,都落了不少的灰。
                      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同样的错同样的坑,他会再次跌倒。所以后面,他向我倾吐苦恼的时候,我都只是复附和,我不会再提供什么对策。
                      但是转念一想,很多人不也是这样吗,别人苦劝,说那条路全是荆棘泥泞,但我们不会听的,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披荆斩棘,能斩获风光旖旎。
                      与此同时,我也在进行自我反省: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倾诉吐槽之类的,并非就是想要谋求解决方案,仅仅只是排解我们心中的郁闷和不满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对策和解决方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轻轻被认同被理解和被支持。
                      《立场》
                      西语同事一面和电商部门的同事勾肩搭背,一面在外贸部门小群里头喷这个电商同事。
                      双面人。
                      尽管我十分痛恨我这个同事,但因为我知道,在他俩关系友好的情况下,我贸然向电商同事说西语的事情,我很可能会被两个人共同矛头对准。想到我和他也不过是萍水相逢,也就不想做这一个路见不平的侠士。
                      电商同事知道我要辞职时,他给我讲了一个帮助我避雷的办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决定帮他一把。你看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善意,很可能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的。所以想要获得爱,首先是要施以爱
                      于是我将西语同事怎样说他坏话的信息一并转发给他,并附上一句:x哥,带眼识人
                      他反应却是很平静:我毫不怀疑他会这样做。自从过年前在佛山出差,我就发现他是非常毒舌双面派的一个人,所以就渐渐跟他划开了距离。我看你俩好像关系还不错,所以也就没跟你说,谢谢你的提醒
                      那一刻我很震惊,因为也是佛山出差那段时间,我也彻底认清了这一个同事,我绝不和他多讲几句话,他过来找我,我只是附和他,怎么在别人眼中就变成了关系不错的呢?
                      看呐,有些情况下,我们的立场不够鲜明,我们的态度不够明确,很可能会被两方都当做是敌人,然后两个人都对付你。
                      有很多人他们都会发现问题的所在,但他们不一定会告诉你,不一定会对你实话实说,或许是因为他不能判别你是敌是友,也或许是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否值得他冒这般风险。因为人性的多样,人的性格也迥异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23-04-04 10:38
                      收起回复
                        前几天在丽江的背包客栈里跟三个高中老友在聊天,我们认识八年有多,这次是第一次大家有机会全聚在一起游云南。
                        E是个比较特立独行的女孩子,服设专业毕业出来后做了几个行业之后决心不再为别人打工,跑去大理定居摆摊直播做生意,她说这段时间很焦虑,因为感觉在国内生活卷不过大环境,想和她的朋友去泰国读语言考雅思,然后做一些中泰贸易信息差的生意,但是目前没存够钱,并坦言希望自己出去闯是能够有所收获,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可以作为未来的垫脚石。
                        F是心宽体胖的本团开心果男孩,刚成为互联网被裁浪潮中的一员,他反而说自己现在不焦虑了,之前在大厂的工作压力很大,整日睡不着觉,疯狂脱发(说着给我们看他逐渐后退的发际线)他也直言工作环境真的会完全消磨掉一个人原本的社交欲望和好脾性,而国内的人文教育永远只会告诉大家要往前冲,要996努力奋斗。他曾经也觉得很迷茫,人生意义何在,努力活着意义又何在?现在不迷茫了,只想健康的过好每一天,哪怕只活到四十岁。
                        Y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乖乖女,体貌似乎一直停留在高中时代。对于自家企业管理不善年年亏损,自己也无奈被逼在内做着乏味又底薪的工作,但亲戚间的道德绑架,利益纠纷再加上父母的懦弱无能,都将她困在家族里成为毫无话语权的边缘人,唯有在这次企业停业的宣告下才能有幸逃离出来旅游喘息,可是未来的职业和人生方向要往何处走,她也一概不知。
                        至于我,F说他像个老父亲一样最担心我,他既佩服我敢于为爱情远赴重洋重新开始新生活,也因律师出身的底色忍不住为我估算所有背负的风险,直言不讳我这是国内女生少有的大无畏精神(尽管他说不值得鼓励)。
                        E却笑着说觉得我很好,她相信我有这去哪里都可以有独自生活的勇气(我内心:谬赞了)。我理解她正如她也理解我,我们对彼此的选择也是同样态度,我们皆为希望早日脱离原生家庭的小镇女孩,表面平和,但内心深处的声音永远在轻声告诉自己永远值得更好的风景。
                        接着我也开始跟大家大概说了一下我对未来的设想和自己希望继续创作的意愿,做自媒体博主也好,坚持写文也是。
                        E:你是有天赋的,你写得很好。
                        我:我最近就希望自己不要抛弃自己的文字,可能写得烂,但是懒,就没有作品。
                        F:那你最近在写什么?
                        我抽了一口烟故作正经但轻描淡写道:我在写黄文啊。
                        大家顿时一阵爆笑。
                        F:nnd,你是真的很搞。
                        我:I KNOW!
                        啊我好爱我的朋友们,
                        很爱他们在说以后我要是在国外过得不好,他们要如何凑钱凑签证来救我的一脸严肃的模样。
                        ——欲果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23-04-06 16:43
                        收起回复
                          《关于谋生与糊口》
                          一导游举着导游旗,低着头玩手机一直往前冲,她带的是老年团,走在中后部的老人家和她脱节很远,但她全然不知,已然完全沉浸在她的“掌中宝”。
                          在职时,南方都市记者的推文中关于公司新投的工厂有着最基本的错误——少打了一个亿字。老板还没发现,将此推文发到群里,让员工转发。主播姐姐首先看到了这一个错误跟我耳语。
                          我:那你直接跟他说呗。
                          她:算了算了,等一下惹麻烦。
                          我:那我替你说!
                          她:你找谁说?
                          我:私聊老板?
                          她:算了吧,这是越级,大忌。
                          我:这种事应该谈不上越级吧?
                          她:你还是别。
                          我:那我找人事行政说一下。
                          于是分别向他俩反馈。
                          HR:hhhhhhhh,反正不是我写的。
                          我:但是这样发出来蛮丢脸的。
                          HR:反正丢脸的不是我。
                          行政(行政岗这个是副总级别,元老之一):收到,已反馈。
                          与此同时,老板发出了一个截图:跟单部大佬私聊老板指出了这个错误,时间刚好在给行政大佬反馈之后不久。
                          逐级上报,有时间差,信息更新周期较长。
                          高中历史老师不止一次拿自己“打趣”:我来这里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糊口,就是为了养家,不要和我扯什么师道尊严与道德,也不要把这个职业讲得那么崇高。反正你不给我钱,我就不来上班,就这么简单。
                          见过的人越多,越不想给一个人下定论。因为人人性非常复杂。单纯就是论事可以,但一旦通过某一件事给某一个人盖棺定论,也不免太过武断,有失偏颇。像上述的导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跟我说她是一个孝顺负责的人,我是心存疑问的。我在这一点上并不认同。但因此就说这种一个人就不行,没有可取之处,这肯定就不妥了。像上述HR,他就是我们职场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绝不多管闲事。你说他没有集体荣誉感,这是可以的。但在某些层面上,这也会给你一些操作的空间。离职时你也不必在他那里被过多纠缠。像上述的老师,不仅仅局限在这一个行业,很多行业对于不少人来说,不也仅仅只是一个谋生糊口的手段嘛?所以当我们听到bl执法,老师qj幼童或学生时,我们会大感震惊——世风日下,道德竟如此沦丧?
                          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江湖,江湖里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自古以来熟读孔孟圣贤书,张嘴闭嘴治国安邦精忠报国却背地里极尽排除异己之能事却又枚不胜举。
                          杨绛老先生看到独腿老王会为自己的多吃多占感到愧疚,这份胸襟确实宽广。
                          要为不公发声,但也要学会自省。你不能无私奉献的同时,你不能要求别人无私奉献。当你能无私奉献的同时,你应当想到,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这样的条件,都能像你这样无私奉献。所以说,爱要常觉亏欠。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3-04-11 12:04
                          收起回复
                            《孙子兵法与36计》
                            相对而言,我个人觉得公孙阅是性格最为丰富饱满的一个。他为人奸险,但却可以为了让自己爱的人活命不惜赴死。说他不仁义,但他许诺的都悉数做到。被擒住时,相比起求生,他却选择了“托孤”而后自尽以图保住自己的最后一丝名声。有很多人能做到他这一步都很难得了。
                            总体来说,这一部电视剧就是在演绎人在利益角逐下的各异。利益驱动的不同,驱使每一个人在同一件事同一个背景下做出不同的反应。
                            欺骗别人的人终究会被别人所欺骗,可以说这句话是全剧的中心主旨了。自古以来美人计离间计,是最老套,成功率又是最高的。三人成虎,用舌头杀人,比动手动兵器要远远厉害的多。
                            物物而不物于物,人人而非人与人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23-04-11 12:04
                            收起回复
                              2025-11-27 06:49: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钓儿郎当》
                              沿河一带垂钓的人多了很多。有一小伙,坐在电动车上,一手控制着鱼竿,另一边低头玩手机。许久之后,一无所获的他收起家伙就要撤退。我突然多管闲事了起来:“嘿兄弟伙儿!这么快就撤啦?等下晚一点人少了,就容易钓了。”
                              “没事,钓不钓得到不重要,就是听说亲近自然可以保护眼睛,而且很多人说钓鱼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变得不那么急躁,所以我就来锻炼一下。”
                              还好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我没有笑。
                              《拥有大好年华的女人》
                              我曾有一表嫂,身材和长相都是很抢眼的。广西农村里头,不少那一辈的人都是靠相亲介绍之类的结合在一起,谈不上太多的感情。当时的婚礼现场我也在,女方可以说是“眼高于顶”:我嫁到你们这一边,简直就是纡尊降贵,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鄙夷之色溢于言表。
                              我当时内心满是疑问:表哥这都能忍?
                              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凡人如我,我也不便过问。
                              没几个月,这位前表嫂说要去深圳找工作存点钱为将来做打算。
                              再后来,再次见面就是过年,她来到大家族面前,当着众人的面要和表哥离婚。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之下她径直离开了。
                              后来了解到,她是在深圳被一个大老板看上了,估计是被“糖衣炮弹”给拿下了。
                              近期再次听闻这个前表嫂,却是在群聊当中——她想和表哥复婚。
                              她肯定想不到,当初表哥因她沦为笑柄,如今她亦被当做笑柄——因为所有人都会猜,她是因为年老色衰,被人“玩腻了”而后弃之如敝履。
                              那年她年华正好,但作价折给了她认为能给她更好生活的人。
                              以色侍人,色衰则爱驰呀。
                              《前辈》
                              疫情开始那段时间,口罩等防控物品断货之前他就囤了一大批备用。疫情如火如荼时,他也是前头搞小家电的那一拨。去年仓促停止封控,他又立刻转战户外休闲产品。现在看来,大数据证明了他的眼光非常独到。
                              我向他讨教。但他笑而不语。我陪着笑脸希望他不吝赐教指点一二。
                              可能是看我太执拗,还是说了句:“哪有什么眼光独到,我只是率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痛苦,并且挺了过来。而且加点幸运。”
                              突然想起清朝李光地所言:“痛则通,不痛则不痛。”
                              这位前辈的经历确实有点复杂,创业失败时妻子要和他分割财产各奔前程,事业刚有起色时孩子在其前妻怂恿下要来横插一杠导致再次破产……
                              其实人是一下子长大的。
                              “要想练就绝世武功,就得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
                              成功的背后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痛苦难以启齿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23-04-12 21: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