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51,399贴子:16,884,140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青年维特根斯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习题1,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
这是青年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个命题。
自此,终结了《逻辑哲学论》。(取方便。令,青年维特根斯坦=维维)

看此论的人们,于是便追问:“你说,什么是不可说?请你说清楚!”

可是,因为不可说,所以维维是不可能说清楚“不可说”的,除了沉默,他无法回答。
“为什么要保持沉默?唯其如此,才不致使这句名言与笛卡尔式的“我X故我在”一样,成为欲语还“羞”者的遁词。”--李红、韩东晖语
而恰因为沉默可看作一个回答,同样不可避免的与笛卡尔式的“我X故我在”一样,成为欲语还“羞”者的遁词。
---------
例,
(约定,‘说’=命题=观测)
维维认为,
“事实'和‘说”是一个对应,我们“说中的事实”只是一个“说”。
这是概念的事实,与真实的事实本体是两回事。
真实的事实本体,康德称之为“第一实体”。
于是维维说,“命题只能说事物如何,而不能说它是什么”

对于一个生活语句,“我是××”,这里的“我是××”只是陈述了我的某一个××对应。并非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永远不可对应全的,更是永远不可说的。

科学上,我们用一堆观测数据给出了一个事物的存在,其实就是用这堆数据标志一个事物的存在。通常写作“真实的事物是‘观测数据’”
数据是不会完全的。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用另一堆观测数据来对应同样这一个事物。
维维说,
“真实的事物是‘观测数据’”只是说事物如何,是“真实的事物”在意识中的一个对应。并非“真实的事物”本身。
真实的事物本身是康德的“第一实体”。是不可说的。
--------------------------------

问题是,
“第一实体”存在吗?“第一实体”为什么要存在?
如果存在,为什么要把他同他的对应看作两个存在?
对应为什么不是“第一实体”逻辑前提?

科学上,不可观测的事物是无意义的,上帝的境遇就是如此。
科学上的任何事物都建立在可观测的基础上,“第一实体”不需要存在!

生活中,那些看不见摸不找把握不住的,就是没有,管他干什么?有用吗?

孔子说:“不怪力弄神!”。
-------------------
我感觉,
客观“第一实体”是存在的,他就是意识“第二实体”。他们组成的相互联系是“第零实体--实践活动”。第一、第二都是第零的逻辑之后的意识产物。
“第零实体”是指可感觉、可观测、可说的实践活动。

完全的真实是存在的,他就是我们的各个片面描述。其片面的不完全恰是“完全的真实”的一个运动变化。


1楼2007-07-22 12:02回复
    我喜欢你的猫猫头


    2楼2007-07-22 12:07
    回复
      2025-08-12 06:14: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滴
      一些现象或数据,表明事物的存在,但那现象或数据并不是那本身.
      我们通过那现象感受到它的存在.


      3楼2007-07-22 12:09
      回复
        感受是唯一的真实基础,其他的真实都是“感受真实”的衍生物


        4楼2007-07-22 12:12
        回复
          如果一切构造成一个整体
          那么如何说也是无法完成整体本身的。

          因为说只能是一个部分。

          我们并不完全沉默,是有时候说,有时候沉默,以至于等等。。


          IP属地:江西5楼2007-07-22 12:31
          回复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青年维特根斯坦
            这依然是把人,潜意识的与自然分割开来的西式典型。

            而人与世界构造的是一个事实不分割的整体


            IP属地:江西6楼2007-07-22 12:35
            回复
              所以佛有万千言语,依然拈花一笑。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IP属地:江西7楼2007-07-22 12:38
              回复
                因为说只能是一个部分。 

                我们并不完全沉默,是有时候说,有时候沉默,有时候行动,以至于等等。。。 
                所以认识的传递并不能学而不习


                IP属地:江西8楼2007-07-22 12:47
                回复
                  2025-08-12 06:08: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一日
                  我说的天花乱坠
                  可是我与世界
                  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与世


                  IP属地:江西9楼2007-07-22 13:06
                  回复
                    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曾经出现在某学校的考卷上。
                    是有标准答案的!!!(不过我忘记是什么了)
                    如果连这个都不可说 那么维维(汗)岂不是沦为玄学主义者了?
                    真实是存在的,但真实不可说?是这个意思吗?我咋看不懂呢。。


                    11楼2007-07-24 15:45
                    回复
                      不怎么样,这个英国


                      12楼2007-07-24 15:48
                      回复
                        不可说是不能说的,若能说就不是不可说了。就这么简单.


                        13楼2007-07-24 15:53
                        回复
                          习题2

                          西哲是极其讲究因果律与论域的。

                          维维说,“命题只能说事物如何,而不能说它是什么”
                          维维的“说”是定义与证明的意思。

                          这是在形式逻辑论域下谈认识论。
                          这时形式逻辑在认识论之外,是说话的基础。
                          这时形式逻辑本身相当于公设,只可应用、不可定义。
                          其他可用形式逻辑定义的都是命题,是可说。
                          不可形式逻辑定义的都是不可说。

                          因果律要求我们,命题是有形式逻辑定义层次的,不可形式逻辑循环。
                          例如,
                          欧几里德几何的命题(定理与概念)构成一个形式逻辑因果树,
                          其中的公理公设、基础概念是定义(或证明)其他命题的第一因。不可对其定义与证明。第一因是不可说的!

                          考虑认识论的形式逻辑体系,
                          世界、形式逻辑、人性三个命题组是认识论逻辑因果树的第一因,是定义与证明其他命题的基础。
                          这是认识论的公理公设、基础概念,不可定义与证明。即不可说!!!

                          在否定因果律条件下,并且进行无论域思考时。
                          (注意到因果律与论域必须同时否定,)
                          维维的“不可说”才可能是“可以说”。

                          让西方人放弃因果律是几乎不可思异的事。
                          当代东方人由于自小接受西方模式教育,
                          因果律已成为一个想当然正确的思维法则。成了一个思维定势。
                          当代东方人除了“因为所以”的方式,似乎也不知道还有其他回答“为什么”的方式。

                          其实,
                          马克思、老年维维、赵玎阳都感觉到了非因果律的思维法则存在。
                          马克思说,我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东方思维。
                          老年维维说,日常生活是变化的,所以那些“不可说”也是可以说的。
                          赵玎阳把这种思维法则称之为阴阳律。


                          14楼2007-07-24 17:18
                          回复
                            老年维维的“给我一块石料”、什么的 我压根看不懂
                            只看得懂一句:“不要去想,而要去看。”感觉他说了这么一大堆无非是想证明语境的重要。
                            至于,因果律,维维好像没有说到呀。。你瞎想的吧


                            15楼2007-07-24 17:31
                            回复
                              2025-08-12 06:02: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维维的文章本质就是用形式逻辑分析认识。
                              形式逻辑的基础就是因果律及语境(论域)。

                              承认因果律才有形式逻辑体系,承认论域才有形式逻辑层次。
                              这必然形成一个形式逻辑树,
                              有了树就有了根---不可以是果的”第一因“。
                              他是形式逻辑树生成的起点,”第一因“因此是不可说的。

                              因果律是形式逻辑存在的基础本质。
                              维维用形式逻辑分析哲学就是在用因果律捋顺概念。
                              维维不需要说形式逻辑(因果律),维维只需要用。


                              16楼2007-07-24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