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第一次发贴把概念搞错了,需要重新整理思路。在文章灵感和细节的处理上自己很不满意,但答应了南华要发出来,还是草草成文,涂鸦一番。另外感谢sophieSU 给我的意见和解答。
本系列文章致力于从学说角度探究张无忌本质,由三部分组成《张无忌人格中的超我不断发展》《张无忌道墨结合的根源和利弊》《对张无忌争论上的看法》。以前也有很多前辈提出过这方面的理论,如有雷同之处请理解为本人的借鉴或整理。由于我对学说研究得不够深,有地方说的不对请专业人士批评。
---------------------------------------------------------------------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自我: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此外,自我介於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於犯错的限制。]
----------------------------------------------------------------------
我们通过几个阶段来分析张无忌的“本我”“自我”“超我”
冰火岛:
我们可以想象无忌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漂亮的衣服,更没有朋友。可以说“本我”的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但这种“本我”是压抑的,因为他过的是与世隔绝的日子,他并不知道漂亮衣服是什么,也不知道珍馐美味到底有多好吃。所以“本我”的冲动是非常有限的,并非不欲而是不知,在满足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本我”是停滞的,没有发展。此时起管制“本我”作用的“超我”却在飞速的发展,一是无忌善良的天性,二是父亲的教导,让无忌明大义懂道理。这种“本我”停滞,“超我”发展的前提下,“自我”的调节当然把天平放在“超我”一边。十年的生活已经注定了张无忌的人格是“超我”占主导地位的。
回到中原:
张无忌人生中第一次领略花花世界,第一次吃到糖葫芦。一切的一切对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本应该是一个“本我”发展的重要契机。但很快他被绑架了,受到了玄明二老的虐待,最糟糕的是“本我”中最重要的需求受到了威胁--生命。此时的张无忌经受住了考验,“超我”的管制又一次战胜了本我的冲动,他看中的不是人性先天最珍惜的生命,而是后天学习的道义。这是他第一次用“自我”的现实性来证明自己的坚毅,俗话说:“想的再好未必能做到”,张无忌做到了。我想经历过这件事情张无忌的“超我”得到了发展,而“本我”变得分量越来越轻。
求医之路:
能在张三丰的身边,为张无忌的行为准则和品德修养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为了不让太师父伤心,无忌坦然面对生死。大无畏精神不只用来面对敌人,也可以面对亲人,这样的勇气真是常人所不能,这样的境界更是常人无法达到的。
蝴蝶谷:
面对胡青牛的冷酷无忌没有低头,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抵挡不了精神的力量。命运让张无忌留在这里,但与他天天朝夕相处的胡青牛却不能影响他做人的原则。可以说无忌一直受到的是正面教育,即使殷素素和谢逊面对他时也只展现爱的一面,但胡青牛却给他讲了一个华山鲜于通背信弃义的故事,告诉他善良换来的未必是感激,而有可能是灾祸。但无忌依然是无忌,他没有改变,他依然救助薛公远之流。果然后来薛公远要吃了他,面对这样的“以怨报德”张无忌依然保持一个仁善的心,继续救何太冲的小妾,继续差点因此丧命,但还是没有改变,如此一次又一次,不是因为无忌笨,而是无忌“超我意识”远远大于“本我”需求。
山谷练功:
又回到了与世隔绝的环境,不同的是这次是他自己一个人了。要靠自己的双手满足“本我”的需求,刚回中土的时候是个“本我”膨胀的时机,却偏偏遇到了生命的危险,使刚刚萌发的各种需求又回归到最基本的渴望。练了九阳神功又可以保住生命,“本我”需求才回到原来的起点。然而经历了无数次考验,无数次成长的他已经在“超我”上拥有了巨大的飞跃,此时“超我”的管制已经无比强大,“本我”的需求已经被这种管制压得微乎其微了。所以张无忌从来不求名利,只求仁义,这些都是必然的。
总结一下
“本我”发展:冰火岛生活与世隔绝的特点导致“本我”需求被压抑。回到中原“本我”中最重要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本我”需求倒退。当生命无忧的时候“本我”需求才回到起点,但又一次面临与世隔绝的压抑,直到出谷。
“超我”发展:先后经过父亲和太师父的教诲,又经历无数次的考验和锻炼,“超我”发展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息,而且要比普通人的节奏快很多。
另外我想说明一点,“本我”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张无忌没有淡化,而且越来越强。那就是“男女之爱“。这是生理决定的,很难随环境而改变,而无忌后来被人认为“花心”就是他“超我”制约在这方面的不足。
因为“本我的压抑和淡化”和“超我的飞速发展”所以张无忌“自我”的调节上是“超我精神”占主导地位的,这样的人当然大家都喜欢。但同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喜欢张无忌,但不欣赏,甚至有人讨厌。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我们就要从张无忌的“超我”意识流派分析,我在下篇来分析这个问题,详见《张无忌道墨结合的根源和利弊》。
本系列文章致力于从学说角度探究张无忌本质,由三部分组成《张无忌人格中的超我不断发展》《张无忌道墨结合的根源和利弊》《对张无忌争论上的看法》。以前也有很多前辈提出过这方面的理论,如有雷同之处请理解为本人的借鉴或整理。由于我对学说研究得不够深,有地方说的不对请专业人士批评。
---------------------------------------------------------------------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自我: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此外,自我介於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於犯错的限制。]
----------------------------------------------------------------------
我们通过几个阶段来分析张无忌的“本我”“自我”“超我”
冰火岛:
我们可以想象无忌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漂亮的衣服,更没有朋友。可以说“本我”的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但这种“本我”是压抑的,因为他过的是与世隔绝的日子,他并不知道漂亮衣服是什么,也不知道珍馐美味到底有多好吃。所以“本我”的冲动是非常有限的,并非不欲而是不知,在满足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本我”是停滞的,没有发展。此时起管制“本我”作用的“超我”却在飞速的发展,一是无忌善良的天性,二是父亲的教导,让无忌明大义懂道理。这种“本我”停滞,“超我”发展的前提下,“自我”的调节当然把天平放在“超我”一边。十年的生活已经注定了张无忌的人格是“超我”占主导地位的。
回到中原:
张无忌人生中第一次领略花花世界,第一次吃到糖葫芦。一切的一切对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本应该是一个“本我”发展的重要契机。但很快他被绑架了,受到了玄明二老的虐待,最糟糕的是“本我”中最重要的需求受到了威胁--生命。此时的张无忌经受住了考验,“超我”的管制又一次战胜了本我的冲动,他看中的不是人性先天最珍惜的生命,而是后天学习的道义。这是他第一次用“自我”的现实性来证明自己的坚毅,俗话说:“想的再好未必能做到”,张无忌做到了。我想经历过这件事情张无忌的“超我”得到了发展,而“本我”变得分量越来越轻。
求医之路:
能在张三丰的身边,为张无忌的行为准则和品德修养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为了不让太师父伤心,无忌坦然面对生死。大无畏精神不只用来面对敌人,也可以面对亲人,这样的勇气真是常人所不能,这样的境界更是常人无法达到的。
蝴蝶谷:
面对胡青牛的冷酷无忌没有低头,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抵挡不了精神的力量。命运让张无忌留在这里,但与他天天朝夕相处的胡青牛却不能影响他做人的原则。可以说无忌一直受到的是正面教育,即使殷素素和谢逊面对他时也只展现爱的一面,但胡青牛却给他讲了一个华山鲜于通背信弃义的故事,告诉他善良换来的未必是感激,而有可能是灾祸。但无忌依然是无忌,他没有改变,他依然救助薛公远之流。果然后来薛公远要吃了他,面对这样的“以怨报德”张无忌依然保持一个仁善的心,继续救何太冲的小妾,继续差点因此丧命,但还是没有改变,如此一次又一次,不是因为无忌笨,而是无忌“超我意识”远远大于“本我”需求。
山谷练功:
又回到了与世隔绝的环境,不同的是这次是他自己一个人了。要靠自己的双手满足“本我”的需求,刚回中土的时候是个“本我”膨胀的时机,却偏偏遇到了生命的危险,使刚刚萌发的各种需求又回归到最基本的渴望。练了九阳神功又可以保住生命,“本我”需求才回到原来的起点。然而经历了无数次考验,无数次成长的他已经在“超我”上拥有了巨大的飞跃,此时“超我”的管制已经无比强大,“本我”的需求已经被这种管制压得微乎其微了。所以张无忌从来不求名利,只求仁义,这些都是必然的。
总结一下
“本我”发展:冰火岛生活与世隔绝的特点导致“本我”需求被压抑。回到中原“本我”中最重要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本我”需求倒退。当生命无忧的时候“本我”需求才回到起点,但又一次面临与世隔绝的压抑,直到出谷。
“超我”发展:先后经过父亲和太师父的教诲,又经历无数次的考验和锻炼,“超我”发展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息,而且要比普通人的节奏快很多。
另外我想说明一点,“本我”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张无忌没有淡化,而且越来越强。那就是“男女之爱“。这是生理决定的,很难随环境而改变,而无忌后来被人认为“花心”就是他“超我”制约在这方面的不足。
因为“本我的压抑和淡化”和“超我的飞速发展”所以张无忌“自我”的调节上是“超我精神”占主导地位的,这样的人当然大家都喜欢。但同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喜欢张无忌,但不欣赏,甚至有人讨厌。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我们就要从张无忌的“超我”意识流派分析,我在下篇来分析这个问题,详见《张无忌道墨结合的根源和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