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春光乍泄无限好,世事多磨有艰辛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微风细雨,轻燕斜飞,正是文人墨客踏春寻绿的好时节。时近傍晚,在洛阳城外河阳县,三辆驷马马车相偕奔驰在官道之上,行色匆匆,看起来却是无意探春,有心赶路。头辆马车除了一驾车车夫外,车里正位坐着一老者,相貌堂堂,仪表不俗,只是此刻神情凝重,若有所思。下首挨着一位美男子,俊眉星目,唇红齿白,形容与老者依稀相似,他怀里抱着一年轻美妇,腹大如鼓,正是怀孕待娩,那妇人虽处痛楚,双目紧闭,满头虚汗,但亦是花容月貌,粉肌玉骨,见之令人忘俗。三人锦衣玉袍,穿戴皆非寻常人物,另有一老妪和一年幼丫环坐在下首车板上,将怀孕美妇下身抱在怀里,以减轻颠簸震荡之苦。
老者皱眉关切地问:“怎么样,可还撑得住?”
青年满脸焦急紧张神色,不停用帕子拭去妻子脸上汗珠,显然方寸已乱,声音都已发抖:“父亲,姬儿很痛苦,您看怎么办才好哪?”
老者皱眉不语,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媳情形危急,需尽快赴医就诊,非得向前赶路,尽快赶到河阳县城不可,但这么赶路,显然儿媳又已受不住颠簸,命垂一线,思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唯有长叹一声:“儿啊,都是为父害了你们。”
青年虽然一心惶乱焦虑,但见父亲心忧,宽慰道:“父亲,咱们能够举家平安离开京城已属万幸了。我只是担心姬儿。”
原来此时公元247年三国末期,时局动荡,朝政混乱,魏遗命辅政大臣司马懿、曹爽二人争权,互削党羽,有能力有才华之士尽皆避世或遭迫害,留在朝内的尽皆平庸无能之流。此一家为官宦世家,老者潘瑾为安平太守,青年潘芘官拜琅琊内史,只因为官简朴,深入简出,虽经司马懿,曹爽两边拉拢,但一直两边不靠,反倒能独善其身,而此时却已到了曹爽架空司马懿权力,司马懿欲发动兵变前夕。潘家闻得风声,不敢耽搁,递上出徙请呈,连夜举家离京。
夫人姬娘神智略清,微微睁开了双眼,但只见美目流转,光彩顿生。微启朱唇,轻声道:“父亲大人行事自有因由,都怪姬儿不好,偏偏这时候……”一口气接不上来,竟然语不出声,说不出话了。
藩芘心下大急,又恐惊吓了老父,不敢声张,正自心痛如绞之时,突然自己的老乳娘,那老妪李氏一声惊呼吓了他一跳。
潘瑾听到,赶紧厉声问:“怎么了?大呼小叫的。”
李氏一脸惊慌地跪下:“不好了,夫人,她,她快,夫人。不好了……”又惊又慌,竟结结巴巴。
潘瑾不耐且急:“你快说。”
李氏见老爷发怒,簌簌发抖:“夫人,夫人就要生了,羊水都破了。”
“怎么可能?”潘芘心急接口:“不是还差三个月吗?”
李氏不敢反驳老爷的话,只是连连磕头,连呼:“老婢该死。”又战战兢兢道:“恐怕,恐怕是一路颠簸,惊,惊动了胎气。”
姬娘忍不住呻吟出声,喘声道:“对不起,姬儿好像真的要生了。”
潘瑾本来还指望李氏年老有经验,这种时刻可出出主意,却见她吓成一团跪在那发抖,小丫头点翠更是一脸惊惶,缩在角落里不敢出声。芘儿也是心系妻子,方寸大乱,此刻唯有自己心定,拿主意了,当下吩咐车夫停车,潘芘早巴不得这一声,也跟着连喊:“停车,老马头快停车。”
潘瑾看芘儿慌乱,知道他们夫妻情深,拍一拍他肩,缓声道:“芘儿,别急,别吓着姬儿。”又向车窗外道:“老马头,快去把陆管事叫过来。”车夫答应一声,滚下马车,飞奔而去。
后面的马车,见前面停下,早已跟着停下,纷纷探头出来看个究竟,第二辆马车俱是丫环老嬷,第三辆马车是家丁小厮。而陆管事不等老马头通报,早已下了马车,往这边小跑过来伺候。
潘瑾不等陆管事跪下行礼:“不用跪了,你速速卸下匹马赶往河阳县城,请产婆到这来,要快。”陆管事答应一声,飞奔而去。
再看一眼姬娘,此刻牙关紧咬,脸色惨白,滚汗有如大雨,已快昏死过去。
潘瑾让老马头把杨氏叫过来,和声告诫李氏:“你不用害怕,这种事情你们有经验,你们老姐妹俩说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杨乳娘过来,倒是比李乳娘镇定,跪下磕过头,禀道:“车内狭窄人多气促,对产妇不利,老爷,大爷们是不是可以移步?”
潘瑾一听有理,起身,并让点翠也步出马车,只有潘芘抱住妻子,不肯放手。潘瑾看杨乳娘镇定可用,和声道:“你快上去看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杨氏奉命,上了马车检查,一看时,大吃一惊,但见胎儿蠢蠢欲动,羊水已湿透衣襟,但夫人面色惨白,气若游丝,奄奄一息,恐怕已是无力生产了。当时就吓得目瞪口呆。潘芘见她神色大变,忙问:“乳娘,怎么样了?”车外潘瑾也问。
杨氏不敢当大爷和夫人的面说,连滚带爬下了马车,走开几步,跪下连连磕头。
潘瑾也走到她面前:“你不用害怕,没人怪你,有什么说什么。”
杨氏颤声道:“情形危情,恐怕只能就地待产了。”
潘瑾点点头,长叹一声,潘家官宦世家,数代富贵,想不到今日遭遇这颇感尴尬,有失体面的境地,真有些愧对先人,无颜当世之感。抬眼望去,但见道旁山坡是一片繁茂的野生桃林,正是桃花盛开时节,霞云连绵,落英缤纷,无边无际,景色倒着实怡人。自己一心赶路,倒没注意到这无限好的春光。对杨氏道:“事急从权,不得不如此了。你起来吧。”
杨氏却不肯起身,磕头如捣蒜,颤声道:“老婢该死,老婢看刚才情形,夫人和胎儿恐怕只能保住一个了,请老爷速作决断,迟了恐怕……”下面就不敢说了,只是磕头。
潘瑾知道她的意思,还未及言,车内已一连串嚷出:“保夫人,要姬娘,杨乳娘你快来,不要耽搁了。”原来是潘芘,在马车里见到杨氏脸色不对,又见杨氏滚下马车走开,所以竖起耳朵凝神静听,所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潘瑾面色严肃,沉声道:“大人小孩我都要,快去。”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微风细雨,轻燕斜飞,正是文人墨客踏春寻绿的好时节。时近傍晚,在洛阳城外河阳县,三辆驷马马车相偕奔驰在官道之上,行色匆匆,看起来却是无意探春,有心赶路。头辆马车除了一驾车车夫外,车里正位坐着一老者,相貌堂堂,仪表不俗,只是此刻神情凝重,若有所思。下首挨着一位美男子,俊眉星目,唇红齿白,形容与老者依稀相似,他怀里抱着一年轻美妇,腹大如鼓,正是怀孕待娩,那妇人虽处痛楚,双目紧闭,满头虚汗,但亦是花容月貌,粉肌玉骨,见之令人忘俗。三人锦衣玉袍,穿戴皆非寻常人物,另有一老妪和一年幼丫环坐在下首车板上,将怀孕美妇下身抱在怀里,以减轻颠簸震荡之苦。
老者皱眉关切地问:“怎么样,可还撑得住?”
青年满脸焦急紧张神色,不停用帕子拭去妻子脸上汗珠,显然方寸已乱,声音都已发抖:“父亲,姬儿很痛苦,您看怎么办才好哪?”
老者皱眉不语,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媳情形危急,需尽快赴医就诊,非得向前赶路,尽快赶到河阳县城不可,但这么赶路,显然儿媳又已受不住颠簸,命垂一线,思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唯有长叹一声:“儿啊,都是为父害了你们。”
青年虽然一心惶乱焦虑,但见父亲心忧,宽慰道:“父亲,咱们能够举家平安离开京城已属万幸了。我只是担心姬儿。”
原来此时公元247年三国末期,时局动荡,朝政混乱,魏遗命辅政大臣司马懿、曹爽二人争权,互削党羽,有能力有才华之士尽皆避世或遭迫害,留在朝内的尽皆平庸无能之流。此一家为官宦世家,老者潘瑾为安平太守,青年潘芘官拜琅琊内史,只因为官简朴,深入简出,虽经司马懿,曹爽两边拉拢,但一直两边不靠,反倒能独善其身,而此时却已到了曹爽架空司马懿权力,司马懿欲发动兵变前夕。潘家闻得风声,不敢耽搁,递上出徙请呈,连夜举家离京。
夫人姬娘神智略清,微微睁开了双眼,但只见美目流转,光彩顿生。微启朱唇,轻声道:“父亲大人行事自有因由,都怪姬儿不好,偏偏这时候……”一口气接不上来,竟然语不出声,说不出话了。
藩芘心下大急,又恐惊吓了老父,不敢声张,正自心痛如绞之时,突然自己的老乳娘,那老妪李氏一声惊呼吓了他一跳。
潘瑾听到,赶紧厉声问:“怎么了?大呼小叫的。”
李氏一脸惊慌地跪下:“不好了,夫人,她,她快,夫人。不好了……”又惊又慌,竟结结巴巴。
潘瑾不耐且急:“你快说。”
李氏见老爷发怒,簌簌发抖:“夫人,夫人就要生了,羊水都破了。”
“怎么可能?”潘芘心急接口:“不是还差三个月吗?”
李氏不敢反驳老爷的话,只是连连磕头,连呼:“老婢该死。”又战战兢兢道:“恐怕,恐怕是一路颠簸,惊,惊动了胎气。”
姬娘忍不住呻吟出声,喘声道:“对不起,姬儿好像真的要生了。”
潘瑾本来还指望李氏年老有经验,这种时刻可出出主意,却见她吓成一团跪在那发抖,小丫头点翠更是一脸惊惶,缩在角落里不敢出声。芘儿也是心系妻子,方寸大乱,此刻唯有自己心定,拿主意了,当下吩咐车夫停车,潘芘早巴不得这一声,也跟着连喊:“停车,老马头快停车。”
潘瑾看芘儿慌乱,知道他们夫妻情深,拍一拍他肩,缓声道:“芘儿,别急,别吓着姬儿。”又向车窗外道:“老马头,快去把陆管事叫过来。”车夫答应一声,滚下马车,飞奔而去。
后面的马车,见前面停下,早已跟着停下,纷纷探头出来看个究竟,第二辆马车俱是丫环老嬷,第三辆马车是家丁小厮。而陆管事不等老马头通报,早已下了马车,往这边小跑过来伺候。
潘瑾不等陆管事跪下行礼:“不用跪了,你速速卸下匹马赶往河阳县城,请产婆到这来,要快。”陆管事答应一声,飞奔而去。
再看一眼姬娘,此刻牙关紧咬,脸色惨白,滚汗有如大雨,已快昏死过去。
潘瑾让老马头把杨氏叫过来,和声告诫李氏:“你不用害怕,这种事情你们有经验,你们老姐妹俩说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杨乳娘过来,倒是比李乳娘镇定,跪下磕过头,禀道:“车内狭窄人多气促,对产妇不利,老爷,大爷们是不是可以移步?”
潘瑾一听有理,起身,并让点翠也步出马车,只有潘芘抱住妻子,不肯放手。潘瑾看杨乳娘镇定可用,和声道:“你快上去看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杨氏奉命,上了马车检查,一看时,大吃一惊,但见胎儿蠢蠢欲动,羊水已湿透衣襟,但夫人面色惨白,气若游丝,奄奄一息,恐怕已是无力生产了。当时就吓得目瞪口呆。潘芘见她神色大变,忙问:“乳娘,怎么样了?”车外潘瑾也问。
杨氏不敢当大爷和夫人的面说,连滚带爬下了马车,走开几步,跪下连连磕头。
潘瑾也走到她面前:“你不用害怕,没人怪你,有什么说什么。”
杨氏颤声道:“情形危情,恐怕只能就地待产了。”
潘瑾点点头,长叹一声,潘家官宦世家,数代富贵,想不到今日遭遇这颇感尴尬,有失体面的境地,真有些愧对先人,无颜当世之感。抬眼望去,但见道旁山坡是一片繁茂的野生桃林,正是桃花盛开时节,霞云连绵,落英缤纷,无边无际,景色倒着实怡人。自己一心赶路,倒没注意到这无限好的春光。对杨氏道:“事急从权,不得不如此了。你起来吧。”
杨氏却不肯起身,磕头如捣蒜,颤声道:“老婢该死,老婢看刚才情形,夫人和胎儿恐怕只能保住一个了,请老爷速作决断,迟了恐怕……”下面就不敢说了,只是磕头。
潘瑾知道她的意思,还未及言,车内已一连串嚷出:“保夫人,要姬娘,杨乳娘你快来,不要耽搁了。”原来是潘芘,在马车里见到杨氏脸色不对,又见杨氏滚下马车走开,所以竖起耳朵凝神静听,所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潘瑾面色严肃,沉声道:“大人小孩我都要,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