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林老师的粉大约不多,总是很少看见夸他的言论,偶尔有那么些,也往往是在说他主持功底好,活跃气氛,经常cue其他导师等等。哈林老师和他的战队似乎会比较习惯于处于一个相对亢奋的状态,但他偶尔沉下来的时候,却往往轻易的打动我。这次总决赛赛前的导师学员的第一轮VCR,吴莫愁说遗憾自己没给老师争个冠军,哈林老师那么一句“错~,是我。”,然后懒懒的啃着香蕉,讲着那么佛系淡然的观点时,我突然有种强烈的“狂妄的笑着他人太疯癫,明明是自己看不穿”的惭愧。
健哥是我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喜欢了这么多年,从他身上学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当环境没有那么喜欢你,你又想要保持自我的时候,不必那么决绝的把外界当做需要对抗的敌人。你不需要去做自己排斥的事,但可以放大自己身上更容易被环境接受的那个部分。并非所有的改变都是认输、也并非所有的妥协都是背叛,迎合世界与适应世界之间或许只有一步之遥,这之间的进退之道,是名为“分寸”的珍贵品质。
这个观点我至今仍然坚持,但在哈林老师身上,我也看到了另一个同样能够说服我的人生态度。前者固然很美好,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或没有机缘活的如此通透。既然如此,何不固执而任性的坚持自我,用疯癫和笑骂筑起外壳,小心的保护自己心里的那一团火焰。或许失却了前者的一份从容和优雅,但也会拥有前者无缘体会的激烈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