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武士创作吧 关注:57,421贴子:938,105

回复:【猫创吧】写文相关/邀约文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灰色》返评
因为罂粟在投邀的时候有提到希望能提出一些意见,所以这篇返评的重点偏向于我对有待加强之处的看法,其他部分的述评相对会少一些w另外下面都只是个人观点,可能有一些不甚准确。
【内容方面】
《灰色》的世界观建立在原著的基础上,由于目前的更新还没有很多,所以尚且无法看出故事的整体架构,同时也无法明确正文部分究竟处在世界观的哪处时间点上。根据“狗”已经出现的线索,并且文中目前没有提到族群有过逃离经历, 我推断第一章应该处在“星族放弃劝告”、“族猫互相怀疑”、“没有猫试图打破局面”的阶段,即:产生嫌隙的战斗、星族的屡次劝告是已发生的历史。
此外,据世界观推测罂粟想要体现的是四大族群不健康的群体状态、这种群体状态所导致的不良结果,以及主角在这一不良结果之中的最后结局。[由于缺少文章支持,以上两处推断都有可能是错的,后续围绕它们展开的论述可能会偏离罂粟的设计。罂粟可以只取其有用的地方,也可以留言进行讨论。]由于整个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但是在现有文章中,这种整体环境刻画的并不到位,同时剧情的设计有些单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对这个不健康的群体状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第一,这一群体状态是什么?它和健康向上的状态有何不同?体现在哪些地方?我想可以大致把这种状态做如下概括,在括号内提出的是我暂时想到的在该条概括下应该考虑的问题:
①族猫间尔虞我诈,建立信任变得困难。[是否会影响血亲间的信任?族群是否会不服族长管理?对其他族群是否一见面就剑拔弩张?族猫还信任星族吗?…]
②面对不良风气,大部分族猫贪生怕死,不愿改变。[武士命名仪式上的“我愿保护族群,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句子还存在吗?如果存在,族猫是什么反应?漠视or感到讽刺?如果不存在,现在族猫们如何定义“伟大武士”?如果要改变,改革者面对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③族猫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缺乏集体精神。[巫医履职是否会受到影响?既然大家只关心自己的安危,那为什么族群还没有解散?众猫对待拥有同情心的同伴是什么态度?…]
第二,这种群体状态从何而来?“战争爆发”只是一个笼统的背景,私以为群体意识由正常转往不正常需要遭受沉重的打击和相当一段时间。举个例子,加入影族给河族派了个间/谍,河族在战争中元气大伤,查出是这个间/谍的原因,那我作为一只风族猫可能也会开始怀疑我身边有没有奸/细,从而丧失对其他猫的信任;假如有一个很知名的武士曾经救下了一只猫后和她的幼崽,却被猫后恩将仇报取了他的性命,我作为一只旁观者可能就会丧失对弱势群体的善意。这些事件可以不详细写,只作为战/后流传下来的故事存在,由正文中的角色将其简单讲述,那么对于读者来说,这种不健康的群体行为就变得可以理解,并且值得同情。
第三,这种群体状态的异端是什么?每只猫在这种状态中都扮演何种角色?这个问题就与接下来要提到的人物设置有很强的联系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如前文所述,群体观念的产生需要依托于具体事件,而这一观念又会促使故事中的角色产生一系列行为推动剧情向前行进。因此,明确文章中的主要角色在群体中的作用就极为关键,我们不求所有角色的作用都不同,但它们之间至少应该存在差别。例如就“信任”这个话题,A可能谁都不信,B只信任从小长到大的好友,C可能会信任老师、学徒、手足,但不信任族长…信任的猫多还是少,是毫不防备还是有所隐瞒,这就是角色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有可能我虽然不信其他猫,但我还对弱势群体怀有善心,那这样算不算群体中的异端呢?我会给群体带来什么呢?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目前文章中已经出场的主要角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0-05-13 13:15
收起回复
    ①主角:鸥潭
      鸥潭仿佛天生而缺失了一些感情。
      她对美好事物的态度是:如果得不到,毁掉好像也没什么可惜。她为了完成父亲的任务向裘夜下杀手,而在裘夜死后,她的眼睛里没有了焦点,世界里没有了色彩——但也仅此而已,不至于天倾地陷。她感到空虚又无望,却不会心痛到骨子里,因为她尚有兴致对父亲说“谢谢”,尚有心思去执着于公猫答应她的事情,尚有勇气安慰自己“反正我们不能在一起,杀了他,也无妨”。动情而允许其被自己抹杀比无情更可怕,这意味着在鸥潭前进的路上,只要有在她看来“不能”,“无法”达成的关系或感情,她就会迅速予以否定,并且狠下心来将其处决。
      她自视颇高,重面子。
      在她去找鸣果参观营地时,面对鸣果的敷衍,鸥潭的想法是“不再和鸣果「一般见识了」,「毕竟」她是我导师”。“不和xx一般见识”一般用于觉得对方在胡来或者瞎说的时候,自己不稀罕和对方多费心思。这个“毕竟”一词也值得细品——当一个人独独因为对方身份在那里而对对方产生尊重时,她也就默认了除了身份之外对方并没有什么比得过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鸥爪是看不上鸣果这副目中无她的样子的。但与此同时,在遇到风族死去的学徒时,她又前后两次提出“他是风族猫”、“会不会是狗干的”,在狐星问死去学徒的眼眸是“抢先回答”,在鸣果面前赚足了面子,也让对方对她高看一眼。
      鸥潭天生带有一抹良善。
      这一点在狐星哀悼雨燕爪的时候有明显体现。文中没有明确交代哪只猫要求了或教过鸥爪要在陌生猫离世时表达惋惜,但鸥爪却能自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她本性不坏。
      她勇敢到几近莽撞,又牙尖嘴利。
      这里主要指鸥爪和狗的对峙部分。由前文得知,褐愿对她提过狗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而鸣果也告诫她要离狗越远越好。而当她真的意外碰见狗时,鸥爪的反应却是“淡淡地”看着狗,甚至还语出惊人讽刺对方是没有脑子的动物。这部分剧情除开展示了鸥爪惊人的胆识以外,还隐含着一股浓厚的逆反的味道。这对于一只刚成为学徒的小猫来说是不合理,却又在情理之中的。
      因此,鸥潭应该是不良群体状态的叛逆的仆从。她不会对公然违抗群体意识,并且对其中的一些部分有所依赖。但她和群体意识间也存在隐性矛盾,她也在通过自身行动与其积极对抗,但其形象有点像狐狸在巨石下面打窝,一旦这个窝足以让它容身便愿意收手了。她的行为不会以推翻群体意识为目的。
    ②主角的导师:鸣果
      鸣果并不勤快,但遇事仍能及时做出反应。
      通过鸥爪前后两次在早上找鸣果而鸣果都在睡觉可以看出,鸣果并不是一名勤勤恳恳的武士。在带鸥爪参观领地的时候,她也仅仅用尾尖指了指领地边缘,经过鸥爪的请求才带她上前。她有一定惰性,但这惰性更倾向于偷小懒,而不会耽误正事。在发现风族猫的尸体后,她就立刻做出了判断:“「我们」应该「马上」告诉爪星和风族”。她首先将报信的责任揽上身,同时强调了事情刻不容缓,完全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懒人”。因此,爪星可以放心由她带队调查,相信她有能力把事情处理好。
      她自信,对下缺少耐心,但对上并不阿谀奉承。
      对下缺少耐心这一点比较明显,从她对鸥爪说话和对鸥爪的态度中可以明显感受出来。她把猫按能力水平在心中分了三六九等,而鸥爪就属于低层次的“连猎物都抓不好的学徒”。按鸣果的反应来看,鸥爪应该是她成为武士后的第一只学徒,她还不懂得如何助鸥爪渡过成长初期。这里我想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在鸥爪(不管通过什么途径)确实拥有一定能力水平之后,鸥爪是否能突破鸣果对她的定位?鸣果对鸥爪的态度会不会发生改变?如果发生了改变,鸣果是否能认识到自己之前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因为除了对待鸥爪鸣果不甚上心以外,她对待其他猫,包括爪星、雪尘、紫菀暮、狐星的态度都还算平和,既没有看不起的意思也没有阿谀奉承的意思,可见她的态度并不因外物(其他猫能带给她什么利益)改变,只听从她的主观意识。
      心怀常人之情,未能免俗。
      这里的所谓“常人之情”主要包括遇到突发事件会害怕,被追问问题会不耐烦,学徒做了错事会生气,学徒达到她的预期会满意等等。这种“常情”让鸣果的性格更加真实。即使她确实有突出缺点(对学徒不屑一顾),但读者也不会对她产生过强的抗拒心里,因为她只是一只平常的猫而已。
      综上所述,鸣果应该是不健康群体状态的无意的拥护者。她有很大的可能性完全没有察觉到情况不对,而且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因自身缺陷而让这一状态得到扩散。在鸣果的影响下,如果鸥爪后来对比她年长的武士丧失信心,是完全说的通的事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0-05-13 13:15
    回复
      2025-08-24 02:11: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③其他角色:由于剧情进度,其他角色尚且没有足够的戏份支撑起它们的完整性格,这些还需要罂粟接下来去慢慢塑造。但雪尘面对尸体并没有感到恐惧,仍能保持绝对理智,以及巫医学徒鸦爪对鸥爪的“毫不留情”都是极为典型的性格刻画。我想罂粟或许需要对这些角色的性格以及定位也进行一下深入思考。此外,我认为主角身边的角色有些少,在文章的叙述中没有出现关于她手足以及同期学徒。就算同期没有学徒,那么鸥爪和她的父亲(在引子里她的父亲成为了一个重要角色)这时是怎么相处的呢?在一个族群中,或许有一名武士会对她有所青睐?我们可以多加练习刻画不同的人物。
      总结:
        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点的分析,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答案也就成为了整篇文章剧情的素材。我想对于《灰色》的主线剧情,罂粟应该已经有了大致想法,这是骨骼;而上面这些思考带来的收获就成了血和肉。我们可以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放在恰当的位置,例如接下来鸥爪得养伤,一段时间内没什么大事发生,那么就可以加入第二点中对于某些群体意识是如何改变的的解释。她可能会通过其他猫的故事,或是在梦中亲临现场进行感受。又或者鸣果对于鸥爪态度的改变,可以放在一场混战之后进行描写。当我们的文章中加入了这些部分以后,整个故事就变的更加充实、更加饱满了。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随时关注正在写的部分和前面部分的关联,否则可能会造成文章的自我矛盾。这里举三处:①在前文提到鸥爪是第一天成为学徒,并且连边界还分不清的时候,为何能通过风族猫身上的气味判断他的身份?②在族猫相互不信任的背景下鸣果一行遇到风族武士、被带入风族营地以及和风族族长的交谈都过于顺利了。③鸥爪挑衅狗,不等狗将爪子伸进她的皮毛就跳到了他的背上,由此可见鸥爪应该不是轻易放弃性命的猫,那么“知道无法反抗,所以没有挣扎”的想法在这里就颇有些奇怪。此处与下文“恶狠狠的[应为:地]盯着这只狗”,威胁要拉他陪葬的态度也有矛盾之处。如果有些东西不太好把握,我们可以把设定等等写下来加以确认。
      【表达方面】
      接下来这一部分主要是我在阅读文章中注意到的一些问题。我会提出这些问题并给出我认为可以进行尝试的解决方案。
      第一,文章中有不少错别字,其中错误频率最高的是“的”、“地”、“得”的用法,其余的还有“向”和“像”的混用。错字在码文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提议在初稿过后翻回来自查一边进行修正。“的”、“地”、“得”的简单区别我认为可以这样记:在修饰动词之前用“地”,在修饰名词之前用“的”,表示一个状态用“得”:“她很轻浮的[应为:地]说了一句”、“然后很确定的[应为:地]说”、“西天干净的[应为:得]没有一丝雾”……采用正确的字会让句子更加严谨。
      第二,是关于心理描写中引号的运用。参考第11版《新华字典》附录: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例如对他人语言的直接记录;②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强调一句话中的某个部分;③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比如把“聪明人”用于讽刺;④是关于引号嵌套的运用。其中未见关于心理描写需要加引号的描述。根据网上资料,有人表示如果心理描写直接引用的是角色的想法时也可以加引号,属于第一类用法,但我还是推荐不使用引号,因为在分析心理时除了直接引用角色的想法,还经常会加入一些其他文字,用引号反而会有所限制。
      第三,对于文句的琢磨要适度,在写作初期不要过分追求过于复杂的句式结构和虚华用词。遣词构句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文笔”追求的应该是用平和的词句载托深刻的思想,令人读而难忘,回味无穷。(这里的“平和”指:艰涩难懂的词不是查了半天故意添上去的;难以理解的句子结构不是绞尽脑汁调了半天专门显得自己造句能力很强的)抛开这一问题不论,平实的文字组成的句子却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并且很少会产生语病。这里举文中两个病句例子:
      ①——
      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在巫医巢穴里躺着。
      ————
      这句话缺少主语,应该是:“醒来后,[我]就发现自己在巫医巢穴里躺着。”
      ②——
      一阵风拂过,惊动正熟睡的鸟雀,四处逃窜。
      ————
      这句话前后主语不一致,惊动鸟雀的是风,而四处逃窜的主语按句子意思来说应该是被惊动的鸟雀。因此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分成两句话:“一阵风拂过,惊动正熟睡的鸟雀。它们张开翅膀,四处逃窜。”或加一些词把主语过渡一下,合为一句话:“一阵风拂过,惊动正熟睡的鸟雀,惹得它们四处逃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0-05-13 13:16
      回复
        上面两处句子成分残缺的语病在文中其他地方也有出现,需要罂粟注意一下。另外,有一些地方的关键性表述选词不够准确,在此简单提一下:
        ①——
        早晨,东边的太阳轻盈的洒下一层金色的纱,将森林四处笼罩,云朵在天空中飘动,在湖面印下了倒影,一阵温暖的微风拂过,与芦苇,湖面其乐融融。
        ————
        “将”、“四处”、“笼罩”搭配起来怪怪的,可以直接改为“笼罩住森林”。“其乐融融”的意思是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一般都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这句话里前面写风拂过,后面又用“与”把画面中的景物单列,用其乐融融就显得不很合适。建议把风、芦苇、湖面融合在一个场景里或者直接把风从其乐融融里剔除(即删除“与”),改为“一阵温暖的微风拂过,芦苇和湖面其乐融融”,感觉更加通顺一些。
        ②——
        我乖乖的跟着鸣果,她在周围打量了一番,“雪尘,你们跟我和欧爪一起调查。”
        ————
        “打量”意思是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观察,在这里意思不合适,可以换成“她环视四周”。
        ③——
        那只风族猫死亡的事情已经经过一天了。但我总觉得像是刚才发生一般。
        ————
        这个“经过”放在这里不很恰当,前一个句子可以整体换一个说法:“发现死亡的风族猫明明是昨天/前天的事情,但我总觉得像是刚发生的一般。”
        第四,《灰色》采取了第一人称叙述口吻,这对于故事的叙述有一定限制,即读者知道什么取决于鸥爪看到或听到什么,读者对一件事的看法会受鸥爪看法的影响。因此,对鸥爪的心理世界进行完整刻画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渲染心理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法,目前为止《灰色》在这些部分上还有进步空间,有许多部分可以展开却没有展开。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①——
        她晃了晃尾巴,“我知道了。你们这种连猎物都抓不好的学徒果然很讨厌。”然后自顾自的站起身走出营地。
        我不在[应为:再]和鸣果一般见识了,毕竟她是我的导师。我跟在鸣果的身后,跟随她一同离开的营地。
        ————
        在这两段之间,就可以加入对鸥爪的心理描写。她听了这种刺耳的话会是什么反应?伤心?感觉恼怒?在“不再和鸣果一般见识”之前,她有没有想到什么?成为学徒本来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现在看到鸣果根本不想理她,她对鸣果其猫又是怎样的看法?这些都是可以在这里进行拓展延伸的。
        ②——
        “尸体!”我看到爪星惊讶地抽了抽胡须,“鸣果,你带一个武士去调查一下。”但随后,他又冷静下来了。
        ————
        在这里,爪星的惊讶道冷静之间的转变可以加入一些动作、神态描写。比如他的眉头先是紧紧团成一团,而后舒展开,或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来了什么……在第一人称下对于主角之外其他角色的塑造非常需要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支持,可以在这些地方有意识进行强调。
        ③——
        他见状,将我拽了下来,咬住了我的脖颈。我利用脚掌在他肚子上划了一道弧线。趁他放松时挣脱了下来。不过,这没用。我的脖颈一直冒着血,这让我感到像是被东西扎一般。
        ————
        “这让我感到像是被东西扎一般”,这个对于疼痛感的描写还可以更加深入,联想、类比、反衬、夸张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比如:“我感受到脖颈处血管的跳动。被关押久了的陈腐血液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它们拥挤推搡着,争相向外涌,丝毫不顾念与我的旧情。我的四肢随之瘫软下来,难以支持身体的重量。我想下一次捕猎时,我应该干脆利落地咬断老鼠的喉咙,算作是对它们的一点仁慈。”
        好啦。以上是我认为在《灰色》中还可以进行打磨的部分。在我翻猫物表想找找在引子里没掉的裘夜到底是什么来头的时候发现居然没有这只猫,喔——看来有什么小秘密。以及很好奇鸥潭究竟和她父亲做了什么约定,期待后续剧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0-05-13 13:16
        回复
          白虎er分析好详细!!


          IP属地:四川67楼2020-05-14 09:18
          收起回复
            哇哦白虎分析的好棒(尖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0-05-15 17:37
            收起回复
              ddddd!白虎虎的文评我当连载追(?)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9楼2020-05-15 18:31
              收起回复
                激动地翻找帖子然后愤怒地发现自己没有写xD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20-05-15 18:46
                收起回复
                  2025-08-24 02:05: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up,感觉好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20-05-16 09:15
                  收起回复
                    lD:松鼠飞之愿
                    怎么称呼您:松鼠飞(???)
                    文章名称:松鼠焰的使命
                    文章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704258000?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1.5.8.0&st=1590495368&unique=AC8E6A06053060C297065565BEF3605E
                    主要困惑:呃,文文才刚开始,感觉自己文笔不够,文章很短,不知道怎样刻化细节(这大概是我文章很短的原因???)还不太会环境描写。感觉自己各段落转折生硬、奇怪(我是不是没救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20-05-26 20:29
                    收起回复
                      [ 文评邀约 ]
                      ID:蜜星小姐姐
                      怎么称呼您:小蜜/小风铃(一般人叫小蜜)
                      文章名称:《微风雨的武士之路》
                      文章链接:等一下发在楼中楼
                      主要困惑:有很好的剧情(确信)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写(星族救我
                      其他:吹爆这只白虎!超级厉害!


                      73楼2020-05-26 21:36
                      收起回复
                        dd!


                        74楼2020-06-05 20:31
                        回复
                          [ 文评邀约 ]
                          ID:黑喵🐯
                          怎么称呼您:小黑
                          文章名称:《缘尽》
                          文章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769297044?share=9105&fr=share&see_lz=0&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1.5.8.3&st=1592999216&unique=72E0BDBE5885F85D1F123DBE18924EDA
                          主要困惑:感觉我太啰嗦了xx然后文章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要命的感觉(???)文笔水平极其不稳定忽上忽下的晃死人()
                          其他:我选择吹爆(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0-06-24 19:48
                          收起回复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返评
                            软糖r的《只因》所处的世界观阶段尚且没有出现超出《猫武士》原著的设定,它更多的是借助角色们在困境中的种种表现以探索“亲情”、“爱情”和“友情”。考虑到软糖r希望得到一些建议以便在重置版中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会更多点出一些我认为在这样的文章定位下值得推敲的部分。
                            在此对文中标点符号进行一下特殊说明:『』用以引用原文,【】用以框选进行论述的重点,()用以做不展开论述的简单标注,—用以分隔同一问题的不同部分。
                            【内容方面】
                            同前所述,《只因》并不主打新鲜的世界观设定,因此这里暂时将该部分略去,直接进入剧情的评价w通读下来,我认为并没有遇到软糖r自述的“剧情拖沓”问题,每一章节都有新的事件点头尾相接,并没有出现令人感到无聊的真空期。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软糖对于想写的剧情点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这是优点,应予以保持。
                            另一方面,在每段剧情的过渡部分,软糖主要用了三种过渡方法:
                              一种是直接表明下面的剧情与上面的剧情相隔了多长时间,如『这是森林大会后的第六天』。这种过渡其实是最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虽然有些生硬,但不用太过担心,可以在没有想到更好的过渡办法时进行使用。
                              第二种是通过铺垫给角色营造一个合适环境,用其内心活动、语言或动作直接过渡到下一个话题,例如当百合爪给银花抓虱子的时候提到她和小麦爪小时候经常跑出营地,银花『长叹一声,“不过栀子叶真的是个好母亲。当时她还为你和小麦爪求情来着。”』这就自然而然地把谈话的话题从榛落的幼崽上拉到下面银花对百合爪及栀子叶的评价,以及揭露部分往事的剧情上。这种过渡的设置就需要花些心思,在写的过程中作者本身需要明确两段剧情各自中心是什么,它们又存在什么关系,再通过角色的表现把自己心中想好的剧情关系表现出来。
                              第三种是用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如第十一章的开头:『清晨起来,熹微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几声婉转的鸟鸣游荡在影帝的上空,偶尔还有几道黑影掠过营地上空,落下几簇鸟粪来。百合爪踏着晨光,准时出现在长老巢穴门口。』在环境描写的过程中完整地表露出时间、地点、人物是一种很好的习惯,避免了故事发生背景不清的问题,让读者一目了然,可以将更多心思花在体味故事上。
                              此外,有时软糖也会将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连用,这都表明软糖对过渡部分已经有了一定自己的理解,并且勤于实践练习。我认为可以加强的部分在于对前后两段剧情相互关系的思考,并且多多尝试不同的用来引出下文的方法。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随意选择一处场景切换的地方,比如在百合爪决定去赴云爪的约时,要从草地过渡到石头洞里。接下来我们再选一个细节,例如百合爪喜欢的高地上凉爽的疾风,然后对风进行描写来达到过渡场景的效果:夜风疾驰,大声驳斥着百合爪(前往赴约)的决定。但她始终比它先行一步,恼羞成怒的风声早已被她甩在身后。石洞,地道,这里是高地之风无法触及的所在,她倒要听听云爪要说些什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0-07-12 15:09
                            收起回复
                              2025-08-24 01:59: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综上所述,《只因》的剧情构思紧凑,衔接简明。但不足是部分剧情存在逻辑问题,前后关联不到位。这在长篇文章中是比较致命的,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在此将举三个例子进行说明:

                              ①百合爪第一次抓兔子时遇到云爪,百合爪指责云爪:『“你们就是想通过地道侵略风族领地!”』,而云爪反击:『“你最好记住你今天的话。”雷族学徒恨恨的说,他低下头在百合爪的耳边低嘶着,“我会让你为此后悔的。”』此事发生不久,雷族并破皮猫袭击营地,栀子叶阵亡。百合爪应该会把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云爪在某种程度上撺掇蓟星攻击了风族并对他抱有怀疑/连带仇恨,但是在中间的故事里却没有百合爪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如果说她认为就算云爪是蓟星的儿子,单凭一只学徒的力量也不可能推动这么大个事儿发生,那第八章结尾应该就不会出现『但是,【上一次】……』的犹豫。

                              ②森林大会上百合爪认识其他族群的学徒部分写到:『“嗨,雪爪。”百合爪点了点头。对方也【露出惊喜的神色】,同样回了一句。』但是翻阅前面的故事可以看到,在百合爪前往河族请求支援时雪爪对她的态度并不怎么样:『雪爪推了她一下。“快走。”这只白色长毛母猫催促道,“你不是说你要和花瓣星说的事情非常紧急吗?”她抿着耳朵,又推了百合抓一把。“快点。”这次她的声音低了下来,显然不如当初那么有耐心了。』与此同时,在那场战斗中,风族是受害方,河族是支援方,风族猫看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河族猫感到“惊喜”情有可原,但河族猫看到被帮助的风族猫应该属于情绪平平或不至于激动。

                              ③关于百合爪和烁毛的矛盾,百合爪认为『……自从那次争吵之后,烁毛就和她【疏远了很多】了。』但是除了关于不让百合爪和斑爪走太近的那次争吵,从百合爪成为学徒到她作出如此评价期间好像并没有写烁毛之前是怎么对她“亲近”的,后来又是怎么“疏远”她的。与此相同的还有一处:『但是我真的无法接受他(烁毛)要求我做的东西。我相信他是为我好,但是我也想按我的方法来。他为什么非要我按照他的想法来呢?』这里说得烁毛希望百合爪严格按照他规划的路走,但在文章中更多的是看到百合爪和云柏叶一起巡逻,和其他武士一起捕猎,独自给长老换窝……可能烁毛对百合爪的严格教导发生过,但并没有展现给读者。而这类句子又属于角色心态的重要变化,旨在引发读者的共鸣,吸引读者设身处地想角色之所想,因此建议在作出总结之前先以片段或杂七杂八的小事体现一下。可以穿插在重点故事之间(比如出营地的一个错身看到烁毛正不悦地盯着百合爪/百合爪一边给长老换窝一边听到烁毛和小麦爪说笑),这样不会喧宾夺主,还能给重点剧情润色。

                                避免这种剧情逻辑不连贯有许多方法,比如可以在写之前先把一条线都串起来,或者边写边检查。在写得过程中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角色为什么会这样说/做,有没有足够的理由支持ta的做法?除了这种做法她有没有别的选择?如果有她为什么不选择别的做法?等等。当我们把自己能想到的值得纠结的点都一一安排好答案后,文章就可以做到基本的逻辑通顺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20-07-12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