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319贴子:10,067,214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听完了台大欧丽娟教授的课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完才发现,之前算是白读了。内容正确暂且不论,人家台湾学者治学,创作以及上课的方式真的甩大陆大学教授太多!怪不得有人说真正的中华文化在港台!!!听完之后虽有不同意的地方,但是自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22 18:41回复
    讲的啥?我不耐烦听。难道比内地红学家好?


    4楼2018-01-22 19:20
    收起回复
      2025-08-23 08:5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欧丽娟老师读得很细。也很具有理性高度,传递的价值观也很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1-22 19:27
      回复
        欧丽娟老师


        8楼2018-01-22 20:21
        回复
          不得不引用某位知乎网友的话吐槽几句,连大陆某姓胡的红学家拍脑门子的答案都成了标准答案了,自从有了个世界第一大引擎,中国的读者更是连思考都不用思考了??我们身处前人未敢想象的信息时代,本当创不世之业,立不朽之功,而中国大陆的一些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的某些斋主居士,却只知道给前人的陈腐答案当复读机,思之不禁叹息不已。
          有两个基本事实我觉得大家应该同意:
          红楼梦是由当时知识全面,见识深刻的知识分子,花很长时间完成的鸿篇巨制。
          按当时的工业和商业状况,写红楼梦本身是没什么经济利益的,按当时的国家文化管理政策,成名也是不能想的,不掉脑袋就不错了,所以真名估计都是不敢写的。
          所以,写红楼梦本身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利,那为什么呢?似乎也有很多人认为,十年辛苦是为了写点宫廷秘闻,前朝旧事,比如苦心竭虑的写”一从二令三人木“,就是为了藏一个朱由检的检字,读红楼梦读成这样,真是红楼梦误了他取功名了!
          这些人难道没有读到:
          古今将相今何在,黄土一桮草没了!
          帝王将相,将相亦如此,难道帝王不如此?红楼梦的最终作者一把心酸泪,十年辛苦,只是为了给泥土做传么?
          红楼梦里,确实明显有很多明朝遗民的思想痕迹,红楼梦作者,如果按照书的说法,也应该是多人合力完成。这个说法应该是相当可靠的,因为它最早一定是一个高素质知识分子小圈子的共识,这个小圈子不为名利还能达成一致,那只能是凭”心“了,个人应该是无法以私欲控制他们的。所以如果觉得红楼梦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各种隐语,同音词把什么南明旧事,清朝秘史,明珠家事,江宁织造故事嵌进去的话,也是没有看到红楼梦的这个”梦“字。
          中国文明该怎么走,人类前途该如何前进?人类整个文明史,也无非荒唐一梦,什么魏忠贤,东林党,也无非是梦的一角罢了,梦是现实的抽象,扭曲和再总结的结晶,现实里才会计较朱由检的检怎么写,梦里只会看到朱由检魏忠贤之辈的本质,看到他们也无非是秉正邪之气所生,看到人类社会各种乱象背后是来自不同力量本源的冲突和斗争,甚至看到这些力量的宗教、精神、哲学本质。
          红楼梦的出世,目前来看并不太早,应该在康熙之后,也就是说其最终版本,基本不是在亲身经历过政权交替的真正的遗民手里完成的,至多在是受他们影响的更晚辈的知识分子手中。这些晚辈知识分子,通过明朝覆灭的经历,难免不会想的更深更远,比如中国社会为何难以走出治乱循环的泥潭,中华文明究竟走向何方这样的问题,他们对此的思考解释可能也是颠覆性的,就蕴含在红楼梦这部以家事喻国运的书中。
          总之,希望大陆的某些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的所谓斋主居士,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去解读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别让港台和国外的“大师”领先我们太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1-22 20:45
          收起回复
            比较喜欢的是欧老师的评价和蒋老师的评价。欧老师的透彻理性,令人醍醐灌顶,而蒋勋老师的虽然被许多人诟病片面,但蒋勋老师对红楼中的情感说的非常动人,引发了共鸣,都比大陆好多“红学家”优秀的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1-22 21:28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1-23 07:51
              回复
                大陆有很多对于红楼梦某些方面解读很厉害的业余爱好者,比如闫红从亲情角度去解读红楼的几篇文章,但是那些真正将研究红楼梦当做终身事业去做的红学家却总是提出一些荒谬的结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1-23 10:25
                收起回复
                  2025-08-23 08:50: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赞同,目前也在听,网友公开课,真的开阔眼界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1-23 11:02
                  回复
                    可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1-23 11:18
                    回复
                      是吗?还没看。但是周汝昌对她评价很低啊。公开说过她的观点不对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4-10 1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