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吧 关注:380,430贴子:8,268,885

回复: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来自网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否定任何可能
   一切的可能都会变成现实,但在这之前,我们不应该否定任何可能性,今天的不可能,也许就是明天的现实。想一想当古代人把在天空自由飞翔作为梦想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人们真的具备了飞行能力。当中国人编织着“嫦娥奔月”故事的时候,怎么也不会相信,人类能够在月球的静海上踩下第一只脚印。所以,在我们的技术还没有登上一个全新台阶的时候,永远不要去否定任何可能。
   我们现在的宇宙观是站在三维空间的角度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我们站在五六维空间的角度去看,宇宙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普通物理学告诉我们,光线永远是直线运动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爱因斯坦却告诉我们,光线是可以弯曲的,而且空间也是可以弯曲的。能够想象吗?但它是真的。上几何课时,教师总是这样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但现代的科学研究却证明,在宇宙宏观几何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而在基本粒子的微观几何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玄吧?但它也是真的。因此,在我们三维空间的概念中,地球与最近的恒星系距离8.7光年,那么在多维空间的角度上,它们的位置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费拉代尔费亚研究所,从事未来研究工作的物理学家费里曼·达伊逊,在介绍人类目前正在研究的具有星际航行能力的推进系统时说:现在人类正在研究两大类星航推进系统,一类是激光推进系统,用从设置在宇宙空间的激光装置向目标——装备在宇宙飞船上的一种“帆”发射激光束,作为推动力;一类是微粒流推进系统,使用电磁发生器,利用磁场斥力,在发射宇宙飞船时进行加速。据说,未来宇宙飞船不论采用哪一种推进系统,都可以获得光速的二分之一的速度,即每秒15万公里。虽然这个速度对于星际航行可能还是不够,但已经相当可观。有报道说,人类目前正在考虑光子火箭的设计,在已经进行的各种基本粒子的试验中,证明光子火箭完全是可能的,火箭燃料将转化成电磁辐射,并形成一股束流,以光速喷出。从理论上看,装有光子推进器的宇宙飞船速度可达到光速的99%。
   伟大的爱因斯坦,在他人生最后15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统一场理论”。迄今为止,尽管我们周围的物质千差万别,五颜六色,但它们基本是由四种基本粒子构成,即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由这四种粒子相互作用产生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引力、强核力、弱核力。对理论物理学家来说,这四种表面不同的力完全可以统一成一种基本力,名为“统一力”,在这力的四周形成一个场,那就是“统一场”。科学家认为,“统一力”是宇宙中最完美的构成形式,因此他们断言:宇宙中存在许多这种“统一场”通道,物体一旦进入这种场,时间、空间、速度三者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星际到另一个星际就像我们打一个越洋电话那么快,只是我们迄今还没有发现这些统一通道罢了。研究“统一场”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从原则上可以探测到质子的衰变,但一个质子的寿命为10的31次方年,要使它发生衰变必须有一个10的15次方GEV的巨大质量,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所能达到的任何能量。第二,它可以使我们跨越三维空间去建立新的宇宙观。
   1985年,美国物理学家费希巴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认为,在宇宙间除了四种基本力以外还存在“第五种力”,这一看法立即引起物理学界的大争论。1997年,来自欧洲的消息说,人类在研究第五种力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
   我们没有资格参加争论,只是想说:今天的不可能,到明天都有变成现实的可能。在广大的宇宙中,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比我们地球人类先进几倍或几十倍的高级生命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那么他们的科学技术想必也是很惊人的,我们今天正在努力探讨的问题,很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小学生课本里。如果月球人真像毕德格拉斯所说比地球文明先进15倍的话,那么类似“统一场”的理论,在他们看来很可能是婴儿的启蒙读物罢了。这样他们就可能穿行于星际之间,而不会担心被任何一颗星球的引力所捕获,同样他们也可以降临近地轨道而不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



IP属地:四川21楼2010-04-22 10:50
回复
    地球是宇宙的独苗?
       地球是宇宙独苗的看法自古就有。大家不会忘记,中世纪时候的西方,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为万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当然,这不仅是西方的问题,几乎在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类似的看法。实际上,我们歌颂地球,是变着法子歌颂人类的伟大,“人类是宇宙的独生子”的观念早以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脑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概率:现代天文学公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大约有3000亿颗恒星,至少有180亿个行星系,假如这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行星系可能存在生物,那么数字依然是庞大的,有1.8亿之多。再假如,这其中百分之一的行星系上有生物,那么我们得到的数字仍将是180万。让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每一百颗有生命的行星,只有一颗居住着智力水平与人类相等的生物,那么我们的银河系有可能存在高级生命的行星仍有1.8万之多。这才是仅仅我们一个银河系,宇宙中间又存在多少个类似银河系的巨大星系呢?恐怕是一个吓人的天文数字。
       因此,单从概率的角度讲,地球人是宇宙间唯一智慧生物的观点是幼稚可笑的。毫无疑问,宇宙间有数不清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力,有类似的植物,甚至有类似的动物。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特罗德格斯就曾说过:“认为在无边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种谷子的土地上只长出独苗一样可笑。”
       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在地球上发现一种太古生物,这种生物能在极冷或极热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并且它具有细菌和包括动植物及人在内的所有真核生物两种特点,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种生命形式。此种生物的发现证明,人类对生命所具备的特点了解得相当不够,请不要忘记,这仅仅是在地球的环境之内,在广大的宇宙中间,生命的形式更为复杂,用地球生物观点来品评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陨落于澳大利亚的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右不对称氨基酸,显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国航天局从一块落在亚利桑纳州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这块陨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传说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天文研究人员就从宇宙光谱中发现,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这些分子的电磁辐射不在光学波段,而在厘米、毫米、亚毫米等波段,所以它们可以不受星际物质的吸收与阻挡的影响,而自由穿行于宇宙之中。
       1944年,荷兰科学家范德胡斯特从理论上算出中性氢原子会辐射出21毫米谱线。1957年美国天文学家汤斯开列出了17种可能被观测到的星际分子谱线的清单,此人由于在天文学上的贡献,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被列为上个世纪四大天文学发现之一。到1994年止,人类一共从宇宙中找到108种天文有机分子,此外还找到了50种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的同位素,还有一些地球上没有自然样本的有机分子。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对研究星际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比如说,目前发现的星际分子几乎都是由六种基本元素构成的:氢、氧、碳、氮、硅,这个排列表中的前五种如果加上磷,它们就成了构成地球各种生命的基础资料。再比如说,甲醛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则是生命物质的基本组成形式。由于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尚未辨识的有机分子,它们很可能会组合成多种生命形式。
       其次,这一天文发现还说明,宇宙中到处都充斥着有机分子,它们是构成生命、维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天文学研究表明,这些星际有机分子不能存在于高温的星球中,它们只能存在于温度较低的行星、暗物质或者宇宙尘埃当中,甚至当恒星爆炸死亡之后,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机分子。所以在星系与星际之间、恒星与恒星之间,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这些有机分子,它们随尘埃或气体飘移,极不稳定,漫游在宇宙当中。
       宇宙有机分子的发现,再一次证明,地球生命绝不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人类也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
    


    IP属地:四川22楼2010-04-22 10:52
    回复
      2025-11-24 16:24: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茫茫宇宙觅知音
         某一天,一批来自太空以外的生物,突然驾驶着奇形怪状的宇宙飞船,出现在地球大气层之内。惊惶失措的地球人用所谓先进的武器向来犯者进攻,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由于科学技术的悬殊,使地球人的反抗终究化为泡影。地球被奴役了,地球人一律变成了奴隶,在章鱼般生物的统治下,一批批悲惨地死去。
         实际上,科幻小说反映的只是一种情绪,是地球人对自己认识的一种情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世界科幻的发展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那就是,人类对自己越来越怀疑,越来越恐惧,我们正在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科学的发展引向死亡地带。这绝不是恶意中伤科学,也绝不是笑谈。
         如果不信,我们来回忆一下。幻想是人类愿望的表现,也是对生活前途的展望。在古代时期,人类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浪漫,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它们的格调基本上是明快的。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想一想精卫填海的传说,再想一想盘古开天的壮举,多么浪漫,多么雄壮,根本没有一点点灰暗的色彩,读了使人振奋。再读一读凡尔纳的作品吧!它向我们揭示了怎样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人类真是含着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来。
         然而,从上个世纪以来,科幻的格调变了,它变得那么灰暗、那么沉重、那么可怕。《星球大战》让你心跳加速到每分钟120次;《异形》和《苍蝇》让你三天吃不下饭,等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对地球以外生物的恐惧?不!绝不是。它是对我们人类自己的恐惧。用人类的本性,来推知宇宙生物的本性是错误的。我们相信,文明一旦达到了星系航行的程度,这样的文明应该是道德的。如果他们真的需要资源,那也不会来掠夺地球,因为构成地球的物质几乎是宇宙中最为普遍的物质。想一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简直就像一颗沙子,我们的这种担心,实际上是高抬了自己。
         实际上,不论普通人是否承认有地球以外的文明存在,反正科学家是承认的,虽然目前承认的人数还不多,但毕竟代表了一种趋向。他们不但承认,而且正在积极地寻找。
         1960年,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观测站的天文学家弗兰克·D·德雷克,用25米抛物无线电天线展开了首次搜寻外星文明的活动,本活动被称为“SETL”。参加这一项目的科研人员认为,人们可能能够接收到两种来自外星人的无线电讯号:一种是通讯漏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比如,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就时时在向宇宙扩散;另一种是外星人有意发来的无线电讯号。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来自宇宙空间有意义的电波,但这并不能否认宇宙中就不存在类人的高级生物。
         1974年,安装在波多黎各岛上的世界著名的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向浩瀚的银河系发射了含义深刻、功率强大的密码式无线电信号,密码中蕴含着有关地球及其人类的极其重要的信息。当然,人们也不是将这组无线电讯号漫无边际地发往整个宇宙,而是将信号对准武仙座中的M13球状星团发射。据计算,这个星团中约有30万颗恒星,每一颗恒星的年龄都是太阳年龄的2~3倍。天文学家认为,一定会找到比我们年长的宇宙智慧生物。
         但是,我们根本不必为科学家的乐观估计感到高兴,因为M13星球团距离地球有2.4万光年,即使我们发出的电波能够达到光速,即使M13星团上果真有比我们文明高出许多的智慧生物,在他们接到我们的信息,再将读后感连同一句问候语发回来的时候,那也是将近五万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地球人类是否还存在,都是一个特大的疑问。所以,我们最好指望在五万年或十万年前,那些已经很发达的智慧生物,像今天我们这样好奇,将他们的信息对着太阳系发送过来。
         现在的问题是,地球以外其他智慧生物建立的文明其特点是什么?我们这一代文明号称物质文明,所有科学技术都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那么,其他文明是否也向我们一样呢?比如说,目前我们知道,无线电波是信息的良好载体,其他文明是否也用无线电来传导信息呢?如果他们不用无线电来传导信息,那么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呢?
      


      IP属地:四川24楼2010-04-22 10:54
      回复
        六千年以前的星空
           如果以上关于宇宙智能生物的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们完全有可能在人类的初期降临地球,因为六千年以前的宇宙空间比现在要小,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在人类文明朦胧的神话时期,原始人将宇宙的起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蛋。随着历史的进步,古代人将大地想象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平板。当哥白尼确定了太阳中心论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宇宙起源问题才真正提了出来。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以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第一次提出了宇宙起源于星云的假说。在康德的脑海里,时时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太古之时,宇宙中没有任何星星,整个画面上充满了一团雾状的东西,它们是一些细小的尘埃颗粒,互相在碰撞,又互相在吸引,就在这碰撞与吸引当中,大的雾团分成了许多小的雾团,小雾团中的颗粒又相互凝聚成一个个圆圆的物体,于是星系开始生成,宇宙终于诞生了。应该说,康德在做这番假设的时候,并没有掌握过多的证据。但康德无拘无束的思维使他最终成了伟人,看来,有时候勇气比知识更重要。康德的星云假设统治了学术界很长一个时期,直到上世纪初,新的宇宙起源理论才在康德的基础上形成了,那就是上世纪40年代出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为了自然地引出我们的问题,大家有必要回忆一下作为大爆炸理论直接证据的“红移”现象。因为哈勃发现,在光谱上,正在远离我们的星球呈现红光而不是蓝光,哈勃定律表明,星系离地球而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同地球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离得越远,速度也就越快。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宇宙过去的空间就要比现在小得多,相对地球而言,过去天体间的距离比现在天体间的距离要小一些,究竟小多少呢?这取决于星球远离的速度。大家知道,星球在宇宙中间运行的速度一般大得惊人,每秒几百公里的速度是很常见的,每秒运动上千公里的星球比比皆是,比如,室女座星云的红移速度就达每秒1000公里,类星体的速度更是大得惊人,几乎与光速相当。
           好啦!假如我们设定所有河外星系都以每秒10000公里的速度远离我们,这个速度正好是光速的30分之一,也就是三千个地球年,这些星系远离我们100光年(光速每秒300000公里,光速一年运行的距离称为光年),换句话说,3000年前这些星系比目前距离我们近了100光年,而在六千年前,这些星系离我们近了200个光年。离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是大小麦伦星系,距离我们大约有16万光年,现在肉眼可以观测到。但想一想,6000年以前这个星系离我们要近200个光年,那时肉眼观测起来肯定与现在不同。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星系内,银河系是一个拥有约二千亿颗恒星的棒旋星系。我们的太阳就位居银河外围的第三旋臂——猎户旋臂的边缘上。虽然天文学家说银河系并没有红移现象,但由于我们处在旋臂的边缘,按照普通的理解,在银河系旋转的惯性力之下,太阳系绝不会越来越靠近银河中心,而是会越来越远离银河中心,我们正被银河系甩出去。所以,即使银河系内没有红移现象,我们也正在远离银河系中的其他星系。反过来说,六千年以前我们离太阳系其他恒星要近许多。比如说,目前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在半人马座,叫南门二C星(又叫比邻星),距离太阳仅有4.22光年。
           这个推论如果正确的话,那么六千年以前的星空该是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看来很昏暗的星星,那时正放射着夺目的光华,而那些现在很明亮的星辰,那时恐怕就有碗口大小。如此推来,即使没有月亮,大地也会撒下一片银色的星光。
           我们之所以把时间设定在六千年以前,是因为那时人类文字的历史刚刚开始,有文字就会有记载,而这种记载恰是我们今天的证据。远古时期,星系之间的距离相对小一些,这个结论为那些宇宙的高级智慧生物往来于各个星球创造了条件,他们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在星系之间穿行。同时,由于星空密集,宇宙间的万有引力也比现在大许多,宇宙间的高级智慧生物也许掌握了利用引力的某项技术,跨越时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IP属地:四川25楼2010-04-22 10:55
        回复
          这本书不是特别到位


          27楼2010-04-22 10:57
          回复
                                                                                           达尔文的黑匣子
                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后来的新达尔文主义,从它产生以来就处于争论之中。1966年在费城的威斯达学院召开了一次由一些数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参加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会上数学家们提出,从数学理论的角度出发,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根本错误的,他们说:“新达尔文进化论中有许多漏洞,我们认为,这些漏洞用目前生物学家的观点是无法弥补和解释的。”
               有人曾对美国20多年来主要大学使用的30部生化方面教科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教材完全忽视进化论,例如,由费城杰斐逊大学的托马斯·戴维林教授编写的一部生化教科书,曾再版三次,索引条目最多5000多条,但没有一条涉及进化论;牛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阿姆斯特朗写的教科书,本书也曾被再版三次,但哪一章都没有提进化论,甚至在索引中也一个字没提。在美国所有生物进化类杂志中,发表的真正属于结构进化的文章不足1%,在计算机图书索引中,也没有发现历年来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一本专著。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在于进化论的本身,我们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进化论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大变化可以分化成长时间的一系列小变化,也就是说,复杂的人体器官是个一步步渐进形成的过程。
               达尔文本人也曾在《物种起源》中这样说道:“如果有人能证明所有存在的器官不是由无数的、渐进的、微小的变化而来,我的理论就彻底崩溃了。”然而,正是这个结论与当代的科学实验怎么也对不上号,因为器官发生作用时,是许多条件的综合反映,离开了任何一个条件,这个器官就不能发生任何作用。
               比如说眼睛。达尔文在进化论中也讨论过眼睛问题,但他没有具体论述视觉的生理机制,而是从自然界中存在低级感光器官和高级感光器官的区别中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并认为,像眼睛这样复杂的器官不可能通过一两代进化完成,而需要许多代的缓慢变化。但后来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这个问题上达尔文是很狡猾的。
               首先,如果不研究视觉的生理机制,不具体研究动物特殊眼睛的感光特点,光凭借自然界存在低级感光器官和高级感光器官的现实,不足以证明进化论的观点,这是一个论证上的逻辑错误。
               其次,现代研究证实,像眼睛这类复杂的人体器官,它不可能通过长期的渐变累加而形成。眼睛必须在近乎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甚至所有条件不能同时协调工作,眼睛也不可能发挥作用。比如说,变位紫红质因一种被称为激酶的蛋白而产生化学反应,视觉紫红质经过化学变化以后,又与一种阻导蛋白相连以防止视紫红质产生更多的传导蛋白。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种变化都是以后变化的原因,也是以前变化的结果,缺少其中一项,我们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因此,如果说眼睛是进化而来的,那么应该先进化哪一项呢?实际上先进化哪一项都不行,只有同时进化眼睛才会有视觉。
               在其它动物世界中,复杂的系统器官同样不可能是进化累加而来的。
               比如说,有一种甲虫会从身体后部喷射出一股滚烫的有毒溶液,这种甲虫被称为“炮手”。原来,“炮手”甲虫在一个被称为分泌囊的特殊结构中同时制造了两种化学混合物,一种是氧化氢,一种是氢醌。这两种化学物质单独存在时没有热量,一旦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热能,其温度可以达到沸点,同时也有毒。甲虫一遇到危险,两种化学物质就会迅速混合在一起,并靠收缩肌肉使之喷射。
               问题是,这个甲虫在进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进化以下东西:氧化氢和氢醌、由分胚腺产生的催化酶、储囊、括约肌、膨胀器、外排导管。
               如果“炮手”甲虫的防御系统是进化而来的,同样的问题:首先应该进化什么呢?
               不管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多么伟大,但他确实解释不了分子层次的生物现象,按照达尔文的解释,任何生物的出现都是小部件叠加的结果,而生物分子科学的研究却彻底毁灭了达尔文的幻想。
            


            IP属地:四川29楼2010-04-22 10:58
            回复
              你知道的太多了


              删除|31楼2010-04-22 10:59
              回复
                人类的进化谱系是怎么来的?
                   其次,在考古测定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们考古测定通常使用碳-14测定法,但碳-14很不稳定,年代越远,差距也就越大,在人类化石的测定方面,有的误差几万年或几十万年,比如,元谋猿人170万至100万年,相差了70万年,蓝田猿人115万至75万年,相差了40万年。
                   还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时间并不算长,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大约出现于四千多年以前,后来经过考古发现,把这个年代逐步高移1万年、2.5万年、4万年……再往后,美国科学家提出了10万年说,现在又提出了450万年说,这种大动荡的本身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而且在这其中也伴随着相当大的学术争论。
                   因此,有不少人对这套进化模式持怀疑态度。尽管从猿到人的进化中有许多诸如考古等方面的证据,但仔细分析起来,其中仍不难发现许多问题,如猿人和古人之间的过渡类型是什么?古人是如何向新人飞跃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变化的?为什么缺少中间类型的化石?
                   有人从进化的角度提出疑问:脊椎动物的四肢都着地,这样分散了脊椎骨的压力,这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是合理的。而人却是直立行走的,直立人的脊椎所承受的压力过分集中,反而不如四肢行走的脊椎动物合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进化呢?它是进化还是退化?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由于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外形上)就是人能直立行走,而动物则是爬行,因此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去解释这种区别,由于人比动物要先进得多,因此在解释时,我们总是首先确定这种区别的合理性,总是将这种区别看成是首尾相接的进化证据,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误区呢?大家都在讨论直立行走的好处,那是因为我们人就是直立行走的,为什么不去分析一下四肢行走的好处呢?
                   按照一般观念认为,人类手脚的分工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当自然环境变化将古猿赶出丛林,从而使前肢进化为手臂。而东非大裂谷地区的考察已经证实,这个前提条件至少在东非是不存在的,那么促使猿人手脚分工的环境又在哪里呢?同时,我们发现,蓝田猿人和山顶洞人,他们生活的地区并不是大平原或草原,而是植物比较茂密的山区,世界其它地区的猿人生活环境也基本与此相类似。而在这种自然条件之下,用四肢行动难道不比只用后肢行动更为有利一些吗?怎么会发生手脚分化的进化呢?
                   再者,用血浆蛋白分子差异程度的定量测定发现,人与现在的大猿、黑猿最为接近,大约在4000万年以前,人与大猿、黑猿分手。可奇怪的是,经过4000万年漫长的岁月,大猿和黑猿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它们永远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照目前的进化程度看,它们再经过4000万年也不会进化成智人和现代人。如果进化论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那么这个规律应该适合所有生物的进化,既然已经有一支猿类进化为人,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正在进化的其它猿类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其它猿类进化成人的趋势?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人类的进化获得了如此速度?
                   如果从整个地球生物界来考虑,动物的进化虽然在体形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功能和特点上却是应该有同步进化的特点,看一看我们周围的动物吧!哺乳类和爬行动物中有许多特点和功能是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是沿着一条本质相同的轨迹在进化。而我们人类却是整个动物界的奇迹,我们进化的轨迹与他们根本不同,简直就是两回事,除了人以外,我们再也找不着直立行走的动物。如果说直立行走标志着动物的进化,那么这种进化就不应该单单反映在人类身上,而在其它动物种之间也应该有类似的进化发生,这才符合整个地球动物进化的规律。然而在其它动物中,我们看不到一点点直立行走的趋向,这是为什么呢?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人类的进化谱系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IP属地:四川32楼2010-04-22 11:00
                回复
                  2025-11-24 16:18: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进化论不好解释的谜案
                     我们生活在地球,对地球自然界生物的进化是有相当直观的认识,进化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自然界里更好生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跑得快,使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到食物,逃避攻击;身子灵巧,可以使你巧妙地逃避天敌的进攻;目光敏锐,可以更早地发现食物或前来进攻的对手;力气大,可以轻易地打败对手,保护自己;爪牙锋利,可以具备极其有效的进攻武器。可我们人类是向这些条件进化吗?不,不是。进化没有给我们飞快的速度、灵巧的身躯、鹰一般的目光、牛一般的力气、猛虎一样的利爪。我们什么都没有。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要如此进化人类呢?这种进化有什么合理性呢?时至今日,许多人依然认为,人类的进化是源于自然的压力,这些压力包括洋流、冰川、地轴倾角、气候、生物变化等。但是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生活在地球上,与地球上许许多多动物同样经历着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压力,由于这种压力是共同的,因此由压力引起的变异也应该具有趋同性。可人类的进化道路恰恰与其它动物没有丝毫的相同之处,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谈到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智力问题,达尔文的进化论更是左右碰壁,而智力问题又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所在,没有人能够回避得了。
                     人类的智力来得莫名其妙。智力的发展应该有两个条件:第一是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为了生存就需要更多的智力去获取食物;第二是动物的群居性,群居的动物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模式,要求以更高的智力来处理。这两个条件都符合我们人类,我们曾经有过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是群居动物。但问题在于,这个理论根本没有普遍性,对许多动物而言,目前的生活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苦,人类的捕杀与环境污染就使许多动物快要绝种了;地球上群居动物绝不仅仅是人类,连蚂蚁都是群居动物。在这两个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其它动物的智力发展水平如何?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人种问题也是进化论不好解释的谜案。现在世界上基本有黄、白、黑、棕色四大人种,这四色人种的区别不仅仅在肤色上,而且在生理结构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别,比如说,黑种人血液当中所含红血球就与黄种人不同,它能输送更多的氧气,因而黑种人在运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黄种人的味觉系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因此中国菜也是五味俱全,花样繁多,而白种人的味觉系统则十分迟钝,只好在吃的方面简单一些了,等等。
                     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么这四个人种应该是由四种猿演变而来。然而,进化论又断言,从猿进化到人是自然界中的偶然现象,地球上只有一支猿类进化成了人,所以它不可能普遍适应灵长类的进化模式。这本身不是很矛盾吗?既然已经有一支猿类进化成了人,那么其它猿类为什么不可以进化成人呢?既然只有一支猿类可以进化为人,那么四色人种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说有四支不同颜色的猿遗传进化成了四色人种,这本身是违背进化论的,而且我们也找不到地球上曾经存在过黄猿、白猿、黑猿、棕色猿的证据。
                     如果说四色人种的确是由一支猿进化、变异而来,那么这种变异与自然生存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知道,依据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的变异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而且唯有适于生存的变异才可以保留下来。那么这支进化中的猿为什么要发生如此变异呢?非洲基本在赤道两侧,乃属于热带地区,如果非洲黑猿要发生变异的话,也应该变异成白人,这样可以反射一些太阳的光线,在物理学上也说得过去,可是非洲人种恰恰是黑色的,这如何解释呢?再说白种人,现在白种人的老家欧洲,基本在北纬30度以北,已经过了北回归线,像欧洲北部的一些国家,生活的纬度都很高,黑色皮肤不是更可以吸热保温吗?可他们恰恰都是白色的,像冰雪般的颜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人类的起源问题,历来都是一个古老的新问题,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关于人类起源的假设,并不能最终解决这个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至今,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依然原封未动摆在那里,它与人类初期提出这个问题时还是一样的新鲜。


                  IP属地:四川33楼2010-04-22 11:01
                  回复
                    天地为什么分离?
                       中国的神话是以“天神话”为核心的神话体系,而“天神话”又以“天地分离”为主干,几乎所有的天神话都是为了解释“天地分离”的起因、过程、后果等,比如,“共工触山”是天地分离的起因,“天”摇摇欲坠地上升是天地分离的过程,“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天地分离的后果。离开了“天地分离”,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的天神话。
                       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几次天地分离呢?许多人都认为有两次:一次是由混沌中开辟出天地;一次是由于共工撞倒了不周山。我们认为真正的开天辟地只有共工触倒不周山那一次,这次的重点在描述天地分离的原因及过程。如果仔细对比两次开天辟地的神话内容,我们发现,第二次开天辟地(共工触山开天),已经没有相伴随的造物主出现,使人只感觉到天地分离时那种恢宏的气势,而缺少了万物出现时那种奇异、神秘、惊喜、细腻的感觉,这也说明混沌开天和共工开天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中心内容。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天地分离的事情呢?就是说月球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地球呢?那就要从神话中来寻找答案了。中国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有以下几则:
                       《淮南子·天文训》载:“昔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则记载主要讲天地分离的过程,其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即“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当其(女娲)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以刑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而不胜,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
                       《论衡·谈天篇》记载说,共工不是与祝融打仗,而是与颛顼争帝位发生战争,结果不胜,怒触不周之山,将天撞了一个大窟窿,使天残地缺,这才由女娲去炼石补苍天。
                       “共工触山”的神话大致如此,文字不多,情节也不复杂。《史记》和《论衡》都比较晚,《淮南子》是最早记载这一神话的。有的人认为,共工触山的神话是一个推源神话,是为了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造成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如果真要说推源的话,“共工触山”应该是解释“天地分离”的原因。
                       在所有的神话里面,还有一条神话与“天地分离”有关,但说得比较模糊。《尚书·吕刑》中说:“蚩尤唯始作乱,延及平民,罔不寇贼鸱,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杀戮无辜。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德,谒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天地通,罔有降格。”大意是说:在很久以前,天地是相通的。有一年,天上的坏神蚩尤跑到地下作乱,把西南地区的苗民残害得不像样子,所以苗民只好告御状。上帝知道以后,很伤心,大约是派人把蚩尤抓回天上以后,又命令重和黎二位大神,将以前天地相通的道路给弄断了。这样,天上的神无法下到地上做坏事,但地上的人也别想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爬到天上去了。
                       这则记载中,后人添加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像仁德、兼爱等思想,而且把黄帝、颛顼、蚩尤三人的神话给弄混了,与黄帝打仗的是蚩尤,但“绝天地通”的却不是黄帝,而是颛顼,《国语·楚语》中有一条旁证:“颛顼受之,乃令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这条记载同样是解释“天地分离”的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与“共工触山”相同,那就是把天地相连的部分给弄断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天地分离”。
                       通观以上几则神话,“天地分离”的线索很清楚,那是因为一场战争而导致了天地的分离。以上我们曾经说过,神话中被称为“天”的物体是十分巨大的,它实际上指的就是月亮。因此,能够造成天地分离(地球与月亮分离)的战争也应该是一场罕见的战争。可神话时期,人类正处于原始状态中,从神话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神与神的战争!
                    


                    IP属地:四川35楼2010-04-22 11:02
                    回复
                      “神”的争战
                         生存与斗争是支配生物向前发展、进化的永恒动力,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淘汰,这是达尔文的学说,也是自然界生物千古不变的法则,连自然界最优秀的人类也无法逃避这一法则。不论翻开哪一部历史长卷,你都会惊奇地发现,人类之间的战争多得数不胜数,重重叠叠,静静躺在那里,每一场战争都向你诉说一个惊天动地的场面和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1964年,在50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共发生过14513次战争,其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生物之间为生存而彼此斗争的思想,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深层内核,它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散发出来,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生存问题所做的思考。
                         在一般人的心目当中,神是最高的道德体现,是人类行为的楷模,他们当然不会有战争行为。然而,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有人类战争的记载,而且还有许多神与神之间的战争记载。翻开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神话,几乎都有类似的记载与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些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神话中的战争反映了人类早期部落之间的争斗,那些神话中的英雄实际都是各部落自己的英雄。如果仔细阅读一下全世界各民族的战争神话,就一定会发现,上述的学术观点并不正确,因为有些神话中的战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始人的思维水平,而且有些神话战争在全世界都有相同的样本。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神话战争。
                         中国神话中记载了许多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只有三次:即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
                         我们在分析神话的特点时曾指出,由于口述历史的特点,使神话在记载上有很大的混乱性,许多事件被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盘古开天”的神话中就包含了“共工触山”使天地分离的一些内容。表面上看似几个不同的事件,如果仔细去考证,却发现是同一事件演变出来的许多变种。上述三次神与神的战争,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首先,是黄帝与炎帝的战争。
                         关于炎帝,记载并不是很多,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神话,仅《淮南子》里有一些炎帝的介绍,《天文篇》中记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时则篇》中记:“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三千里。”赤帝就是炎帝,朱明当是祝融。关于炎帝和黄帝的战争有以下一些记载:
                         《绎史》卷五引贾谊《新书》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证炎帝与黄帝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都不是原始的古神,是春秋时期同时被制造出来的,当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制造出了五方五帝:东方天帝太皋属木,称青帝;南方天帝炎帝属火,称赤帝;西方天帝少皋属金,称白帝;北方天帝颛顼属水,称黑帝;中央天帝属土,称黄帝。但是,黄帝与炎帝虽然出现在春秋时期,但他们的神迹都很古老,只是我们看不到原来的神话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们代表的那个年代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的战争。
                         《列子·黄帝篇》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率熊、罴、貔、貅、貙、虎为前驱,以鹏、鶡、鹰、鸢为旗帜。”
                         《淮南子·兵略篇》说:“炎帝为火灾,而黄帝擒之。”《大戴礼记·五帝德》说:“黄帝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其次,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蚩尤这个神在先秦以前一直是个战神,《史记·封禅书》中就说:“三日兵主,祀蚩尤。”可见当时是把他作为战神来祭祀的。据传说,蚩尤还是各种兵器的发明者,《管子·地数篇》说:“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关于蚩尤与黄帝战争的情况,古史中记载比较多,我们以后再详细讲。
                         第三次是共工与祝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记载不是很多,我们在上一节里曾经引证过,这里就不多说啦。
                      


                      IP属地:四川36楼2010-04-22 11:03
                      回复
                        同一场战争的三种说法
                           三次战争一共涉及五位神,他们是黄帝、炎帝、蚩尤、共工、祝融。大家知道,神话中是没有确切时间的,我们不能说出哪一个神究竟生活在哪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但是,每一位神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通过神迹分析,我们可以大致说出哪一个神在前,哪一个神在后。上述三次战争的五位神,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期里的神呢?
                           黄帝与炎帝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相同,这是比较明确的。蚩尤与黄帝也基本上在一个历史时段里,《韩非子·十过》中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沥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很明显,蚩尤是黄帝的属臣,生活的时间大约也与黄帝同期。
                           这五位神中比较麻烦的是共工与祝融。有资料说共工是炎帝的五代孙,而且是祝融的儿子,《山海经》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儿子跟老子打仗,不太可能。在其它的资料里,共工很可能属于黄帝那个时期。在这以前,我们曾引过女娲与黄帝共同造人的传说,那也就是说,女娲所代表的时代与黄帝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一致。而据《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说,共工与祝融的战争就发生在女娲时期,那么共工的时代当与黄帝的时代相去不远。
                           还有一个证明,说共工不是同祝融打仗,而是同颛顼打仗,《淮南子》就持这种说法:“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可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黄帝与蚩尤的战争结束以后,由于心灰意冷才把帝位传给了颛顼。
                           一个时期内发生了三场战争,而这三场战争在时间上、内容上互有牵连,所以我们怀疑,这三场战争很可能是同一场战争的三种不同说法。
                           上面已经说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发生在涿鹿这个地方,意外的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地点也在涿鹿,《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且记载两次战争的行文也基本相同。
                           所以,可以肯定这两场战争是同一场战争。
                           上文还提到“阪泉”,实际上它也在涿鹿。《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理志》曰:‘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至于共工与祝融的战争,虽然神话中没有明确的地点,但根据其它资料,大致也在涿鹿。
                           从战争的目的看,这三场战争也十分相似。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统治权,起因和目的完全一致。
                           从战争的结果看,除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没有什么具体的结果以外,其它两次战争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即导致了“天地分离”。
                           当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将帝位传给了颛顼,颛顼吸取以前的教训,派重和黎两位天神把天地间的通道绝断了,从此天和地有了区别,这也可以看成是天地分离的一种表述方法。
                           共工在与祝融战败之后,更是气得一头撞倒了天柱——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巨变,天越来越高,地越陷越深。
                           从时间、地点、目的、结果这几者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上古时中国神话中的三次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次,后人在归纳、整理神话的过程中,将这次战争分属于不同神的事迹中,造成了一分为三的情况。
                        


                        IP属地:四川37楼2010-04-22 11:03
                        回复
                          远古战争中的高科技
                             读完了这三次战争,首先一个问题是,这是谁与谁的战争?是地球原始人类的战争吗?我们认为,综合世界各民族关于早期神与神之间的战争记载,都是同一场战争的描述,这是另外一种高级生物在地球上进行的一场战争,这些神掌握着我们今天都无法企及的高科技。我们这个观点并不是随意得出来的,它同样有大量的原始神话作为证据。
                             《圣经》在记载远古一场战争时,曾经有过如下一段文字:“天就开了……从其中,显出四个活动的形象来,他们的形象是这样的:有人的形象,各有四个面,四个翅膀。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好像牛犊之蹄,都灿烂如光明的铜。”今天的人读完都会说:“这是机器人”。
                             上引神话中的蚩尤也不简单,它长着人身牛蹄,与《圣经》中“具有人的形象……脚掌好像牛犊之蹄”的描述基本相同;蚩尤吞食金属、石块,本身像个冶炼炉,这不正好说明它是由金属制成的吗?蚩尤手下八十一个铜头铁额兄弟,按今天的话说这是机器人,完全是由金属制成的战斗机器。《述异记》中说晋朝挖出来的“蚩尤牙”肯定是一种金属,晋朝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冶炼铜、铁,甚至钢(从汉代起中国就已经发明了低碳钢的冶炼技术),而发现的“蚩尤牙”却在硬度上强过当时人们所知的所有金属,它肯定属于一种合金钢一类的金属。不要小看这则记载,它说明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对抗。可是不要忘记,这场战争发生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哪里有如此坚硬的金属?
                             从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参加蚩尤叛乱的有许多巨人,据说夸父族也参加了叛乱。在“巨人之谜”一节中,我们发现,几乎世界上所有记载中的巨人都是一个死法,死于一次意外的事变中,都是给雷劈死的。结合中国的神话,完全可以认为巨人族是在一场巨大的战争中给消灭的,而消灭巨人的战争肯定与闪电、轰击、大火有关联,实际上就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魃”上前助阵,从身体内发出强大的热量,杀死了许多蚩尤方面的巨人,这与南美洲印第安神话中上帝降下大火烧死巨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夸父追日”的神话。“夸父追日”的神话我们以前曾经描述过了,这里就不再引证。问题的关键在于,夸父死于太阳,是太阳的热量使他死亡的,这与全世界关于巨人的死是相同的,也与“旱魃”发出热量杀死巨人是相同的。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巨人是死于一场高温,而这场高温又与一场战争有关。在原始社会如果想制造一场高温,除了火以外再没有其它办法,而一场大火要烧死力大无穷的巨人,根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场奇怪的高温是怎么来的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来于爆炸,来于像原子弹那样在瞬间能产生高温的爆炸。正是这样的高温给原始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才能保留在神话当中。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还有一件武器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夔”皮鼓。大家应该知道,“夔”皮鼓的神话主要强调了声音,那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巨响,在几百里以外都能听得到。也就是说,当时这种巨响也成了原始人脑海当中不可忘却的记忆,所以才被神话记录下来。而在原始社会要想弄出这么大的响声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联想起一个词——爆炸。
                             上述神话不免失之过简,但它却将这次战争最突出的特点保留了下来,那就是高温与巨响,而这两样东西只能来自于一场爆炸。因此我们认为,这些神话所记述的战争不是地球原始人类之间的战争,这些神应该是具有高科学技术的生物,他们使用的武器类似今天的某种爆炸物,可以在瞬间产生高温和惊天动地的巨响。
                             根据以上所有的证据,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巨大的月球宇宙飞船从遥远的星系来到我们太阳系,又来到了地球近地轨道,它凭借着先进的斥引力装置,低低地悬浮在地球的上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继续进化的环境与生物体。地球的条件完全适合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有计划地干涉地球生物的生命过程,把人类直接推进文明的殿堂。当这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的时候,月球内部的生物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这种分歧最后演变成一场武装冲突。叛乱的一方率领着巨人们向月球人设立在地球上的基地发起了进攻。
                          


                          IP属地:四川39楼2010-04-22 11:04
                          回复
                            可怕的武器
                               在世界民族的原始神话里,常常使人感到震撼,因为人们从中读到了一些可怕的记载:人类被莫名其妙的武器毁灭,城市被突如其来的高温摧毁。当我们潜心研究这些记载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些记载几乎都差不多,高温、巨响这两个特征是全世界共同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世界所有民族的原始神话记载的是同一场战争。而所有这些记载都指向距今大约1.5万年左右。由此我们断定,在大约1.5万年前,地球上确实发生过一场非人类的战争,人类在那场战争中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幸存下来的人类用神话如实记录了战争的情况。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罗德一家住在所多玛城,神决定毁灭这座城池。灾难发生前,神曾告诉罗德一家赶快离开所多玛,并好心地劝告说:千万不要回头看。罗德的妻子没有遵循神的劝告,结果被一道强光杀死。第二天,当他们再回望曾经居住过的城市时,“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一座城市就这样被毁灭了。是什么力量在一夜之间毁掉了一座城池?毁灭发生时,那道刺目的强光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印度的摩亨佐·达摩出土了大量的遗骨,有一些在街道上,更多的是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有些遗体用双手蒙住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一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摩亨佐·达摩的居民集体暴死呢?是火山爆发吗?可是人们在这一带几千公里的范围内并没有发现火山口,再说遗址中也没有火山灰;是暴发的流行病、瘟疫吗?可是医学证明,再厉害的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也不可能突然毁灭一座城市。那么,这里在1万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在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以后说:“我在九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说明摩亨佐·达摩城市的毁灭、居民的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这与上引《圣经》中所多玛城的毁灭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夜之间被高温或大火毁灭的。
                               此时我们想到了美洲天降大火烧死巨人的传说、中国神话中“旱魃”体内奇大的热量、《圣经》中所多玛城被毁灭的记载等等,它们都在证明我们的观点:在1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非人类的武装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神与神之间,也就是说,发生在来自宇宙某一处的宇宙高级智慧生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涉及美洲、亚洲、欧洲和北非。由于其十分先进,使用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武器互相攻击,许多城市和无辜的人类在轰击中被毁灭,正像所多玛和摩亨佐·达摩一样。
                               印度留下了一部古老的史诗——《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描写的是远古时期一场持续了十八天的大战,是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为争夺王位引发的战争。这也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大战,战争之前天空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奇异天象:
                               “在黎明的薄暮中,这些三色云彩包围着太阳,周边呈现白色红色,脖子黑色,携带闪电……天空中无云,却不时听到雷声……白色行星的位置越过了角宿……黑色的行星冒烟燃烧,进入光辉的星座心宿……通体血红的火星闪耀火光,偏向梵聚星座,停留在牛宿……大地剧烈摇晃,四海翻滚,波涛涌上海岸,腾跃喧嚣。”
                               这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啊!而且,《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战争与中国神话中的战争有些地方十分相似。
                               首先是战争的地点。《摩诃婆罗多》记载说双方战于“俱卢之野”,俱卢是俱卢族与般度族共同的祖先,曾经在此地修炼苦行,所以此地叫“俱卢之野”。中国神话中的那场战争则发生在“涿鹿之野”,《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这两场战争地点在读音上十分的相似,是否有可能描述的是同一场战争呢?
                            


                            IP属地:四川40楼2010-04-22 11:05
                            回复
                              2025-11-24 16:12: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相似的战争
                                 其次是战争的结果。黄帝和蚩尤的那场大战之后,再也无心帝位,于是将统治权传给了颛顼,而他自己则在鼎湖乘龙升天了。在《摩诃婆罗多》中,胜利的坚战也再无心帝位,将统治权传给了别人后,自己则带着妻儿“登山升天”了。
                                 第三,在战争的细节上,两次战争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蚩尤曾经搞出了一场大风,让应龙无法战斗,还杀死了许多士兵。印度的那场战争中也有这个细节,“然后,愤怒的阿周那在军队前面,向三穴人释放风神法宝,大王啊!随即,狂风席卷天空大地,吹倒许多树木,杀死军队。”再比如说,黄帝有“夔皮鼓”声闻几百里,印度人有“天螺”,一听此螺号声“士兵和牲口们屎尿失禁”。
                                 蚩尤弄出了一场大雾,使人不辨东西,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持国之子们则使用了“迷魂”武器,“这些英雄的智慧和勇气,遭到‘迷魂’武器的打击,在战斗中神志迷迷糊糊,看到你的儿子们失去了知觉”。于是猛光“取出了‘智慧’武器,瓦解了‘迷魂’武器”。在另外一处,几乎有相同的记载:“折磨敌人的罗刹遭到敌人打击,他转过身,施展黑暗大幻术。大地上所有的人都陷入了黑暗之中,战场上看不见激昂,也分不清敌我。激昂看到形象恐怖的大黑暗,便施展威力强大的放光法宝。”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不理解的武器。比如说“因陀罗的法宝”,“愤怒的阿周那掷出因陀罗法宝,我们亲眼目睹它的神奇威力。箭流既挡住敌人倾泻的箭雨,又使那里的人无中箭受伤”。看起来像今天的某种速射武器。
                                 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铁箭:“自然力似乎已失去了约束。太阳团团打转,大地为这种武器散发的炽热所烤焦,在高热中震颤。大象被火烧得狂吼乱叫,竭力躲避这场可怕的暴力。水在沸腾,百兽丧命,敌人被歼……数以百计的战车被摧毁……大地通红发亮……我们从来未见到过如此恐怖的武器,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武器。”
                                 这些武器从外表看上去,“好像一支巨大的铁箭,使人感到好像是死神派来的巨大使者”。
                                 最令人不解的还是毗湿摩中箭之后,他反复说“希望等到太阳北行之时死去”。大家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绝不可能向北而行,除非地球改变轨道。那么是否说,这场战争将会造成一次巨大的天文事故呢?
                                 在另外一部名叫《拉马亚那》的叙事诗中,作者描写了几十万大军瞬间被化为灰烬的情景,诗中说,当时这些军队就是在“兰卡”这个地方被毁灭的,而“兰卡”正是印度人对摩亨佐·达摩古城的称呼,这更加证明了摩亨佐·达摩确实是毁于一场大爆炸之中。
                                 各位读者,当你读到这里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难道你真的相信,这些远古的神话和叙事诗所描述的就是原始石器时代的战争吗?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月球人与反叛者之间在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酷烈的战争,月球宇宙飞船也被迫加入了战争的行列。美洲奥里科诺河上游的沙里瓦——阿卡瓦部落曾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善良的神和邪恶的神为争夺对宇宙的统治权,发生了战争,善良的神从天空中发出强劲的闪电来保卫盟友(大地)。当然反叛者也会用同样的武器来轰击月球大本营。
                                 很可能月球宇宙飞船在这次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创伤,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功能,也许是损坏了先进的反引力装置,使它再也无法留在地球近地轨道上,所以它不得不上升到一条受地球引力影响相对小的安全轨道。
                                 在战争中,巨大的爆炸将月亮的一些物质炸离了月球表面,进入环地球的轨道,在一段时期里停留地球轨道之上,遮挡住了太阳的光芒,于是太阳消失了。
                                 从盘古神话中我们看到,月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损坏严重,它摇摇晃晃地上升,上去又跌落下来,然后再上去,几次差一点坠毁在地球上。最后,它还是顺利地盘旋而上,天地发生了分离。


                              IP属地:四川41楼2010-04-22 1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