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28日漏签0天
快乐男声吧 关注:1,023,629贴子:45,609,46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 1371回复贴,共20页
  • ,跳到 页  
<<返回快乐男声吧
>0< 加载中...

回复:有关于黄榕生的音乐及相关内容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了,我继续前面的内容了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网易云有个评论写得很好,贴一下:
silverbell00:很多看节目被带节奏的人攻击他的人品,但只要听黄榕生的歌就知道他的艺术人格是完全压倒功利人格的,电视可以骗过人的眼睛但音乐骗不了人的耳朵
【电视可以骗过人的眼睛但音乐骗不了人的耳朵】


2025-11-28 20:11: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咕嘟
  • 人气飙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四强了。
心情很复杂。
《Creep》看到小七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人至少能走到七强,运气好说不定能到第四名。
现在真的走到这一步了,却只觉得疲惫。
说实话。从7进6开始,我早就做好了小七淘汰的准备。小作文都给他准备好了。
我也能看到小七的疲惫。
他在采访里说自己要得冠军啦,开玩笑说自己丑,要去演反派啦,还有无预警的忽然大笑。都掩饰不住的。
掩饰不住的疲惫。
他在镜头前越来越多的无意识放空,他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紧绷,他自我安慰着自己只是在演电视剧,却把那些最最恶意的评论当成玩笑一样讲出来。
他说,做音乐六年了,好像也没什么起色,不知道自己唱的好不好。他来参加这个比赛,只是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想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
可是走到这里,真的有意义吗?
粉丝投票,兄弟pk,节目剪辑,网络暴力。
我亲眼看着那种淡定从容的气质,慢慢从他身上被抽走,他笑得越来越少,叹气越来越多。
有意思吗?
我不知道。
可人生中多的是无意义的事。
小七这一路走啊,多么艰难,多么坎坷。
可是他走到这里了不是吗?
他得到了导师的肯定,他结识了许多兄弟,他遇到了我们。在许多年之后回望,也许苦甜交织,但这必然是一个值得成为谈资的夏天。
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最重要的是,他走到了这里,他站在这里。
不是什么快乐男声什么全国四强。
而是他还在舞台上,他还在歌唱。
那么他就只能向前。
去拼,去唱,去抓住身边的每一丝机会,别在乎面目是否狰狞,别在乎姿态是否狼狈。如果双腿折断,就用双手爬行;如果手也没有了,就用下巴,用牙齿,蠕动身体,祭以鲜血;如果你再没有一个关节,一丝肌肉能动弹了,你的目光也要望着前方。
我当然知道,他也知道。
我们知道错过的每一条岔路上都有珍珠,我们知道身旁的每一扇窗后都有人哭,我们知道脚下的每一丛花间都有蝴蝶在飞舞。
可是即使如此,
我们也只能向前。
小七啊,去吧,向前走。
别回头。


  • 咕嘟
  • 人气飙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微博看到的七哥点赞的微博 应该是写进他心里了吧 希望他越来越好 要相信 很多人即使不是你的粉丝也是理解你的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是一群思想较幼稚的圣母) 你有时候的毫不在意的说出来别人对你的谩骂 我知道你心里是十分在意 同为狮子 很理解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接下来是养鸡、焦迈奇和赵烨的《我想》。这歌选的是真好,是养鸡的风格,也适合他唱,同时又是一首质量不错的作品。
——也就意味着,并不会特别适合焦迈奇。而从结果上看,也不太适合赵烨。
所以这场表演也是可惜了。因为像我前面写的,这是合唱不是独唱。养鸡表现得很不错,整首歌都是由他支撑的,而且这也是他擅长的领域。但是焦迈奇和赵烨的表现不太好(赵烨吉他部分很不错,但唱得太出戏了),落差明显破坏完整性。不过话说回来,整个十五强里也只有养鸡和黄榕生 “适合”(或者说可以hold住)这种风格了,这从开场曲和他们以往的表现很容易听出来。鸡七两人也很熟,换这个组合效果会好很多。但总决赛这场表演不好的地方,那完全不是养鸡的锅,在我看来他已经倾己全力发挥出了 “鸡奇烨” 组合能有的最好效果。很不容易的,这点必须给他点个赞。
《我想》这首歌是一首当代R&B风格的作品,这个要先明确下。微博上有个常评论快男的乐评人张口说这是 “民谣质感的歌曲”——纯属扯谈。完全是他为了夸尹毓恪以及他对养鸡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为了贬低养鸡说的话,我觉得纯属无脑黑。这里也说下,至少流行乐发展到现在吧,还没什么人去主动把民谣和当代R&B融合到一起,这是两个路数的东西。
而《我想》的原唱余佳运就是一个唱当代R&B的歌手,三人演唱的很大程度也遵循原版的风格,换言之,对 “当代R&B” 这个风格的演绎正是这首歌的关键。进一步的,如何唱好 “花唱melisma” 才是唱好这首歌的关键。那花唱是个什么东西呢?它呈现的形态很多,大家可以去听Deniece Williams的 “Let's Hear It for the Boy”,这是一首融入了流行舞曲风格的当代R&B,歌手在这里使用的就是花唱唱腔。当然大家不要以这个为评判标准哈,因为这是在特别适合的歌里唱得特别好的那种。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代R&B是一种杂糅的风格产物。他是节奏布鲁斯杂糅灵魂、嘻哈、放克、流行和舞曲延伸而出的一种类型,也是现在西方流行音乐乐坛的主流风格之一。melisma是演唱当代R&B作品里常用的唱法,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这个风格的起源构成。它本身应用的范围很广,特别在西方流行音乐里是很广的。melisma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格里16世纪的格列高利圣咏,但广泛应用是在后来的美国黑人教堂,这种音乐就是我们俗称的福音音乐Gospel(当然那个时候是traditional black gospel,这也是个独立的风格),而福音又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灵魂乐。所以像Sam Cooke, Aretha Franklin这样风格多变灵魂乐歌者,melisma算是他们的标志之一了。而对于当代R&B而言,灵魂和嘻哈(嘻哈更多是后来,灵魂是一直的)是他们杂糅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melisma这个东西也在当代R&B里扩散到主流了。
不过说实在的吧,重点其实还是那种 “感觉”……举个实在点的例子,黄榕生在30进15唱的《对爱渴望》就是花唱的感觉(但没有到真正花唱的程度)。这个杨宗纬原唱不是这样唱的,他算是把一首流行风格的歌主动唱出一些当代R&B的感觉。大家也可以对比下他后来唱的《空白格》,《空》没有花唱的感觉。而在当代R&B作品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那些 “转音”。这个东西啊,最要求的就是那种【自然】的感觉。你是在演唱多个音,而不是在 “转” 音。就是说,事实上只有一个音,只是这是个 “变化” 的音。一句歌词由多个字组成,R&B式转音即是根据需要,让歌词中一个或几个单独的字由相应的 “变化” 的音构成。再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彩排版的《flow》的第一段主歌黄榕生王广允两个人尾音处理的不同,黄榕生唱的部分尾音就是R&B式的转音,给人的感觉就只有一个音。王广允就不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多个不同的 “连” 着的音。(当然,这个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演唱的 “多个音” 足够多的情况下,一个字就可以是一个句子。反正通常来讲,即使是特别长的音,也要保持自然的连贯性)
但如果我不说,你可能没觉得《flow》有什么不对——因为它就是没什么不对,原唱就是这样的。这要归功于方大同和王力宏两人高超的音乐素养,原唱里这一段方大同负责偏soul(偏R&B)的部分,王力宏负责偏电音舞曲EDM的部分,是这首歌变化的一个亮点。而这种和谐的可以增加作品内涵的不同,也是【合作】意义的体现了。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听方大同,赛场选歌绝不愁)
(我只是想给大同的专辑打个广醴告,大家快去听他的双专《JTW 西游记》)
但是养鸡焦迈奇赵烨就不是这样了。当代R&B特别《我想》这种歌很讲究一个 “轻松愉快” 的氛围。在营造氛围上,赵烨的吉他真的很棒,前奏的感觉很对,后来的solo也是,他的吉他是个加分点。但是他开口唱歌就不是了,你可以感觉到他有意识在往R&B的方向去靠,但声音又紧又飘,当然是放松不下来。焦迈奇要好很多,至少不是那种紧绷的感觉,但他感觉就是……还是在用唱民谣的感觉唱这首歌,没有那种 “浮起来” 的感觉,毕竟R&B和民谣很不同,它的音多。音多还可以 “轻松愉快”,就是靠那些适当的转音。养鸡接下来的rap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氛,他再接下来的独唱我觉得是这首歌唱得最好的部分比他结尾唱得更自然。再接下来的焦迈奇的独唱,我觉得可以明显感到他这次想换成R&B的感觉来唱,只是结果和赵烨开场差不多……这里鸡奇两个人的互动要给好评,可以感觉到他们在努力营造轻松的氛围。后半部分三个人的合唱是很没有必要的。首先这歌就不适合合唱,合唱音是很难变起来的;其次合唱的人里有两位对R&B就不是很熟,那效果可想而知,音肯定变不起来了。所以他们的合唱就是飘着,没有锚的感觉。但是R&B是有锚的——它是一种让人放心的轻松感。
总的来说,养鸡在这首歌里的表现不错,他真的是一个实力稳定发挥也稳定的人,中间的独唱比结尾部分好。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我个人觉得他唱R&B的咬字可以改改,改得更顺一点(当然不改也行)。但是焦迈奇和赵烨的表现……感觉两个人确实不适合当代R&B吧。你说他们三个人实力是不是差太多,仅通过这个表演我觉得不能判断,因为真的彼此擅长的东西不同吧。只是这种不同对于演唱的这首歌而言是一种突兀了。
(所以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要多听方大同的歌。黄榕生和王广允那不风格差别实力差距更明显嘛,但是因为大同的歌写得好,所以改编一下两个人都可以唱。因此大家快点去听《JTW 西游记》吧 ~ )


  • 宿心孤情
  • 新人大虾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乖巧滴等待fever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刚刚看了吧里一个黑帖,本来想在这个帖吐槽下(虽然我在那个黑帖里也吐槽过一些,但是其他的内容可能就不适合在那个帖子里发了),但终究还是算了吧。
因为有些事真的……对双方(看重音乐的,和不看重音乐的)都没有意义。
但是有一些东西……真的只是有些事,有点不吐不快(为了不挑起事端我就在这吐槽下):
[ 感觉魏迷几乎都有一个特点(注意,我说的不是全部的魏迷,是相当一部分),当你跟他们聊王俊凯,聊吴亦凡,聊鹿晗等,这个行,肯定有话聊有的聊,但是当你跟有些魏迷聊鲍勃迪伦,聊列侬,聊柯本,聊克里斯马汀,聊琳恩玛莲等,他们立刻就没话说了,即使打算从对骂里涨点见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
在见过另一个回复很多又莫名其妙和音乐关系也不怎么大魏巡粉比较集中的讨论楼后,确实,和他们聊这些音乐人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微博在17快男比赛前经常各种老摇滚乐的人(这个看过我微博,往前面多翻下的人都知道——也感谢那些在我刷快男时还不取关的滚圈同好们),作为一个认为披头士好到爆炸也比较了解他们音乐的披头迷、一个平时戏称鲍勃迪伦为 “迪伦老师” 的歌迷,一个觉得科特柯本 “很甜很可爱” 的人,一个昵称克里斯马汀为 “(马)山芋” 的酷玩吃瓜群众………………我觉得和写 [ ] 这段话的这类人。也没话聊。
原因很简单,他们也是 “不听鲍勃迪伦,不听披头士,不听涅槃” 可能顶多听些酷玩或者,“莲恩玛莲” 的人。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如果你常听一种音乐,自然很容易看出别人到底听不听它(或者想不想听它)。这是一个无关品味的事,也不需要深聊,随便几句话就看得出来了。而重要的一直不是什么聊不聊,只是你 “听不听”(或者想不想听)。
而且我发现很多人可能只是听说过一些音乐人的故事,内涵根本是不了解的。你知道,就好像学生时代为了考试写作文背的那些素材。这么说吧,通常说的那些成功的音乐人,你看他们多早多早就出了什么作品。之所以有这些东西,靠的不是什么 “天赋”。这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什么 “有人起点比其他人高” 等类似的话。他们凭什么?凭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热爱。直白点讲,那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接触得早。
注意哈,我这里说的是 “接触”。这有两层含义:一、这完全是个人为主观的事;二、既然完全是人为主观的事,那么这个 “事” 自然是可以人为分类的。对音乐的早期接触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个就是彻底的科班出身。这样的人,在流行音乐领域不多,因为他们很多都搞古典乐、音乐剧、电影配乐、编曲制作(最后这个流行音乐领域的倒也多,只是大众通常不关心这个)这些领域去了。尹毓恪就是属于这一类。附带说明下,我们说的音乐领域的 “彻底的科班出身”,就是指那些在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接受【系统化音乐培训】的人。而尹毓恪,是 “XX音乐附中” 毕业的。这个 “音乐附中”,就是个只可意会的东西了,意会不到的自己去找其他资料看吧。像MJ,阿呆都算这一路的人。特别是MJ,从童年开始就是真正职业化的培训,这在科班出身的音乐人中也是不多见的。(当然他的兄弟也是,只是后来都没怎么红了,我现在和你说马龙杰克逊你知道他谁吗?不知道)他们的音乐才华的来源,除开个人努力(这是废话),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接受的系统化专业训练,这是他们对于音乐的【第一认识】。所以其实那个帖子,我本来是想从这个角度反驳一下黑尹毓恪的话的,没想到看到后来……最喜欢的音乐人(之一)莫名其妙出场了。尹毓恪在快男舞台的优势,一个是他的嗓音,这个是天生的。除开辨识度,更重要的是他这样的男生女嗓自带混声,所以在演绎某些歌曲的时候会有显著的先天优势;第二个就是我这里说的科班出身带来的系统化的第一认识(或者说科班功底)。而且相比前面的嗓音,这才是他真正的优势。为什么你们听尹毓恪和周深的表演有那种深入氛围的差别?其实就是归功于尹毓恪的科班功底,而周深没有(周深是大学才接触系统化音乐训练的)。当然,这个优势在快男舞台上会体现得比较明显,走到乐坛就不一定了,可能好可能坏。因为一方面,这个优势更适用于古典乐、歌剧、电影配乐等严肃向的音乐,在流行乐里因为路数不一样,所以是不一定的。另一方面,处理不得当的科班功底,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可能会脱离实际(所以这些人也喜欢搞严肃向的东西)。
第二种,就是野路子长大的。流行音乐特别是表演型音乐人普遍都是这样。他们 “是学这个专业的”,但并不是真正的科班出生。他们这些人,通常也很早就接触到音乐,但这个接触【不系统化】。类似于家里有个和音乐有关系的亲戚,生日的时候送你把吉他这样便宜的乐器,你拨弄两下觉得好好听哦然后随便买本《吉他30天速成指南》等类似的书自学(换句话说就是弹得不怎么样)。就算不够专业不够好听,但是自己喜欢呀,越学越喜欢。整个学生时代一腔热血和幼稚的青春都撒在这上面,有条件的可能还组个band,参加一些学校的校演或者放学后的操场见什么的……随着时间一天天走过,学生时代结束,你要读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了。这个时候你下定决心要走音乐这条路了: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去读音乐专业的大学,深造后入行;有些人可能都不读书了,直接进入职场去唱片公司找活干什么的;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推广自己原先组的乐队,或者再组or加入新的乐队。等等。和上面那种的差别很好理解吧。例如说,很多大学都会有金融学专业,你们金融学专业的同学对于金融业而言——如果以后不改行的话——普遍就是第二种,行业主体(不管是学术还是市场)就是他们。但也会有极少数的,在大学前就有正儿八经投资经历的人(例如巴菲特什么的),他们是第一种。流行音乐产业也是这样的。和第一类人不同,他们对于音乐的【第一认识】是不系统的,或者说,是纯自由的,自己摸索着前进的。玄乎又真实地讲,他们的音乐才华首先来源于 “对音乐的爱”,其次来源于自己现实生活的体验。因为他们吸收音乐的方式,就是从自己身边来。所以这类人也有个劣势,就是他们可能过于沉浸于自己的 “小世界”,从而顾不了其他大局。当然这也不一定,有时候对于音乐人,自己的一个小世界就足够了。快男舞台上多数都是这样的人,像五强,除了尹毓恪都是这类人。然后【像什么迪伦、列侬、麦卡特尼、柯本都是这类人。】如果真的要讲,魏巡和养鸡的经历和他们更像(特别是魏巡,因为他以前也是玩地下乐队的,可以说充分贴合后三位的经历了),而不是尹毓恪。区别只是他们的后天才华,比不上这些大师的后天才华。但这种理所应当的事又有什么好苛责的?
(所以如果不是真的了解别人的生平,请不要随意带别人出场。就例如列侬和麦卡特尼吧,他们有什么好天赋神功的?首先嗓子条件完全都是一般好吗,列侬甚至被形容成公鸭嗓;其次创作才能这个完全是练出来的好吗。或者用乔治哈里森的原话:【如果John和Paul都可以写歌……那每个人都可以写歌了。】告诉大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写歌这种事,绝对是练出来的。那为什么我们身边的音乐人写的歌没有这些大师,特别是大师的顶尖作品好呢?因为我们身边的音乐人没有大师的生活经历,没有大师的或脆弱或矛盾的内心,没有大师身边的那些才华横溢的朋友,没有大师有的特别优秀的制作人,甚至就没有活在大师们活着的年代,没有大师有的生活感悟或者灵感来源。像列侬麦卡特尼,他们的创作才华首先根植于他们在正式出道前共同练习写的 “100多首歌”,根植于他们日常吸收的那些50年代的摇滚以及其他的黑人音乐。但就算这样,发首专的时候也凑不齐足够的优秀原创作品,必须翻唱其他人写的歌。所以披头士首专高质量最需要感谢的人其实是神级制作人乔治马丁,没他有些好歌也全毁了。前面说的乔治哈里森,他写歌就完全是半路出家,他是在披头士出道后才开始写的。一开始是很艰难的,因为他 “没有John和Paul那100多首歌的练习”,但是后来慢慢的,哈里森同样写出来伟大杰作。事实上,列侬麦克特尼真正伟大的时候,也是披头士后来更走上正轨的时候。)
其实如果你真听60s摇滚乐也会知道,虽然最终的成就各有高低,但是他们同样才华横溢。包括后来708090年代,如果你真的听了他们的音乐,听听那里面呈现的东西…… 你会知道,“天生吃这碗饭的”——这话对他们而言简直是侮辱。他们的音乐,来自于自己的出生后走过的路,来自于这条路上自己纠葛与战斗的心,来自于自己的人格与灵魂。天赋的从来不是什么神功,只有苦难。事实上,他们的存在,就是对所谓 “天生吃这碗饭” 的最好反驳。
第三种就是门外汉涉猎或者转行了。例如从没唱过歌的演员唱唱主题曲什么的。快男里典型代表巴拉根嘛。这样的人其实也多,但他们只是补充了。
那真正天赋神功的到底有没有呢?其实也有,但太少了可以忽略不计。典型代表莫扎特嘛。十多分钟的曲子草稿不打一次写完,而且写的过程中连改都不改(他的手稿上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这在古典乐都可以说仅此一位了,贝多芬都做不到这点,所以他被称为 “神童”(不过通常认为贝多芬比莫扎特成就更高啦)。通常这样的人,在他们的发源地都会有这种类似的天才之类的称号冠冠名。流行音乐的,滚石乐队的乐手布莱恩琼斯有这样的称呼。为什么?一个完全陌生的乐器,放到他手里——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了。不用学直接会啊。但只是乐器上,唱歌琼斯是基本不行的。这就是音乐领域里 “天才的模样”。其他才华横溢的大师……像列侬,在他学成之前,那就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的水平。披头士也是,学成之前连利物浦第一乐团名号都称不上。但学成之后就……你看学习这个事就是这样,当你过了那个坎,那就是指数上升了。
当然再说明一下,我觉得那位刀什么对尹毓恪的评价也是无脑黑,我个人本来真是想反驳的。但最喜欢的音乐人突然被当作文素材样的拿出来溜,也真是……更让人生气。在那个帖又不好说,因为搞得我要站队一样。所以在这里吐槽下
(没想到最后吐了这么多……怎么说呢,这也是彻底涉及到真爱了……)


2025-11-28 20:05: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其实没想写这么多的……但是……真讨厌了。本来打算今晚写完三位的表演……结果一不小心就看到自己爱豆莫名出场了,真是……你知道,贴吧对我最大的不好,就是有时候我会陷入完全计划外的争端。这也不是别人的错了,主要还是我自己定力不够。
不过说真的,自从迪伦老师得了个诺贝尔,整个圈都被热烈关注了。虽然多数也都是作文素材,这种泡沫消退后应该剩不下什么,但是如果能带来哪怕很少的真正感兴趣的人,我想也是不错的。
而且迪伦老师人真的很可爱。和我小乔也各种激醴情什么的……但CP我还是坚定站starrison。我虫团也特别可爱,成员侬泡乔果,四个人都特别可爱,cheeky Beatles ~ 柯本也是,本身长得好看,然后还意识不到自己帅,特别甜特别可爱。等等还有很多,反正那些音乐就说惊喜啊,人也是。当然我这是因为喜欢所以进一步的……如果公平来看,不是全部,但很多很多都是有缺陷的灵魂了,“家庭不幸需要同情” 那类心理不阳光的人了……
我也不知道写这段干嘛,可能收个尾?
反正如果明天晚上前还写不完的话,那这一部分就算了吧…………


  • book_b12
  • 人气飙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更爱贝多芬。所有伟大的音乐家都经历过刻苦的追寻和痛苦的洗礼。那些灵光乍现的章句如果没有专业能力托底大多只是昙花一现。我10多年的偶像朴树,以及大多数民谣歌手,都是因为音乐能力的薄弱,无法承载他们的音乐灵感。去年听过苏子旭的作品明显感觉他的思维翻越无数个维度,但是能用音乐表达的,也就那么多而已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起来为什么最后变成了艺术学习讨论?节奏好怪哦,我之前还有点担心自己被撕,结果两个帖子都没有……当然这很好,我很开心自己没被撕(*^▽^*)
不过说到艺术培养,如果大家对自己(以后的)小孩有这个打算的话,我个人诚心的建议:真的要从小培养,跟名师,再上个音乐附中什么的,再一步一步参赛走出去。这个年纪吧,画画和唱歌可以晚一点,小学或者初中开始可能也行(但最好还是小学,甚至小学前开始),但乐器真的,最迟小学就要开始入手了,初中就要全身心投入。当然我说的是走职业道路(我们通常说的职业道路首先就是各种严肃向的主旋律路子),如果只是个兴趣爱好培养下艺术品位什么的,或者没太大野心也不用这么累。所以有时候流行音乐也就可爱在这地方,他不那么需要科班功底。音乐剧也还好些,但是像肖邦李斯特什么的……竞争市场就是这样,你面对的强手就是这种投入精神,而且这个从小培养搞出的差距是你后来很难弥补的(我说的是严肃文化,特别是古典乐,不是流行文化。流行文化不是这样的,如果流行文化也这样那它就流行不起来了)。
所以这个首先看家长的觉悟,你的教育方式、你投入的决心、你的钱等等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当然也看孩子兴趣啦,他要是真不感兴趣也不要勉强他了。孩子的兴趣决定 “路” 选得对不对,路走不走得好就要看家长了。而且要坚持啊,所以钱非常重要,经济实力不够还是不要这么搞了。
好吧,聊天已经够多了……我还是继续写之前的内容吧。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面有吧友说,好像网易云有修音什么的?那我说明一下,写这个东西时我听的是快男官博发的视频链接,而且我9月1日上不了网,并没有看直播。但是快男官博的视频是基本唱完就发了的,我想是没有时间修音或者其他什么,所以应该没什么影响。
这轮合唱魏巡王梓宁带来了《我的天空》。这是一首难度系数不是特别高,但是原唱特色明显的作品。这里说一下,翻唱一个作品,通常哈(有时候也不一定,看具体情况)要保留这么些东西:一、作品经典的成分。这个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存在。例如某段吉他riff什么的;二、感情的表达。这个在流行乐里通常看歌词来的,它是作品内涵的体现。所以虽然它肯定是能多种角度解读的,但不能乱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你肯定不能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朱丽叶。而且这个感情一定要是被表达出来的;三、作品构成上关键的小细节。一个好的翻唱,专业的翻唱,细节是不能莫过的。具体例子可以看我前面写的《沉船》评价,虽然是个人观点哈也没有写完(因为真的太麻烦了……),但是我解读的角度是从细节入手的。像原唱主歌时的小停顿,翻唱的时候也应该有,如果没有那可以说你细节处理不到位。
P.S:当然其实以上标准就是一个度的问题。有时候翻唱会将原唱彻底换一个风格(之后谈《Fever》时会谈到),但这一方面看你唱的作品是什么样的质量,一方面看翻唱团队的音乐素养(这肯定不是歌手一个人的事)。换风格也是看需要的事,如果搞得好自然是杰作。
魏巡王梓宁演唱的风格遵循原唱,比较硬。虽然两个人都并没有原唱那么沙哑嘶吼的感觉,但我觉得没有关系。因为本身,这首歌虽然硬,算是新金说唱金属了,但是他的歌词、歌曲的内涵是比较偏少年励志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嘶吼感并不是必要的,必要的是那种体现坚持精神的力度。这点我觉得魏巡做到了,我很满意,真的非常满意。这首歌我觉得两个人各自的表演都很好,合作的部分也很好,整首歌的完成度出来了。不完美,但是对于这首 “少年志气” 的歌足够了。
不完美的地方确实也明显,这一点两个人其实错得也蛮默契的,都是自己刚开始唱的部分有些不稳,唱了几句后才稳下来。然后负责高音的魏巡偶尔有几个音没收好,或者顶得有点不稳。但这都属于 “瑕疵” 了,我觉得在感情表达出来了的情况,是不影响整体效果的。而且这首歌,和以前《开门见山》什么的那种要下不下的感觉不同:这是我第一次在魏巡的声音里感受到了 “力度”——而这才是一个摇滚乐乐队主唱该有的范。大家可以感受下,这首歌的副歌,魏巡的演唱声音是绷紧的 “唱下去了” 的。高音这个东西,单纯的 “高” (或者说,唱上去了)是没有意义的,它必须配合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而像魏巡选择的很多歌包括这首里的高音,通常至少都要求要有力度。力度的体现不是喊出来的,或者足够高就有,反而会要求沉下去。直白点讲,唱得高有什么用?要中气十足才行(而这就是声音控制的问题了)。确实是第一次,我在魏巡的声音里感受到了,而这是表达这首歌那种 “面向未来的意气风发” “整装出发” 之情的关键。这点上,对于这首歌而言不管是谁只要做到了,这首歌的完整度就可以保证了——两个人中,做到这点或者说负责这点的是魏巡。
同时,为了歌曲完整呈现,根据两个人声音以及负责部分的不同做了一个我觉得很好的改编。就是副歌部分,他们稍微降低王梓宁部分的音高,同时稍微太高了魏巡的部分的音高。改得不多,听起来的感觉就是魏巡的部分唱得很亮,王梓宁的部分唱得很低沉。而原唱里正好相反。原唱里沙哑暗沉的是魏巡的部分,清亮的是王梓宁的部分。也就是说,在魏巡爆发高音往前冲的时候,王梓宁的声音是托着魏巡的,他给了魏巡一个回忆。这好像什么感觉呢?就好像热血漫里的少年,叫器着宣扬着自己拯救苍生改变世界的 “理想” 时,他的好友听到后笑着走过来,拍拍他的肩 “兄弟,我相信你”。类似这样,“豪情与友谊” 的感觉。这是一个根据两人声音限制做出的改编,负责王梓宁声音不是清亮型的(他唱得太少了,所以也可能是他能唱得清亮但我不知道),负责高音的魏巡也没法去怎么沙哑低沉,那干脆我们就反着来。呈现的效果同样是,青春又具有热血少年感的东西,对于这首歌是合适的。
这种配合互补配合也是 “合唱” 的关键点之一。从台风上,两个人的互动不用说是非常好的。而且重要的是,他们的互动是有细节的,有合适自然的小动作,有合适自然的眼神沟通,这让他们的互动显得很真实。我觉得这首,可能魏巡自己也唱得很爽快很过瘾。怎么说,真正的燃炸舞台是有声音作为支持的。相比今天这首和王梓宁的合作,以前魏巡的 “燃炸” 就有点欠缺这样的火候。最后,两人合唱收尾完后,魏巡喊的那一声我觉得喊得很恰当。不仅是活跃了气氛,重点是王梓宁在合唱收尾后稍微喊了一下,魏巡最后喊的这一声我觉得是对王梓宁的一个很好的呼应,也适应整首歌结束时的气氛。
好,合唱这一轮的表现排个序:魏巡王梓宁 → 养鸡焦迈奇赵烨 → 尹毓恪杨梓鑫。
这事告诉我们啊,至少对于他们这个水平的就是不那么老道的选手,合唱这个东西真的要找关系好,实力差距也不大的朋友。对于尹毓恪这一组……我是真的没想到杨梓鑫是这个实力。我当然知道杨梓鑫比尹毓恪实力弱,但我完全没想到他这么hold不住尹毓恪的声音。尹毓恪也没法主动配合他,我觉得尹毓恪应该是想这么做的,但至少目前的他真的做不到。赵烨也是,虽然唱R&B对于不怎么唱的人难度是很大,其实包括焦迈奇开始 “唱R&B” 的时候也不太好了,但其实我以前一直以为赵烨是坚挺的实力派所以应该有些这方面经验什么的……只能说唱歌和吉他确实不同,还是要唱自己拿手的东西。养鸡本人是稳定发挥,但这是合唱啊。魏巡王梓宁这组,不只是两个人配合默契,歌也选得改得合适,魏巡本人的发挥和他自己以往表现对比,是个突破了,可以作为三组表演中的亮点(之一)。附带一提我觉得这种难度的歌更适合他一些,枪花什么真的不适合……
合唱这个东西,对于选手的表演能力是可以洗牌的。不是简单的1+1,合唱的时候,台上的人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这与独唱是不一样的概念了。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想写了。
而且还有那么多……整整五首!!!
我真的是……
况且我根本算不上粉啊……
不过后面的表演很多可以简略点写什么的……还是写完吧。
当然《Fever》肯定要谈一谈的。只是我觉得自己需要七哥的抱抱亲亲才能好……
抱抱亲亲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是可以看七哥的美图治愈下。哎,以前我一直觉得 “超模脸” 这是吹的,没想到不是哎(*╹▽╹*)


  • jksun22
  • passcard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刚刚发错了。什么时候出fever的


2025-11-28 19:59: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hashayuandi
  • 唱功获赞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轮的独唱,综合来说我觉得是整体表现最好的一轮。首先没有那种直接破坏歌曲完整性的失误;其次每个人相较自己以往都有一定程度的 “不同”,我觉得改变本身就值得鼓励。
但是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讲只能直说就是……没有耳朵一亮的感觉。我第一次看是整场(只有表演)顺着看下来的,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最深刻的感觉就是 “怎么还不唱完啊” 这种。整体不错,但又没有特别好;与以为相比有不同,但又没到 “突破” 的程度。所以必须承认,下面的内容是我耐下心来又回头反复听过后的想法,因为三首歌我第一印象都不怎么深。
然后再贴一下前面也贴过的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我对于黄榕生外的三位男声要求并不会太高,但是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歌迷,那也不会太低哈,是一定有底线的。同时以下内容有夸有贬,而且我只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谈点个人看法,和黄榕生半分钱关系没有即使不喜欢也请不要搞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什么之类的。
这一轮先说养鸡(对,顺序上我是轮流来的),他唱的是自己的原创《凌晨的爱》。这是目前他最匪帮放克的歌(其次是《24k magic》),条件放宽一些我觉得这首可以加上G-funk的标签了。这首歌重点,也是养鸡的 “不同” 是,它有一个 “party” 的感觉:廉价的鸡尾酒、穿着漏背装的兔女郎、随意闪烁的灯光、无所事事又摇头晃脑的舞池……这个感觉是很匪帮放克的。这不是那种 “起来嗨” 的动感,大家体会一下区别,这种动感更有质感、更有画面。虽然歌词的冲突性还是太小,但怎么说,多少都有一些性醴暗示,至少shxt没直接消音了。但我个人觉得歌词可以更直接火辣些,更 “一夜情” 些,现在的歌词还是白开了水点。
演唱上养鸡的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而且可以说除了错了句词,其他的零失误。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首歌的编曲很不错,talk box的使用很恰当。群舞也是,随意,而且不抢戏。看得出,这是养鸡的看家本领了。我对于他在这首歌的变化自然是喜欢的,只是这个party有点……刚成年小男生第一次入趴的感觉,就是味道太淡了。像我前面说的那个 “party” 的感觉,你可能要反复听才意会的出来,幸亏这里还有合适的群舞,如果是专辑,那这个缺陷可能会直接降低质量。当然这是后话也是更高的要求了,之于这场表演不是重点。整首歌完成度很高,我很满意。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 1371回复贴,共20页
  • ,跳到 页  
<<返回快乐男声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