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或许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对医生来说,死亡从来就不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不是太不幸的话,人终会活到老,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大病小病接二连三,不是长期服药就是常进医院,最终恶病缠身,离开人世。死亡是个短暂而漫长的过程,说它漫长,却也不过1年半载;说它短暂,却好似一个世纪。这其中充满疾病的痛苦,医治的折磨,内心复杂情感的纠缠,还有周围亲朋好友内心复杂的情绪波动,连我都不能详述,恐怕只有正在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吧。我曾在临床上见过极其怕死的人,那个老头子为了治疗自己本就治不好还不用特别管的稳定性心房纤颤,擅自超疗程服用胺碘酮(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很大)。结果不仅没治好房颤,还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急剧下降,抵抗力又低,经常发生肺部感染,本来心功能就不好,这下一动就气紧。这个老头经常缠着其主管医师“问问题”,问的最多的就是“我这个病能好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好到走几步不气紧?”“我能不能恢复到以前?”每次我们的回答都是“你现在能稳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要恢复到以前是不可能的”“你坚持治疗说不定病情还会更好一些”,但每次老头都会重复上述问题,一心想着病情号转。后来老头肺部感染复发加重,我们多次换用抗生素无效,私下认为他这回不行了。但他和家属要求全力救治,于是送入ICU,除了胃管尿管静脉置管外还行气管插管,什么是气管插管?简单说就是把一跟管子从口腔直接插进器官里,管子外面连接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这期间为尽量保持患者自主呼吸一般不会使用镇静剂,也就是说患者得硬生生扛住由器官插管所带来的痛苦。为防止他受不了乱动,还得把双手捆缚起来。老头对我院ICU极不信任,一有机会就在纸上写“我要上去”“坚决转普通病房”“就是死也要死在呼吸科”他老伴探望他时就不停的写“快救我出去”我们呼吸科查房时就使劲写“就救我”“我要回去”。他除了睡就是写,能把一本本子全写满。再后来,患者肾功能不全加重,患者及家属还是不放弃治疗,连我院最高档的床旁血液透析都用上了。本来在ICU治疗已经非常贵了,再加上床旁血头,每天的开支都于万元上下。且老头此时已彻底没有治疗前景,治疗只是让他多活几天罢了。终于家属实在受不了高昂的费用,才签字放弃治疗。
从医生的角度看,这是何苦呢?为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为了一个没有前景的治疗,花费数十万,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结局,值么?但家属不会这么想吧。也许是分离的不舍,也许是错综复杂的利益,也许是虚无飘渺的希望,也许仅仅是怕死的本能,总之展现出近乎偏执的执着。强撑着苟延残喘了几天,忍受着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也还是走向生命的终点。这究竟是对是错,恐怕没人能评价吧。不过,曲终人散,活人该干嘛还干嘛吧。打量打量病房,谁又会是下一个呢。
从医生的角度看,这是何苦呢?为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为了一个没有前景的治疗,花费数十万,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结局,值么?但家属不会这么想吧。也许是分离的不舍,也许是错综复杂的利益,也许是虚无飘渺的希望,也许仅仅是怕死的本能,总之展现出近乎偏执的执着。强撑着苟延残喘了几天,忍受着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也还是走向生命的终点。这究竟是对是错,恐怕没人能评价吧。不过,曲终人散,活人该干嘛还干嘛吧。打量打量病房,谁又会是下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