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天地分离”是事实,还因为在天地分离的神话里,有许多内容并不是凭人们的想象就能创造出来。《淮南子·天文训》在描述天地分离时,曾经说到一个重要天文现象,即“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球上的人在观察星辰时发现,原来的定位星辰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这一切都在暗示着我们:地轴在人类大灾变时(主要是天地分离)发生过严重的偏移。
那么,地轴以前的方位又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地轴是南北向,地球几乎直立在它的轨道上,围绕地轴在旋转,地轴与赤道差不多成90度角垂直。在地轴的南北两极终年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太阳光线直射地球赤道,随着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范围逐渐向北、向南移,但最北不超过北回归线,最南不超过南回归线,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北极地区就长时间见不到太阳;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同样,南极也会发生与北极一样的情况。因此,南北两极的年平均气温都在-10℃左右。
然而,在历史上,南北两极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寒冷。早在19世纪,人们就曾在北极圈里发现了煤炭,经鉴定,这些煤是由一些东方红松和沼泽柏树形成的,目前这些树种仅仅生长在中国。1985年8月,加拿大地质学家玻尔驾驶直升机在距北极点只有几百公里的阿克塞尔·海纳格岛上发现,光秃秃的土地上竖立着一些奇怪的东西,很像化石森林。1986年6月25日,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地质系古植物学家巴森哥教授率领6人考察队来到阿克塞尔岛,发现这里的确是一片化石森林,只是有许多树木并没有完全石化,有的看上去就像刚砍倒不久。
北极的情况如此,那么南极呢?人们在南极发现了许多矿物,煤炭的蕴藏量估计有5000亿吨,石油的蕴藏量为400亿桶。当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爬行类动物的化石,也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此时,读者一定会想起我们在前面说到的,1929年在土耳其发现的皮里·赖斯的奇怪地图,这幅地图中南极洲大陆并没有被冰雪覆盖。事实上,南北两极的气候应该是对应的,北极温暖的时候,南极洲也必定温暖。
然而,据地质考证,南北两极被冰雪覆盖已经有15000年的岁月。如果想使南北两极温暖的话,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改变地轴的指向,二是彻底改变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后一种可能显然是行不通的。看来只有让地轴的指向发生变化(即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姿势),或者向现在的东北偏移,或者向现在的西北偏移,这样才能使南北两极变得温暖起来。
让地轴偏移,有这种可能吗?有!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完全可以断定:在15000年以前,地轴不是现在的南北方向,而是向西北——东南方向偏移了一个很大的角度。《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说:在都广这个地方,长着一棵大树,名字叫建木,据说,这里就是天地的中心。这棵树有百仞之高,到了中午,太阳照在它的顶上,竟然连一点影子都找不着;站在树底下大喝一声,声音马上消失在虚空中,听不到一点声音。建木的形状非常奇怪,巨大的树干直冲冲钻到九霄云外,树干的两旁基本不长枝条,光秃秃的,只是在树的顶部长着一些弯弯曲曲的树枝,盘起来像一顶伞盖,树根也是盘曲交错的。如果你在树干上随意抓一把,树皮就像橡皮筋一样剥落下来,好像一条缨带,又好像一条黄蛇。
这条记载中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建木高百丈,但却在太阳下没有影子。没有影子是夸大,影子极小是事实,并说它生长在天地的中间。我们不妨想一想,一棵大树在太阳底下影子极小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能够发生?只有在赤道附近,至少在南北回归线以内,这些地方太阳光直射,所以树木的影子极小,而且越是接近赤道,影子就越小。那么都广又在什么地方呢?
据考证,所谓的“都广”就是现在的成都。成都在北纬30度线上,也就是说在北回归线以外,根本不可能发生树木在日下无影的现象。但是,如果地轴向现在的西北-东南偏移一定的角度的话,成都就有可能进入北回归线以内。
“天地分离”是事实,还因为在天地分离的神话里,有许多内容并不是凭人们的想象就能创造出来。《淮南子·天文训》在描述天地分离时,曾经说到一个重要天文现象,即“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球上的人在观察星辰时发现,原来的定位星辰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这一切都在暗示着我们:地轴在人类大灾变时(主要是天地分离)发生过严重的偏移。
那么,地轴以前的方位又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地轴是南北向,地球几乎直立在它的轨道上,围绕地轴在旋转,地轴与赤道差不多成90度角垂直。在地轴的南北两极终年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太阳光线直射地球赤道,随着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范围逐渐向北、向南移,但最北不超过北回归线,最南不超过南回归线,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北极地区就长时间见不到太阳;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同样,南极也会发生与北极一样的情况。因此,南北两极的年平均气温都在-10℃左右。
然而,在历史上,南北两极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寒冷。早在19世纪,人们就曾在北极圈里发现了煤炭,经鉴定,这些煤是由一些东方红松和沼泽柏树形成的,目前这些树种仅仅生长在中国。1985年8月,加拿大地质学家玻尔驾驶直升机在距北极点只有几百公里的阿克塞尔·海纳格岛上发现,光秃秃的土地上竖立着一些奇怪的东西,很像化石森林。1986年6月25日,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地质系古植物学家巴森哥教授率领6人考察队来到阿克塞尔岛,发现这里的确是一片化石森林,只是有许多树木并没有完全石化,有的看上去就像刚砍倒不久。
北极的情况如此,那么南极呢?人们在南极发现了许多矿物,煤炭的蕴藏量估计有5000亿吨,石油的蕴藏量为400亿桶。当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爬行类动物的化石,也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此时,读者一定会想起我们在前面说到的,1929年在土耳其发现的皮里·赖斯的奇怪地图,这幅地图中南极洲大陆并没有被冰雪覆盖。事实上,南北两极的气候应该是对应的,北极温暖的时候,南极洲也必定温暖。
然而,据地质考证,南北两极被冰雪覆盖已经有15000年的岁月。如果想使南北两极温暖的话,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改变地轴的指向,二是彻底改变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后一种可能显然是行不通的。看来只有让地轴的指向发生变化(即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姿势),或者向现在的东北偏移,或者向现在的西北偏移,这样才能使南北两极变得温暖起来。
让地轴偏移,有这种可能吗?有!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完全可以断定:在15000年以前,地轴不是现在的南北方向,而是向西北——东南方向偏移了一个很大的角度。《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说:在都广这个地方,长着一棵大树,名字叫建木,据说,这里就是天地的中心。这棵树有百仞之高,到了中午,太阳照在它的顶上,竟然连一点影子都找不着;站在树底下大喝一声,声音马上消失在虚空中,听不到一点声音。建木的形状非常奇怪,巨大的树干直冲冲钻到九霄云外,树干的两旁基本不长枝条,光秃秃的,只是在树的顶部长着一些弯弯曲曲的树枝,盘起来像一顶伞盖,树根也是盘曲交错的。如果你在树干上随意抓一把,树皮就像橡皮筋一样剥落下来,好像一条缨带,又好像一条黄蛇。
这条记载中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建木高百丈,但却在太阳下没有影子。没有影子是夸大,影子极小是事实,并说它生长在天地的中间。我们不妨想一想,一棵大树在太阳底下影子极小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能够发生?只有在赤道附近,至少在南北回归线以内,这些地方太阳光直射,所以树木的影子极小,而且越是接近赤道,影子就越小。那么都广又在什么地方呢?
据考证,所谓的“都广”就是现在的成都。成都在北纬30度线上,也就是说在北回归线以外,根本不可能发生树木在日下无影的现象。但是,如果地轴向现在的西北-东南偏移一定的角度的话,成都就有可能进入北回归线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