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吧 关注:205,457贴子:3,096,789

回复:【科技胜利】烧瓶的发展(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济学Economics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Albert Einstein
经济学(Economics)是 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发展是从古希腊以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到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到以凯恩斯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当前经济学的热门交叉边缘学科主要有演化经济学、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代表作品有《经济论》、《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资本论》等。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瓦罗(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如果真要深究经济学史的话,估计把各个学派,各个分支讲一遍的话,真不如另开一楼,不过,有两点还是要提一下的。首先,现在这么多经济学分支啊学派啊,无非是为了解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不同的经济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第二就是在面对某一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前者是实证经济学,后者是规范经济学,前者用数学模型可以相应的解答相关问题,但是呢,后者就不一定了,毕竟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的,而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问题,其限制条件,其实就是每个参与经济行为的个体所造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多少专家敢拍胸脯说,这样做是对的,而那样做是错的呢?其次,现在经济世界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学术的不够精确,而在于人性的沦陷,轻商也好,重商也罢,如果连人格都能用经济来买卖的话,这个社会不崩溃才真是奇了怪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3楼2013-03-28 13:37
收起回复

    冶金Metallurgy
    "There never was a good knife made of bad steel."- Benjamin Franklin
    史前时代已能冶炼并使用青铜、铜、金、银、铁、铅、锡等金属。
    欧洲约西元前一千年开始制铁。最早使用的炼铁炉为空气式炉或用土石堆砌的熔铁炉(Low
    Shaft Furnace)、锻铁炉(Bloomery)。将洗净的矿石与木炭一起放入炉中点火熔炼,利用自然气流或人力风箱供应氧气,炉里产生一氧化碳将铁矿还原成铁,所得之产品再以人力捶打除去残渣。后来利用水车带动风箱,氧气供给量增加,所以炉身与炉的截面积也可以加高,可装入更多矿石及木炭,得到更大的铁碇,由于超过人力捶打加工的限度,也以水力取代人力。由此锻铁炉慢慢发展成高炉(Blast Furnace)。
    随着高炉的增加,木炭便发生短缺的现象,即开始尝试以煤取代木炭,至十八世纪中,英国人成功将煤炭炼成焦炭,此后炉温增加而使产量增加。蒸气机出现后,被用来驱动鼓风机,使鼓风量增大而使炉温上升,产量也大幅增加。
    冶金发展过程中,有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文明5里该科技,估计指的是火法冶金吧,该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多样的原材料,同时也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形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4楼2013-03-28 13:45
    回复
      2025-11-25 03:43: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化学Chemistry
      "Wherever we look, the work of the chemist has raised the level of our civilization and has increased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the nation."- Calvin Coolidge
      最早的化学要算是人类对火的研究。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火可以将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物体,所以成为了当时人最有兴趣研究的现象。如果没有火,人类不会发现到铁和玻璃的制造方法。
      人类发现了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之后,很多人转移研究怎样把其他物质变成黄金。公元前300年至1500年,炼金术士皆研究如何将一些便宜的金属转化成黄金,因此累积了金属的提取和处理有关的观察和技术。有些炼金术士主要的工作是制造药物,中国当时亦有所谓炼丹术。2000年前,人类已广泛使用金、银、汞、铜、铁和青铜。当时的人类文明,对于陶瓷、染色、酿造、造纸、火药等在工艺方面已有一定成就,在技术经验上,对物质变化的理解已有一定观察和文献累积。
      早期化学家收集了很多不同物质的资料。在17世纪以前,化学成就并不大,其中较有成就者如:罗伯特·波义耳。到了1750年,化学仍有几分神秘色彩,并为不正确的理论支配着。直到1773年,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并以氧化还原反应解释燃烧现象,推翻了盛行于中世纪的燃素说,才开启了现代化学之路他因此被尊崇为“化学之父”。接着道耳吞整合当时的化学知识并以自身的实验所得提出了划时代的原子说,此后,一些化学家相继发现了各种化学元素,后来门捷列夫建立了元素周期表另化学视界更臻完备。1901年,化学家诺贝尔以其遗产成立了诺贝尔化学奖表扬对化学,对人类有贡献者。
      现代化学始于20世纪初期蓬勃发展的量子力学。莱纳斯·鲍林引进量子力学解释化学键的本质,得以用波函数的线性叠加来描述。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发现,使化学真正由原子尺度来理解化学反应。量子力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型仪器得以开发,来探索和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如原子和分子光谱仪、X射线、核磁共振和质谱仪等。
      【化学书很早就扔掉了,没什么好特别去讲或者吐槽的,不过突然想到之前那个很火的视频,一群学生高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还是让人觉得,国内的教育啊。化学其实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毕竟这玩意不是人类创造的,而是发现的,是在亿万年前宇宙生成后慢慢演化而来的,当然最终还是会也物理交汇,物理化学,化学物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6楼2013-03-28 13:53
      收起回复

        An Unmet Player Has Entered the Industrial Era~
        蒸汽机轰鸣,工业时代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7楼2013-03-28 13:57
        回复

          考古学Archaeology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George Santayana
          出生于安科纳的巡回学者佩兹柯里(Cirioco Pizzecolli,1391年-1453年),多次走遍地中海地区,以记录他对古代建筑和物质的发现。因此,他被称为考古学之父。
          现代考古学在19世纪中期起源于欧洲,它是在地质学的科学研究进步之后发展出来。地质学呈现,地球的年龄是数十亿年,而不是当时普遍认定的几千年。在此后不久,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 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概述了他的演化论,最终导致科学家相信,人类事实上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从而提供一个时间限度,可在其中蓬勃发展考古研究。同时,在1836年丹麦历史学家汤姆森(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出版《斯堪第那维亚古物指南》,于1848年翻译成英文,其中他提议将欧洲史前史区分为三年代系统,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是依据人类使用的材料。这三个概念,包括人类古物、演化与三年代系统,往往被认为是现代考古学的基石。
          不久,早期考古学家开始调查世界各地的各个不同区域,对于古代爱琴文明的研究,受到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在特洛伊,以及亚瑟·埃文斯(Arthur Evans)在克里特的发掘所刺激,而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是在整个中美洲重新发现玛雅文明的关键人物。但是,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考古学家所运用的方法有着极大的缺陷,往往具有欧洲中心论的偏见,而且许多早期欧洲考古学家往往依赖于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等人所提供的人类学和民族志论述,从而比较现代的“野蛮”人群,如同美洲原住民以及在历史上住在类似社会的欧洲民族。很快地,这个新创立的考古学蔓延到北美洲,就由塞缪尔·黑文和威廉·亨利·霍尔姆斯等知名学者,发掘古代印第安人遗迹。
          考古学田野研究法的更进一步发展,出现于十九世纪晚期。其中一位执牛耳的人物,是奥古斯·皮特·利弗斯(Augustus Pitt Rivers),他认真发掘了英格兰南部的Cranborne Chase,强调应该受到记录的,不仅是具有美感或有价值的项目,更包括世俗物品;因此他协助考古学从古物搜藏(antiquarianism)区分开来。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其他几位重要的考古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学科,他们是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他在埃及和巴勒斯坦从事发掘),莫蒂默·惠勒爵士(Sir Mortimer Wheeler)(印度),多萝西·加罗德(Dorothy Garrod)(在中东),麦克斯·乌勒(Max Uhle)(秘鲁),以及亚弗雷德·基德(Alfred Kidder)(墨西哥)。在整个20世纪,考古学进一步适应和创新,特别是在1960年代,当时乔治·巴斯推广海洋考古(maritime archaeology),都市考古(urban archaeology)则随着许多欧洲城市更新发展变得更普遍,抢救考古(rescue archaeology])则是在日益增加的商业发展之下应运而生。
          之前听朋友说,米国虽然其历史没有多久吧,但是米国小学课程里竟然有考古学,小学生可以拿着工具去挖掘考古。。。。。。汗颜啊,国内有考古学专业的高等学府估计也没多少吧,或许是因为在40年前都给破四旧了吧,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剩下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8楼2013-03-28 14:04
          收起回复

            科学理论Scientific Theory
            "Every great advance in science has issued from a new audacity of imagination."- John Dewey
            科学理论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观察者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世界,通过仔细观察和实验相应的理论科学来解释某些现象,如果某个科学理论的可以被实验所证实,那么该理论就是可验证的,至少在新的观察或实验成功挑战之前是可验证的,如果某实验他人无法重复操作,那其理论则就值得怀疑并商榷了。
            尽管现今世界最现今的国家都流行科学理论,但也并不是人们观察世界的唯一途径。
            比如,有人会用宗教中的神的启示来解释宇宙。如果观察实验与神启有冲突,那么其会认为一定是观察实验过程有缺陷或者不足。多年来,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一直在紧张冲突着。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抛出一个理论,设定限制条件,在限制条件下进行实验,并观察试验结果,将结果与之前的理论相验证。之后相应改变不同变量条件,以明确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信大家对于定量实验都不会陌生吧。这是一种方法论,也可以作为处事方法,不过,很多时候,人们的经验会先入为主,因为经验相对实验来说,更加有效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9楼2013-03-28 14:21
            收起回复

              膛线Rifling
              "It is well that war is so terrible, or we should grow too fond of it."- Robert E. Lee
              膛线(Rifling,又译作“来福线”)是炮管及枪管内呈现螺旋状凹凸的线,下陷中空的地方称为阴线或阴膛,凸起的称为阳线或阳膛,枪支的口径就是一条阳线与对面阳线的距离。子弹沿着膛线作螺旋发射可使子弹能更精准地射向目标。在十五世纪已有使用膛线的纪录,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在约1500年德国的扳机击发火绳枪,到18世纪才真正普及。
              基本从这边开始,已然与天朝无甚关系了,也不知道怎么吐槽了,不过有一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每把枪,其膛线螺旋是有微小差别的,子弹经枪管射出后,弹壳上会因热度和螺旋线留下具有标识性的痕迹,若要分辨子弹是由哪把枪射出的,就可以从这条线索入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1楼2013-03-28 14:45
              收起回复

                军事科学Military Science
                "Wars may be fought with weapons, but they are won by men. It is the spirit of the men who follow and of the man who leads that gains the victory."- George S. Patton
                军事科学是运用军事力量来实现各自政治目标的科学。其拥有众多分支以及专业领域,可在军事学院中学习。比如每日最多行军距离多少或每天摄取多少食物以保障每个士兵保持在最佳作战状态。或是如何在国内进行镇压叛乱的战斗。或是已经驻军别国,如何进行叛乱。又或是若在核战争中首先发难,自身的存活率将是多少。等等等等
                《孙子兵法》是军事科学中的经典。尽管其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著就,但其仍在现今被广泛运用和学习。马基雅维利的《王子》在其死后的1532年出版,其中详细考察了战争与政治的互动关系。1832年,普鲁士将军Carl von Clausewitz出版了《战争论》也同样研究了政治对战争的影响。
                Alfred Thayer Mahan在1890年出版的著作,《海权论,1660-1783》,极大的影响了20世纪初负责美国海军扩张的军官以及政治家。若非此书,美国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于世界大战将是毫无准备,并且会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战争的艺术,唉,不敢妄言,不过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兵者,国之大事。须得讲求些理论,并将之实践后,再反馈于理论验证,如此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2楼2013-03-28 15:05
                收起回复
                  2025-11-25 03:37: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化肥Fertilizer
                  "The nation that destroys its soil destroys itself."-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根据古希腊传说,用动物粪便作肥料是大力士赫拉克罗斯首先发现的。赫拉克罗斯是众神之主宙斯之子,是一个半神半人的英雄,他曾创下12项奇迹,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内把伊利斯国王奥吉阿斯养有300头牛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把艾尔菲厄斯河改道,用河水冲走牛粪,沉积在附近的土地上,使农作物获得了丰收。当然这是神话,但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粪肥对作物增产的作用。古希腊人还发现旧战场上生长的作物特别茂盛,从而认识到人和动物的尸体是很有效的肥料。在《圣经》中也提到把动物血液淋在地上的施肥方法。
                  千百年来,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把粪肥当作主要肥料。进入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同时在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了粮食供应紧张,并成为社会动荡的一个起因。化学家们从18世纪中叶开始对作物的营养学进行科学研究。19世纪初流行的两大植物营养学说是“腐殖质”说和“生活力”说。前者认为植物所需的碳元素不是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是来自腐殖质;后者认为植物可惜自身特有的生活力制造植物灰分的成分。1840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创立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认为只有矿物质才是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有机质只有当其分解释放出矿物质时才对植物有营养作用。李比希还指出,作物从土壤中吸走的矿物质养分必须以肥料形式如数归还土壤,否则土壤将日益贫瘠。从而否定了“腐殖质”和“生活力”学说,引起了农业理论的一场革命,为化肥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Wöhler,1800-1882)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按当时化学界流行的“活力论”观点,尿素等有机物中含有某种生命力,是不可能人工合成的。维勒的研究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但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尿素的肥料用途。直到50多年后,合成尿素才作为化肥投放市场。
                  1838年,英国乡绅劳斯(L.B.Ross)用硫酸处理磷矿石制成磷肥,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化学肥料。
                  1840年德国人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才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on Liebig,1803-1873)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书,创立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和规换学说,彻底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腐殖质”和“生命力”两大植物营养学说,为化肥的发明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其首次发现植物所需的化学养分,是化学肥料的开端,农业产量因此大增,从此人类饥荒问题开始大幅减少。李比希还在1850年发明了钾肥。
                  1850年前后,劳斯又发明出最早的氮肥。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1868-1934)与博施C.Bosch,1874-1940合作创立了“哈伯-博施”氨合成法,解决了氮肥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
                  全国大生产,亩产一万斤!其实整个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围绕着如何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而化肥的问世,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仓廪实则知礼节,至少不用为了抢口粮而大大出手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3楼2013-03-28 15:15
                  收起回复

                    生物学Biology
                    "If the brain were so simple we could understand it, we would be so simple we couldn't."- Lyall Watson
                    生物学或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生物学之英文“Biology”源于拉丁文。Bio意为生命,-logy意为学问,合并为“研究生命的学问”。1802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早提出这个名词。生物学内各领域之间彼此高度连结,与其它学科亦有密切关系。
                    虽然生物学的概念作为单一领域出现于19世纪,但生物学从传统医学起就已经出现,并可以根据自然史追溯到古埃及医学及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和盖伦的工作。中世纪时,穆斯林医生及学者贾希兹(al-Jahiz)、阿维森纳、伊本·苏尔(Ibn Zuhr或Avenzoar)、伊本·贝塔尔(Ibn al-Baitar)及伊本·纳菲斯(Ibn al-Nafis)进一步发展。欧洲文艺复兴及近代时期,生物学思想被新的经验主义思想彻底变革并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这次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生理机能进行了实验和认真观察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和威廉·哈维以及开始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化石记录的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和蒲丰,同时还对有机体的发展和行为进行研究,显微镜展示了之前从未看到的世界并为细胞学说打下基础。自然神学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机械论学说的兴起,鼓励了博物学的发展(虽然它也巩固了目的论的证明)。
                    从18世纪到19世纪,植物学及动物学等生物科学逐渐形成专门的学科。拉瓦锡和其它物理学家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有生物的世界和无生命的世界连接起来。探索博物学家如亚历山大·冯·洪堡调查了生物和他们所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取决于地理,并建立了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及动物行为学。博物学家开始否认本质主义并考虑灭绝及物种突变的重要性。细胞学说为生命的基础提供了新的角度。这些发展以及胚胎学和古生物学,被查尔斯·达尔文综合到自然选择的演化论中。19世纪末,自然发生说开始没落,同时疾病生源说兴起,而遗传的机制仍处于神秘状态。
                    20世纪初,对孟德尔的作品的重新发现带来了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的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到了1930年代,群体遗传学和自然选择相结合形成“新达尔文主义”。新的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结构之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的建立和遗传密码的破译,生物学被明显地分为有机体生物学(organismal biology)——主要研究生物体及所在的群体—和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所在领域。到20世纪末,一些新学科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则打破了这一趋势,有机体生物学家使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而分子生物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也调查了基因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生物体的遗传。
                    岛国人民教授了我们太多生物知识,其他的都是浮云。另外就是,大家多少需要学一些生物知识,毕竟在某些时间段,还是相当有用的,至于怎么用,就看自己的悟性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4楼2013-03-28 15:21
                    收起回复

                      电学Electricity
                      "Is it a fact - or have I dreamt it - that, by means of electricity, the world of matter has become a great nerve, vibrating thousands of miles in a breathless point of time?"- Nathaniel Hawthorne
                      电学,涵盖一切以电为研究基础的学科。19世纪末随着电报、电力系统的应用逐渐奠定了此工程的学科基础,并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在技职教育上,以基本电学作为起始基础教育学科,电机工程包括许多“次领域”如:电路学、电子学、电力学、电磁学等等,并且与其他物理科学领域有相互关系。
                      十八世纪:发生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以机器代替人力和兽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大幅地提升了物品生产的质和量。
                      二十世纪初期:在二十世纪初期发明的真空管,可以放大和处理电子讯号,因此产生了广播、电视、和电话等远程通讯事业,使人类的通讯和娱乐方式为之改观。但是以真空管装配的电子产品,不但体积大而且耗电量多,因此早期的电子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是在通讯和娱乐方面。
                      二十世纪中期:在二十世纪中期所发明的晶体管和其后发展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技术,几乎完全取代了真空管,电子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缩小到微米的尺寸。利用新的电子技术,机器生产得以自动化,通讯更为便捷且多样化。
                      二十世纪的末期:在二十世纪的末期,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天涯若比邻。电子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没有试想过,如果把本杰明·富兰克林系在风筝上的那把钥匙拿走的话,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极大的提升了社会进程,也是有了电,各种什么电解啊,电离啊,电磁啊的科学一个个走到了科学研究的前沿,另外一个影响就是,天朝的学生多了一堆电学公式要记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5楼2013-03-28 15:26
                      收起回复

                        蒸汽机Steam Power
                        "The nations of the West hope that by means of steam communication all the world will become as one family."- Townsend Harris
                        蒸汽机是一个能够将蒸汽中的动能转换为功的热机。泵、火车头和轮船曾使用蒸汽机驱动。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起了基本的作用。今天人们还使用蒸汽涡轮发动机来发电。
                        蒸汽机需要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垃圾作为热源。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于1世纪发明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个玩具而已。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冒出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出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
                        全新的动力模式,可以说当时的世界是被蒸汽机的动力转动的。也正是从蒸汽动力开始,人类开始不断开发着各式新兴动力以及将动力装置运用到不同器械上,也才创造了之后的各项科学发明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6楼2013-03-28 15:30
                        收起回复


                          炸药Dynamite
                          "As soon as men decide that all means are permitted to fight an evil, then their good become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evil that they set out to destroy."- Christopher Dawson
                          硝酸甘油炸药(英语:Dynamite)又称为黄色炸药,是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66年发展出的一种炸药。主要成份是硝酸甘油与木屑(或是任何可以吸附液体的物质)、硝石和碳酸钙混制而成。诺贝尔最初使用硅藻土(Diatomaceous earth) 又名 (diatomite)作为吸附硝酸甘油的物质,在1867年诺贝尔得到硝酸甘油炸药的专利权。
                          现在的人,知道诺贝尔的人很多,知道诺贝尔为什么牛逼的人应该也不少,据称如果略懂化学的人,其实是可以用各类生活用品制造硝酸甘油炸药的。另外随意吐槽下,就是,我很赞同诺贝尔不设立数学奖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7楼2013-03-28 15:35
                          收起回复

                            An Unmet Player Has Entered the Modern Era~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8楼2013-03-28 15:44
                            回复