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起,我先后负责《信宜方言志》和参与《广东省志?方言志》的编纂工作,为此对粤语的源流和分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得到叶国泉,陈乃 良等先生以及有关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同仁的鼎力协助.1993年,第四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我和叶国泉先生合作写成论文《粤语源流考》,提交这次研讨会,后发表于《语 言研究》1995年第一期.这篇论文首次提出:粤语形成于西江中部,也就是封开一带.1996年,我和黄伟宗教授等几位省正府参事再次到封开调查研究,获得了不少新的材料.在 当年举行的"岭南文化古都专家论证会"上,我宣读了《封开粤语全浊塞音声母初探》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包括美国《世界Ri报》在内的许多报刊都作了报道.2004年,省正府 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珠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封开: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我作了题为《粤语形成于古广信》的发言.从移民历史,语音特色,分布格局等,对粤语发源地的 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全国乃至海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反响十分强烈.今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术研究》第二期发表了我的论文《粤语和岭南文化的形成》.
我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精力来论证粤语的发源地?当然不是"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而是从粤语来探讨珠江文化.下面谈三点:
一,从粤语发源于中原文化传播中心广信,探讨珠江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精力来论证粤语的发源地?当然不是"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而是从粤语来探讨珠江文化.下面谈三点:
一,从粤语发源于中原文化传播中心广信,探讨珠江文化的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