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人道:“单就此事而论,你明知即使不因你此一言,此事都不可逆转。又何必耿耿于怀?”
“我亦知此事不可逆转,但只问我之对错,却不愿错由我生,若不单就此事而论呢?对错又如何?”潘岳问
青云道人道:“人生就像行路,路之岔道便好像人之选择,岔道之上又有岔道,选择了的还要选择,但求本心,也无所谓对错,斯是乱世,奸人当道,恶人横行,你若只是一味求对,这世道定容不下你,这便是我劝你出家修道之因,然你既不愿随我出家,若能在这飘摇乱世当中做个七八分对,便有二三分错,那便是你尽心尽力了。”
潘岳尚自不解。
青云道人便又道:“你看王衍便如何?”
潘岳道:“才华出众,品格清高,视钱财如粪土,是个名士。”
青云道人道:“可他也自私冷漠,为求自保,可以六亲不认。是为不义。你看张载又如何?”
潘岳道:“学识渊博,洒脱义气,是个君子。”
青云道人道:“可他只顾向学,甘心贫寒,不思求财赡养父母,是为不孝。你看王戎又如何?”
潘岳已然心乱,讷讷而言道:“天资聪颖,爱妻顾家,是个大丈夫。”
青云道人道:“可他爱财如命,唯利是图。宁肯米仓里粮食发霉,眼看着老百姓无粮饿死都不顾,是为不仁,你看裴楷又如何?”
潘岳已自不敢回答,他自欣赏裴楷阅历丰富,文武双全,人情练达。然心知从青云道人口中言出必是此人逢世乱则隐不问世事,逢世安则出求取富贵,当是不忠之名。然这几人皆是当世世人亦是他所推崇之名士,却又知青云道士所言亦是不假,原来亦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岂非白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之书,白学了这孔圣之道。当下已是心乱如麻。
青云道人道:“他们并非恶人,只是凡人,你心地纯善,只见这些人长处,可知即是凡人,有长处必有其短处。这才是长久处世之道。若要事事求全,如此世道,那便是圣人也难以周全啊。”当下见潘岳默然无语,便又道:“你若无法想通此节,便此刻随了我去也罢。”
潘岳却自不肯,心道:父母养育自己长大,只己一子,怎可为了逃避这乱世,保自心至纯无瑕,而弃父母养育之恩而不顾?且心中尚有一段情丝难以割舍。因此不愿。
青云道人知他不愿,又道:“何谓对错?壁如,你那年于洛阳城门市集携手贾南风,又是对是错?然可曾想过你今后的命运却都与此相关?”
潘岳一时无语,他一直执着于对错,向来只做对的,不做错的。然现今青云道人却指无所谓对错,但求本心,但求本心,潘岳思之,但求本心,是了,我从此但求尽心尽力耳。正思之反复,却见青云道人飘然欲行,心下不忍,便牵了他衣袖,依依不舍。
青云道人笑道:“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我本有一百二十年阳寿,只因早年泄露天机,折去一半,如今你我的缘份也该尽了。你且回头瞧一瞧。”
潘岳听了回头,但见杨研微笑如旧,却又似是回到自家床上,不见了桃林和青云道人,杨研却仍是坐在床边对他微笑。潘岳神思渐清,竟自慢慢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