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qy吧 关注:20,457贴子:1,993,213

回复:【转】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盘点民国那些被辜负的“钟无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的心里还挺不是滋味,挺难受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40楼2015-05-11 20:04
收起回复
    鲁迅的原配太太朱安这个长脸高额头的女人,自嫁给鲁迅之后,她就不再是朱安。在鲁迅活着时,她是伺候鲁迅母亲的人。
    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
    -------------------------------朱安完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5-05-11 20:05
    收起回复
      2025-08-22 11:1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孙荃——遇见她之前,也许我和你是天作之合
      孙荃写给郁达夫的诗
      笑不成欢独倚楼,怀人望断海南州。
      他年纵得封侯印,难抵青闺一夜愁。
      淋漓襟上旧啼痕,难断柔情一寸根。
      正尔愁心无托处,何堪梦里遇游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5-05-11 20:06
      收起回复
        原楼主语: 说来也巧我最近上的第一篇语文课文就是故都的秋,郁达夫写的。
        孙荃原名兰坡,年出生在富阳县一个地主家庭,上过私塾,知书达理,能诗善文,在郁达夫的家乡浙江富阳名气很大,当时是乡间少有的才女。1917年8月30日,当郁达夫从日本回国省亲时,奉母命与孙兰坡订婚。郁达夫四海漂泊,见识过无数的奇花异草,当他第一次见到孙兰坡时,并未对她名动乡里的容貌产生多大的兴趣,孙小姐的三寸金莲和瘦小的身子令他非常失望,而独对她超群不凡的学识和风趣谈吐惊讶不己,她的知书达理让他油生怜惜之情。郁达夫对女性美的标准有3条:一是外貌,二是品德,三是才华。而孙荃是三者皆备,以至郁达夫在致长兄的信中对她赞美不已。他在与孙荃初次见面到分别的一个月里,经常书信来往,诗歌唱和,甚至还商量过结婚的具体事宜,很有感情。郁达夫对孙荃的诗情向来赞赏,有一次回信点评曰:“文字清简,已能压倒前清老秀才矣!”他还曾试着把孙荃的两首小诗夹在自己诗作内寄出发表,几可乱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5-05-11 20:07
        收起回复
          半个月过去了,郁达夫要赶回上海,孙荃带着郁天民到渡口送别。回家时,她发现郁达夫留下一张字条,上面
            写道:“钱牧斋受人之劝,应死而不死,我受人之害,不应死而死,使我得逢杨爱则忠节两全矣!”孙荃想起杨爱就是钱牧斋之妾、吴江名妓柳如是的本名,顿时痛哭流涕,不知道是怜还是恨。
            长女郁黎民完全由母亲抚养成人,在感情上自然更倾向于母亲孙荃。郁黎民觉得母亲起初对父亲有所怨恨,但
            是随着时间流逝,“她由怨恨转为理解,最后转为同情,等到得知父亲殉难印尼苏门答腊的消息后,更变成了深深的悼念了”。郁达夫的侄女郁风也提到后来三婶慢慢抛弃了对三叔的怨恨,“而是饶有兴味地像谈起老朋友似的沉浸在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里。”
            “文革”期间,郁黎民从湖南逃到母亲身边,母女俩经常彻夜长谈。一次,母亲说起她有一桩未了的心事,就
            是当时郁达夫的作品还没有整理出版。她对女儿说,等到政治清明的那一天,总会有人来从事郁达夫研究,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公正的地位。1978年3年29日,孙荃患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2岁。
            郁达夫与孙荃育有两女一男,长女郁黎民,1925年生,现在湖南省桂阳一中当老师,她还是湖南省政协委员。儿子郁天民,生于1926年,幼名阿熊。他本住在杭州,后来携妻儿回富阳县乡下与母亲同住。在县文化馆工作。天民和他父亲一样,爱喝酒,最喜边喝酒边谈天。他曾是富阳县政协主席,1987年底病逝。小女儿郁正民,1927年生,幼名胖妞。她生前是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去世2004年去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05-11 20:14
          收起回复
            如果郁达夫未曾遇见王映霞,也许孙荃是幸福的,但是也不一定是幸福的。
            ---------------------------------------孙荃完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5-05-11 20:14
            收起回复
              番外篇之一林徽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05-11 20:21
              收起回复
                林徽因,听名字就很美,人长得确实和张幼仪比起来好看很多,也确实是才女。但是我却很讨厌她,张幼仪一辈子最恨的人不是陆小曼,不是徐志摩,而是林徽因。在张幼仪怀孕时,徐志摩喜欢上了林徽因,林徽因说你是有妇之夫,我是少女。徐志摩听了以后便要和张幼仪离婚,离了婚,林徽因却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么一个人。和梁思成结了婚,张幼仪恨她辜负了徐志摩,下面的故事当然也是我百度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05-11 20:21
                收起回复
                  2025-08-22 11:1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倘若爱一个人,就像张幼仪,一生只认定一个,即使徐志摩背叛了她,她还是照顾了徐的双亲一辈子,委屈了一生,但是对得起自己爱一个人的坚定。倘若爱一个人,就像陆小曼,哪怕曾经是怎样的风华绝代,爱人死去后绝迹风月,从此清心寡欲,投身文学和抗日。爱一个人就一心一意,如果不是,输的是你自己,因为从一开始,你就对不起你自己的信仰。(钱钟书,冰心都讽刺过林徽因,有兴趣去搜下钱钟书的猫讽刺林整容什么的,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讽刺她什么装啊之类的)
                  ---------------------------------------林徽因番外篇完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5-05-11 20:23
                  收起回复
                    我不喜欢林徽因这种女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05-11 20:24
                    收起回复
                      5.王明华——究竟是我错了,还是我命该如此如果我当初没有那样选择,也许我们可以一辈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5-11 20:28
                      收起回复
                        王明华较于朱安,于凤至张幼仪无疑是最幸运的,至少梅兰芳爱她,但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孩子,如果朱安有孩子也许她一生也不会那么可怜,总归有奋斗的目标,至少有个孩子可以让她活下去有个信念,可惜她没有。换句话说如果张幼仪没有孩子,也许她只是一个为徐志摩一生所困的痴情女子,但是她有孩子就有活下去的理由,也创造了她辉煌的一生。
                        在梅兰芳的传记和电影里,她都是有可能消失的一个人,因为没有后代替她说话和粉饰。
                          王明华与梅兰芳本来是幸福的。生有一子一女,不幸的是她把自己全部交给了梅兰芳。为更好照顾梅兰芳,她做了绝育手术。结果在儿女相继染病后,她没有办法再为梅兰芳传后,于是有了后来娶进门的福芝芳。
                          王明华病郁而终。在《梅兰芳》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福芝芳,看到孟小冬,但是为梅兰芳付出最多的王明华,则被轻易地抹掉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05-11 20:30
                        收起回复
                          她叫王明华,是梅兰芳的原配夫人。照片里的她清秀端庄,有着民国女子的清淡与隐忍。在她嫁给梅兰芳之前,是旦角王顺福之女,京剧世家,也算与梅家门当户对。
                          梅兰芳之所以着急娶妻,是因为17岁的他因嗓音变声不得不停止演唱在家休养。心情郁闷中,家里便主张为他娶个媳妇,好帮他度过这一难关。
                            王明华带来了好运。不到一年,梅兰芳就恢复了嗓音,可以重新唱戏了。那时梅家还不很富裕,日子甚至有些清苦,王明华却毫不介意,她善待家人,勤俭持家,将梅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戏台上的千古情痴,被演绎在生活中。两个不满20岁的青年男女,恩爱异常。
                          梅兰芳爱王明华是有一千个理由的,除过生活,在事业上她也是一个好帮手。王慧的《梅兰芳画传》中就提及:王明华对梳头也很能。梅兰芳初期演古装戏时,出门往戏馆去,随身总带着一个木盒子。那里面装的是王明华在家为他梳好的假发,因为那种梳法连专门梳头的师傅都梳不过来。梅兰芳上台前只需把假发往自己头上一套,一个精美的古代美人的形象便立刻出现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05-11 20:31
                          收起回复
                            她对他的好,是无法用文字来一一描述的。在这样的浓情缱绻中,梅兰芳的戏越唱越好,很快成了名角。只要有他的戏,戏台子下就绝无空座。王明华也为他添了一双儿女,每逢梅兰芳散戏回家,就和孩子嬉戏玩闹,非常快乐。
                              王明华开始看重丈夫的事业。为了让梅兰芳更好发展,她女扮男装,与他一起出入戏院。在那个年代,女人是不能去后台陪伴的。她还做了绝育手术,怕陪伴他唱戏的岁月,不留神怀了孕。
                              本来一儿一女,对梅家也算有了交待,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麻疹让两个孩子相继夭折。孩子的离去,也是王明华不幸生活的开始。
                              习惯了回到家就能听到孩子欢笑的梅兰芳,怎么能接受一对儿女的双双离世?比他更受不了的是王明华,她每想到孩子,泪水便夺眶而出。梅兰芳看及此,只能强压悲哀,去劝王明华。
                              日久,王明华竟因悲伤过度害起病来。一边懊恼自己当初做了绝育手术,如今再难要孩子了。王明华的娘家人为了安慰她,建议她收养侄子做儿子。梅兰芳却不同意,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孩子。
                              王明华答应了他再娶。当然她明白再娶将意味着他们将是三人世界,她再不能独享他的爱。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05-11 20:31
                            收起回复
                              2025-08-22 11:05: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为了梅家的后代,王明华最终让步同意梅兰芳再娶,只是,自己竭尽全力照顾丈夫,希望与他白头偕老的梦想被毫无征兆的现实击得粉碎,她蜗牛般蜷缩到宿命的甲壳中,无力地看着自己曾经的痕迹被抹去,成为一个多余并且无害的人——谁也不会对她不好,因为犯不着;
                              谁也不会太在意她,因为没必要。于是,有了之后福芝芳和梅兰芳同样美满的姻缘,有了“福芝芳让子”的美好妇德,有了被视作楷模的三人行的婚姻生活,有了最终三人同穴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只是,后来的王明华幸福吗?穿越那些深明大义的故事,略去那些举案齐眉的传说,她的身体越来越坏,卧病在床,最后独自养病,37岁时无人陪伴地病死在天津。有时候,人生的甜美或苦涩都像一出戏。
                              -------------------------------------王明华完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5-05-11 2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