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509,241贴子:10,141,559

回复:花好月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会坚持看书,哪怕几言几语,学习领悟书中的智慧,再深入的在生活中体悟。
坚持自己的闲情爱好,于独处中,也怡然自乐。
远的不说,眼前这一池莲,若无当日讨论起荷塘月色此文,今夜我可否能如此怡然自乐,甚有乐不思蜀之味。
如此思来,虽对知交诸多自身缺点有不满之处,但是心中亦是有欣赏与感谢之处。
于是,日子便久了下来。


41楼2015-09-28 04:54
回复
    忆起此友那一句,要学习那些大师的一个优点,对人且不说见识修为高低,但只取他人与自身有益之处,其他尽可忽略过去。
    回想起,上次争论结束,自个儿还说,每次都是败兴争论,这日后还能愉快沟通不。
    至此思来,幸亏我敬佩世间不为名利的读书人,欣赏莫奈日出印象中牢牢记住最初的美。
    不由心头一笑,抬头时,明月照人,风也稍些安静,惟有轻拂玉容。


    42楼2015-09-28 05:06
    回复
      2025-05-10 10:56:55
      广告
      苏子说,吾眼中无一不是好人。
      此言立见修为,故夜下,不问人世,但见清风明月。
      旁边的人喊着要打烊,这才发觉行人已少,杯中的甜,还留有余温,别有温润滋味。
      看来,余温未冷毕竟不退甜润,回味间,便尽是香甜了。


      43楼2015-09-28 05:18
      回复
        耳边的花好月圆还在反复浅唱着,印衬月下桥畔的荷塘,浅浅淡淡中更有风致。
        先生的荷塘月色再次浮上心头,会然一笑,先生哪里是遗憾感叹,不过是淡问,风中莲动处,心何般宁静。
        回家的路虽有距离,深夜中的弄堂寂静中自有空灵,不妨浅唱低吟,声声慢浅在这夜色中。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
        这暖风儿向着好花儿吹。。。。


        44楼2015-09-28 05:38
        回复
          故 园
          晨起临别前,踏园寻梦。
          刚步入园林,湖中一池柔柔绿意,青柳飘摇,似是故人来。
          记忆如麻,丝丝唤起那些当年。
          儿时,母亲带我游江南,人说江南江北好风光,真的身处江南园林时,幽静回廊,青苔润湿在心尖。
          也是这么一个夏日。
          往后,午后梦中江南,醒来才知原是一场梦。
          只得在家中的小院里梧桐树下,一觉梦里梦外的期盼。


          57楼2015-09-28 23:11
          回复
            今昔来此,长发依旧,手中不再有母亲的温暖,已嫁作人妇。
            一别二十载。
            似是一切如旧,楼台安然,池中的锦鲤自在浅游。
            想起那时,我最爱看池中锦鲤游来游去,满心欢喜的拉着母亲的手,对她说,要是不用读书上学,整日可以和妈妈看小鱼,该多幸福。
            母亲轻笑逗我说,这就幸福了,瞧你这点出息,待将来你与心意的良人一起看风景,才是幸福。
            我皱着眉头问,什么是良人。
            她笑着摸我的头发说,等你长发及腰时,就知道了。
            我不服气的顶嘴,明明现在头发就及腰了,怎么我还不知道。
            她轻捏我的脸说,看你的鱼儿吧,都跑光了。


            58楼2015-09-28 23:27
            收起回复
              池水清澈如镜,倒映湖面上的一物一景一人,风轻轻拂面,水波起伏间,一切倒影如梦如幻。
              往昔,今昔。
              长发终及腰时,只是青丝已生几丝白发。
              先生总说,找个中医好好调理下吧,怎么这白发越来越多,比我小,我还没长白发,你就长了不少。
              我也懒得剪去,岁月该来还是会来,不过早晚,何必自欺欺人。


              59楼2015-09-28 23:37
              收起回复
                今时我明白了母亲口中的长发及腰,不过是长发为君留。
                可,我多想问问她,世间那些痴男怨女的纠缠,用这一头的长发,就可以牵绊住么,即便牵绊,会不会他日浮生恨晚。
                为这一份牵绊,安得使人不得开心颜。


                60楼2015-09-28 23:43
                回复
                  2025-05-10 10:50:55
                  广告
                  独坐池边,柳丝随风,青丝模糊了双眼。
                  闭眼睁眼间,听不见时间如水流,惟见水榭小亭。
                  这多少岁月,不过瞬间的事,今昔我照旧身在此方。
                  只念儿时旧样,中间的种种,忘却了多少。
                  是归还原本模样,亦或只是我已忘了。
                  罢了,人本似浮萍,随波逐流。


                  61楼2015-09-28 23:52
                  回复
                    随波逐流,也没什么不好。
                    一如赏园,只坐于一方,该多枯燥,荒废了大好春光。
                    游人闹杂声又远及近传来,起身闲步园中深处。


                    62楼2015-09-28 23:58
                    回复
                      先入偏厅,与入门前的正厅布局一般,只是少了几把桌椅,都是会客的地方。
                      随意瞧几眼,转步向临旁的房室走去。
                      刚进入,几案上的笔砚赫然醒目,原是书房。
                      宽敞倒是宽敞,不过稍显空旷。
                      不过空旷也是自有道理的,原本书房就是安置书籍,文玩之物。
                      读书赏文玩,贵在一个清静。且不说空间大小可容纳的物什,局促间便坏了一份清静。
                      眼杂心乱。


                      63楼2015-09-29 00:13
                      回复
                        读书,自然要博览群书。
                        经史子集,从诸子百家,到四书五经,多少都是要读的。
                        名利身家都化作男儿之志,皆在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中,名利身家本就是费心神的事,岂能不寻个清静之地,好好思悟计较。
                        难怪书房布局大多相同,原是世间大多读书人如此。


                        64楼2015-09-29 00:25
                        回复
                          书房,又称书斋,传统文化里不可少的一道风景。
                          说是风景,一点不为过。
                          这世间的沧海桑田变迁,史书中可见。达则兼济天下,诸子百家。穷则独善其身,修身养性如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看破世相,金刚经。世间哲学,南华经,淮南子等等。
                          乱世硝烟,兵书可见。太平盛世,闲情逸致亦有诗词。
                          看人情世故百态,亦有戏词小说刻本。
                          奇书故事有山海经,科学有九章算术注。
                          种种列举不尽,真是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
                          世间风景种种,书中尽显,故古人推崇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不无道理。


                          70楼2015-09-30 01:54
                          回复
                            书房,文人的一方世界。
                            古人常为书房起名字,寄情明志。
                            最熟知如,陆游的“老学庵”,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为书斋名,意为活到老,学到老。
                            乾隆皇帝收藏大书法家王羲之、王询、王献之三人的字帖,是三件稀世之宝,所以名叫“三希堂”。
                            蒲松龄喜欢与人在书斋里闲谈,将所听闻整理成小说,故书斋取名为聊斋,聊斋志异便是在此作成。
                            黄宗羲作为力求简洁,惜字如金,故取惜字庵。


                            71楼2015-09-30 02:07
                            回复
                              2025-05-10 10:44:55
                              广告
                              思来,读书岂止为名利,更是自身精神灵魂所在。
                              人之一生,说长也长,吃穿住行反复就这点简单,说短也短,精神灵魂生出世间万象。
                              在这长短之间,人生百态。
                              可我想,哪一种都体现一种生命力,经久千百年,江山易主,名利浮云变幻,凡胎肉体转为四大,何以能穿越时空,灵魂依旧。
                              怕是如知交所言,惟有文字方流长。


                              72楼2015-09-30 0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