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部,有座历史名城郴州,离郴州城三十公里的东北方,又有一座隶属于郴州的县级市资兴市。资兴虽然地处偏远,人口稀少,却也是人杰地灵的繁华之地。离资兴市区不远,只有七八里地,又有一个名为周源山的地方。周源山这地名乍听有点不知所云,但知道内情的人就会说:“别看这地方小,这可是寿佛老爷的出生地呀!”寿佛老爷俗名周宝,法名全真,号宗惠,据说唐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八年,寿佛老爷在此地投胎转世;又一说是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寿佛老爷具体的出生时间已无法考证,但周源山是寿佛老爷的故乡,却是不争的事实。周源山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区,因为出了寿佛老爷这位无量寿佛,因而地因佛名,人慕其名,登时声名显赫起来。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周源山还是佛门圣地,僧侣达百余人之多。那时周源山有龙居寺和广慧寺,信徒云集,香火旺盛,堪与南岳比肩。只可惜这两座千年古刹,却在“□□”时期,被一群疯狂的红卫兵小将,高喊着口号,像一群无法无天的暴徒一般冲进寺院,砸毁神像,捣烂庙宇,霎时间就把两座宏伟的佛门寺院,毁坏成残垣断壁。无法无天的小将们砸了庙宇还不罢休,他们又把庙里的僧侣强行捆绑,游街示众,大呼打倒封建迷信。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结果是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再也无从找寻。周源山也一样,如今还能证明这里曾经是佛门圣地的举证,就只有寿佛老爷的母亲净照夫人墓前日渐兴旺的香火了。从前祥和的佛号早已消失,如今这里随着寺院的倒塌,拔地而起建起了一座每天闹哄哄的煤矿。
煤矿是一座大型国有煤矿,隶属省煤炭厅辖下的资兴矿务局。煤矿资源丰富,产量巨大,被人誉为湘南煤都。煤矿而建,两座高耸的竖井直通地底。环绕竖井,是矿上设施齐全的澡堂、厂房和一幢高大的办公楼。紧邻办公楼的是矿上的电影院、篮球场、工人俱乐部和一条面临水田被矿上人称为“半边街”的街道。矿上的干部职工都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几乎没有一个是本地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施行“农转非”,矿上的干部职工纷纷把家乡的妻儿老小接出来,在矿上的住宅区里安家落户。矿上干部职工本就有五千之多,加上新近迁移来的家属,矿上人口日益兴盛,虽然只是座煤矿,却也像一座小都市一样,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矿区外是大片水田,水田外环立着几座对煤矿似有围攻之势的村庄。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结果是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再也无从找寻。周源山也一样,如今还能证明这里曾经是佛门圣地的举证,就只有寿佛老爷的母亲净照夫人墓前日渐兴旺的香火了。从前祥和的佛号早已消失,如今这里随着寺院的倒塌,拔地而起建起了一座每天闹哄哄的煤矿。
煤矿是一座大型国有煤矿,隶属省煤炭厅辖下的资兴矿务局。煤矿资源丰富,产量巨大,被人誉为湘南煤都。煤矿而建,两座高耸的竖井直通地底。环绕竖井,是矿上设施齐全的澡堂、厂房和一幢高大的办公楼。紧邻办公楼的是矿上的电影院、篮球场、工人俱乐部和一条面临水田被矿上人称为“半边街”的街道。矿上的干部职工都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几乎没有一个是本地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施行“农转非”,矿上的干部职工纷纷把家乡的妻儿老小接出来,在矿上的住宅区里安家落户。矿上干部职工本就有五千之多,加上新近迁移来的家属,矿上人口日益兴盛,虽然只是座煤矿,却也像一座小都市一样,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矿区外是大片水田,水田外环立着几座对煤矿似有围攻之势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