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王吧 关注:11,984,111贴子:305,888,109

【转自海吧分析吧】看什么漫画? 史诗般的年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楼主火星没,反正没看见海吧有这帖子,所以就转了过来,给大家看看~~长点姿势。


IP属地:天津1楼2013-09-24 10:57回复
    1,本帖为转帖,原帖地址在天涯,高达百楼的长篇文章分析贴**的异常混乱,因此我在这里整编。
    2,本帖原作者天涯ID 看什么漫画
    3,本文很长很长,主讲日本三大漫画集,少年jump,少年sunday以及少年Magazine,后面可能我整理不善,会出现一些简化,如少 年sunday=少年su
    4,本文可能要持续更新,而且不能保证速度(整理这个帖子不容易,体谅!)
    5,这篇帖子是个人见过分析整合能力最牛的帖子,可能我是见识短,但这个帖子也确实霸道。6,可能有人之前已经阅读过了,我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分享。
    7,作者是个神,我真这样觉得。让更多的人读到这边文章算是我对作者的敬意吧(我真是费工夫整理了)
    8,真心想在分析吧传播这个帖子,分析吧在众贴吧中以理性出名,当然,我不是说其他吧的坏话,不过从分析吧吧规“禁水”能充分证明着一点。我是分析吧忠..
    9,希望越多喜欢漫画,喜欢海贼的人们看到,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求加精
    10,天气真不错,今天是个出海的好日子...


    IP属地:天津2楼2013-09-24 10:58
    收起回复
      2025-08-23 05:56: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故事开始:
      1926年,日本第二大出版集团“小学馆”将自己的娱乐杂志部门分离了出去,成立了子公司集英社,这个就是后来漫画杂志JUMP的由来。
      纵观1968年创刊的漫画杂志jump,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地成绩。它以每周324万册的平均发行量傲视整个漫画领域,并在1995年创纪录的达到过一期发行653万册的历史之最,对比于日本人口总和,相当于每12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手持JUMP杂志,它连载过七龙珠,它连载过海贼王,连载过火影忍者,连载过死神,连载过游戏王,连载过灌篮高手……
      它一直引领着日本漫画的潮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内青年的阅读口味。


      IP属地:天津3楼2013-09-24 10:58
      收起回复

        1968年,由小学馆分离出来的子公司集英社受日本60年代的第一波漫画热潮兴起的影响,准备创立一本以少年为主要阅读群体的漫画杂志,创立企划之处,集英社一度受到母公司小学馆的严重打压。对于在60年代称霸漫画市场的两极:小学馆的《少年SUNDAY》和讲谈社的《少年MAGAZINE》来说,晚了整整十年的JUMP突然闯入已经被瓜分并且被稳固下来的漫画市场来说,无疑是很不利的,并且最为主要的是,JUMP的出现无疑会抢夺母公司的市场,这对于一个资本公司而言,是无法忍受的。
        无论如何,集英社一直以来对母公司压抑着的不满(后面会8)终于爆发了,无论母公司怎样反对,集英社还是以长野规,西村繁男为核心带领一批年轻编辑,成立了《JUMP》的企划部门。以一个海盗图像为杂志标志,正式发行了《JUMP》。
        于是,漫画界的海盗来了……



        IP属地:天津4楼2013-09-24 10:59
        收起回复

          首先呢,让我们来看看当年JUMP没进来之前,漫画市场蛋糕的分割。
          小学馆《sunday》的主要作者:手冢治虫(不知道的童鞋自己先打脸)、石森章太郎(假面骑士)赤冢不二夫(阿松,最早的无厘头漫画)藤子不二雄(不知道的童鞋自行撞墙然后度娘补脑)横山光辉(三国志,直接导致日本对于我国三国时期的痴迷)。
          而相对于小学馆的众多远古大神云集,《少年 MAGAZINE》无疑在作者层面上要逊色许多,但正因为作者知名度较低的原因,《少年 MAGAZINE》很快调整了自己的运营方向,把以12到17岁少年读者定位的漫画杂志传统改变为以15岁以上的青年读者群体,用更加适合的题材作品来吸引读者。(棒球漫画,相扑漫画)这种方向无疑是正确并且具有市场的,在发行量上从一开始落后于小学馆到领先于小学馆,事实证明,改变成功了。
          这是1968两部热门漫画的年发行量
          少年MAGAZINE 84万4千 少年SUNDAY 69万1千
          当年两巨头《SUNDAY》《MAGAZINE》的创刊号



          IP属地:天津5楼2013-09-24 10:59
          回复
            这里有必要提及漫画《三国志》,少年Sunday的主力漫画之一,横山光辉为作者
            1971年37岁时,横山光辉以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为原型创作出漫画《三国志》,从那时起连续刊载了15年之久,单行本发行了60卷以上约5000万本。直到现在,其文库版和再版新书还在发行,可以说是持续多年的畅销书,受雄壮的“横山世界”影响的漫画迷不计其数。凭着这部作品他于1991年(57岁)获得第20届日本漫画家协会优秀作品奖。之后横山先生还陆续推出《史记》、《楚汉群英》、《殷周传说》等知名的中国历史漫画。接着他又创作出日本历史漫画《德川家康》、《织田信长》、《伊达正宗》、《武田信玄》、《武田胜赖》、《丰臣秀吉》、《平家物语》等等,成为历史漫画的权威。在当时,横山先生所创作的这些历史漫画是同时以两种不同方式发行的,日本历史漫画部分是以单行本直接出书,而中国历史漫画则是在漫画杂志连载发表后再以单行本发行的。他几乎每月有着600页漫画创作的惊人产量,在日本漫画界能与其漫画产量相比的漫画家寥寥可数。



            IP属地:天津6楼2013-09-24 10:59
            回复
              这么长
                  --溜女仆@Soybean @sansan不二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9-24 10:59
              收起回复

                相比当时两大巨头的强势,我们可怜的少年JUMP却连印刷都找不到地方,当时编辑部去联系印刷公司时,印刷公司却嫌弃印刷量太低,都不愿意接JUMP的活,第一期JUMP的印刷量才十万册,后来总算通过当时少女杂志《玛格丽特》的关系才勉强得以问世,创刊号一开始是双周刊,发行十万最终卖出了八万。如果这个时候说 JUMP最终会成为杂志类的霸主时,恐怕JUMP杂志社自己也不会相信。
                 那么,是什么让JUMP成功的呢?


                IP属地:天津8楼2013-09-24 11:00
                回复
                  2025-08-23 05:50: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当时,相比母公司小学馆众多远古大神,JUMP的创刊号作者阵容简直惨不忍睹除了赤冢不二夫(在当时,一位作者可以在N本漫画杂志上连载)楳图一雄(《漂流教室》作者),其他就只是些其他小杂志的作者而已。而为了扳倒两个大巨头,JUMP认识到规规矩矩的比拼是没有意义的,只会把自己给拖死。于是,JUMP使用一些奇招依靠炒作来短时间提高自己杂志的知名度。
                  在炒作的道路上,请我们记住这两个名字吧。
                   本宫宏志,永井豪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JUMP估计和众多小杂志一样,淹没在漫漫时光之中了。
                   而如果不是JUMP,后来的众多漫画,我们肯定也无缘得见了,至少火影忍者是肯定出现不了。
                   本宫的著名作品为《孩子王》
                   讲述的是初一学生户川万吉,他和妈妈两人在一个小渔村里相依为命地生活。这对孤儿寡母受到村长的欺凌,于是万吉打倒村长的帮凶们,并让他们成了自己的手下.开始建立以万吉的意志为秩序的孩子王国。而由于其中的故事内容,所以打架场面是免不了的。而这种热血的不良少年的写作方式,读者会感到非常新奇并不由自主的代入进去,这种代入感就如同当年在内地风靡一时的电影古惑仔一样。
                   永井豪和《无耻学园》
                  《无耻学园》讲述了“捺裙子”在学校成为流行的故事,这是一部搞笑的校园闹剧,其中的胡子大金刚老师对男生严厉,同时对女生却十分偏心,并总是找机会毛手毛脚,而主人公山岸八十八及迷人的女生柳生十兵卫则努力和这位老师进行斗争。书中写实地描绘了青春期少年原始的欲望,在当时还十分过激,再加上将神圣的教师角色进行丑化,引起了教育委员会和家长董事会的严厉抵制。没错,它打得就是色情的擦边球……


                  IP属地:天津9楼2013-09-24 11:00
                  回复
                    不知道楼主火星没,反正没看见海吧有这帖子,所以就转了过来,给大家看看~~长点姿势


                    10楼2013-09-24 11:00
                    回复
                       这两本漫画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无论是不良少年的题材,还是色情擦边球,都极大的引起了社会教育界人士的评激,有些地区甚至因此掀起了“拒买《JUMP》”运动。
                        用现在我们的眼光来看……它的炒作成功了。
                        毫无疑问,这股骚动在某种意义上却成为了杂志的宣传,使读者的支持及销量不减反增。
                        而永井豪也开创了《JUMP》上这一类作品的先河:以美丽的女性角色吸引精力旺盛的少年们去“哈”。
                      孩子王: 毫无疑问,之后的热血高校之类漫画的鼻祖

                      无耻学院: 毫无疑问,之后只要有打色情擦边球漫画的,都有借鉴其风格



                      IP属地:天津11楼2013-09-24 11:00
                      回复
                        1,本帖为转帖,原帖地址在天涯,高达百楼的长篇文章分析贴**的异常混乱,因此我在这里整编。
                        2,本帖原作者天涯ID 看什么漫画
                        3,本文很长很长,主讲日本三大漫画集,少年jump,少年sunday以及少年Magazine,后面可能我整理不善,会出现一些简化,如少 年sunday=少年su
                        4,本文可能要持续更新,而且不能保证速度(整理这个帖子不容易,体谅!)
                        5,这篇帖子是个人见过分析整合能力最牛的帖子,可能我是见识短,但这个帖子也确实霸道。6,可能有人之前已经阅读过了,我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分享。
                        7,作者是个神,我真这样觉得。让更多的人读到这边文章算是我对作者的敬意吧(我真是费工夫整理了)
                        8,真心想在分析吧传播这个帖子,分析吧在众贴吧中以理性出名,当然,我不是说其他吧的坏话,不过从分析吧吧规“禁水”能充分证明着一点。我是分析吧忠..
                        9,希望越多喜欢漫画,喜欢海贼的人们看到,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求加精
                        10,天气真不错,今天是个出海的好日子..


                        13楼2013-09-24 11:00
                        回复

                          说完本宫,我们返回主角jump
                          《JUMP》有了这两部大受欢迎的作品,让年轻男人最旺盛的两种血液类型,热血和鼻血,都能得到发泄,再加上川崎伸(代表作《巨人之星》,当时在体育漫画上地位就像后来的高桥阳一)的棒球漫画和赤冢不二夫高水准的搞笑漫画,《JUMP》把握到最广大的读者需求,销量和知名度因而都呈爆炸性增长。
                          它们的策略就是尽量扩大作品的范围,爱看严肃漫画的,喜欢热血漫画的,想看稀罕的,什么类型的都能在《JUMP》上找到所好,从增加“多样适应性”这一途径提高销量。现在日本上了点年纪的漫画迷回忆起当年的《JUMP》,印象大多是“它是什么人都能去看的”。
                          而与此同时,两家霸主还端着“传道”的架子:
                          《SUNDAY》仍在奉行手冢治虫的信条“漫画是给儿童带来快乐的”,而《MAGAZINE》在柔道、棒球、拳击等各种运动“一条线”上走到红得发黑。
                          随着越来越受欢迎,原来只是双周刊的《JUMP》在1969年暑假终于实行周刊化。(当时它将至今为止的人气漫画综合起来出了一本增刊,在非主刊发行周出版,使书店里每周都能出现《JUMP》,在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一本周刊。)
                          《JUMP》197O年的年末最终号,终于达成了100万册销量!仅仅两年时间就能与霸主
                          《MAGAZINE》和《SUNDAY》的销量并驾齐驱。《JUMP》奇迹的第一步就踏得这样坚实有力,靠的是第一任主编长野规那些收到奇效的经营手法。
                          接下来就说些编辑的事情吧


                          IP属地:天津14楼2013-09-24 11:00
                          回复
                            杂志的核心灵魂:编辑!!!
                             JUMP的独特编辑制度,一般是一个编辑对应负责一个作者,在因为是新人出道的时候,才会一位编辑负责多个作者。
                             在当时的情况而言,一个编辑要是能挖掘出一个漫画家并且使之走红的话,那双方将会是一辈子的深厚交情,而在JUMP起家的时候,新编辑,新人漫画家,新杂志,在各种的新的情况下,大家在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下一起努力!!!
                            而在其中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前期最有名的故事就属于我们的本宫大人了。
                             《JUMP》刚创刊不久,这个连豪门《MAGAZINE》、《SUNDAY》的门槛都摸不着的年轻人,看到有这么一本不讲资历、急需作者的新杂志,于是他带着辛苦积攒画成的一大本原稿敲开了编辑部的门。接待他的编辑西村繁男见这小伙子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实在太可怜,就说:“稿子先别急着看,我带你出去吃顿好的吧。”
                             话说这本宫也是苦出身。他15岁时从中学毕业后加入日本少年航空队,但因为检查出患有心脏疾病,才17岁就从少年航空队退伍。此后他立志以漫画为生,不断向各大漫画杂志投稿。好不容易得到在一个小杂志连载的机会,他抛弃了一切从家乡上东京,没曾想不几天那个小杂志就停刊,生活无着的本宫只得一边到处打零工一边投稿。本宫在《JUMP》创刊后,经朋友引见去拜访西村繁男,才有了上面这一幕。
                              西村繁男从发掘出本宫开始表现出了敏锐的眼光,成了提携众多漫画家的伯乐。而本宫呢?从此就替《JUMP》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实不用,只不过日后他成了《JUMP》被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成“非人道”的一些方针最初和最大的实验品而已。


                            IP属地:天津15楼2013-09-24 11:01
                            回复
                              2025-08-23 05:44: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在上文所说,在当时,一位作者只要有精力并且愿意的话,他可以同时在N多本杂志上连载漫画,而这一切也被JUMP改变了。
                               在杂志销量暴涨的同时,自己所挖掘漫画家也红了。
                               这个时候,减少人才流失也就是重中之重了,如同一个企业一样,做大做强,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长野规发明了专属制度,JUMP的漫画家又戏称它为:奴隶制度。
                               在当时,一个名气作者为了赚钱同时赶赴几个杂志的稿子的市场环境下(机器猫中经常出现作者角色被N多人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写稿的情节,挺搞笑的)让他们只为一家杂志供稿,是不可思议的,这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作为一个刚刚创建的制度,自然得有实验品,而这个实验品自然得在自己杂志捧红的作者群体中寻找。
                               于是,我们可怜的本宫同志,就先做了“奴隶制度”的小白鼠…
                               专属制度规定了在《JUMP》上连载的作者不可以在其它杂志社同时进行连载,契约时间是一年。每年作者和编辑都会商量是否更新契约。而且在契约期间不能在其它杂志进行连载,连契约结束后的执笔约定和谈判都不可以进行,以防分心。
                               这种制度作为长野规的搜集被延续下来,直到2000年的《JUMP》上,边页小字上还写着这样的话,“只有在《JUMP》上才能看见XX老师的作品哦”。
                               因为只能给一家杂志供稿,所以以前给多家杂志供稿骗钱的招数就行不通了。
                               这时候作者就会对每一部作品都全力投入,而这个作者在其他的杂志上视看不到的,因此也保证了该作者的粉丝不会转投别的杂志。
                                而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就是这种制度被人指责为对编辑部过于有利、因为它没有给漫画家一种执笔的保障,也就是说对被中断连载的漫画家没有保障,一旦中断连载的时间在契约规定之内,那么即使画了新连载也无法在其它杂志上刊登了。这个系统在创立初始就让许多作者都吃尽了亏,就算是现在对它的批评也一直不绝,很多人回忆时就差没用“奴役”这样的字眼来指责了。这导致有很多漫画家都对《JUMP》敬而远之。不过也有漫画家以“其它杂志来找我了”为理由,要挟提升专属契约费。第二是长时间地被一个编辑部限制住,会导致故事风格和画风变得偏颇,让年轻作者与社会脱节,从面使他的未来变得艰险。
                               总之不管后来如何招致恶评,现在都不用担心人跑了,杂志销最稳步上升,该做的就是引入淘汰机制,让大家都产生紧迫感,逼着自己去提高作品受欢迎程度了。这就是《JUMP》又一个著名的编辑方针……


                              IP属地:天津16楼2013-09-24 1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